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高级、一级、口粮级,白牡丹分类这么多,买白茶时别认错茶

2022-04-13 00:22:05热度:88°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很多喝白茶的人,都喜欢白牡丹

因为它香。

因为它稠。

因为它鲜。

当你刚开始喝白茶时,会觉得银针味淡喝不惯,但可以欣然接受白牡丹的细滑香汤。

对喝茶口味偏好浓郁甘醇的茶客而言,他们虽然更喜欢老寿眉饼甘香醇厚、枣香悠扬的风味,但陈年白牡丹的绵柔稠滑,同样能过喉难忘。

有一定喝茶段位,平日只爱喝银针的资深茶客,他们在牡丹王身上,同样能找到高山银针的毫香馥郁,汤感至鲜,鲜醇爽滑风味。

退一万步来看,即便是零基础、不懂喝茶的新手。

看到白牡丹一芽一、二叶,芽叶相间,芽白叶绿娇俏身形时,也能为它的颜值打动。

再一闻,拥有似桂兰般馨香的白牡丹,花香清雅,又怎能让人不爱?

所以,白牡丹顺利登顶“观众缘最广”的白茶,并非没有道理!

但喝白茶时,提到白牡丹,很多茶客会苦恼于它的复杂分类。

前两天的文章里,看到一条最新留言:

“你文章里特级牡丹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与常说的高级牡丹和牡丹王又有什么区别?”

“现在听到很多名称,牡丹王、特级牡丹、高级牡丹、一级牡丹、二级牡丹、三级牡丹、口粮茶牡丹。可否一次性按国家标准说明讲解一下?”

下面且来逐一细说。

《2》

特级白牡丹是按什么标准分类?

2018年5月正式实行的白茶新国标里,对白牡丹的定义如下: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按照国标的分类,白牡丹共分为四级。

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特级白牡丹,便是白牡丹的最高等级。

按国标的术语形容,它的外形是毫心多肥壮,叶背多茸毛,色泽灰绿润。

当然,按最直观的字眼去理解,特级白牡丹拥有“近银针”属性。

乍一看,芽头和白毫银针极为相似。

芽头饱满,白毫浓密,市面上用牡丹王抽针冒充银针的情况,时有出现。

但和银针相比,它作为白牡丹,芽头旁多了嫩叶的陪伴,不具备典型的一旗一枪特征。

喝起来,特级白牡丹的滋味,同样和银针极为接近。

茶味清甜醇爽,毫香足。

满满茶氨酸带来的鲜爽、清甜风味,尤为动人!

《3》

特级白牡丹、牡丹王、高级白牡丹,是什么关系?

按国标分类,特级白牡丹是官方公认的,等级最高的白牡丹。

为此,民间给特级白牡丹取了个霸气的俗称,牡丹王!

即,特级白牡丹又称牡丹王,两者是同义。

只不过,一个是官方称谓,一个是民间说法。

好比三国里的曹操和曹阿瞒一般。

那牡丹王和高级白牡丹,又该怎么区别?

前文提到,官方分类里,白牡丹分为四个分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高级白牡丹不在国标范围之列,属于民间分类。

论等级,介于特级和一级之间。

在白牡丹的江湖里,高级牡丹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话说,白牡丹的分类等级,怎么会这么复杂?

这和白牡丹采摘时节的天气多变有关。

实际做茶过程中,牡丹王和高级白牡丹的采茶日期,经常前后相隔就差了那么两三天。

有时在采牡丹王的那些天,突然下了一场雨。

雨天不能采茶,得等到雨停。

但等过了一两天,雨过天晴后,茶树新梢芽叶却变了样。

(春茶季开始后,茶树的生发速度旺盛,堪比雨后春笋节节高。)

芽头略瘦一分,而叶片略大一分,变成长残的牡丹王。

这时将其定作牡丹王,不大够资格。

但将其列入为一级白牡丹吧,又太可惜。

于是,茶农们只好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法。

将这些介于牡丹王和一级白牡丹之间的茶,定级为高级白牡丹!

《4》

市面上常见的“白牡丹”,到底是什么等级?

平日买茶时,隐隐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除了特级白牡丹(牡丹王)、高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之外。

好像剩下的二、三级白牡丹,平时没见多少人提起啊。

这倒也不奇怪。

因为市面上的二、三级白牡丹,它们大多被统称为“白牡丹”。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既然,没能跨进前三甲,博得好名次。

那干脆就不提了,直接用统称一笔带过便是。

就好比,我们看一场比赛。

赛事结束后上台颁奖,观众们能记住的,往往是冠军、亚军、季军。

而剩下的参赛选手,大多被归入为“陪跑员”。

能留下记忆点的,还真不多!

白牡丹的前三甲里,特级白牡丹(牡丹王)和高级白牡丹,前文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的一级白牡丹,它虽说是白牡丹江湖里的“季军”,但它却是最常见的白牡丹等级。

一芽一、二叶的一级白牡丹,虽说和其它白牡丹相比,它们的芽头和叶片数量不变。

但在芽头大小、叶片宽窄上,却有明显区别。

一级白牡丹,不像拥有“近银针”属性的牡丹王那样,身材富态。

相反是芽头饱满,叶片细窄的。

叶片颜色深绿为主,间或有竹绿、草绿,茶梗极细、修长。

芽叶比例十分匀称,好比伸着长颈的美丽天鹅!

《5》

口粮白牡丹的标准是什么?

没有明确标准,属于商业分类。

“口粮”二字,拥有特殊时代背景。

在当年,买米要凭米票,买油要凭油凭,一日三餐所需的口粮,都需要凭票购买。

现如今,虽说定额口粮分配制度,已经取消。

但不少人将“口粮”二字,搬入了茶圈。

认为能满足自己日常所需的茶,就属于口粮茶。

从大众亲民角度看,口粮茶的产量要充足,不能“量少而精”,价位相对低一些,更能满足大众消费所需。

从消费水平差异看,每个人的消费水平不同,口粮茶的价位浮动从百元级、千元级、甚至万元级不等,不一而足。

从喝茶享用角度看,喝茶不单单是为了解渴,还在于品茶享受。

为了享用到一杯鲜香醇爽的白茶,那么,它的品质不能太差!

具体到口粮白牡丹身上,“茶香好+茶味好”才是关键。

茶香上,香气要清晰。

高品质的白牡丹, 茶香层次丰富,除了花香(栀子、洋槐、茉莉、缅因花等)之外,还有毫香、竹林香、荷叶香……

要是闻起来茶香寡淡,香气平平,层次难辨,甚者闻着还有杂味。

那它的表现未免太差劲!

茶味上,滋味要舒爽。

对白茶而言,鲜是摆在第一位的。

好白茶,要鲜醇甘爽。

如果一款打着口粮茶名义的白牡丹,喝着既不香,也不鲜爽,茶味还特别单薄乏味。

如此“食如鸡肋”的茶,不要也罢。

《6》

此前写低价口粮茶时,r茶友留言:

“什么算“口粮茶”?什么叫“性价比”?一切以低价为标杆吗?今早看到一条广告:以棉被价买蚕丝被,让所有人享用蚕丝。只要对蚕的养殖、蚕丝的提取、丝质物或蚕丝被的工艺,对历史有所了解,就看出这只是高大上的伪命题。”

茶友的观点没有错。

又便宜又好,永远是高大上的伪命题,根本不现实。

白茶里分类众多的白牡丹,群众基础很广,爱喝的人很多。

当你选择将白牡丹当做自己的口粮茶时,千万别因为低价,从而忽略品质。

宁咬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宁喝白开水,不要劣质茶。

对于口粮白牡丹的选择,“宁缺毋滥”很重要!

更多关于白牡丹的知识

白牡丹的等级之争,教你正确区分牡丹王、一级、二级、三级白牡丹

指鹿为马,说说白茶白牡丹饼的三大误区,白牡丹饼戴上枣香帽子

白牡丹列传:白茶春牡丹和秋牡丹,究竟有哪些不同?

看图识茶:牡丹王和白牡丹之间,隔着芽头肥壮的距离!

白牡丹正传,清明白牡丹清郁,一级白牡丹多变,特级白牡丹高扬!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