【素茶】人到中年不如花下吃茶去

2022-04-16 06:17:51热度:87°C

花到荼糜始探看

人到中年百事烦

莫恨迟暮春已逝

不如花下吃茶去

一壶茶 一种清福

 

感慨人生竟一无所有,借酒浇愁愁更愁,于是茶,微笑地似朋友般走入人生旅途中,一入心怀便难以割舍。

 

茶的平和清寂如中年人惯看秋月春风的心境,不再浮躁,不再张扬。细细体会,心灵感悟,这生活的滋味别有一番。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人到中年,学会了笑看繁华万千。把青春的烈酒酿成了芬芳的清茗,唯心独醉,淡看世事浮沉,苦涩间伴有馨香。人生万事,淡然处之,用波澜不惊的坦然,看诸事顺其自然。做事,不再奢求浮夸的梦,前行的人生需要备好三要:

 

一要:为善不居

 

“为善不居”是表达为善不想让人知道。《围炉夜话》:“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如果为善只想图取名声,那么这种善行是不会长久的,而且为善的人若真的想以此求得一些声名,那么他心中可贵的善念,早已变成了庸俗的名利心,为善也就成了伪善,西汉刘向说,“善不可以伪来”,《朱子家训》中也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真正了解“为善最乐”的人,心中挂念的并不是名利,只是为行善而行善,否则为善反而成了牵绊烦累的事了。

 

为善不求名,为善也不分大小,量力而行就好。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没有更好的经济能力去做慈善,但是同样可以心怀慈悲,多行善举。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等等都是为善。

 

为善可以逐步去做,先小家,后大家。很难想象一个连家人和身边人都不爱的人,会去爱社会,会有大爱。

 

人人都有善心,善良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自我平衡,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照顾好身边人;等有了力量,再去照顾更多的人。也就是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二要:休争闲气

 

《围炉夜话》:“休争闲气,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名贤集》里说:“休争闲气,日有平西。”是说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生气,就像太阳也有落到西山的时候。

 

清朝有一位安徽籍的宰相,名叫张英。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说家里因盖房子与邻居为地皮闹起了纠纷,让张英出面说句话。

 

张英读过家书之后,沉思了片刻,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千里传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信后,深受启发和教育,于是主动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邻居见状后,也随之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院墙之间便空出了一个六尺宽的空道,人称“六尺巷”。

生活就是这样,常常为无谓的事情争来争去,我们以为自己争回了那口气,就是争回了面子,可事实上我们争回的是无知,是狭隘,得到的是郁闷,是烦恼;不去争,恰恰体现的是宽容,是大度,得到的是解脱,是轻松。

 

迎来送往,休争闲气,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其实是向前。

三要:知足长乐

人的欲望无止境,欲望永不满足的人,就像狗熊掰玉米,因为他们不懂得珍惜,到手的东西,便懒得再看一眼,有不如无,一转眼就弃之脑后。抓取,扔掉,再抓去,扔掉,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有吧。

知足常乐的人,不是没有欲望,只是他们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已。快乐的根本,便是惜福。

 

珍惜拥有的一切,不忍丢弃。心里手里全是满满的,便没有念头腾出手和心来去攫获更奢侈的东西了。

不与别人盲目攀比,自己就会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标定得太高,自己就会欢乐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会远离痛苦;不是时时苛求自己,就会活的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会轻轻松松。活得太累就会痛苦不堪,知足常乐!

每月一素,相约十五

请记住,每月农历十五,素日!

如您喜欢,敬请关注和分享

(号:十五时素)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