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进化简史,这些都不为人知

2022-04-11 18:33:32热度:80°C

 

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如果按时代划分,那该怎么分?

茶友们都知道年代最早的茶,有号级茶、印级茶,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历史。

本期,笔者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普洱茶所历经的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这三个重要时代。

号级茶

过去,普洱茶的茶商基本没有创办字号经营。到了清代,普洱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政府特许茶商经营,各大商号、茶庄应运而生。号级茶的历史也就从这时起。

号级茶是年代最久远的茶,是50年代中后期之前私人商号出品的普洱茶,因而统称为号级茶,又称古董茶。

当时在云南各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其中又以易武名列六大茶山之首,因而号级茶原料多从这里来。

从道光至民国初期的90多年,是易武茶叶最兴旺的时期,茶庄、茶号遍布。

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成了今天号级茶的主阵容。宋聘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各个易武号级古董茶奠定了普洱老茶的历史地位。

而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普洱茶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普洱茶生机蓬勃,宋聘号、同昌号、鸿利号等分别搬至泰国、越南及我国香港等地继续生产其茶庄牌号的普洱茶。

且70年代初期,经规范化工艺,人工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正式诞生,普洱茶至此更受欢迎。

如今,时代更迭,号级茶因年代久远,数量稀少,一般只能在专门普洱茶博物馆中看见少量存茶。

印级茶

1950年-1965年之间,国家开始进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留在国内的茶厂、茶庄在公私合营运动中并入国营单位,私营的茶厂、茶庄自此消失。

印级茶是继“中茶牌”商标正式注册完以后,普洱茶由以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国家政府茶厂为主导。这一时期,其生产规模和方式、产品的选料和包装等都与号级茶时代不同。

这时候出品的普洱茶,外包装上使用了中茶商标,以其中间“茶”字的颜色分别命名不同茶品。

分别有红印、绿印、蓝印、黄印四种,所以这一时期的茶,被称之为“印级茶”。

印级茶代表性产品有下关茶厂生产的红印、绿印、蓝印甲级、蓝印乙级圆茶,后续还有蓝印铁饼等。

与号级茶不同的是,印级茶时代,用料不同,主要以勐海茶区为主,多数采用布朗、巴达等地的晒青毛茶。印级茶多由国营茶厂产出,在当时是市场上的主流茶。

随后,直到1967年,“中茶牌圆茶”改名为“云南七子饼茶”,印级茶时代才宣告结束。

七子饼时代

自1967年改名,一直到现在都被称为七子饼时代,所以现在的普洱茶也被称为七子饼茶。

这时候出品的七子饼茶,绵纸包装中间的“茶”字大多数绿色,偶尔也会有黄色,以下关茶厂8653、8633,勐海茶厂出品的7542、7572、8582、7592最为常见。

随着普洱茶的兴起,国营四大茶厂也逐渐崛起,分别为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昆明茶厂、普洱茶厂。

每个茶厂生产的产品都做了编号,勐海茶厂尾数是2,下关茶厂尾数是3,昆明茶厂尾数是1,普洱茶厂尾数是4。

现在只要看到尾号,就知道这个产品是哪个国营茶厂生产的产品。

但在七子饼时代早期,由于昆明茶厂专注于生产砖茶,故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就成了这个时代主角,目前存在的年代久远的七子饼茶主要由这两个茶厂出品。

因而,根据这些基本分类,也就可以基本分辨出市面上很多明显脱离时代的所谓老茶。

另外,笔者再提下,2008年以黄刚等人为代表所提出的“中生代普洱茶”概念。

“中生代普洱茶”曾是2010-2012年行业间的热词,指的是普洱生茶达到某一段时间内的代称。

如2003年上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普洱生茶,都可以称为“中生代普洱茶”。

而后,2013年“中期茶”概念提出,得到业内广泛认同,“中生代普洱茶”遂被取而代之。

不同时代的普洱茶有不同魅力,普洱茶的发展也还将继续,未来,普洱茶又会有怎样的变革,我们一起期待……(本文系说茶网原创文章,作者:西蒙、说茶网思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