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子再现茶圈,看干茶,就能分辨出岩茶中的水仙、肉桂吗
2022-04-05 20:39:00热度:77°C
2022-04-05 20:39:00热度:77°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过元宵,照例要吃汤圆。
圆鼓鼓的汤圆,其实就是个糯米团子。
里面装的馅料不一,福州这边最传统的口味,一是黑芝麻,一是花生碎。
而新式口味,则是啥都有。
某次,往冰箱里囤货,在某朴上买了好几袋汤圆。
随手拆开一袋混合口味的,熟透后捞起。
一咬,呀,榴莲馅!
这口味太奇怪了,从此心里留下阴影。
吃汤圆前得先破开皮,确认清楚再吃下肚。
不然,直接盲盒式地“一口吞”,猜错馅的风险太大!
《2》
喝岩茶也一样。
大部分情况下,光是看干茶,很难猜出具体品种。
除了白鸡冠颜色偏浅,比较鹤立鸡群,容易辨认外。
剩下的品种,光是用肉眼看,基本都一样。
但近期看一个视频,有人说,水仙的干茶特别好认。
哈,这是从哪看出来的?
对方抛出一番似是而非的观点。
称,水仙的条索主脉有别于其他品种,更加宽、黄、扁。
讲真,这番话倒很新奇,以前没听过。
据经验看,这大概率说得不准。
因为叶脉粗壮,是大多小乔木品种的特征。
采下鲜叶,揉成条索,焙出成品后。
条索主脉会相对更宽、更粗壮、更虎背熊腰一些。
不单水仙如此,包括梅占、铁罗汉等品种,也同样如此。
《3》
找出一泡水帘洞高丛水仙后,将干茶倒出来细辨。
说实话,粗略看去,水仙和其它品种的差别微乎其微。
若是一旁没有对比参照物,根本看不出来主脉粗一分/细一分,颜色褐一分/黄一分,条索扁一分/高一分的差异!
是的,参照物很关键。
就像身边隔三差五就见面的朋友,基本察觉不到他们胖一分,瘦一分,白一分,黑一分的差距。
但隔了个春节回来,约摸着十来天没碰面。
再见面时,对方但凡不小心吃胖十来斤,一眼就能看出ta的脸上圆润一大圈。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半点不假。
聊回正题,岩茶叶脉粗壮与否,除了和品种有关,和树龄也有关联。
种下后超过30、40年的老树肉桂,纤维会更粗一些,叶片脉络感也更突起。
而颜色方面,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是小木棍般的茶梗,以及粗老叶片,它们做出来后颜色大多是黄褐的。
SO,若说水仙的叶脉比其它品种更偏黄。
倒显得在往水仙身上泼脏水,冤枉它采茶采太老。
最后,在揉捻塑形上。
条索是松是紧,是扁平还凸起,全看做青的手法。
揉捻时,只要加大力度,将叶片揉成条索状就行。
后期再通过焙火,在焙散水分的同时,条索越焙越紧。
可见,所谓的水仙干茶主脉“宽、黄、扁”,实在太不靠谱!
《4》
不过,出门在外喝岩茶。
遇到一泡未知名的茶时,盲猜水仙或肉桂,大概率不会错。
水仙和肉桂的关系,好比水稻和小麦,是一众岩茶爱好者的主食。
在饭桌上,区分出米饭和面条,轻而易举。
在茶桌上,看茶辨茶,从干茶外形上区分水仙和肉桂,则有一定难度。
因为它们统统经历了复杂繁琐的加工。
看起来是一条条的长条绳索状,在没有泡开前,连叶形都没展开,又怎能一眼定乾坤?
为了严谨起见,从外形上区分辨别水仙和肉桂,需要将功课做全。
先认清茶青鲜叶的区别,尚且不迟。
在茶树刚发芽,长出新叶时,到各大山场逛逛。
此时,虽未到水仙、肉桂的采茶季。
但可以看到,它们的嫰梢新叶,大有不同。
水仙的嫰叶,颜色更嫩,更浅,更偏向黄绿,叶背还有一定茶毫。
而肉桂嘛,幼嫩叶片的颜色更绿,更深色。
待茶树进一步生长发育后,达到开面采的岩茶,叶形特征更是分明。
肉桂的标准青,是中小开面,叶张比水仙略小。
叶片边缘锯齿平缓,呈现椭圆形,叶片内折,像是旧时瓦房屋檐上的瓦筒片。
水仙的标准青,是中大开面,叶张更大,叶脉更粗,茶梗更粗,叶片更舒展平展。
春茶季时,据带山的茶农介绍,水仙要比肉桂更好采。
因为,水仙叶片大、叶脉粗、茶梗粗,同比例采下来的茶青会更有份量。
花上同样的时间去采茶,采水仙的话,很快就能装满一箩筐。
但肉桂需要花费更多的工夫。
若是按称重来计算工钱,那么,肯定是采水仙比采肉桂更轻松!
《5》
从理论上,水仙的条索会比肉桂更长、更粗壮。
但现实里,未必能一眼看出差距。
如果只看干茶,肯定不能一眼就分辨出品种。
要是按叶脉“宽、黄、扁”这三字口诀去辨认岩茶水仙。
很显然,这一判断方式漏洞不少。
因为,岩茶的品种众多。
常见的有几十种,每次在选岩茶《十二金钗》时,新品种也好,传统名丛也罢,诸如瑞香、黄玫瑰、奇兰、矮脚乌龙、金钥匙、雀舌、北斗、紫红袍、悦茗香、小红袍、水金龟等,这些一早就成了熟面孔!
能买到的,据说有上百种。
而翻开历史有载的,那就不计其数了,据说单单慧苑内,就曾有八百多个名丛。
看眼干茶,觉得条索粗壮,就认定是水仙。
如果遇到一泡非水仙、非肉桂的品种茶,那就太尴尬了!
另外,虽然从叶片身形看,肉桂要比水仙更娇小。
但不能一刀切认定,水仙的干茶一定更条索粗壮。
这背后还得涉及到采老、采嫩的差距。
论品种特征,水仙的叶间距比肉桂更宽。
同样采下三、四叶时,水仙叶片间距普遍比肉桂更长一些。
叶片间距长,意味着茶梗也会更长一些。
而茶梗长,则会影响到制率。
春茶季采茶时,负责带山的茶农,会反复叮嘱与监督采茶工,不要贪多采老梗。
以肉桂为例,在青叶采得标准的前提下,通常7、8斤茶青,就能出一斤精茶。
而青叶采得不标准,梗采长了,老叶片故意多采后,后期要剔除的边角料更多。
这时,10斤青叶出一斤成品,也不出奇!
《6》
区分一泡茶是不是水仙,还得靠喝。
水仙的品种特征,还蛮鲜明的。
兰底清新,闻起来花香幽幽的,很舒服。
并且,茶汤喝入口就有着很柔和的汤感。
醇厚绵柔,汤中含香。
在醇汤之余,缓缓透露着兰花香,是水仙的个性所在。
如果是高丛、老丛等。
那么,树龄越老,汤感越醇,木质丛香更突显。
形容岩茶时,茶圈里有一句经典销售套话。
称它是“乞丐的外衣,菩萨的心肠。”
说实话,单看干茶条索,很难看出个中门道。
唯有茶香和茶味,才是区分岩茶品种的关键!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上一篇 : 咖啡涨价奶茶降价,喜茶、奈雪的茶抄底瑞幸、星巴克
下一篇 : 湖北利川传统茶企“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