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香气,是怎么形成的?

2022-04-07 20:11:20热度:76°C

这么多回答,说的很多都很对但是没get到问题点。我忍不住答一波:

如另一些答案所述,成品茶叶是由于其含有的芳香油类物质而发香。这是多达上千种的各类易挥发香气物质。一部分来自鲜叶本身,是种植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加工所致。在加工的生化层面三大来源:糖苷水解,热化学效应,临醌等的氧化效应。好,重点在下面:

那到底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香气呢?这是多样性问题。也就是问黄瓜香蕉西红柿为什么都是一个东西一个香味,茶是一个东西这么多香型。

答:1,品种香主要是人工选择。

狗狗的祖先只有那么一两种,发展成现在这个千奇百怪样子是人为选育的。人为的在每一代的后代里优先繁殖拥有我们喜好特性的生物,比如选择样子萌或者毛色好看的狗狗,这就是“人工选择”。和自然环境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相对应。

这里单丛,闽北乌龙香型最丰富,也是最典型的。单丛原始品种称为凤凰水仙。实际上凤凰水仙已经是从原始的茶树品种中选育出的高香品种。原始茶树并不会全部都高香,只有部分在特定的变异后呈现香高味浓的特点,被山民保留繁育了下来,就是凤凰水仙。水仙混杂制作,其香虽然相对浓,也都是未分化不典型的。

凤凰山大庵宋种茶树,400多年树龄,黄枝香型牛栏坑肉桂茶树,桂皮香花果香型

在凤凰水仙不断种子繁殖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某一颗树香气特殊,单纯,比如呈兰花香,就将这棵树单独栽培,单株采摘单株制作,不与其他混杂。这棵树就是所谓“单丛”。现在称为某单丛的母树。这件事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当早。乌岽宋种一号(已枯死)六百多年树龄,其母本900多年(1928年枯死),那么这个选育工作,真的是至少在宋朝就开始一直延续至近代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个时代可能仍然以炒茶(绿茶)为主,而非现在的乌龙茶工艺。乌龙茶工艺可考历史短的多。

而到了近现代,又出现了压条,长枝扦插,短穗扦插,嫁接等手段,给高香的母树进行无性繁殖以保留其香型品质特征。如民国初年一母树品质优异,其枯死前做长枝扦插活了8棵,这八棵品质基本一致而香气高锐,呈芝兰香型,树形则各具特色,被称作“八仙过海”。而现在成片的无性繁殖单丛茶园,一片都是一个品种,一个DNA的无性系,是“克隆”的。其香型就纯而不杂。而闽北武夷山的那些大红袍,肉桂,铁罗汉等品种,同样也是从“武夷菜茶”这种不太香的群体品种中一点一点选育出来的。

所以我们可知,茶叶的品种香在自然中原是相对混杂而差异较小的,只有偶发性的出现变异导致局部一点点茶树出现特异性香型。是人类刻意培育,发展了这些变异特殊香型,“驯养”了各色茶树品种。千姿百态的茶香从来就不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是先民的智慧。

2.加工演化与品饮方式(茶法)演化互相促进,开创茶叶加工的多样性。中国有六大茶类,不像别的国家制茶几乎只有一两种制作方式;比之咖啡和可可的加工方式亦为多样。

生食-煮饮-煎茶-点茶-冲瀹(泡茶)-工夫茶泡饮-调饮。(当然调饮其实一直存在,我们暂且这样梳理)

生食阶段一直到煎茶阶段前,茶叶更像是某种蔬菜,或生吃,或和姜桂橘皮一起煮饮,就像我们很难聊白菜有什么香气。(实际上白菜也有香气)。到唐陆羽时期,出现将蒸青的茶饼在冲泡前,在火上烘烤一下的手段。这逐渐人们才意识到通过某些特殊的加工方式可以发展茶叶的茶香。加上宗教和文化的buff以后茶叶唐宋时期迅猛发展。而到北宋末年,饮茶斗茶之风大盛,但人们斗的是“汤色白,汤花久”,而非斗茶香。可见,虽然唐宋诗人的文字里大量提到茶的香气多么优雅,但在主流宋代蒸青点茶中茶香的发展仍然是在较低水平。

因为煮,煎,点,都需要把茶叶本身吃进去。那么茶的纤维就不能高,要嫩;茶的苦涩也是越低越好。这就要求好茶尽量使用细嫩的芽尖。而茶树生理上,过嫩的芽是肯定没有相对成熟的嫩叶香的。

所以品饮方法限制了茶的想象力,直到元明时期。异族统治和战乱打破原来的贵族点茶方式,散茶冲泡只喝茶汤不吃茶叶的方式更大量的出现了。公元1391年朱元璋废团兴散,官方支持散茶。冲瀹(泡茶)的方法比吃茶是一大飞跃,它给了加工者更多的加工改良空间。炒青绿茶由于香气更高而几乎完全取代了蒸青,加热的发展香气方式进一步被发扬光大。而明末桐木关的一次加工失误,导致茶农发现发酵改变茶香味的方法。自此启发了几百年内各地茶人,他们各出手眼因地制宜因茶树品种制宜,在制茶方面发明了无数种手法。现在六大茶类的基本加工,是这些手法优胜劣汰后剩下的工艺精华。

不论是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发酵,烘焙,发展出这些复杂的工作几乎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降低苦涩,发展茶香。而这和第一条的茶叶品种香型发展是同步进行,互相促进,形成中国茶叶美妙上升的双螺旋。

3.地域香,环境香,茶不同部分所致的香,季节气候香:

茶树种植在不同的地方,由于光照气候土质,尤其是微生物环境和小生态不同,造成其实茶叶会产生不同的香气。某一个特定地域,各种品种茶种过去都有类似的特殊香气风味,我们称之为地域香。

茶鲜叶每时每刻都在通过气孔呼吸,与外部环境做着物质交换。那么它就必然沾染上周围环境的气息香味。如青苔味,土腥味,花香果香等等。太湖上东西山的碧螺春,就是茶和花果间种,茶吸附花果香味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好的地方,茶叶这种环境香的层次就特别丰富。如某些荒野白茶有所谓“荒香”,就是如此。

茶的不同部位会有不同香气,毫毛有毫香;而嫩芽容易有嫩香;老叶由于寡糖,蔗糖等含量高,烘焙容易有焦糖香;嫩茎的香气也很足;老的木质部的树干实则有木质香。我们喝老枞水仙,实际上是其发达的木质树干的木质香,经过输送水养而沾染了茶叶,使得茶叶有木质香也就是“枞味”。

不同季节气候也会使茶叶的香气发生变化,如南方的冬茶。比如凤凰山雪片单丛就是冬天制作。低温会使茶叶出现特殊的“低温胁迫”现象,产生大量的香气物质。所以冬茶特别特别香。

综上所述,茶叶香气类型多样,可以认为来源于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史。无数茶界前辈的发现、选育、改进,使得茶叶的品种香,加工香,地域香,季节香等交叠在一起,演奏了丰富无比的茶香交响乐。

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目前已从茶叶中分离出650多种香气物质,包括:醇、醛、酮、酯、酸、含氮、含氧杂环化合物等在内的十余个大类的化合物,其中在各种茶叶中起重要作用的香气成分大约有几十种。

茶树品种、加工方法、生态环境、加工过程中各道工序、包装材料、贮藏条件和时间等均影响着茶叶的香气。

常见茶香的主要化学成分

---------------------------------------------------------------------------------

茶叶的香气类型及其对应的主要成分

香气类型 ---------------------化学成分

清香,青草气 --------------己醇,己醛,芳樟醇氧化物,己酸-3-己烯酯,青叶醇等

玫瑰花香 ------------------ 苯乙醇,香叶醇等

桂花香---------------------二氢-β-紫罗兰酮等

茉莉花香-------------------苯甲醇,苯甲酸(z)-3-己烯酯,茉莉酮,乙酸苄酯等

兰花香---------------------芳樟醇等

紫罗兰香-------------------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等

水仙花香-------------------苯丙醇等

椰子香---------------------茉莉内酯等

果味香---------------------水杨酸甲酯,苯甲醇,乙酸苯乙酯,乙酸芳樟酯等

木质香---------------------吲哚等

树脂香---------------------橙花叔醇,杜松醇,雪松醇等

烘炒香---------------------吡嗪类化合物,呋喃类化合物,哔咯类化合物

蜜糖香---------------------粗糖香

陈香-----------------------2-戊烯醇;丙醛;3,5-辛二烯酮;2,4-庚二烯酮等

-----------------------------------------------------------------------------------

各种香气成分在人的嗅觉中都呈现着不同的味道,中国有很多茶叶品种,各种香气成分相对比例的不同便形成了各种茶叶的香气特征,导致呈各种各样的香型。

茶叶香气的生成机理

茶叶香气成分除鲜叶中固有的为数不多的成分外,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的酶促作用和热化学等反应转化而来,这是形成茶叶香气的主要因素。

据研究,茶叶尚未采摘时,基本没有香气,仅有微量的青草气成分和花香成分以不挥发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目前已知的茶叶香气生成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由儿茶素氧化引起的:在酶促氧化—发酵过程中,儿茶素先氧化成邻醌。邻醌很不稳定,一部分邻醌可聚合成邻苯酚醌或茶黄素(继续氧化成茶红素、茶褐素),另一部分可以还原成儿茶素,而氧化了氨基酸、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醇类而形成紫罗酮、茶螺烯酮、二氢海葵内酯、醛类、醇类,酸类等花香、甜香重要香气成分。

2、氨基酸和糖类在热作用下产生香气成分,即美拉德反应,形成吡嗪类、吡咯类及呋喃类、糠醛类等焦香、甜香物质。

3、糖苷水解机理:以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性香气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香气化合物游离出来,如橙花椒醇、香叶醇、芳樟醇等具有花果香的香气物质等。

我来说说吧,结合实际情况讲一些,理论脱离实际那什么也不是。

不套各种理论了。关于茶叶香气的研究国内各茶研究所、大学实验室相关论文公开发表的没有1000也有800篇了,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完全讲清楚。(很好理解的事,因为茶区环境和加工工艺的复杂多变,没有一个重点实验室能够完全的拿到中国六大茶类在每个阶段最合适的样本,只是对实验室所在地和周边的样本比较熟悉,科研论文看多了自然明白了)

首先先上一张茶树鲜叶内含物质表:

依上图可知,茶树鲜叶自带0.005%——0.03%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有兴趣去茶园摘片茶叶闻下就清楚了,长在茶树上的或者刚采摘下来的茶树鲜叶基本闻不出香气,香气物质含量太低。

我们所体会到的茶叶香气主要原因是加工过程中由酶促作用和热化学等反应转化而来,这些转化过程增加了芳香物质的含量,达到了我们品茶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的香气量。

看清楚了,鲜叶加工过程是茶叶香气最主要的形成途径,其他只是次要。到目前为止,主要知道了以下几种茶叶芳香物质形成途径:

1、儿茶素氧化引起的β—胡萝卜素等物质氧化,降解生成β—紫罗酮即相关结构的香气化合物。

2、由脂肪酸过氧化,降解生成6个碳的醇、醛类香气物质。

3、由氨基酸脱酸和氧化脱氨转化成相应醛类,或与糖类、儿茶素产生美拉德反应,生成吡嗪、吡咯、呋喃、糠醛类等物质。

4、由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在糖苷类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醛类。

还有很多问题待研究,比如制茶过程中的酶的形成和释放,酶与底物的动力学过程以及如何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等等。

也就是说,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形成机制研究并不完全,还不能稳定控制茶叶的香气形成,可以说距离还远。

即使是千锤百炼如“十大名茶”这类国家农业部登记在册的稳定优良品种,特征香气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因此,

只需要知道茶叶的香气形成理论上是——不同品种的茶树鲜叶因加工工艺不同导致所制成的干茶因内含挥发性芳香物质如醛类、脂类、醇类、酸类等比例不同、浓度不同而形成了各类茶叶的独特香气。

根据我个人的实践经验,

1、茶叶香气形成主要与加工工艺强正向关系,其他都是次要。

2、而茶叶香气特征主要与所用鲜叶的茶树品种和加工工艺强正向关系,其他比如环境、海拔、土壤、种植方法等只是弱正向关系。

其他因素只会导致香气高低变化、香气特征不明显或者香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会导致因为茶树品种和工艺的改变引起的差异化改变,下面我会根据实例谈到。

另外茶叶香气也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咖啡因含量、茶多糖含量、果胶含量有关。

白毫与茶叶的鲜爽度正相关。

1、比如说有些回答里所说的“毫香”,“毫香”是个什么香?究其根源无非嫩芽或一芽一叶茶叶的白毫主要成分之一是氨基酸,氨基酸具有“鲜甜味”而已。这种香气与栀子花泡水喝的口感有类似性,所以说氨基酸含量高的茶叶是“栀子花香”也说的过去(茶叶中谷氨酸丙氨酸等具有花香特征)。

想想也挺搞笑,白毫这玩意,白茶和明前绿茶干茶上比较多,在白茶的国家标准里,香气特征叫做“毫香显”,在绿茶的国家标准里叫做“鲜嫩清高"........

2、再比如:某些茶叶中的“焦糖香”“高火香”“老火香”是茶叶中的茶多糖和果胶在一定温度反复烘焙中焦化所得。

我为什么说茶叶的香气特征各研究所、实验室再写几千篇论文也说不清楚?主要有两个原因,结合实际好好讲一讲:

A: 茶叶的香气形成与茶树品种(强正向关系)、加工工艺(强正向主要关系)、气候条件(强正向关系)、自然环境(主要是海拔高低和植被覆盖,与土壤的关系不大)、栽培技术(正向关系)、存藏条件有关。

1>我里面提到了一个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不可控!

比如说十大名茶中的“碧螺春”,比如2021年江浙地区三四月份的多雨阴湿气候,今年的洞庭碧螺春除了第一批次(数量极少)和少部分第二批次(3.20号之前),其余的碧螺春的没有碧螺春的特有香气花果香,或者说很淡。

我今年是准备到杜建平杜老太那采购一些洞庭碧螺春,但因为今年碧螺春品质不稳定,花果香几乎没有,所以放弃。

不要怀疑我的合作渠道,

杜建平是谁?洞庭山碧螺春茶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老太曾和我讲过:她把洞庭碧螺春标准定高了。

所以今年假如你按照洞庭碧螺春的香气特征买碧螺春茶,十有八九买了个仿制茶。

而且,我以前讲过,洞庭碧螺春的花果香与什么茶园的果树花草没关系,只与茶树品种有关。当然,现在来看,也与气候变化有关。

再拿西湖龙井举个例子,今年的西湖核心产区春茶多雨阴天气候,头采二采的正宗西湖龙井只有豆香,3月25号开采的西湖龙井43号开始有了花香,而且非常浓郁,我记得很清楚,因为以前我一直以为西湖龙井群体种才有花香,所以印象特别深,3月28号的那个批次花香又开始不明显,直到4月初西湖龙井的品质才完全稳定下来。

再比如说2021年也就是今年的祁红

去年黄山地区倒春寒,褚叶种祁红兰花香居多,今年黄山地区绝对温度差比去年要高,虽然雨水多了一些,但今年的褚叶种祁红玫瑰香多了一些。

很奇妙的现象是不是?在我之前,知乎上没有人具体提到祁红是什么香型,只说是“祁门香”,还是我说了祁红是兰花香,然后我又说了玫瑰香........HEHE,想想有些意思。

因为祁红香型的波动性,所以祁门红茶国家标准不会指明具体香型。只会说“鲜甜香”。实际上“祁门香”会在兰花香和玫瑰香之间波动,也会兰花香和玫瑰香兼而有之。

这些都是气候的多变性而引起的茶叶香气的不稳定性。

2>高超的加工工艺可以无限拉近不同区域茶叶的香气差距,甚至可以青出于蓝。有回答里提到的地域香,其他茶叶我不知道,但红茶和绿茶我很清楚。假如不是非常特别的茶树品种、果香非常具有辨识度的茶种(花香可以通过工艺弥补),比如金观音、梅占等。通过高超的加工工艺可以把不同地域的茶叶制作成几乎一模一样。

拿绿茶中的四川雀舌和我的金坛雀舌作比较,有一部分四川雀舌加工过程有瑕疵,青草气偏高,芽头茶涩味明显。(但四川也有好的原料和高手,四川雀舌可以做出不苦不涩的口感,只不过线下渠道走得多,线上很少遇到而已)

但我以前就说过,我们常州金坛的制茶高手每年春茶季会去四川,在当地采购鲜叶,自己炒制茶叶,再发回常州当做金坛雀舌销售。

工艺细节不讲了,不是我这种高手分不出真假。

因此、所谓的“地域香”只是伪命题,假如“地域香”真的如此具有辨识度,各大名茶的“仿制茶”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大的市场?一年更甚一年?

今年,很多名茶原产地的茶农和茶品牌只是在自有茶园里采茶装装样子,实际销售以外地仿制茶为主,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因为成本的原因,利益的原因。

实验室分析非自己熟悉了解的茶叶香气形成原理时,确定就是用的真茶吗?我看不一定,就好像字画考古专家鉴定瓷器文物时也有走眼的时候。

比如说我,虽然极精红绿茶,但遇到普洱也是一眼瞎(两眼瞎还不至于)。与杜建平这种顶尖的制茶大师聊真假雀舌而不是她擅长的碧螺春雨花茶,也能把她“侃”晕了,仿制茶雀舌当真茶雀舌。我试过,别怀疑。

所以我看见知乎上如此多精通“六大茶类”甚至再加工茶,并且还能侃侃而谈的高赞回答........只能说可爱。

B: 无性种茶树的不断推广和名茶鲜叶原料的创新使用。

比如说,福建三大工夫红茶的“坦洋工夫”,妥妥的名茶,鲜叶原料换了多少次了?

由原来的坦洋菜茶有性种开始,有些厂家换成了铁观音和黄金桂杂交的“金观音”无性种或者“紫牡丹”无性种,最近有些厂家还创新性的选用了“紫玫瑰”无性种,让坦洋工夫从原来的苹果花果香变成了玫瑰花果香的香气。

所有的茶类其实都这样,名茶的茶树鲜叶选料在与时俱进,或成本、或消费趋势变化、或差异化卖点.......所以名茶的国家标准规范里不可能出现具体的香型特征,只会有“鲜甜”“浓郁”“纯正”等名词。

另外,国家在保护“良种群体种”的基础上一直在加大“无性种”的推广范围、数量、速度,每年还有更多的实验室杂交“无性种”培育出来。

不说要达到100%的无性种普及率吧,照目前的趋势来看,70%—80%总是要的。否则茶叶不能标准化量产化。

因此茶叶的香气暂时还在不确定中变化,因为现在“无性种”茶树原料只占30%-40%左右。

好了,先写这么多,好像太长了,综上所述,

茶叶的香气特征除了未发酵茶可以固定到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区间里可以细致研究外(香气变化相对较少),对于半发酵茶发酵茶暂时不可能扯清楚。

只需要了解一定的形成机制即可,我开头也提到了,更加细微的形成原因还不能确定,

变数太多,

找到适合自己的香型滋味即可。

专业书籍里其实讲的蛮清楚的,我复述一下: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亦称“挥发性香气组分(VFC)”,是茶叶中易挥发性物质的总称。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所谓茶香实际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并对嗅觉神经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茶叶特有的香型。茶叶芳香物质是由性质不同、含量微少且差异悬殊的众多挥发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迄今为止,已分离鉴定的茶叶芳香物质约有700种,但其主要成分仅为数十种(山西贞,1994)。它们有的是红茶、绿茶、鲜叶共有的,有的是各自分别独具的,有的是在鲜叶生长过程中合成的,有的则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

一般而言,茶鲜叶中含有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少,大约80余种;绿茶中有260余种;红茶则有400多种。近年来,气相色谱和气一质联机的应用把茶叶香气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对于鲜叶、不同茶类、同类茶不同产地和等级的香气成分以及制茶过程中香气成分的了解日益增多,在广泛分析基础上确定哪些是主要香气成分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茶叶芳香物质还在不断发现与鉴定。

茶叶香气在茶中的绝对含量很少,一般只占干物量的0.02%;在绿茶中占0.05%-0.02%;在红茶中占0.01%0.03%;在鲜叶中占0.03%-0.05%。

但当采用一定方法提取茶中香气成分后,茶便会无茶味,故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对茶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制茶过程会促进香气的形成(工艺香)

茶鲜叶芳香物质的种类相对较少,茶香形成还在于制茶过程产物。

如绿茶加工经高温杀青钝化酶的活性,使原料化学成分在热作用下变化,以及“美拉德”反应,形成以吡味、吡喃及吡咯类具烘炒香的化学成分为主的“板果香”“焦糖香”等。

红茶香气则多来自发酵中酶促氧化及其他一系列化学变化,以配、酮、酸等化合物为主,从而形成

红茶特有的甜花香。

地区差异所形成的的地域香

由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地理状况、气候、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都不一样,不同,同一茶类,产于不同的地区,生长出的茶叶香气上也有所不同。

如云南红茶具有特殊的甜香,祁门红茶有特殊的玫瑰花香(祁门香),阿萨姆红茶则具“阿萨姆香”;同是绿茶,屯绿具栗香,龙井清香,高山绿茶则具嫩香等。

茶树品种所造成的的茶叶品种香

茶细分的不同树种,也会形成不同的香气,与茶叶中内含物质的成分直接相关。

中国茶叶发展历史悠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品种。不同品种的茶树因品种特质不同,也会分泌出不一样香气,这就造成了品种香,如同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味道不一样。

比如梅占这个品种,以香为著,制成的红茶、白茶、岩茶,在香气的表现上都很有特点,非常有辨识度,尤其是梅占红茶,花香馥郁,闻过就不会忘记。铁观音这一品种的兰花香,是本山、佛手品种做不出来的;肉桂的桂皮香,老枞水仙的“苔味”,碧螺春的“花果香”,都与其品种密切相关。

品种香,是茶树品种天生自带的气息,由品种自身独特的基因属性决定的。

除了茶叶本身含有的芳香物质,茶叶的品种,地域,工艺,也构成了茶叶香气的来源。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茶的香气主要来源于内在的醇类物质。

即使把各个醇类摆出来给大家看,不见得就能回答好这个问题。

还是直接从茶产业的种植,采摘,制作中来解释吧!

一、茶的香气来源于年份气候

我们以安吉白茶来举例。

2020年,市面上只有10%的安吉白茶有兰花香。

2021年,市面上50%的安吉白茶有兰花香。

年份的分析:2021年连续阴雨后放晴,让茶树厚积薄发,以至于放晴后兰花香茶特别多。

而2020年连续干旱,不仅茶不行,而且还减产40%左右。

二、茶的香气来源于种植环境

还是以安吉白茶举例

熟悉安吉白茶的朋友,或者说熟悉茶的朋友,都知道茶有不同产区之分。

不同产区口味各不同。

例如安吉白茶的昆铜产区,黄杜产区。虽然这两个产区都归属溪龙产区。但是这两个地区的茶,都不一样。

甚至于,黄杜山对面的那座山,产出的茶都不一样。

两座山的产的茶,味道都不一样

而黄杜茶名气大,当然价格也不低。所以几乎是在性价比的路上逐渐丧失了。

因每座山的环境都不相同,而且主要的阳光山和阴光山的环境也都不一样。

所以综合下来,整体阴山茶的香味略好一些。

茶是个非常神奇的东西,生长环境及其娇贵。

特别是好茶,必须得在环境好的山上才能出来。

例如,原本的竹林砍伐掉种茶,种出的茶会比普通茶田好很多。

好茶=独特的茶香及回味

三、茶的香气来源于品种差异

先不提同品种茶也会有不同的香味。例如安吉白茶有个别是豆香的品种。

例如黄山毛峰,有豆香,有兰花香。碧螺春的浓香,花果香。龙井的豆香,滁州毛峰的板栗香等。

主要还是每个品种的差异,但是整体的区别还是有的。

当然,有的红茶会有蜜香,花香。也都是来源与不同的品种差异。

四、茶的香气来源于制作工艺

我们曾经遇到过,闻着兰花香的茶,炒出来没有香味了。

也遇到过同样的茶不同师傅炒出来味道不一样了。

整体的说法,制茶重要的环节,就是炒茶师傅的本事。

大师手作,这个大师不能是那种写个名字挂名的大师。

而是实实在在炒出来好茶的师傅。

我们遇到的牛X师傅,都不知道叫啥,只知道一直在炒茶,连炒好几天!

真正的制茶“大师”炒茶

综上,您看明白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