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英川榅茶口,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重现可歌可泣的历史

2022-04-10 09:50:37热度:115°C

 

  黯淡了硝烟弥漫,远去了枪林弹雨。

  当古道不再有满天的风沙,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和闽东红军独立师缔造伟大浙西南革命精神的故事就成了家喻户晓、永垂不朽的奏鸣。

  在景宁英川镇,有一个村庄,叫榅茶口。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处处都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和闽东红军独立师战斗的足迹:标语、胜迹、旧居、战地、洞穴……它们一一见证了那段不朽的红色历史,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可歌可泣的那些峥嵘岁月,激励着共产党人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永远植根人民,引领未来,开创新时代。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去领略她那昔日的风采吧!

  榅茶口,地处龙、庆、景三县交界处,南接庆元,西连龙泉。辖榅堆、柳八际、后寮、洪元、周占、黄麻岭、茶园、梨树突、木岱根、扒窟、金竹坪、岱头岗、木耳山、洪山场、西坑口等自然村。这里青山历历,碧水悠悠。85年前,以粟裕为师长、刘英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根据地,从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进行长征。进入浙江后,挺进师选择地形,准备给国民党武装一次有力痛击,以站稳脚跟。1935年4月23日下午,挺进师抵达庆元斋郎。进村后,立即派出部队在与斋郎一山之隔的景宁黄麻岭、榅堆、柳八际以及周占、洪元、茶园、梨树突一带开展宣传打土豪,侦察敌情,考察地形,进行战前准备工作。

黄麻岭村

周占村

  红军挺进师一小分队来到英川镇茶园村,分头住进毛家祠堂和马天仙殿里,开展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在茶园村和梨树突村头庙外,书写了许多标语。在梨树突村头的古庙墙上,赫然留着“红军是抗日反帝唯壹武力!红军”的红色横幅大标语,如今清晰可见。该庙的左侧,写着:“工农自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标语落款为竖写,“挺进纵队”几个字还依稀可辨。在村口民宅外墙上留有另外两幅标语:“反对国民党抽扶夫”、“国民党说抗日救国,为什么把北平吞?”梨树突红军标语于1989年7月18日,被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景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梨树突红军标语

  4月下旬,红军在香炉山背面周占村大尖山一带进行侦查时,曾隐蔽在大尖山鬼洞岩内。据当地群众回忆,斋郎战役之后,有红军曾在鬼洞岩藏过枪支、银元等。故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洞”。

  在木岱根村,红军挺进师和闽东红军独立师曾多次在这一带活动。离木岱根村2公里多的深山里有一个岩穴被当地人称作“观音柜”,当年红军挺进师战士就曾在洞中隐蔽过,后被称为“红军洞”。在另一处被称为过埠桥头的山上,也有一个岩穴,曾在其附近搭建过茅草棚隐蔽红军,被当地群众称为“红军寮”。

木岱根“红军洞”

  木岱根村还有一座红军屋旧址。当年,闽东红军来到景宁县木岱根村,就驻扎在财主郎妹家。有位红军战士在点灯搜寻财主钱物时,失手烧毁了连周边在内5户人家的房屋。后来得知, 5户人家除了郎妹是财主,其他都是贫苦农。于是就给4户农民每户赔偿了40块银圆。后来这4户人家都重建了房子。为纪念红军,当年失火重建的房屋被村民称为“红军屋”。

木岱根红军屋

  木岱根村如今留下许多的宣传标语。在村民柳育钱家老宅内墙上,尚有标语:“……东独立师抗日……”、“红军是为……”;在村粮仓外墙上尚有标语:“欢迎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

  据各路侦察消息得知,国民党调集3000多人准备在庆元景宁边界合围挺进师。刘英、粟裕分析了敌我双方态势,决定把主战场选在景宁黄麻岭村与斋郎村交界的放牛场。4月27日,挺进师师部在黄麻岭村召开了战前动员会议。28日上午,放牛场战斗打响,在刘英、粟裕指挥下,挺进师利用放牛场特殊地理条件,精心组织、诱敌深入,以少胜多,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战斗结束后,黄麻岭村民在黄麻岭山上掩埋了9具红军遗体,被当地村民称为“红军窟”。此次战斗,“胜利完成了进军以来的第一个战斗任务——打开进入浙西南开辟游击根据地的通道”(摘自《粟裕战争回忆录》)。

放牛山战斗遗址

挺进师作战参谋

赵春和手绘作战示意图

放牛山战斗遗址

     一个村庄就是一部历史。榅茶口,这一片红色的土地,那些随处可见红色的印记,能让人油然生起一种敬仰之情,但更多的人到榅茶口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去看看黄麻岭放牛场的战斗遗址和红军标语。走近这里,在感悟之余,你仿佛是和一位老军人在交谈,在那慈祥的注视下,你会读懂很多东西。

责编:轻寒  编辑:Moment

目前7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