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2022-04-11 07:32:33热度:102°C
2022-04-11 07:32:33热度:102°C
《君の名は。》(你的名字)是日本动画家新海诚编剧与执导动画电影,讲述了男女高中生在梦中相遇,并寻找彼此的故事。
但其实万事万物,皆有其名,以便我们在生活中表述。而今天要说的还是博物馆中器物的命名,其实在去年四月曾写过一篇《“青豆釉釉里”,了解一下?》,在那篇文章里大概列举过几件观复博物馆的馆藏品的命名方法。
如:
▲ 耀州窑青釉刻莲花纹梅瓶
包括:窑口+整体釉色+工艺+主要纹饰+器型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
包括:材质+工艺+纹饰+器型
▲ 剔黑八仙祝寿菱口盘
包括:工艺+纹饰+造型特点+器型
这种命名方法,是现在各个博物馆较为通行的命名方法,但这与其实与器物原本的名称并不相同。但大家有没有想过,现在展签上所写的名字,是否是它最初诞生的时候的名字呢?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不同藏品情况是有所不同的。按照以前的收藏领域,如果按照大类来分,一般分为软片儿与硬片儿,软片儿是指书画以及碑帖古籍等;而硬片儿则包括陶瓷、青铜器、玉石、金银珐琅玻璃器以及竹木牙角漆等杂项。
在这两类之中,前者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往往会在卷外题有外签,主要是为了便于查找。如被定为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其卷上的就有清初梁清标题写的外签,这在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为日后的博物馆展览名称的确定提供了最为方便的依据。
▲ 清初 梁清标题写的《千里江山图》外签
而后者则很少有在器物上直接题写的,原因主要有~点:一方面是硬片儿多属工艺美术类,其制作地点大多远离京城,且尤其像陶瓷之类制作量巨大,因此在命名时,逐一让皇帝钦定完再去烧造,显然不现实。因此多是按图样烧造完后,由地方官员或督窑官派人将瓷器进贡解缚进京时会备有档案,但由于档案与实物长期分离,因此名称往往对应不上。如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慎德堂制——故宫博物院藏慎德堂款瓷器》一书中,就举出诸多实例,如书中第216页的“粉彩描金歌舞婴戏图如意耳瓶”,在清宫档案中可以查到它是于清道光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进贡来,其原本记载的名称为『洋彩歌舞丰年吉庆瓶』。由此可以看出宫廷档案中的名称更注重喜庆的寓意,因此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更长出现的大都是现代人的定名。
▲ 清道光 粉彩描金歌舞婴戏图如意耳瓶
故宫博物院 藏
但凡是都有例外,而这次例外的又是漆器。准确的说,是乾隆时期的雕漆器。这主要是因为乾隆时期有一相当部分雕漆器,除了属年款之外,还会属一种特殊的款识,用以标注出纹饰的内容,通常被称为“名色签”。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剔红诗仙宝盒”,除年款外,还在盒内雕刻有填金“诗仙宝盒”四字。
▲ 清乾隆 剔红诗仙宝盒 故宫博物院藏
▲ 对应“名色签”与“年款”
而在北京故宫中有些漆器还出现过同样的图案,却为异名。究其原因,我们在查阅清宫档案可以发现,皇帝认为款式或纹样好的器物往往要求造办处留样,以备日后再做类似款式时使用。其中最经典的一例是两件均藏于北京故宫的剔红小盒,一名为“兰亭宝盒”,另一为“流觞宝盒”,内容同根同源,主要纹饰也几乎出自同一画稿。但因各具名色签,而同质异名,自诞生之日至今已余两百年,却本色不改。
仔细想想,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于世上经过者数以百亿计,而于今日能留名者几不足万一,而我们一生中所接触之物又可谓不计其数。而在我们百年之后,物是人非之时,一件东西,还可以将自己的名字被后人传颂,对它来说,应该是一件幸事吧……
▲ 清乾隆 剔红兰亭宝盒 故宫博物院藏
▲ 兰亭宝盒“名色签”
▲ 清乾隆 剔红山水人物纹流觞图扁圆盒
故宫博物院藏
▲ 流觞宝盒“名色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