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一场诗情画意的修行
2022-04-06 14:52:44热度:91°C
2022-04-06 14:52:44热度:91°C
对很多人来说,“修行”二字有些神秘,似乎离正常人很远。其实有一种修行,叫泡茶。
茶禅
六祖在广州宝性寺时,有风吹来,经幡飘动。两位僧人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世事如风亦如幡。尘世中保持一颗初心不动,也可称得上一种修行了。
泡茶第一步,是洁盏备具。用心清洁一件件茶具,仿佛面对红尘中的一件件琐事。拿起和放下,经历和清洗。
茶具无论贵贱,都需平等对待,如平等对待身边每一位众生,本无高低分别,各有各的因缘业报。不经过一番痛快的大水浇淋,怎么能有一颗清明透澈的心。
天下茶有千万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泡法,看似千篇一律,但投茶量、注水方式、等待长短,都略有不同。亦如众生的根器,修行法门有八万四千种。
所以在修行中,不要轻易评判这人修的好,那人法门不对。谁都不是圣人,最好以一颗柔软平等的心面对众生。
《维摩经》里说:“心净则佛土净。”泡茶的当下提壶敛神,身正头正心正,安于泡茶的此刻。每个细节都摒弃杂念,每个动作从心内自然流到指尖。一泡茶,可观心,亦是此理。
世人不见轮回,不信因果。而茶一次次在盏里重生,亦是一种示现。
茶叶从树上走来,经历煅炼、磨砺,又在沸水中重生,最后精华散尽化泥。像极了我们的人生,从襁褓中走出,经历一场世事,繁华散去终化为烬归于无常,直至解脱。
茶心
在一泡茶里,观世象;在一泡茶里,悟人生;在一泡茶里,得真意;在一泡茶里,修正道。
一个人品茶当然自由自在,但给别人泡茶并不容易,考验的是自己的修行,有七大要素。
泡茶要静,心平气和。眼观鼻,鼻观心,全身放松。然后用静的气场去影响别人,周围嘈杂的声音都会慢慢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神都跟随你的动作,集体进入“定”的状态。
泡茶要简,每一个动作都是有道理的。如茶艺当中常见转腕动作,是因为要运用太极的转乘启合,借力借势更好地泡茶。最美的泡茶,动作一个也不能多余。
泡茶的动作,顺着一定的方向线条展开,需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做到流畅、轻柔。不管是直线还是曲线,动作都要匀速平稳,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泡茶要随机应变,随各种外界因素改变。不要到了一个陌生环境,器物用得不称手,就泡不好茶了。要修炼定力,掌握泡茶的原则、方法,才能处变不惊随遇而安。
泡茶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要美。要按茶性泡茶,不同茶类、不同老嫩、不同年限,用不同的水、不同的器皿、不同的手法去冲泡,在保持茶好喝的基础上去追求美。
泡茶待客,一定要细心,把细节做到位。随时观察照顾品饮者的感受,及时调整水温、浓淡、喝茶的速度,或更换茶品。把细节都做到位,是对品饮者最好的关怀。
泡茶要把品茶者带入你的境界。品饮者的心随你的动作起伏波动,心生敬畏。一杯茶,能喝出你的诚意、敬意、珍重,是泡茶人和品饮者的心灵沟通,此处无声胜有声。
茶境
欲念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火而沸腾,心因杯而清凉不惊。当欲念遇凉,则如浊水变清。清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
古人喝茶,有三味境:茶人,茶仙,茶奴。
中国台湾茶人李曙韵说:“禅茶基本无法用任何外化的形式表现,它是茶人的一个灵感。”有一回,李曙韵举办高山茶会。下雨时她披上雨衣,刮风时她裹了条毯子,下冰雹时她拿起水晶钵接满煮水泡茶。
茶人眼中的茶就是这样,水不必贵,利茶就好;器不必妙,顺手就好。
茶仙卢仝有“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仙之所以被称为仙,在于他能借一壶茶从日常琐碎中跳脱出来超然物外。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如是说。他嗜茶,借帝王之尊极尽茶事精妙。他探寻优良茶种,在宫中举行茶宴,给茶命名写诗,晚年尤其视茶如命。
一国之君在茶面前,做起了劳心劳力的小奴,这是放下身段的执着和痴狂。身为茶奴,也不失为一种趣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上一篇 : 鸣盏多功能茶艺壶得闲饮茶,彰显高雅品味
下一篇 : 茶修,一招一式习得气韵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