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田间课堂将农技送到田埂

2022-04-13 23:31:32热度:95°C

10月22日,在福建武夷山的乡间,不像农民也不像游客的一群人走到稻田边,走到茶树前,指着地里的作物在聊天。

“有的水稻品种,就像有些不看书还学习好的学生(产量受栽培模式影响小),但这种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水稻品种)如果看书少了(品种与栽培不配套),分数(产量)就下来了,良种也需良法配套嘛。”在武夷山吴屯乡的田埂上,当被问及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是否有影响,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陈惠哲研究员用这样的句子向学员答疑。接地气的答案让武夷山田间课堂近50名学员哄堂大笑。

参与本次田间课堂的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干部以及农民代表还向陈惠哲研究员提出诸如“如何防治稻曲病”“怎样防止水稻倒伏”“有哪些好品种适合在武夷山种植”等贴近当地生产生活实际的各种问题。

中国水稻研究所陈惠哲研究员在田埂上为基层干部答疑。

陈惠哲研究员随手拾起稻田里的稻穗,在田埂上一边走一边作答。从因地制宜进行稻种选择,到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以及管护过程中施肥时机和水分管理等方面,对在场的学员们进行农技知识解疑。

“我们的初衷就是通过这种深入基层的田间课堂,去真正解决三农领域的一线问题,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立雄告诉记者。

类似的课堂还开到了茶园。当天下午,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三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轮番下地,讲起茶叶所科技成果与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土壤、水肥管理技术等。

“武夷山的茶好在哪儿?” 从杭州赶来的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颜鹏在茶园一角挖下一锹,指着裸露出来的土壤,开始自问自答,向学员们分析这里的土壤构造。

“陆羽《茶经》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大家看,古代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非常丰富。”

“最上面这层是岩石风化层,下面一层是砂质层,再往下这层是黏土,可以兜住土壤的水分养分。”

“这样的土壤条件非常有利于茶树根系的生长”,颜鹏补充,茶树根系长得好,一方面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养分,促进茶树生长;另一方面也会提高茶叶品质。

为什么呢?“因为茶氨酸是决定茶叶鲜爽特征的主要成分,它主要在根系合成并运输到地上部鲜叶,来实现茶叶的好品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孙亮、李鑫、颜鹏在茶园解答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的提问。

田间课堂通过中国青年网各端口进行直播,近两万网友在线上观看与互动。在直播画面里,颜鹏挥舞着铁锹的样子被同事截屏并分享给其他同事,照片里颜鹏踩着红土地忘我地握着那支老乡放在茶园的铁锹,与茶园里其他劳作着的茶农并无两样。“可以做表情包笑他一段时间,这架势都把这当自己茶园了。”

武夷山市岚谷乡横源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永健对这堂茶叶课展现出较大的兴趣。“我们村里也有很多村民有种茶叶,只不过因为没有加工设备,所以只是进行简单的一些处理就往外卖掉。”

岚谷乡横源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永健(左)在询问茶叶加工设备有关情况。

“这套揉捻设备多少钱?”“这个分选机这么大,要更贵吧?”在参观武夷山市某岩茶厂时,刘永健一边看一边问,仔细了解了茶叶加工的做青、揉捻、分选等步骤。今年7月,他由福建省委统战部派出驻村,想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提高村子的收入,而茶产业刚好是武夷山市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武夷山拥有14.8万亩茶山,12万人从事茶产业。” 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小龙介绍,本次与农科院有关研究所开办的田间课堂是科技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广大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现场参加或网上互动与专家交流,非常便捷实用。”

范小龙表示,作为茶叶的重要产地,武夷山市要坚持绿色发展,多措并举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打牢乡村振兴的 产业基础。

“专家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中国农科院的田间课堂是中国农科院主动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的新模式,也是新时代农科院广大科研人员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发现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