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茶,童年拾光,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忧伤。
2022-04-08 05:15:13热度:73°C
2022-04-08 05:15:13热度:73°C
文/南山乔松
1,
以前在家乡,摘茶、制茶是平常的事,因为家乡是茶乡骂。同时,又是不平常的事,因为茶叶可以…换!钱!关于我的家乡,感兴趣的可以阅读我号文章「沙城李传奇」。
钱对农民来说很重要,因为他们种田种菜只能解决吃,而除吃之外的东西,要想获得,则需要钱。
农民不像干部和工人,每月有工资即钱,他们手上没有钱,也没有赚钱的路子,一年四季就指望着那点茶叶去换点钱。
整个我的人民公社、人民大队、生产队时期,我都没到10岁。国家不能使用童工哇,去生产队上工赚工分,需要18岁成年人。后来考虑到实际情况,无所事事的16岁以上的人也被批准进生产队做事。
在那个上下一盘棋的年代,农村的干部---生产队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保管非常愚忠,对上面的指令,那是坚决执行,从不用脑筋想一想。未成年人上生产队做事,这也许是人民公社时代我村唯一的创新了。
从小,我就看着父母辈和哥哥姐姐辈在生产队里干活,一年四季,春播夏收,夏收夏播,夏播秋收,秋收冬孕…循环往复。然后,又是一年四季循环往复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农事。
谁要怀疑农民的辛苦,你可以去试试。
我可是从小尝够了农村与农民的辛苦,是真辛苦,都是体力活多。这对我这种体格小的人来说,是真痛苦。算了,还是读书找出路吧。
自然,从小,我是看着大人们摘茶、制茶长大的。关于制茶,感兴趣的可以阅读我号文章「沙城李茶制厂」。
2,
计划经济时代,虽然大人忙碌,但是对于我们小朋友来说,还算是闲的。
大人上工后,我们也就是看看家,在家里扫扫地,喂喂鸡,与狗玩玩,要不就去拾拾谷穗,打猪草。闲,生活就清苦。
很快,分田到户打破了这种清闲的生活。什么东西都分到各自的家里,这样,做是为自己做,赚来的都是自己的;嘻也是嘻自己的,嘻得荒废的自己买单。
最早,农村里贫富差距就是”铁饭碗”拿工资的”商品粮”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之间的差距;分田到户后,这个差距中农民方又有了勤劳肯干与好吃懒做的区分。
年轻人,驮上好吃懒做的名声,在农村是没法混的。老婆都讨不着。我们小朋友也闻风而动,上山下田,干活。
蚂蟥(学名水蛭)再怕也管不了了,下田,拔秧,拾田(方言,即插秧),耘田,割禾(方言,即割稻子)…挖山,讨柴(方言,即砍柴)…
从小我就感叹,农活真多,怎么做也做不完。其中的春天,就要摘茶。
婺源的春天是美丽的。漫山翠绿,映山红开在其中,绿中有红,红红绿绿美如画。小河里朦朦胧胧笼罩着雾气,河边有洗衣服的村姑身影。小时候,各种鸟特别多,一大早说”小鸟欢快地唱歌”不是假话。还有,山上与茶林里有野鸡、野兔,河里有野鸭。
真是一幅江南水乡美丽画卷!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大美婺源欢迎你!
在如此美丽的画面中,茶林里再闪现出几个穿着中式衣服的村姑在采茶,配上青山绿水干净的纯音乐…完美!
但是,那是想象,想象中的或者作秀的摘茶(方言,即采茶)与实际情况有差距。
3,
摘茶,人多力量大。于是,母亲喊上我和妹妹一起去摘茶。
前文说了,那时,农村里赚钱路数几乎没有,只有茶还可以换点钱。所以茶很珍贵,所以母亲摘茶摘得小心翼翼,所以母亲教导我摘茶也是小心谨慎、严肃认真。
茶的嫩叶是翠绿的,老叶匹(方言)是墨黑的,很好区分。摘茶自然就是摘嫩叶。母亲要求我不能有一片老叶匹。
带只小凳,一人一边,在茶树边坐下,然后扒下一枝,把嫩叶采下,丢进蓝子里。采完一枝,用脚踩住,继续扒下第二枝,摘茶,踩住…如此循环。
如果枝条越来越多,小脚踩不过来,怎么办?没问题,母亲教我,把枝条互相交叉,用小脚踩住交叉点就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摘茶就是一直重复这个动作。单个动作重复实在是无趣,于是,很快,摘茶的新鲜感从我身上消失了。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本质上都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耐住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苦中作乐,才能把事情做好。想想,体操运动员、跳水运动员要重复一个动作多少遍?!那些世界冠军…真不容易!
顽皮贪玩的小朋友可没有这种境界,面对摘茶的枯燥,我很快就没了耐心。摘茶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有时假装渴了、去喝水。以前是竹筒(见下图)装水,后来用水壶(见下图)。
竹筒
水壶
自己喝饱了,我就劝母亲和妹妹喝,好让大家尽快把带来的水喝完。如果一壶水一时喝不完,我就借口水被晒热了、不好喝,去水井或冷水窠打冷水。
母亲其实看穿了我的把戏,有时也同意,于是我高高兴兴、屁颠屁颠、可以名正言顺地偷玩了。往返打水的路上,又磨磨蹭蹭,拖拖拉拉。
有时,还经不住葩(见下图)的诱惑,到处去寻葩,讨葩吃,拖拉一会都好。
4,
这样摘茶能摘多少茶?!于是,中午或晚上归家时,我的蓝子里只有浅浅的一层茶片(方言,即茶叶)。
这就是偷懒、不认真摘茶的后果!茶片太少,太难看。我不反省自己,却跟母亲抱怨说蓝子太大了。
不过也是,我发现,跟我同龄的小朋友出来摘茶,都挎着个小蓝子。小蓝子,茶片再少,也显得满满的,这样才有面子。于是,我很羡慕地想,有个小蓝子该多好!
最惨的是夏天,本来茶片就少,大太阳一晒,茶片瘪了,显得更少了。这就更难看了,要是被打上个好吃懒做的标签就坏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用水把茶叶喷湿,再从自己蓝子里拿出一部分放到我蓝子里。我心里对这个”造假”是有歉疚的,又暖暖的。
从母亲教我摘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开始就做对,很重要。因为一旦形成习惯,就难改了。
一开始,我跟母亲学摘茶,讲究,茶叶干净,质量好,全是嫩叶,没有一片老叶匹。即使摘茶过程中蓝子里不小心掉了一片老叶匹,我都会找出来丢了。长此以往,形成了这个好习惯。
但是,上初中后,学校美其名曰”劳动实践”,实则就是去帮学校摘茶赚钱。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学校要求每人每天要上交多少茶片。这个”一刀切”害死人,因为有一部分人根本完成不了这个任务。
我也完不成。因为我如母亲一样,把茶叶看得很珍贵,摘下的茶干干净净,没有一片老叶匹。质量好,势必会损失数量。因此,我摘茶质好但慢,总是因为完不成任务而受到老师训斥。
就在我痛苦的时候,好在有位同学教我绝招而提高摘茶数量,感兴趣的阅读我号文章「秋中」。数量提高,意味着质量下降,甚至一塌糊涂。但是这样反而受到老师表扬。
哎,搞得我当时怀疑人生!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环境逼人,形势逼人呐。
5,
真正的摘茶没有想象中有诗意。
蚊子最喜欢花花草草灌木丛的地方,比如河边、草地、垃圾堆、牛栏边等。茶林是蚊子的重灾区,一到晚上蚊子特别多。
夏天,好不容易太阳下山了,熬热摘茶的人们,正想趁着傍晚凉风习习的机会,再加把劲摘一下。但是,讨厌的蚊子出来了,很多,嗡嗡叫,母亲称”像打锣一样”,咬死人。
晚上有蚊子,白天有可恶的毛蛰,家乡称蛰丝(见下图)。全身碧绿,匍匐在同样碧绿的茶叶上,隐藏很深,一时看不出来。
一不小心碰到毛蛰,毒气进入皮肤,顿时火烧火燎地痛。赶快用冷水敷敷手。大人说唾沫可以治,不知真假,也许唾沫有.毒,以.毒.攻.毒吧。
小时候,我经常被毛蛰蛰了,痛得哇哇叫、直甩手。通常要过好一会,疼痛感才渐渐消失。注意,这要看你是什么皮肤,过敏的皮肤可没有那么幸运。
除了蚊子和蛰丝,茶林里还有蛇(茶林里人气旺,蛇不常见)和蜥蜴(家乡称蛇变)。蛇变有没有毒,一直没有弄清楚。人们也经常用去打蛇变,它们有时主动丢下活蹦乱跳的尾巴,而自己逃走了。这犹如壁虎。
茶叶上还有一种可恶的东西,家乡叫它们为绵虫蛆(见下图)。可能是蛰丝的幼虫,可能是其他害虫的幼虫。
它们很小,附在像棉花丝一样的类似蜘蛛网上。数量小的不容易看见;数量多的地方,茶树的枝叶都被它们吃光了,光秃秃的。幸好这样容易被发现。
否则,人们碰到这种东西,奇痒无比,而且持续时间长。碰到蛰丝,狠狠痛一会就没事了;碰到绵虫蛆,往往痒半天,痒就抓,抓破皮肤,一直痒,全身痒,说不出来的痒,说不出来的不舒服。那就不能摘茶了。
故,当人们发现绵虫蛆时,直接把那些茶枝折断,丢在地上,再盖上土,狠狠踩几脚。害人的东西,必须斩草除根。
6,
摘茶还有麻烦。摘茶一般在春季与春夏之交,这时南方多阴雨天和梅雨天。这就不好了。
下雨天去摘茶,可讨厌了。头上戴箬笠(见下图),身上披蓑衣(见下图),脚上穿雨靴,全副武装。那个年代,物质贫乏,每家蓑衣树量有限。
后来,蓑衣被轻巧的油纸(方言,即塑料纸)代替。油纸可是好东西,所以优先被哥哥姐姐们先挑走,最后我只能披剩下的老蓑衣。
不是我不愿披蓑衣,是蓑衣对于还只是小朋友的我来说,实在是有点重。半天下来,腰酸背痛。
有些茶树比我人还高,穿行在茶丛中,箬笠很容易被茶枝刮掉了,或者干脆被风吹掉了;衣服也容易被茶枝的水打湿了…而且,顺着蓑衣往下流的水不经意间就流进了雨靴里,又或者满是补丁的雨靴漏水了…
反正,下雨天摘茶,经常一身衣裳湿了大半身。如果是大雨天,全身淋得一裤水(方言,全身湿漉漉的意思)。雨靴里进水后,走路咕呲咕呲地响。
如此情况下,怎么能专心摘茶?!
下雨天摘茶还有一个惊心不已的事。
大家应该知道,南方的茶山是黄土壤。黄土壤,酸性,适合茶树生长。但是,黄土遇上雨水,就变成了黄泥巴。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是乡下的黄泥巴路(见下图)。
路面被车辆和行人压得高高低低、起伏不定。而且到处是水坑,你还不知道那水坑有多深。
人在上面行走,高一脚、低一脚的。而且黄泥巴喜欢吸着鞋底,有时踩下去,拔不出来。再一使劲,好嘛,光脚拔出来了,鞋还吸在烂泥巴里呢。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泥巴路很滑,一不小心失去平衡,会摔个四脚朝天。这就不好欠(方言,糟糕的意思)了,四脚朝天的摔相难看不说,全身还沾满了稀饭式的烂泥巴和浑浊的泥巴水。小孩哇一声就哭,大人也尴尬不已。
我就看见不止2-3个中年妇女在村茶山的烂泥路上摔跤。爬起来,顶着全身湿漉漉的黄泥巴,(对着烂泥路)骂骂咧咧。骂够了,又不得不把沾满黄泥巴的茶叶拾起来,然后又在骂骂咧咧中离去。
农民赚点钱,容易吗!
7,
后来,茶树被剪平了,摘茶比以前快多了。
再后来,都用机器摘茶了,农民再也不用受罪了。
特别是后来,改革开放后农村兴起了打工潮。打工可比摘茶赚钱多了,所以茶叶越来越没人管理了。现在家乡还有少量这种原生态野茶。
时代变了,摘茶逐渐成为历史。在我的家乡,现在,摘茶的人会被认为赚不到钱的没有本事的人。真不知:这是喜,还是忧。
上一篇 : 岳西菖蒲已经在采摘茶叶了!
下一篇 : 绿茶采摘与制作技艺——张云雷带你走近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