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5、6年的白茶霉味很重,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能越陈越香吗

2022-04-07 19:50:31热度:87°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春天是雨纷纷的季节。

好在仓库里的抽湿机,是24小时不停歇的,储水箱时不时就要拿去倒掉。

因为有了这个伟大发明,我们的白茶不管在什么季节,都能安稳度过。

太姥山上,一片绿意葱茏。

每年春茶季,都给我们两个工作狂带来了一段忙里偷闲的时光。

至少能在春意盎然的时候,看看外头的美景。

不太平坦的路段,积起一个个小坑,踩上去,吧唧吧唧,惹人上蹿下跳。

回想起,李麻花去年在这儿摔过一跤,屁股疼了好几天。

好在是泥土,不是城市里的水泥地。

湿润的绿,轻轻摇摇的,带着青石砖上的跫音和清淡的香气。

这香气,来自茶园里,那些生长旺盛的白茶树。

到茶园里走上一遭,满身都是香喷喷的,白牡丹的花香,清新雅致,也让我们俩当了回“香美人”。

一旁的李大小姐随即诗性大发,念道: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呃,接下来是什么来着?”

这个ABC,古诗词还停留在小学生水平。

不理她,转身采茶去了。

《2》

和陆游的许多个春天一样,这个春天,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些艰难。

光从存茶这件事上,就能看出。

前几天,有位茶友给我们发消息,问,“我存了5、6年的白茶,怎么出霉味了?”

“不是说白茶能越陈越香吗?按照这么下去,10年陈的老白茶得‘臭’成什么样了?”

此话差矣!

很多人都知道,白茶能够越陈越香,还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誉。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白茶的陈化是需要前提的。

首先,需要有好的品质,产区好、工艺好,含水量达标。

其次,还必须有好的仓储,做到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

有了这些条件,才得以支撑白茶的良好陈化。

当然,许多茶友并不知晓这一情况,只知道白茶能久存,存成老白茶好。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硬伤。

遇人不淑,盲目相信了某位茶掌柜的话,买回了含水量超标的白茶。

刚开始,因为白茶体内的水分含量高,所以花香很足,汤水也很润。

被“假象”所迷惑,于是大量囤茶,打算收藏起来。

这一存,就是好几年。

期间也很少打开来检查,只觉得白茶会自己陈化,不需要太多操心。

但事实是,那些多余的水汽就是定时炸弹,和茶叶长时间呆在一起,容易让茶变质变味,发酸发霉。

于是大家就会发现,当初香气滋味都不错的白茶,如今却变得面目全非。

可不要小看发霉的威力,那是会生成有害细菌的。

由此可见,水分的力量是巨大的,足够让一款好好的白茶,变成一块长毛的豆腐。

《3》

白茶和水,注定是一对冤家。

鲜叶从采摘下来以后,到正式进入制作环节,就要和体内多余的水分说再见了。

白茶的工艺简朴,主要分为两步,萎凋和干燥。

不管是哪一步,都是为了把茶叶做干,让水分顺利地离开茶叶细胞。

因此,白茶排斥水分,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含水量超标的白茶,在加工的时候就没有被认真对待,粗制滥造。

随便烘一烘,或者是干脆没有烘干,只晒干了就上市。

一晒到底的白茶,含水量当然达不到标准,也当然会发霉。

不发霉,才奇了怪了。

而除了本身品质的原因外,白茶发霉还和储存有关。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空气中超额的湿气,很容易让白茶受潮。

倘若存茶的时候,没有密封,成天让白茶暴露在空气里,吸收水汽。

又或者是,把白茶存在紫砂罐、陶瓷罐、铁罐这种密封性有限、防潮性不佳的容器里。

那么,再干燥、再优秀的茶叶,也抵不住这般迫害。

不出几个月,就跑气受潮,生出酸味、巧克力味、烟味等怪味了。

再继续下去,发霉是必然的结局。

所以,我们便费尽心思,给白茶创造干度极佳的储存环境,营造一个常温、干燥的储存空间。

比如,一个标准化的仓库,常年需要开启空调和抽湿机,保持室内恒温恒湿。

最佳的温度,是在25℃左右,最佳的湿度则是在45%以下。

又比如,放置白茶的时候,要离墙离地。

按照福鼎当地的标准,仓库的地板上要铺一层高约十公分的木板,让存茶的纸箱放在上面。

和墙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茶叶很难接触到水汽,也就减少了变质的风险。

再比如,储存白茶要做好密封,用三层包装法,将茶叶层层包裹起来。

从内到外,一层铝袋、一层食品级塑料袋、一层标准五层厚的瓦楞纸箱。

村姑陈提倡的“三层包装法”,是业内目前最稳妥的存白茶方法,没有之一。

《4》

做白茶,是为了“去水”。

存白茶,是为了“防水”。

两者都证明了,白茶和水汽八字不合,水分太多只会让茶叶受潮、发酵、发霉、长毛……

从香喷喷的白茶,变成人见人嫌的“臭豆腐”。

所以,这也从侧面回答了一些茶友的问题。

白茶要时不时打开透气吗?白茶要拿出来晒太阳吗?太密封白茶会不会被闷坏?……

只要白茶够干燥,储存条件够好,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当然,还是有很多我行我素的朋友,坚持用紫砂罐存白茶,坚持给白茶透气。

于是乎,白茶渐渐发酵,生出了一些奇怪的,本不该有的味道。

比如巧克力味,比如酸梅味,比如烟味、仓味,比如……

不过,这些味道经过某些人的美化,演变成了高级老白茶才有的味道。

巧克力味,成了顶级老银针的象征;酸梅味,成了寿眉饼的特殊风味;烟味、仓味,成为了陈香的一个变种。

把臭的说成香的,也真是难为了那些人的想象力。

老白茶品质到底如何,靠闻还不够,还得靠喝。

优质的老白茶,汤水醇厚甘甜,稠滑细嫩,丰腴饱满,浆感很足。

如果你发现你的巧克力味银针、酸梅味寿眉,汤水很薄很淡,像是在喝白开水一样,没有内容。

那么,大概率是白茶被存坏了,变质了,而不是所谓的“特殊风味”。

很多时候,面对那些被存坏的白茶,还是心有不甘。

明明当初品质那么出众,如果有好的储存,那将会是如何地汤水稠滑,香气馥郁,鲜爽气十足。

只可惜,没有遇到好的主人。

《5》

被存坏的白茶,有轻症,也有重症。

初级阶段是跑气,茶香减弱,汤水变薄。

而当水汽愈加猖狂,白茶便离发霉越来越近。

五六年的老白茶,本应该是最好的年华。

却因为无处不在的水汽,断送了自己的未来,成为了劣质茶。

据观察,外面大多数的老白茶,也是带霉味的居多,带干净清爽味道的少。

更夸张的情况是,隔着袋子,都能闻到浑浊的味道。

很难想象,这些老白茶将会销往何处,落进谁的肚子里。

如果是自己存的,那就更揪心了。

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发霉了,到底是喝还是不喝?

理性想来,不该犹豫,当然是扔掉。

茶叶有价,健康无价,就当是教训,吃一堑长一智了!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国标允许白茶出现红张,为什么有红色的老白茶,还是做旧老白茶?

二十年陈的老白茶,没有药香,那这个年份的白茶是正常老白茶吗?

无论新白茶,还是老白茶,请问白茶的毫香就是枣香吗?

新人买白茶,选新白茶还是老白茶?什么价格的白茶才能放心收藏?

奇怪,明明是老白茶,为什么香气越存越弱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