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究竟是指什么?
2022-04-04 18:29:39热度:196°C
2022-04-04 18:29:39热度:196°C
虽然我这么懒的人不玩茶艺,但以前看过一些茶文化的书,可以简单梳理一下源流。
不同年代,茶的功能也不相同,唐人饮茶谈艺术,宋人饮茶重意境,元代饮茶粗犷豪迈,明清讲求修身养性。自古“琴、棋、书、画、诗、酒、茶”则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俗事文化和雅事文化都包含“茶”,由此可见在这雅、俗两个文化层面,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茶文化”泛指与茶相关的文化,包括茶产业、饮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层面除了人文历史哲学,甚至涵盖政治、经济等。以茶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来说,自中唐以来,历代茶政与饮茶方式都有相关记载与论述。就经济的层面来说,唐代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因茶风鼎盛,茶的大量生产、促使贸易消费发展迅速。就文学而言,历代文人对茶推崇备至,以茶做为题材,留给后世人许多有关诗、词、书、画、歌、赋、曲等佳作。从自然现象来看,历代茶文化随着制茶工艺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如茶树品种、栽培、制作、加工等。从历史层面而言,自茶的源起,不论茶叶加工、饮茶方式,以及历代茶事记载,均有长足演变。就茶文化与宗教思想层面来说,儒家的追求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反璞归真、清静无为,主张茶禅一味的佛家,都能与茶文化思想产生共鸣。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茶文化”广义的说法:也即是通过茶事而与人类生活经验相关并化成的人文历史累积。狭义的解释则专指与品茗相关的文人生活体验、仪礼及其审美情趣。如茶艺、茶道、茶礼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加上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让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九流十家,百家争鸣,释道儒三家并存,深刻地牵动中国历史进程,也影响茶文化的发展。
从历史的演变,可看出各年代有着不同的饮茶文化与审美追求,唐代受陆羽《茶经》影响,品茶谈的是精行俭德,追求的是崇高与朴拙的美学,茶事崭现超然脱俗。宋代斗茶风气盛行,斗茶、行茶令、茶百戏方式多元,千姿百态,有著名目繁多不同特色的茶风,品茶讲究技艺。明代散茶的饮用,茶器多元,文人多追求意趣,超然物外。清代茶馆风气大盛,以市民为主的消费形态逐渐成为风气,茶艺发展更加多元也更崇实。
从茶叶史料来看,三国西晋和南北朝可说是中国茶业文化的发迹。此时除了北方主要是上层社会带动饮茶风气之外,南方茶叶生产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由史籍上关于茶的记载,更可清楚地窥其当时茶叶文化和茶业的样貌,如东晋裴渊《广州记》载:酉平(今广东惠阳县西)县出皐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由此可见两广一带已知饮茶,而且也最先利用皐卢来做茶或伴茶饮用。三国时魏张揖的《广雅》中说:“荆、巴蜀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至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种喝法叫做芼茶,就是所谓的茶粥,源自于荆、巴之间,制作方法是将茶末置于容器之间,以熟汤浇覆,再用葱、姜、橘子杂和为芼羹。
由此可见,最早人们煮茶与煮菜汤无异,饮茶以药用和品茗兼具,先烤再捣,茶末加上葱、姜、橘子作调味煮了喝,因此除了煮、饮茶具之外,又增加了炙、捣和浇汤的工具。可见直到唐代以前饮茶器具与食器是相互混用的。所谓“茶食不分,茶酒不分”,茶具与酒器亦通用,饮茶也可以用酒杯或土碗等饮水具这里的制茶和饮茶,称“荆巴”不用巴蜀,表明此时期荆州一代的茶叶生产和技术,已发展到和巴蜀的水平了。西晋以前,国人还是将“茶”视为一种珍贵的饮料,两晋、南北朝年间,随着茶叶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意味“俭朴”生活的普通饮品了。《晋书》中记载:吾人采茶煮之,曰茗粥。《广陵耆老传》中提到: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每旦至夕,其器不减。这说明晋代街头已出现卖茶水、茶粥等事,这与现今的茶摊相似,南北朝还有提供喝茶住宿的茶寮,可说是现今茶馆的雏形。
南北朝时期,一开始只有南朝人喝茶,北魏杨衒所撰的《洛阳伽蓝记》中就写了一段南朝人到北魏首都洛阳住,不吃羊肉不喝羊奶,天天吃炖鲫鱼、喝清茶粥茶的记载。当时在南朝一些逃避现实,崇尚清谈的士大夫,习以“品茶赋诗” ,做为平日生活的消遣,茶在南方已是比屋皆饮的饮品了,此时北方还不重视饮茶,朝中出身游牧部落的王公贵族,仍习以乳酪为浆,不屑饮茶,更将茶视为酪奴。有关北方饮茶可靠的史料记载,见于《秦子》和佐思的《娇女诗》,全诗五十六句,其中几句:吴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姐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鹜翔园林,果下接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事。止为荼菽据,吹嘘对鼎䥶。佐思在诗中描写的“止为荼菽据,吹嘘对鼎䥶”一句,细诉两个娇女,对着茶炉炊火急着喝茶的情态,描述得活灵活现。由佐思家中日常的饮茶习惯,可窥见南北朝时期北方已有饮茶习惯。
从文献史料来看中华茶文化的流变,大致可划分为南北朝以前、唐宋时期以及明清以后三大阶段。茶文化兴起于巴蜀,而后渐东移,往长江下游发展,据《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心蒟,园有芳蒻香茗。上贡的茶不是深山野岭的野茶,而是专门有人培植在茶园里的香茗。由此文献可见茶在三千年前的周代时,即有相当的地位。这与《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有出入,《神农食时经》为何人所作、何人所写,无从查考,相对之下《华阳国志・巴志》则较具信服力。
古代神农氏茶为药用,西汉以茶为饮,三国以茶为礼,以茶为媒做为情感交流。唐、宋时期上至高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僧人或常民,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自唐代以来,就逐渐发展出“以茶迎来,以汤送往”的待客习俗,这种习俗在朝廷、官府和民间各阶层普遍流行。在佛教寺院中,也有僧人发展推广的独特饮茶啜汤礼节,且列入清规中加以规范,不仅有“茶礼”同时也有“汤礼”。
唐朝时,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到了宋代,茶、药已成为人们日用之物。北宋刘挚就说:“大率师的弟子贽见之礼,茶、药、纸、笔日用之物,皆从来学校常事。”宋代以茶和汤招待客人已经是很普遍,从宋代佚名者所撰《南窗纪谈》一书中,提到“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的风俗上至官府,下至里旅,流行整个社会层面。宋代朱彧《萍洲可谈》说:
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宴会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
说的是客人来时,以茶示礼,迎接客人,客人坐久了可能会疲累伤元气,所以客人欲离去时奉上汤品待客,体贴客人,以示敬意。“点汤”的另一义则是逐客的意思。点汤原为“客辞敬汤”之礼俗,后来被人引用做为文明逐客的手段。
究竟茶叶这种物品是什么时候开始兴盛的呢?《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以后,巴蜀等西南小国,曾经将它所生产的茶叶,当作“贡品”送给周武王。这是将茶做为饮料最早的记载,依上述推断距今二千多年,应属西汉时代 。茶为贡品、为祭祀,已知在周武王伐纣时、或者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茶做为商品,则是在西汉时才出现。西汉辞赋家王褒,在公元前 59 年写《僮约》一文中有两处提到茶,即“脍鱼炰鳌,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意思是煎好茶且要备好洁净的茶具,“武扬买荼”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去买茶叶。提到家僮须在家中煮茶,还须至武阳买茶,这是最早有关茶叶的记载,从茶史研究观点来看,茶叶能够成为商品在市场买卖,说明当时饮茶风俗至少已开始在文人阶层流行,可见西汉时饮茶已相当流行。但《僮约》中前后二处提到茶事:即“烹荼”“买荼”古今有不同的看法,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炰鳌烹荼”中的烹荼是指苦菜,“武阳买荼”指的才是茶。
隋唐时期,饮茶风气已遍及全国。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游牧民族,因喜食肉类和乳制品,茶叶的特性有助奶、肉消化作用,茶叶自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据史籍记载,隋文帝勤于政务,且自奉甚俭,有饮茶习惯,《隋书》中曾记载一怪诞事,一夜隋文帝作噩梦,梦见有一神人将他头骨换了,梦醒后头痛不止,后遇一僧人告知:“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隋文帝服之果然见效。上行下效饮风跟进,继而有力的推动了国饮,茶便成为当时人们竞相采啜的对象。当时还流传茶赞词:“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说的是辛苦钻研孔子的《春秋》竭尽心力去演绎谶书《河图》,冀出人头地,倒不如有许多好茶喝快活。隋文帝无意间带动了全民的饮茶风气,以帝王之尊而嗜茶,普天之下茶不再被视为“酪奴”,隋文帝可说是为茶文化立下大功。
9 世纪上半叶,茶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和米、盐一样的必需品了,穆宗长庆元年(821 年)盐铁使王播奏请增加百分之五十茶税时,遭到左拾遗李某上疏反对,理由是:茶为食物,无异盐米,人之所资,远近同俗。可见柴、米、油、盐、酱、醋、茶早已是人类必需品。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 52 。从文献来看,茶文化乃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融合了中国儒、释,道诸家思想。其形成与唐代的禅学、经济、诗人和贡茶休戚相关。中唐之后,大江南北茶风鼎盛,民间有一说法,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病,由此可见茶风之盛。
唐代时期,饮茶步骤相当严谨,这些通过陆羽《茶经》丰富的内容便可看出端倪,随着法门寺等处,大量出土文物中的茶具存在,唐代的饮茶方式,便可仿佛历历在目了。由于陆羽《茶经》的奠定,远近倾慕,喜好茶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有了“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之说,书中总结了古人饮茶的经验,罗列茶的栽种、制作、烹茶、等相关物理性的知识,让茶饮内容更加丰富,因而出现了饮茶知“道”,开拓了饮茶生活的精神领域,加上禅教大兴提倡饮茶,认为饮茶有助提神不寐有助修行,饮茶成了寺庙生活习惯,更加影响到民间,促使唐代饮茶风气大盛,茶文化发展受到肯定。
经过隋唐五代的普及洗礼下,加上禅宗的辉煌推动,宋代形成中国式精湛的品茗艺术,有别于煮、煎茶的饮茶方式。宋代宫廷与上层社会的饮茶习惯,基本上沿袭自唐代。随着文风盛行,加上《茶经》的推广使得人们对茶知识益加深入广泛,品茶的艺术,经蔡襄的《茶录》到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问世,饮茶艺术已臻登峰造极之境。器用制作更细致讲究,植茶技术更是精进,文人将茶元素融入书画诗文的创作,饮茶讲究茶品和饮效,沏茶讲求火候和茶具。此时宋代的饮茶文化可说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年代。
元代饮茶文化由于蒙古人入主中原,游牧民族豪迈性格饮茶方式,去除繁琐反璞归真,民间流行饮加料散茶,在茶中加入胡桃、松子、芝麻等物饮用,文人墨客则喜清饮。也因民族粗旷豪迈性格,不喜精致儒雅的茶道,故当时无专精茶书论述。 饮茶文化到了明代的著述论作已相当丰富,对于饮茶有了明确的规范和模式,加上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团茶,芽叶进贡”,茶制的改变加上茶器的改良,饮用方式随着散茶流行进入新时代,制茶工序更加简易不再繁杂,饮茶方式也有了不同的诉求和讲究,由于盛行炒青制茶,茶叶由紧压茶改为条形散茶,不再磨成粉末,烹沏煮茶的方式转变成“沸汤点之”,直接将炒青后的散茶加入壶或盏中沏泡饮用。这种品饮方式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及完整性,更有助于人们对喝茶时直接观茶色、茶形、闻香和尝味。可说是饮茶史的一大创举,也为明代饮茶讲究情趣创造了条件。
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中记载: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雪兰,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实涤,无秽气。其火候,汤厚实有天合之作。文中可见明人对于茶品、水质、器具、沏泡、火候等相当的讲究。明人常饮茶却不多饮,对饮茶用壶,讲究艺术,常品茶玩壶。喝茶时不喜欢人多,重视情境,推崇小壶饮啜,延续至今,这种泡法今日仍为国人所时尚。以文人为主的阶层创造紫砂壶为主的饮茶器具,改变了茶碗的大小,提倡以小杯小壶品饮还有茶盅的使用,文人重雅趣,建构的饮茶空间讲究雅致,花草、盆景、雅石、茶果等更加丰富了茶事,茶道的文艺复兴更加迅速。因此江南文人、隐士争相追逐,茶风益加鼎盛,茶器具有了开创性的发展,在茶文化、茶器史上居有承先启后的关键地位,此时期茶领域更加多采多姿,茶艺文化有了崭新的局面。明代文人讲求趣味人生,追求高雅讲求闲适,可说是茶文化的辉煌年代。
下面按照朝代来分述各朝代的茶文化特点。
1、唐代
唐代是分水岭,皇帝经常赐茶或茶药给大臣,特别是对于请假入觐的官员,以及返乡省亲的大臣,赐给茶药更成形制。有时候也以茶犒赏劳军队,将茶分给将士,以是体恤慰劳之意,为的是茶可以消去戎甲的湿暑之气。唐人也常借着致赠茶、药表示奖励、感谢、慰问、虔敬的心意。
唐代煮茶与煎茶,是其主要品饮方式。使用茶器多以瓷器为主,有所谓南青北白瓷,“青则茶色绿,白则茶色丹”。 唐代饮茶讲究色彩调和,其审美要求,对后来茶道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1987 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批供奉唐僖宗的金银茶器,对唐代饮茶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印证。也呼应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的二十四种茶具,连晚唐宫廷的饮茶器具几乎都遵照《茶经》的形制和要求。当时出土的唐代皇室文物茶具完备,大多是镶嵌珍贵的银器,据闻是西安银匠的作品,还有青瓷器具和越州窑特有的秘色瓷,其中的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色泽沉稳、质朴大方,是陆羽视为上品的青瓷茶碗。也证实了陆羽《茶经》中“类玉”、“类银”的比拟,这可能是唐代茶器常见的质材。秘色瓷的“千峰翠色”属青瓷体系。法门寺茶器系属唐僖宗所供纳,彩金银色搭配吉祥图案,制作用料与器型设计,最能反映唐代晚期工艺水平,唐代的饼茶有方形和圆形,煮饮时,先将饼茶炙烤,待其晾凉后,以茶盏研碾成末,因此茶碾也成为茶器中不可或缺的器用。唐代皇室多崭现贵气的鎏金茶器,廖宝秀在故宫茶话一书提到:“法门寺出土地茶碾及其他鎏金茶具,均为皇室进奉之物,制作精巧,纹饰线条流畅,反映了唐代工中金银器作坊‘文思院’高超的工艺技巧,尽管陆羽在《茶经》中主张茶碾以橘木制作者为佳,其次是用梨、桑、桐、柘木为之,然而唐代皇室、贵族、文人却喜爱用金银或玉等制品。”可见当时唐代皇室饮茶多用金属器及稀少的秘色瓷、琉璃茶具,一般常民百姓则使用陶瓷茶碗居多。
唐代承袭汉代以降东进南北朝的饮茶文化,陆羽《茶经》的揭橥了唐代饮茶方式,也对茶学、茶事各方面深入探索与宣导,自此,为茶艺类茶道及风雅类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加上在中国儒释道思想的文化影响下,中国茶道文化在唐代形成,唐代时期饮茶行为,显然已从物质需求提升到艺术文化领域。
2、宋代的茶文化
宋代,茶叶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文化中日趋重要,茶叶产地逐渐扩大,由于宋辽互市,以茶换取粮货,也使宋代茶叶贸易有了发展。饮茶风尚更是盛行,茶叶已是老少咸宜的嗜好品了。宋代经济繁荣,宋代百姓的茶文化可说是在茶肆中孕育而成的。有“客至则啜茶,客去则啜汤”的习俗,客人上门时奉上一碗茶,离去时要送上一盏汤,所以如要遣走客人,便可送上汤明示,客人想离去时亦可索汤暗示。
宋代饮茶以团茶、片茶(末茶)为主,《宋史・食货志》记载:片茶蒸造,实卷,模中串之,惟建茶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焙室中最为精洁。他处不能造。茶主要产地多以以东南、四川为主。御用茶、龙凤团茶以福建建安所产的最佳。此时期饮茶风气盛行于宫廷中,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皆是喜爱饮茶。宋徽宗先将茶蒸焙再研磨,将碾成粉状的茶末与沸水混和,再用竹帚回环搅拌成,调成沫饽丰富的茶汤,以提升茶的风味。日本人将此作法融入茶道,这个使用的竹帚称为茶筅,也即现今抹茶道使用的工具。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从,宋代饮茶时尚一时蔚然成风,宋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皇帝曾经下诏北苑官焙,制造精品贡茶。宋徽宗对饮茶艺术有其独到见解,著有生产、制茶的《大观茶论》、对于烹制和品质各方面都有较详尽的论述,从而推动了茶宴之风行,使饮茶风俗更加迅速普及于常民。
宋代文人雅士流行“分茶”游戏,诗人李清照便是个中高手,所谓“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或“戏汤”,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煮茶时,待茶汤上浮细末如乳,就用箸或匙搅动,使茶汤波纹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延续了唐代美学,并付诸实践。
宋代文人对茶的自然属性即有深入的体认,北宋文学家吴淑在《茶赋》中便提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足见宋人对饮茶的环境很讲究, 要求有楼台、谧室、明窗、曲江、松风竹月等。饮茶人也各有追求,清谈把卷之时,品茗赏饮,与茶品相融相得。饮酒要有酒伴, 品茗亦须茶伴, 酒逢知已,茶遇同趣,若有佳茗而共饮非其人,若是其人而未识真趣,也是扫兴。可见宋人强调品茗不仅注重环境,而且也慎选茶客。欧阳修在《尝新茶呈圣俞》中,也对品茶做了审美描述,他说:“泉甘器洁天色好,坐中拣择客亦嘉。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停匙侧盏是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品茶须要“茶新”、“水甘”、“器洁”、“天朗”、“客嘉”五美,这是讲究品茗意境的最佳组合。
宋代品茶还有“三不点”法则,对品茶环境有更具体的要求,也就是“泉水不甘不点茶”,“茶具不洁不点茶”,“客人不雅不点茶”。显然宋人点茶已相当讲究。宋代茶饮是以饼茶为主,“末茶点冲法”为饮用方式,需先将饼茶碾磨成末,再用“罗”筛过,呈细茶粉,茶粉放入茶盏中,以汤瓶点注沸水,并用茶筅(帚)将茶粉与沸水快速搅匀,汤成而后啜饮。
三、元代
元代可说是宋到明的过渡时期,因开放西北方茶市,饮茶风气逐渐遍及边疆少数民族,对茶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将“茶”推广到四大汗国领域,北达俄国,西抵波斯帝国及地中海以东的国家。新疆、西藏、蒙古等游牧民族,对茶也有相当的喜好程度,因饮食习惯喜食肉类,而“茶”有助消食,故将茶视为不可或缺的饮料。元代散曲中的茶礼、茶俗描写,多是沿袭唐宋茶文化而来,元代王祯《农书》云:“夫茶,灵草也。种之则利博,饮之则神清,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诚生民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
元代茶的生产基本上是沿袭宋制,茶叶加工方法有所改革,茶叶由紧压团茶改为条形散茶。散茶的制作方法有蒸青、炒青方式,都是唐代就有的工艺,大多是民间日常饮用。这应与元代统治者阶级的粗犷豪迈性格,使茶从唐宋时期讲究华丽雅致中,回归自然简朴原始,对中国饮茶风俗与习惯有了不同的思维,在茶文化的发展上可说是一个转折的阶段,一种通俗饮茶方式的发展。饮茶方式和文化也随之出现新气象,直接将散茶投入盏中冲泡饮用,这种冲泡方式不但制作工序简易,更能保留茶叶本质不被破坏,保留其清香味,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但此时尚未普及。
元代外族统治中国不足百年,此时期饮茶,主要是因饮食习惯喜食肉、奶制品茶用来调节生理需求,文化精神层面较少,游牧民族粗旷豪放性格,对于繁琐的茶道不感兴趣,故无产生茶学专书,虽无茶事专书,但在散曲里常提到茶具,皆表现出与元代茶文化相结合的气息,从许多元曲中可看到有关茶文化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多是体现游牧民族奔放自由的文化气息。对于不热衷仕途或无缘为官宦的文人雅士来说,茶不仅带给人们生理上的享受,更是融入精神文化生活中。元代可说是中国饮茶风俗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改变国人的饮食结构,让蒙古统治者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对社会经济来说,有了新产业,对汉人的精神生活来说,文学、艺术、宗教、礼俗,也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四、明清代
明代历经唐、宋、元的孕育,在艺术与形式已到达高水平。明清文人注重怡情养性,以闲赏安乐为主,悦心养性、好古敏求、茶人对品茗意境审美涵养,较之唐宋更为讲究,有所谓“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意思是说独自品茶可以体会茶的神韵,二人对饮可进入茶的优美情境,三四人品茶可领会
饮茶的乐趣,五六人饮茶,情趣便大打折扣,泛泛而罢了,七八个人只能算是一起喝茶,算是施舍茶水罢了,对讲求情趣的明代人而言,品茶是不宜多人的,人多必然喧闹,品茶的雅趣也会消失殆尽。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云:“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文中刻画出文人的“独品得神”高远境界。在狭小的破柴屋中,尽管贫苦仍能保有高尚情怀。人们喜欢喝茶,重视的是追求精神感官的享受,藉以陶冶性情,这种文化的传承,至今更多人把饮茶当作一种修养生息的生活方式。
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因受到制茶方式的改变,品茗的仪式及茶器具形制需求相对有所变动,除了延续唐宋点茶、斗茶的趣味性之外,更强调茶叶的本质、茶的原始香气,追求的是茶饮的清明之气,相对于茶道精神,在品茗乐趣中,更为提升人格涵养。明代紫砂茶具因饮茶方式采瀹泡法后,更加受到嗜茶者喜爱,带动茶具的推陈出
新,其形制和素材,为迎合当时社会所追求的色泽淡雅、朴拙、自然、温润、雅致的优美小品之需要,紫砂壶艺术成为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审美情趣影响其造型及纹饰,紫砂壶的发展和演变,由粗趋简、由简趋繁,进而追求反璞归真,可见明代茶饮丰硕的文化写照。因小壶渐呈瀹泡方式,有别于唐宋的盏碗,因而发展出更多不同风潮的茶饮形式、美学。明陈洪绶《隐居十六观之十二谱泉》图中隐士手执白瓷高足杯品茗,旁备煮水单柄壶及三足茶炉,以大型宜兴茶壶冲泡品茗,正印证明代人所谓一人品茶得神的意境,茶人、茶事、茶客形成茶道关系,自酌品茗时,主人自己也是茶客,语默动静之际,与自己内心对话,进行人与茶的清明开展。庄子曾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一个人孤独的与天地精神对话,李白在《月下独白》也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由此可见明人是懂得独酌品茗情趣的。
以茶入画是明代文人在茶文化艺术中的一大特色,尤其以吴门四家是明代茶画中最具代表性,画作多以茶事活动为题材,追求品茗意境,文人雅士在茶画中留下了珍贵的茶事活动。明代罗凛在《茶解‧煮茶》中如此写道:“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灩潋,此时幽趣,未易与俗人言。”夜坐、煮茗、听涛、云光潋滟,更道出了明代文人清新脱俗,闲来一杯茶的悠然雅趣。
明代的礼俗文化中,“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茶性不可移和种茶必下籽引出了“茶礼”,许多少数民族或汉族,有“以茶为聘”的礼俗,婚丧喜庆都也都少不了茶,古人认为茶树不可移植,所以结婚以茶为礼,寓意坚贞,称之“下茶”。明许次纾《茶疏》曰: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其名礼曰下茶。南中夷人订亲,必不可无,但有多寡,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茶树只能以种子栽种,无法嫁接移栽,一旦移植就会枯死,婚姻是要求忠贞不渝以及婚后多子多孙,符合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取其不移置子之意,明代郎英在《七修类稿》中写道: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明代皇室更以焚茶来祭祀祖先,民间香案上,也有供俸茶壶的习俗。明代朱元璋时期便有茶专门祭祀的记载,明徐献忠《吴兴掌故集》中记载:我朝太祖皇帝喜顾渚茶,今订制,岁贡止三十二斤,清明年(前)二日,县官亲诣采造,进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明代迁都北京后,宜兴和长兴每年都要向北京进贡茶叶,于清明前两天,需进贡二、三十斤茶叶至南京,在清明节当天供奉先殿祭祀时焚化。
明代中期,瓷茶壶与紫砂壶崛起,茶杯的色泽不再是茶人唯一取向,更转向茶壶的追求。入清以后,陶瓷茶具在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备受爱好,而有了辉煌的发展年代,所谓“景瓷宜陶”,就是说当时景德镇的瓷器与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器为最佳茶器具,完全改变过去以金银茶具为贵的观点。江苏宜兴一代用五色陶土烧制紫砂茶具,更创新加入斗彩、印花、雕花等元素融入茶器中。清人郑燮亲自在一把紫砂提梁壶上题道: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吋水起波涛。 73 当时许多文人雅士莫不以诗句来咏茶器。清代,饮茶风气盛况空前,送礼、交际、庆典、养生都离不开茶,茶在人们生活早已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时期,茶叶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行走世界的通行证,更是全球化贸易最贯彻的物质。茶运与国运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连性,当时中国可说是借由茶叶贸易兴盛而起的。此时中国茶饮不但遍及欧洲,更传到美洲新大陆。清代政治因处于封建末期,茶饮习俗具有传承文化发扬历史的特质,更兼具时代性。清代茶文化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其茶叶冲泡方式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由于品饮方式不断创新,新颖的茶具也陆续涌现,加上茶馆林立作为平民活动的场所,饮茶风气也从贵族和文人普及到常民,品茶摆脱了贵族气息与书卷气,真正踏入常民文化之中。
前面稍微提到品茶方式的不同,下面具体来展开介绍。《茶解・品》中说“茶须徐啜,若一吸而尽,连进数杯,全不辨味,何异佣作。”要辨别茶滋味须慢慢品啜,而不是一饮而尽,那便失去品茶的意义。明人陆树声在《茶寮记》中煎茶七类提到: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者。品茶本是一种意境,只有茶品、人品相得益彰,才能达到茶人合一的境界。品茶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节奏步调放慢,体现出优雅闲适的生活,品的是心静、是人生,由一杯茶汤中观察叶的沉浮,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浅酌慢品,喝茶的人内心是内敛低调的,越喝越清明,水是沸的心却是静的。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中用“佳人”喻“佳茗”,茶性与人品相互呼应、互相彰显,茶人所追求的,与陆羽所强调的精行俭德风范不言而喻。当茶的元素融入了文化、艺术,表达了情感、精神,进入更深的境界,品茶就成了一种生活艺术,我们还是依次来看各个朝代的情况:
一、 唐人烹茶与煎茶
煮茶法历史源远流长,源自于茶的食用与药用,古代茶的食用以鲜叶或干叶煮成羹汤而饮,通常加盐调味,或是药用以鲜叶或干叶,加入姜、桂枝、橘皮等熬煮,汉代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可说明当时是以煮茶法饮用。唐代茶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陆羽称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茶叶饮法是为“淹茶”。而他所提倡的“煎茶”用的是饼茶,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茶饼加工成细末状的颗粒茶末,再进行煎茶,加工精细,饮法考究,其中提到必浑而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意指这种宛若喝药汤的煮茶方式已遭偋弃,改成“细煎慢饮”的方式,目的是使品茗者能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达到澄心静虑畅心怡情的境界。
西晋代杜育《荈赋》中有段写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岷江位于中国四川中部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故推测煮茶法应属巴蜀之人,时间应于西汉末年以后。陆羽“茶经”中引用 《荈赋》中“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描述茶煎成时的状态,可见陆羽式煎茶是萌芽于西晋。唐代以前无煮茶专用器具,茶器与食器往往混用,煮茶器具主要有锅、釜、鼎之类。直到唐代以后才有了釜、鍑、铛、铫、风炉、壶、罐、盏、瓢、杓等煮茶专用器具,茶器以青瓷为上。
二、宋人点茶与斗茶
宋人饮茶可说是“饮不厌精,器不厌细”。宋代的点茶流程比唐代煎茶方式更加复杂,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熁盏、点茶、击拂等有一套程序,饮茶习惯由烹煮改为点注,改用敞口小足、胎壁厚实的茶盏饮用,茶汤色泽为白色。宋代有斗茶,那是具备艺术性、竞技性、娱乐性的评茶活动,它讲究茶质要佳、茶色贵白,茶香贵真、茶味贵甘、茶盏宜黑、泉水宜净宜洁,每道技艺工序都富有艺术的韵味。
蔡襄对于“点茶”之法明确地表示: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说的是茶叶与茶汤要适宜,点泡出来的茶汤沫饽才会均匀。点泡时茶末要调匀,添加沸水,环回击拂,沫饽才会出现鲜白色,浮出的泡沫,贴近茶盏时,要没有水痕才是出色的点泡。而斗茶就是点泡比赛,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因崇尚这种击浮起末的饮茶方式,选用的茶盌也就与唐代青瓷不同,而是以建安的黑瓷为上品。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推崇建州窑的兔毫盏,其中便明确指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点茶法可说是古代茶艺的代表,是两宋饮茶的主流形式,曾传播到日本、韩国,日本的抹茶道是宋代煎茶道演进而来,也影响着韩国的茶礼。点茶法源于煎茶法,可说是煎茶法的改革,当代老茶人周渝认为北宋末茶,和日本抹茶道是两个概念,北宋喝法喝的是精华,不要渣滓,日本却要喝渣滓,陆羽讲沫饽是好东西,茶末磨得越细,沫越多,茶越优。周渝在《听周渝说老茶》文中解释并示范点茶说:茶瓶入水要宽,出水嘴要窄,冲力才强劲。点茶过程中手轻筅重,像弹钢琴,指绕腕旋,上下透彻是说打茶汤,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常注常止表里动彻。煎茶法是以鍑、或铛、或铫,待水二沸时下茶末,三沸时煎茶便完成,然后以瓢舀至碗中品茗,是以沸水入茶,点茶法是以沸水点茶,由于水温较低,茶末需较细,中国饮茶向来注重品茶技艺,但最讲究于品茶的则非宋代莫属了,宋代品茶之风大盛,将晚唐的斗茶之风推到极致,因此斗茶也称茗战。
宋苏轼在《试院煎茶》歌中写到,蟹眼过后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银瓶泻汤夸第二,未识古人煎水意。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道出茶饮与潇洒、闲适的生活态度。宋《延福宫曲宴记》详细纪录一场君臣茶事,癸巳日宋徽宗宴请亲王进臣,在延福宫以建安的北院团茶,亲自表演注汤、分茶的技巧。所谓分茶是在点茶过程中,运用注水、茶筅及击拂的技巧,使茶汤表面呈现似文字、似星月、似云朵、似花卉、似飞鸟的图像。宋代点茶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据说宋徽宗是点茶高手,根据目前史料考证,唯有分茶能够用茶和水做为原料,在茶中形成文字与图像,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极具欣赏和表现张力,有别于一般茶艺表演,分茶可说是当代独树一格的文化遗产。分茶是一种技艺,用沸水冲茶乳幻化成图形或文字,即是分茶。宋代陆树声《茶寮记》中《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七,别施妙绝,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
宋代品茗以点茶方式行之,是一种精致的品茗方式,传世的诗词字画,留下供今人品味玩赏的宋代吃茶法极具玩味想像。以茶会友的礼俗,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宾主之间的交流更加融洽和乐。
三、 元人叶茶瀹泡——折衷过度的饮茶方式
元人饮茶,历经唐、宋两代高峰,斗茶之风至元代式微,当时兴起叶茶瀹泡的饮茶方式,这种饮茶方式更快速、简洁,因此瓷壶在元代大量出现,盏托、盖碗、茶叶罐、小瓷杯等茶器具的形制逐渐完备。元代可说是饮茶文化的过渡折衷期,虽然历时短暂,但在饮茶史上,也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元代制茶逐渐发展为散茶、末茶为主。元代王桢在《农书・卷十・百谷谱》中,具体记载了元代蒸青散茶的制作工序,书中写道: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蒸,用筐箔薄摊,乘湿揉之,入焙,匀布,火焙令干,勿使焦,编竹为焙,裹蒻覆之,以收火气。这种蒸青散叶的制造工艺,和现代的蒸青绿茶工艺相似。唐、宋时期人们饮茶时加入葱、姜、盐等混煮的习惯,在元代逐渐被人们舍弃,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单的清饮方式。
元代忽思慧(生卒年不详)编撰一部宫廷饮食专书《饮膳正要》,书中可见各种花样的加味茶,如枸杞茶,是以茶末加入枸杞入酥油搅拌调匀;玉磨茶,则以上等紫笋茶五十斤筛筒洗净,苏门炒米五十斤筛筒洗净,入玉磨内一同搅拌和匀,磨之成茶,这是元代宫廷的一种高级酥油茶;另有一种将茶末加入酥油搅拌,以沸水冲泡,称酥签茶。这类饮茶方式,在契丹、女真、蒙古统治过的北方地区流传至今。元代宫廷中盛行奶茶,《饮膳正要》中记载:以牛奶和武夷御茶或湖州贡茶一 同炒成的佐料茶,类似今日的奶茶。蒙古草原人的奶茶以砖茶(团茶)做原料,先将团茶用刀解块,放入石臼中捣碎,以文火在锅中熬煮,到一定程度再放入鲜奶和少量的盐调味,便可舀至碗中饮用。
由宋入元,因团饼茶的制作工序成本太高,其加工过程中违背了自然属性,破坏茶质本身的营养价值,因此团饼茶开始式微。宋代北苑团茶是送皇室的贡茶,制作工艺较唐代更加精细得多,从采摘、蒸茶、榨茶、研茶、到制茶、烘焙、工序繁复,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大榨小榨将茶汁榨干,实违背了茶叶的自然属性。
另一种通俗饮茶方式,是以散茶冲泡。散茶的制作有蒸青、炒青的工序,是唐代就有的工艺,做为民间日常饮用。元代茶具总体来说并无新的发展,可说是茶器文化发展史的停滞期。当时也有采用点茶法饮用的,更多的是使用沸水直接冲泡。这种直接将散茶以沸水冲泡的方法,渐渐地取代了以饼茶研磨饮用的点茶法和煎茶法。也因此唐宋流行的茶具不再盛行,新的茶具青花瓷跟着出现。
元代在游牧征战的世代中,品茗折衷前人经验,兼容并蓄。由于蒙古人的征服统治,元代饮茶文化较无具体出色的形式,史上称为过渡时期,可说是末茶、叶茶兼而有之的年代。元代末茶的茶器大多沿袭宋代,因文献、实物资料均不足以论证饮茶方式,故一般鲜少论及。然元代历史虽短,有关茶的文献亦不足,做为宋代到明代的过渡期,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由于蒙古人统治中国 , 当时北方人饮茶多出于地理环境和生理需求,文化上对于品茶煮茗之事兴致不大,加上汉人面对家国破碎、异族入侵,亦无心风雅茶事,仅只是通过饮茶表现自己高风亮节的情怀,然而这两股迥异的思维相互碰撞,却促使了饮茶风尚走向简约、日常、反璞归真的方向。原本对茶只是生理物质需求的蒙古人,入主中原后逐渐接受茶文化的薰陶,蒙古贵族开始崇尚饮茶,也促进了茶业的生产。元代开始出现散茶,其中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民间多以散茶为主,就此元人的饮茶方式改变了,斗茶之风式微。跟着另一种新的饮茶方式—叶茶瀹泡法出现,由于这种饮茶方式更为简洁便利,易于接受,对于明、清两代饮茶文化有着深大的影响。
四、明代瀹泡散茶——撮泡与壶泡
元代散茶兴起之后,其瀹泡叶茶的简洁便利方法,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明代饮茶方式。明代宫廷甚至罢黜龙团改喝散茶。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改革,“罢造龙团”,改以芽茶入贡,民间从此便以制造散茶为主,这对芽茶制作工艺的精进,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作用。此时明代的饮茶风尚有了划时代的变革。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详细记载了明代散茶的制造过程,其炒青方法,不仅使茶色如翡翠般气味清新宜人,更保留了茶叶的自然特性,也省略的唐宋以来制作饼茶的繁琐工序。明代人尝到了如此天然纯粹的茶香,对饼茶饮法颇不以为然,散茶自然而然地取而代之,自此茶叶的加工方法益加简化,品饮的方式也逐渐精简。现今受大家所喜爱的铁观音、龙井、岩茶等,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发展起来的。此时宋、元的斗茶之风也逐渐衰退,制作工序繁琐的团茶被散茶所取代。饮茶方式从唐的煮茶宋的点茶一路发展下来,至此已改为沸水瀹泡的简易冲泡方式。
明代因罢废团茶改变了人们的饮用方式,如今叶茶瀹泡已成为人们饮茶的主流,明人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即谈到:“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侯失宜,皆能损其香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枪旗舒畅,青翠鲜明,方为可爱”说明生晒芽茶在茶瓯中冲泡,可使芽叶舒展、青翠鲜明。这种以茶叶置入茶瓯、以沸水冲泡的方式,称为“撮泡法”,另一种将茶叶放入茶壶内以沸水冲泡称为“壶泡法”,二者皆以沸水瀹泡。壶泡应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壶的兴起,紫砂壶的形制、砂质特性带动了明代的壶泡茶饮方式。这是明清以来主导性的饮茶方法,延续至今蓬勃依然不减当年。
五、清代——功夫茶饮
明末清初中国潮、汕一带,掀起了另一不同品饮方式“功夫茶”,品饮多为瀹泡方式、使用器皿十分讲究,潮汕炉(烧水炭炉)、玉书煨(烧水壶)、孟臣壶(泡茶壶)、若琛杯(品饮杯)号称茶室四宝。吴骞在《桃溪客话》中写道:“阳羡名壶,自明季始盛,上者与金玉同价。”功夫茶讲求茶具器皿的精致、以及冲泡流程的仪轨,加上闲适雅致的泡茶态度。有清一代随着福建茶业的移植,福建、潮州的移民,连带地将当地流行的“功夫茶”及“功夫四宝”引入台湾及其他东南亚华人地区,从此功夫茶饮离开原乡,在各地开枝散叶。
清代品茗风俗基本上与明代相似,茶器如“功夫茶饮”的紫砂壶、若琛杯等,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续发展,茶叶主要来自于沿海的福州、漳州、泉州一带。品茗讲究茶叶及杯、壶等茶器,承袭了闽南地区的传统风俗。
清代文人雅士品茶玩壶,讲究泡茶技巧,追求品茗意境和情趣,《潮嘉风月记》中说道:功夫茶需用细炭,初沸时,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其茶汤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同时也提到:壶小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泼茶需用小壶为宜。因为小壶密合度高,茶香聚全,壶小搭配的瓯也不宜过大,避免香味涣散。对应传统功夫茶小壶,功夫茶也讲究薄瓷小杯,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功夫茶》中说:“精美小杯,径不及寸,建窑白瓷制者,质薄如纸,色洁如玉,盖不薄则不能起香,不洁则不能衬色。”内壁素净如牙白色的小瓷杯,可将茶汤色泽衬托的更清亮,薄瓷能益使茶的香气更加清扬。清代文人如此爱壶,追逐功夫茶饮,倒也造成“景瓷宜陶”大风潮,景瓷宜陶分别来自江苏省的宜兴紫砂壶,以及江西省景德镇的瓷器,蔚为当时品茗必备用器。清时紫砂茶壶为何风靡品茗爱好者,在《阳羡砂壶图考》序言中如此写到:
茗壶为日常必须之品 ,阳羡砂制,端宜瀹茗,无铜锡之败味,无金银之奢靡,而善蕴茗香,适于实用,一也。名工代出,探古所奇…匠心独运,韵致怡人,几案陈之,令人意远,二也。历代文人或撰壶铭,或书款识…,每出匠工之手,向鲜文翰可观,乏斯雅趣,三也。
阳羡紫砂壶实用而不败味、且韵致怡人、又富雅趣,有此三大特性,可见紫砂壶何以从明至今始终持盛不衰。紫砂壶受到人们的珍视喜爱,就在于它具有与散茶相融的物理特性,不但实用且富于文人喜爱的韵致和雅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饮茶方式的演变也同样带来了茶具的变迁。唐代茶汤以色绿为佳,故推崇越州窑的青色茶器,茶碗与茶汤彼此衬托,相得益彰,越州青瓷碗有侈口、斜壁、浅底等形制,实用重于奢华,乃品赏茶饮之上品。陆羽对茶器的品鉴,主在于是否适宜品茗,映照茶汤的色泽美感是否应衬,着眼的是饮茶的整体美感,包括茶汤的口感与茶具的色调,味觉与视觉的审美统一。
文献上对于越窑的记载是:像玉器般瓷色温润类冰,且釉色青绿,能衬出碧绿的茶汤,像大自然般,有如“千峰翠色”。陆羽《茶经》云:碗,越州上,鼎洲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次,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碧,邢不如越三也。陆羽对茶具的审美要求在唐代受到肯定与推崇,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就说:“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羽认为茶器以青瓷为最,青瓷多为青绿色系,天青为上,是为茶色之美而设,越瓷类冰、类玉,在古代温玉冰清象征君子的操守,“越瓷青而茶色碧”强调越瓷对茶色的益衬效果。日本“茶汤之祖”村田珠光也特别喜爱这种青瓷茶具,迳称之为“珠光青瓷”。
唐代所尚的烹茶方式是碾末烹煮,茶具主要是瓷壶和瓷碗,茶汤呈淡红色,盛于青瓷茶盌中,相映反衬而成高雅之趣。相对于今日用于品评茶叶优劣的茶碗都采纯白,或许是品鉴的需求,毕竟白瓷是最能呈现茶汤本色的,也或许是因制茶工序的不同,所以呈现不同色泽的茶汤。从《茶经》中得知,唐代制作茶饼技术、存放条件、研磨过程,烹煮茶末的方式,茶汤颜色不可能像今日我们所看到保持青绿的茶汤颜色,而是呈现淡红色,从陆羽说的“邢瓷白而茶色丹”,可见唐代的茶烹煮出来的茶汤颜色是丹红色的。陆羽还说:“越州瓷,越瓷皆青,青则益茶”瓷碗只要是青色的,对于茶汤的颜色都是加分的,这就合乎视觉美感与味觉的统一。陆龟蒙在《茶瓯》诗中也说道:“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圭璧姿说的是圆形越窑碗;烟岚色说的是碗上的青色釉,有如烟岚一般的朦胧美,光参是说碗壁很薄,可透光,碗壁弹之锵锵有清脆声。表现出唐代对色泽如玉的青色十分喜好。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甫里先生传》的自传中述及家藏数万卷,官不就任,有田百亩,以尧舜为圣人,勉己勤,更有茶书。因此,他被这般形容,曰:此人,视茶荈,置小园鱼顾渚山下,岁入茶租十许,以为围瓯牺之费。因为喜爱喝茶,以茶租折抵茶水费。蔡襄《茶录》论“茶盏”也谈到: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 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说的是白色的茶汤沫饽,宜用黑盏来相映为佳。建安地区黑盏能衬出茶色白之美,其坯体厚实,熁之,久热难冷,对茶有保温作用。在形制上,建安茶盏多是弇(歛)口式,底小腹身微宽,斗茶时易搅拌,兼具实用与器用的美感。
宋人识茶且善煮茗,提出“瀹茗之乐”,当茶击拂时所生白色汤花,碗面呈现乳花泡沫,以黑盏形成白黑两色对比的衬色。此时青白盏虽不为斗茶行家所用,却是普遍生产,是当时品茗流行用器,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盏托,是典型的茶器。点茶耗费时间较久,所以需要厚实的茶盌,方有保温的效果。唐代视为上品的青瓷、白瓷,于此便不合时宜了。宋代多要求单纯之美,用墨作画,瓷器造形简洁、流畅,瓷器一般多采单色釉,器皿淡雅、内敛,宋代瓷器—“汝”、“钧”“官”、“哥”、“定”窑,其温润色泽,可说是将极简美学发挥到极致。
元代的茶具和宋代基本差异不大,茶壶制作有些微变化,宋代茶壶的壶嘴多在肩部,元朝时大都在腹部,这是元代茶壶与历代茶壶最大的区别。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倒有明显的发展,可说是异峯突起。景德镇瓷器宋代时已展露头角,自元代青花瓷器出现之后,因其青花淡雅滋润,不仅受到国人珍爱,还外销海外,盛名于世。元代青花瓷开始加入了钴料烧制,青花茶具就此从元代末年发展开来,茶具中盏托、盖碗、杯具、茶叶罐的形制,也逐渐完备。
唐代煮茶重视“茶碗”,以青瓷茶碗为上品;宋代“点茶、斗茶”风气盛行,讲究的是茶碗颜色与茶汤颜色的对比,重视茶盏。明清以后因朱元璋罢废团茶,改变了饮茶方式,自此民间流行以直接冲泡“散茶”的方式品饮茶汤,各类茶器如紫砂壶与瓷壶的发展逐渐蓬勃。
自从以壶泡茶的瀹泡方式兴于明代中晚期之后,由于瀹泡散茶既简易且能得茶之真味,茶器主要来自紫砂壶、瓷壶、与茶盏,从此茶壶制作逐渐兴盛,宜兴紫砂壶也跟着发展开来。明代中晚期后,紫砂因其“宜茶性”受到文人墨客及士大夫一致的肯定与推崇,终于超越瓷壶成为茶事要角。明人对紫砂壶的崇尚,几乎到了狂热的地步,视紫砂名壶为至宝,往往贵逾金玉。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中提到:
茶至明代,不复碾屑和香药、制团饼,已远过古人。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此又远过前人处也。陶曷取诸、取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至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世日趋华,抑足感矣。
晚明文震亨《长物志》里提到:茶壶以砂为上,盖既无土气,又无熟汤气。锡壶有赵良壁者亦佳。嘉禾黄锡,价皆最高。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因此紫砂壶在明清时期受到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一致推崇,一方面是由于紫砂壶造形美观,风格多样,独树一帜,另一方面是实用性强,紫砂陶烧成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有极佳的气孔透气性及吸水性高,茶叶在紫砂壶中泡上数日,亦无馊腐之虑,煮茶、泡茶、饮茶,要求器皿急冷急热的性能要好,紫砂壶具备了这些要件。李渔《闲情偶记》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明代万历年间,宜兴紫砂壶的兴起,带动了明代的壶泡法。壶泡法是明清以来主导性的饮茶方法,因叶茶以瀹泡方式饮用,不须研磨击碎,末茶器物自然淘汰,明代宜兴紫砂、朱泥茶壶成为茶器新贵,品茗者更加讲究器物与茶品的关系,认为茶壶大小、好坏,明显影响茶汤之优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提及“壶以砂者为上”,日后被明人视为茶器文化圭臬,同时也更加定型瀹饮方式的风潮。绀黑建盏黜退,以当时瓷盏取而代之,且尚小贵白,与宜样砂器一道进入嗜茶人士的书斋,成为清供之雅品。
《红楼梦》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拢翠庵”,叙述了宝玉、黛玉到拢翠庵品茶情节,妙玉亲手泡茶待客。泡的是老君眉,煮的是陈年梅花雪水,盛器是古代珍玩,如此冲泡出的茶汤自然是醇厚可口,赏心悦目,妙玉在饮茶过程中说;“喝茶,一杯是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意思是说喝茶时要在“品”字下功夫,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通过观形、察色、闻香、尝滋味,使饮者在色、香、味、形的情境氛围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与陶冶。品茶可说是人们运用审美的概念,对茶叶进行鉴评与欣赏,是一种高洁清雅风尚的体现,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
《楞严经》中有段对“水大”的描写,曰: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执珠盘,对月出水。其性融通,遍周法界,故名为大。 124 水能将茶的最大价值展现出来,好的水与茶在恰当的状态下融合,释放茶的最佳状态,使品饮著感到六根满足、身心愉悦,即所谓水清则茶灵。
苏轼对烹茶亦十分精到,他认为好茶必须配一好水,所谓“精品厌凡泉”,诗《汲江煎茶》中有一佳句:活水还需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为易禁三碗,坐听山城长短更。由诗中的内容及所用器物,应是点茶,而非题目所写的煎茶,这首诗是苏轼谪居海
南儋州时所作,诗人烹茶的水,是汲取江中深又清的活水,古人烹茶极为讲究,诗中水须是有源头、流动的活水,如此才能诱发茶的香气;有火焰的炭火即活火煮水,才不会有烟熏味;要很清、很深的钓石旁;还必须亲自去汲取的水,苏轼深谙煎茶饮茶之道,善感体悟的人格特质,绘影绘声将汲水与分江水情景写的细腻生动,通过细节的描写,实写茶事,虚写心境,将被贬后谪居异乡的心境,表露无遗。
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提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贫人不易致茶,尤难得也。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载体,茶中的物质表现必须是通过水来实现,可见水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也提及: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古人品水,以金山中泠为第一泉,第二或曰庐山康王谷。古今茗家对于泡茶之水都相当重视,如水源、存水、水清等诸多考虑。
据说宋人王安石一生爱茶,精于验水、品水,晚年患了“痰火之症”,大夫告诉他必得阳羡茶来治愈,并须以以长江三峡中的瞿塘中峡之水烹煮,如此阳羡茶才有效益,于是请托了苏东坡,嘱其途经瞿塘峡之时,代为汲水一瓮,不料苏轼竟忘了此事,下山之后方才想起,便于下峡处汲水取代,王安石饮过茶汤,立即指出汤水来源并非瞿塘中峡之水,因上峡水急,味过浓,下峡水缓,味过淡,唯有中峡水流缓急相间,浓淡得宜,烹煮阳羡茶方显茶性,苏东坡听后不禁大惊失色,既感到惭愧,也更加佩服王安石的品水功力。
茶的疗效可以上溯到神农氏尝百草,遇毒而解之。之后有达摩面壁修行的故事,达摩采摘茶树的叶子煎饮,以维持脑清目明,助其完成九年禅定。《隋史》杂志记载:
茗饮愈脑疾,隋文帝微时,梦神易其脑骨。自尔脑痛,忽遇一僧曰,山中有茗,煮而饮之当愈,帝服之有效,由是天下竞采而饮之。《梦余录》中有一段叙述:
唐大中年间,三都进一僧,年一百三十岁。唐宣宗召见,问僧人是服用了什么仙丹妙药,僧人回答:“我只是喜爱喝茶,每饮用至少百碗,少犹四五十碗。宣宗听后大惊,便赐僧人蜀茶百斤。”
清朝历代帝王喜爱饮茶,因此对贡茶相当重视,在“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的概念下,清代宫廷茶饮对中国茶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历来地方官员每每竭力栽植培育新品种,精进制茶工艺,迎合宫廷需求,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贡茶体系,推动中国茶叶的进步,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今日的大产茶区。如洞庭碧
螺春茶,西湖龙井茶,君山毛尖等。其中碧螺春更传为康熙御赐茶名的贡茶。因此清代宫廷茶饮,也是中国茶文化中重要的一环。清人多饮散茶,清代饮茶与明代大多相似,虽然江南一代品质较高的茶品,绝大部分需进贡朝廷,但民间饮茶和宫廷茶饮差异不大。
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国势强盛、国库充盈,促使了景德镇官窑的繁荣发展,许多精致茶器应运而生,盛世三代茶具的造形、色釉、胎釉,其精致度可谓历史新高,造就清三代茶风之盛,实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喜欢品茗有着绝对的影响。
受到清皇室爱茶的激励,御制茶器乍现光华,皇帝御用的茶器至今留存。由于天子爱茶,留下歌咏品茶的诗句,与民间文人雅士品茶情境各富趣味,也开展了日后的功夫茶席。清代宫廷有不少宜兴紫砂胎珐瑯彩茶壶、茶钟、盖碗,等御用茶器。康熙皇帝使用的茶壶、茶碗几乎皆施以珐瑯彩,主要采用景德镇烧制的素白瓷为胎,为达铜胎画珐瑯的施彩效果,以里壁施釉,外壁无釉的反瓷为胎,在胎的外壁施珐瑯彩料,之后入窑烘烧成反瓷,再送至宫廷画师处加上珐瑯彩绘,二次低温烘烧而成。宜兴茶壶及茶叶罐的形制,也对清代宫廷使用的茶器影响极大。
唐宋时期的茶盏,延续创制出清代品茗用器新宠“盖碗”又名“盖盅”,今称“盖杯”。当时颇受宫廷、皇室所钟爱。此茶碗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有三才碗之称,有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意涵。道家茶人品茶食,将有托盘的茶杯称“三才杯”,托盘谓地,杯盖谓天,杯子谓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以杯子、杯盖、托盘一起端起来品茗,称为“三才合一”。台湾早期制造的盖碗,多半是印有“万寿无疆”的样式,瓷胎略厚,与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
茶的奥妙是它融合了古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茶—是茶树的嫩芽制作而成,生长于土木之中,沉寂于金火,终而复活于水中。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谒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段论述充分阐明了茶、水、器、火四个要素的辨証关系,水让茶有了温度,茶让器皿有了生命。茶藉水而发,无水不足以论茶事。资深茶人沈武铭以心法传递茶道,认为泡茶时心如果能像水一样柔软,心的柔软可影响沸水的锐利,将沸水释放茶质的优点留下,而缓和了高温对稚嫩茶叶的伤害,这是茶人修为的力量通过心的作用,达到了完美的结果,也造就了文人的品茶审美情味。
中国人饮茶,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将饮茶视为一种物质享受与精神陶冶,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细啜襟灵爽,微吟齿舌香,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对着手中香茗,细细观赏杯中茶汤颜色,轻闻茶的香气,品尝茶中滋味,陶醉享受茶的曼妙意趣,这是古人的品茗意境。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也说道:煮茶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以灌蒿莸。饮者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乳泉,乃钟乳石上的滴水,甘美而清洌,饮茶若只是一吸而尽,不辨茶味,在田艺蘅看来,就如同以乳泉灌篙莸,那真是罪过。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茶友皎然、张骞、陆上修等,在一次品茶行令中组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一开始陆上修说了一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张骞答曰: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李萼接着对曰:“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之后皎然说道:“不似春疗醉,何辞绿菽繁。”陆上修马上接着说:“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直到有人对不出,方告一段落。这首联句中,“泛花”、“庭萱”、“素瓷”、“芳气”可以看出这群品茶活动,正在进行欣赏沫花、讲究器具、感受茶香等茶艺活动;六人各自别吟出别出心裁的诗句,以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月夜饮茶的心境与意境,杯面泛起的白色茶花、聚首的茶席、月光下的茶会、茶的芬芳气味、茶色迷人的碧绿、饮茶的氛围感受,仿佛诗中都飘逸著茶的芬芳,令人有身深入其境的感觉。诗中可见唐代文人在茶会中,宾主相敬、和谐、气氛清闲雅致。看来不论行茶令、斗茶虽在求胜,仍见文人的沉潜细致。陆士修的啜茶联句中的“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也表达了茶在鍑内翻滚沸腾时、泛起白色水花,正是邀请好友共饮时,花香茶饮,更能引入诗境,增添茶趣。
宋代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中以竹炉的火红映衬寒夜,以客来访呼应竹炉的汤沸,将“以茶代酒”的雅趣,“以茶代客”的真性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好友寒夜来访,点起火炉围坐一起,虽没有美酒佳肴,寒夜中啜饮醇香的热茶,一杯香茗在手,不乏是文人雅士聚会时的趣味享受,这种“以茶代酒”的儒雅风习,至今仍令人们神往。道尽中国文化的深刻底蕴,以茶待客,显示了主客之间的亲切温馨,表示了主客对品茗的喜爱,不论梅花不论窗前月,尽在一杯茶饮中。将茶提升到一种含蓄又深情的境界。清代郑清之的诗句中也有“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诗中表达以茶留客的情意,更道出饮茶后飘飘欲仙的感受,中国人自古好茶,不仅客来敬茶,还以茶留客。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提到: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据宋、明人的文献纪载,斗茶概括有:(一)斗茶品—斗汤色、水要活、茶要新、汤色要鲜红。(二)斗水痕—水痕出现早晚、汤花咬盏时间久者得胜。(三)行茶令—席间吟诗作对较劲。茶令最早出现在唐宋时代,如唐代颜真卿等人的接龙、宋代李清照著名的一问一答,“接龙”可以视为茶令的一种形式,就是以联句续诗的形式,一人一句接下去。
明代《吴门四才子佳话》中有一段四位友人一日结伴同游,酒足饭饱后,至一茶庄饮茶,以品茗为题,各吟一句连成一绝。联句如下:
午后昏然人欲眠(唐伯虎),清茶一口正香甜(祝枝山),茶余或可添诗兴(文征明),好向君前唱一篇(周文宾)。
茶庄老板对此四连联句赞赏有加,祝枝山建议将诗诵于老板,以换取四包好茶,主人欣然允诺,取来四种茶叶,谓之“四贤茶”,从此泰顺茶庄声名远播,成一佳话。伴随著散茶的发展,明初饮茶方式各家分呈,承袭传统也有创新。
明代茶人或有隐逸遁世者,常以山水自娱,追求忘却尘世烦恼,淡雅高洁的品茶意境,饮茶讲求趣味,对茶具茶汤亦皆有所要求,可说是浪漫苏醒的年代,明许次纾
《茶疏》写道:
未曾汲水先备具。必洁必燥,开口以待。盖或仰放,或置瓷盂,勿竟覆之案上,漆器食器,皆能败茶。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之。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吟坛发其逸思,谈席涤其玄衿。
文中所说的是茶具的摆放及品茗过程,通过饮茶打开五感,明心见性,修养身心,提升审美意趣,通过五官的舒适感觉,吟诗玄谈抒发灵感。
明屠隆《考槃余事》中提及,明代茶人一向主张:
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兼以白石清泉,烹煮如法,不时费而兴。能熟习而深味神融心醉,觉与醍醐甘露抗衡,斯善赏鉴者矣! 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乳泉以
灌嵩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由此可见明人饮茶时不论对象、烹煮、品味、相当的讲究,讲求闲适、真趣、清赏超越性灵的生活态度。
清代中叶的诗人袁枚是一美食家,他的著作《随缘食单》上有一段他在武夷山与寺僧品饮的记载,寺僧以当地名茶武夷岩茶款待他。食单上写道: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闻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在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尽得个中三味。
这段话同时也凸显了岩茶的茶性,因其茶气强,滋味醇厚,故而品饮时不宜大口,宜浓不宜淡,所以袁枚诗中说杯要小、壶要小、须慢慢品饮方能释躁平矜。功夫茶俗不但要闻香试味,也要能平矜悦性,连带地也讲究茶具,所谓“功夫茶四宝”,要求的就是茶汤浓郁、饮茶先嗅其味,再品其韵,杯以“若琛”最佳,约在 10 至 20 毫升。根据清代袁枚所言:“余尝尽天下名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烹茶需要用到的器物很多,每一器皿都很讲究,但以茶杯最为重要,这也是品茶人最在乎的,是品饮者直接接触的器物。清冒襄在《岕茶汇钞》中提到: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壶任独饮,方得茶趣,何也?壶小香不涣散,味不耽搁,况茶中香味,不先不后,洽有一时,太早未足,稍迟已过,个中之妙,清心自饮,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所以袁枚说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可见袁枚品茶已达至高之境,能够清新自饮,体会杯中茶趣。
品茶文化在明清以后,出现了反璞归真的现象,茶人借由品茶过程,实现精神上的企求,让心灵得以抚慰,像朱权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为了“破孤闷”而专注研究茶,避世写了《茶谱》潜心茶道,提出了以茶悟道的观点,认为探究造化,是要从烧水煮茶开始。文征明嗜茶,为人正直,不事权贵,淡泊仕途以茶示决心,赋诗作画,有诗吟:门前尘土三千丈,不到薰炉茗碗旁。可见他以避世为乐,以饮茶为欢的高尚境界,任凭门前车马喧闹,依然淡定的在茶炉边烹茶,品茗自乐。还有张岱的以茶会友,他说:非大风雨至,非至不得已事,必至其家,啜茗焚香,戏谈谑笑,十三年于此。除非刮大风下大雨,十三年来每天造访云谷,显示两人的茶谊根深蒂固。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所谓禅茶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茶性蕴含着茶德。品茶如同品人,品茗过程除了感官上对色、相、为味的要求,还要提升到心灵的体会和感受,追求一种平静、
恬淡的精神境界,如老子“致虚守静”的养生概念,茶叶自身的药理功效外,以茶养性,求清气长存、延年益寿,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借由品茗过程反观自我,体悟到道德,完成自我的超越与坚持。
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无喧嚣之形,茶性与茶品自然的元素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延伸到人们的感官精神中,形成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唐代刘贞亮对茶德有更具体的阐述: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
中国禅宗形成后,僧人因禅修而饮茶,沿袭至今,潜移默化,饮茶成为佛教丛林的佛门规式。中国茶道可说是由禅而兴起,因禅学而成熟,也因禅学而造就出特有文化。唐代怀海禅师制定了《百丈清规》,将坐禅、饮茶列为规式,饮茶开始被纳入佛门清规,之后寺院茶礼逐渐成形,饭后三碗茶就是当时吉州禅寺普遍流行的和尚家风,当时茶与禅的关系已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茶器美学的概念也渐成气候。直到南宋时期,禅学在整个社会普及流行,也助长了茶禅文化的发展。
《百丈清规》里提到丛林禅茶,由于坐禅易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禅教是佛教的一宗,也称禅宗,所谓“禅”也就是“止观”的意思;即通过坐禅入定,求得心
静为“止”,观即是观视内心,对心进行反省观察,进行宗教修养。这种止观禅法,是随着佛教经籍于汉代时传入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真正成为佛教一宗并流传,是在南北朝时期,盛行于中唐及至五代时期。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日趋腐败,战火连连兵灾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禅宗宣扬“顿悟成佛”,这对遭受安史之乱祸害的人们而言,无非是是最大的精神支柱。
中国最早记载“坐禅用茶”的文献,乃见于《晋书艺术传》,传曰:东晋僧人单道开坐禅、昼夜不卧,日福镇首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夕时,僧人禅修静坐时间长易感疲惫昏沉,饮茶可提神助修。僧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的昭德寺修行时,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饮茶以提神防睡。陆羽《茶经》《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茯苓之气,时饮茶酥一二升而已。
古代僧人须持过午不食的斋戒,因不作;为了解渴,就要喝水;消愁解闷,就要喝酒;要提神醒脑去睡意,就喝茶。所以说茶不但有止渴作用、也能提神消除睡意、解烦闷,有助于修身养性,对禅修、打坐有很大的助益。
唐代僧人参禅之风盛行,禅宗重视“坐禅修行”,坐禅需摒除杂念,专注于前,所以要求僧人“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可养心提神,促进思考,于是寺院饮茶之风鼎盛,也因此促成了茶禅融合的契机。《百丈清规》中多处述及的“礼茶之法”如:
大众就坐,侍者归中问讯揖坐,进中鑪上下监至外堂烧香,香合安元处,退身当下问讯。上下间外堂问讯了,归中立,鸣钟二下,行茶遍瓶出。复如前问讯中立,鸣钟一下,收盏。
文中所述不仅是象征寺院的仪规,也是内心的修行,百丈禅师怀海制定这些茶礼,将整个僧堂内的茶礼程序,钜细靡遗地描写,从入堂的规矩,烧香礼拜巡堂请众,鸣钟就座,行法事人向圣僧的问讯礼仪等,让僧人遵循礼法。同时,自然而然行道,让禅法落实在如礼的生活中。清规中记载着许多茶在寺院中的使用方式、功能作用和意义,寺院法堂设有两面鼓,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擂茶鼓。禅寺中有设有茶堂,有“茶头”执事一职,专门负责在佛前供茶,供祖师的奠茶仪式,为僧众、信众奉茶等。在丛林禅寺住持上任要举行茶礼,和尚迁挂遗像也有献茶仪式,寺院中有种植茶树,耕种、采制茶叶,都视为佛事。百丈禅师曾开示大众:吃茶、珍重、歇。拟议更思量,知君犹未彻。所谓禅门三诀,以茶悟道是也。由此可见茶和禅林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这是僧人们结合饮茶、茶仪,内修定慧。在品茶过程中同时实践境修止观,开启五感,眼观察色、耳听水沸、鼻闻茶香、舌品茶味、手触茶感,摄心专注于茶事,调身、调息、调心,进入身心合一的茶禅境界。
茶圣陆羽是佛门弟子,后成为茶圣,也是受了佛门影响。古代僧人悟道、参禅、弘法等,用茶来清新提神,寺院中大都珍藏着许多茶品,其一用来招待施主和宾客,二来供寺僧们念经时饮用。儒家主张以德治天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这都是养生的关键,在自然恬淡中延续并超越生命,品茶若能达到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便是最佳的养生之道。茶是苦味之上首,苦味则是诸味之上首,而心脏爱此味,心脏兴则安诸脏。
唐代茶人斐汶在《茶疏》中提及茶的四个特点:性精清、味淡洁、用凡涤、功致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饮茶使人的心情平和,消除烦恼。早期达摩的“如是安心”、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融的“心为本”、禅宗如神秀的“极力摄心”马祖道一的“只未了之心是(佛)”、南泉普愿的“平常心是道”,说的都是内在心灵的体悟,并非对外在环境的适应,不为满足物质需求。追求德是精神内在的平衡状态,所提的安心,是指抚慰内心焦虑、紧张、恐惧、困惑的心灵。而茶性精清、味淡洁、用烦涤、功致和,可带领人们提升到空灵美妙的高度,甚至成为安身立命的终极信仰。
明代文人徐柳在《天心禅茶疏》中描绘天心永乐禅寺的茶禅盛事,其中茶膀的蕴意深远,文中书写:借水澄心,疾即茶演法,涤睡眠于九结,破昏致于滞于十缠。……
非关陆羽之家风,压倒赵洲之手段。以致三朝共啜,百辟争尝。使业障惑障烦恼障,即日消除;资戒心定心智慧心。…法是茶,茶是法,尽十方世界是个真心;醒即梦,梦即醒,转八识众生即成正觉。
文人以浪漫手法描述永乐禅寺茶禅交融的动人画面,不露禅字,却将茶禅一味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禅宗思想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他吸收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使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得以融通,从而对中国茶道核心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将茶的特质运用于身心养生与心灵的提升,从日常饮茶养生、提神,做为精进坐禅的良方,最终将茶与心相互交融,将茶融入禅的修证中,以茶崭现圆满生命,让茶超越物性的原始意涵,既帮助修行人进入证悟之道,也让人们借由茶开展自身的心灵世界。通过茶进入禅境。禅的精神是悟,茶的灵魂是品,禅是悟,茶是心,如此的养生乃是进入中国茶道的途径,进而能体会茶禅一味的意境。
赵州禅师“平常心是道”的禅法中,被认为最高深的禅道是吃粥、洗钵,以平常心做平常事,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以平常心行事对待,而不刻意修行禅法,便是“道”。喝茶也是如此,茶圣千利休在《南方录》中提到:“茶道无非是烧水点茶。”这与赵州禅师“平常心是道”境界是一样的。宋代无门禅师诗偈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传达的也是平常心的观自在。
陆羽的忘年之交皎然,是一位诗僧,他在《饮茶歌诮催石史君》一诗中,首先提到了饮茶三个层次境界: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二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皎然的三个境界,“涤昏”是茶的化学物质具有中枢神经精神兴奋作用,让人神清气爽,精神集中之后,思虑益加清明,感受内心与外在环境融合。“清神”是饮茶之后使人神清气爽,思绪更加清醒,内心与外在统一到无限觉受,感受到如飞雨洒轻尘般的清凉境界。三饮便得道,到了这个境界,所有的忧愁烦恼都烟消云散了,这是饮茶的最高境界,“品茶悟道”了。茶之于僧人,可涤寐、清神,更可得道,这种悠然神往近乎禅境,不仅僧人,文人亦向往之。饮茶讲究心灵的平静和环境的清优,参禅品茶,品茶参禅,茶禅一味都是追求境界的提升,僧人们种茶、饮茶,在孤寂的佛家生活中,体悟佛的本性领悟“菩提真谛”,僧人在品茶过程中,体会茶性平和,使人清心寡欲,不生妄念,这与禅宗的哲学思想有相同理念,对于僧人悟道有极大助益。茶与禅宗早已密不可分。 茶禅可说是茶文化的核心根源,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修身养性,儒家以茶规范礼仪,佛家用茶思维悟道;文学家以茶书作诗文,艺术家以茶审美鉴赏茶艺、禅宗更是通过茶平和静虑的方式追求顿悟,领悟佛法的真谛。
一个好的茶师,可以是一个禅者,好的禅师,也可以泡出一壶好茶,或是感受一杯好茶的乐趣。由此可见,茶对禅宗而言,是养生用具,亦是得悟途径,更是体道法门,这两种境界同时达成,将两个不同属性合一,衍生出茶禅一味,从而让中华文化传统有了更丰富的底蕴。
宋代临济宗禅师圆悟克勤是最早明确提出“茶禅一味”思想的人,他潜心钻研禅与茶的关系,以禅学思辩品味茶的境界,终有领悟,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四字,显现出茶与禅的不可分离与相互映照,并从理念上发扬光大,其著作《碧岩集》在禅门影响颇大,被誉为禅门第一书。圆悟克勤禅师亦曾手书“茶禅一味”,赠予参学的日本弟子荣西,至今禅寺的手书原迹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了“茶禅一味”的说法,是宋代禅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日本茶道的开始是十五世纪茶道之祖村田珠光的时代,其弟子武野绍鸥宣扬的村田珠光的茶汤,将其心法传承给弟子千利休,此后日本茶道树立。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说:茶之始为药用,慢慢却成了饮品,在八世纪的中国,茶,更以上流社会的风情雅致,步入了诗句的殿堂。十五世纪时,日本则将其晋升到一种唯美的信仰——茶道唐・玄觉《永嘉正证道歌》曾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刃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闻闻。”只要用心感受,不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只要体会安定自然,万事万物都是禅机,“茶”只是禅修中众多“借假修真”的媒介,无疑的这是禅门茶道的特色。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静心禅坐,聚思悟道,坐禅长达数日,久坐难免困乏,清心提神的茶便应运而生,佛门淡泊人生态度,而茶性净洁,无疑成为最佳饮品,更与僧人结下不可分割的关系。唐代中叶饮茶风俗大兴,据唐封演的《封式闻见记》中纪录了北宗禅习茶的情景:
南方人好饮之,北方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傚,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间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
由此可见禅寺与僧人将茶视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也说明了寻常百姓茶坊饮茶的盛况,推广了的饮茶风尚。由于唐代盛行的禅宗寺院生活,提倡饮茶,将饮茶习惯仪式化,也因此让饮茶与精神提升的过程有了关联。茶之于僧人,可洗去昏寐,可清神,有如得道般的境界,这是僧人与文人向往的禅境。
茶禅一味的思想,在中国发端,渗透到生活各层面后,进而有许多相关茶礼仪的规范,禅宗对茶礼的规矩要求更是严谨,可说是僧门的礼仪训练,许多禅师以茶提示禅机,阐述茶与禅的关系。但将茶禅一味思想贯彻入微的应算是日本人了,从村田珠光创设“四叠半”的茶席开始,珠光认为学习茶道最忌讳的是,存在内心的我执我慢,因此创设小茶席,与饮茶方式结合,注入禅的精神,以便自悟本性。
集日本茶道大成的千利休,在其传书《南方录》开宗明义指出:宗易云,茶事之茶汤以佛法为第一,修行得道事也。以家居结构、饮食珍味为乐乃俗事之乐也。如若无家,饮食饥饿之事也。此佛之教,茶汤之本意也。小茶席的茶道首先须秉持佛法,进德修业以求悟道,住在豪宅吃山珍海味美食的种种享受,获得的愉悦是世俗的、官能的享受。住屋只要能遮风挡雨,吃饭只求不饥饿的程度,便是佛陀的教义,更是茶道的本意。认为茶道的本质是佛法之现象表现,修行茶道便能得到,亦能获得解脱之道。千利休的高徒山上宗二在《山上宗二记》中记载着:茶汤出于禅宗,因此全然是僧侣之行也,珠光、绍鸥皆禅宗。茶道是从禅宗而来,回归以心为根源的茶道,以禅宗为依归,做为禅宗的行为准则。珠光、绍鸥都是禅宗的门徒。寂庵宗泽《禅茶录》也明确以茶与禅之间的关系为课题,《茶事以禅道为宗》,以体用赋予茶与禅的意味,以一心不乱的空寂为主体,肢体举止为用,茶事之行为皆显佛心之教诲。然而贯彻茶禅一味最彻底的应属千利休孙子千宗旦。他在《茶禅同一味》的著述中提到,如何借由茶道修行以达心悟自省,文中说道:
借由茶事求得自性功夫,别无他法,只要静心专注集中意志力,一心使用茶器而进入三昧的境界。如使用茶杓时,全神贯注于茶杓,无其他念头,放下茶杓时,以敬物的态度将之安放原处,其他器具之使用也一样。再者,使用的器具放妥后,缩手之际,不可松懈,应以相同心情移到下一个使用的器具。点茶如能随着器物的变化,精神维持不变,连贯一气,就是深得点茶三昧了。
“三昧”是禅定功夫的一种,如操作茶勺时,全然专注其心于茶杓,将自身与茶勺融为一体,要做到毫无自体的主体性,便是进入三昧境了。有人认为日本茶道过于重视仪式,过于讲究操作的过程,虽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却偋弃了味觉品尝的愉悦,笔者认为虽然喝茶饮的是茶汤本质,但通过严谨的态度,敬器、敬人的精神,可让人静心品茗,进而敬天、敬地以感恩惜福的心境对待人事物,这就是茶道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
日本的“茶道”一词在千利休所著《南方录》“觉书”中开始普遍化使用,然而一般而言依然沿袭自中国,称之为“茶汤”。茶道是一种茶叙的仪式,自古以来日本称之为茶汤,而喝茶的叙会则称为茶会。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说:日本的武士道是“死的艺术”,而茶道则是日本孜孜以求的“生的艺术。”日本茶道将茶事与茶人的生命相关连,在茶道中展现艺术、完善生命,将世俗饮馔之事提升至一种纯粹而唯美的信仰。
729年,日本圣武天皇曾召百僧,讲经赐茶,并派高僧到中国学习佛经,805 年最澄禅师赴中国天台山国清寺留学,回国时携回天台宗经论疏记及佛教经典,同时也将茶种带回台麓山种植,后来空海和尚也到中国取经带回茶籽,所以最澄禅师与空海禅师可说是日本栽茶的始祖。日本饮茶,是于奈良时代通过遣唐使与僧侣将中国饮茶习惯正式传入,后因遣唐使废止而一度中断,直到谦仓时期日本禅师荣西渡宋归国再次带回茶种与茶具,加上《吃茶养生记》的付梓,根据中国寺院的饮茶方法,制定饮茶仪式,大力阐扬饮茶的好处,兴起新的农业形态,开始扩充茶园、著名产地竞相栽种茶树,书中提到: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而已。称“茶”是上天的恩物,圣药的本源,使茶迅速在国内流行开来。当时更兴起了仿宋的“斗茶”,后来演变成赌博性质,从荣西禅师提倡饮茶养生,到斗茶歪风兴起,曾一度引发知识分子的担忧。
其后村田珠光简化了当时的茶室,舍去华丽与雕饰,还原到一种质朴的感受,改在四个半榻榻米大的小房间举行茶会,依禅宗质朴沉稳寂静的饮茶方式,制定“茶法”,这就是“草庵茶法”,珠光也因此被尊称为日本茶道祖师。完成珠光理想的“草庵茶道”是武野绍鸥。绍鸥采用田舍风“地炉”的设计,建筑“草庵式”茶室,使用日本在地茶具,在质朴中满足于不足,培养真诚的待客之道,绍鸥认为“正直”、“谨慎”、“不骄慢”就是“空寂”。接着千利休更进一步创立“草庵式小茶席”,将这份质朴的感受更完整化的体现在的意境与事物上,完成了“侘茶”以贯彻绍鸥的茶道思想,自此日本饮茶习惯再度盛行。
而日本饮茶习惯正式确立形式制度,建立“茶道”精神,是在安土桃山时代的千利休出现之后。利休时代是日本茶道风气鼎盛的时代,上至公卿贵族武士,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喜爱茶。日本茶道建筑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空间茶庭。茶室,其用意是让客人先行至茶庭放松心情,再进入茶室享用茶汤。茶庭又称“露地”,这称呼是由千利休创立,用意是让客人在茶庭静心涤荡世俗欲念,启发清净自性以培养进入茶道世界的情绪。千利休订定“和”、“敬”、“清”、“寂”四规,此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指的是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茶经—六之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 说的是茶汤如做得好,品饮起来珍鲜馥烈,芳香无比,一“则”茶末只煮三碗,茶汤才能鲜爽浓烈,较次的是煮五碗,如果五位客人便煮三碗分饮,七位客人便煮五碗均分。品饮时互相谦让,“和”、“敬”精神很自然贯穿整个品饮过程。“清”、“寂”也写作“静”、“寂”,是一种审美观,这种美体现在“侘”字上,有寂寞、孤独、郁闷的意思。
九松真一是真正落实日本茶道理念的实践者,他将茶道特有的“闲寂精神”与禅结合,呈现了七种美学属性。此即为“不均齐”、“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与“静寂”。 197 意味面对现实的不完美,能够欣赏缺陷。“清”、“寂”是要求茶室及茶庭应保持清静的环境和氛围,沉稳、安静、平和、内性自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从茶道仪式的开始到结束,以静为旨,在无言的静寂中展露,以求得悟,感知唯美,从静中品味动美。茶会以一期一会的心境呈现,实质上就是佛教所说无常的概念,将茶会视为一世一度,用心对待,主客之间心心相映,以礼对待。因为一生只有一次一起喝茶的机会,所以喝的每一口茶都抱着感激的心,格外珍惜,这就是一期一会的概念。
宋代的点茶法带入日本后,演化成今日的抹茶文化,但宋代“末茶”工艺早已失传,现今所见“抹茶”是按日本抹茶标准和工艺生产的现代抹茶,日本茶业中央会对抹茶的定义是由覆蓋栽培的茶叶鲜叶,未经揉捻直接干燥制成茶叶,经石磨碾磨后制成的极细粉才可被冠上“抹茶”的名字,其他所有粉末状的茶叶,都只能叫做“粉末条”。唐宋时期的喝茶方式,是用一只茶碗,将茶叶放入碗中,用类似竹刷子的茶筅,再将茶末置入碗里打出泡沫饮用,即是今日抹茶道的滥觞。而日本禅师传习了这种茶道,也从中国带回一些茶碗回日本,当时这些茶碗并不称“天目茶碗”一般通称为黑釉、建盏、或星盏。但因日本禅师是从中国浙江、安徽边界天目山附近的禅寺将茶碗代带回日本,所以就称为这些茶碗为“天目茶碗”。荣西禅师从中国天目山带回的建盏,现今日本称为“天目碗”,日本抹茶道在千利休推动“清”、“敬”、“和” 、“寂”的茶道精神下,逐渐舍弃追逐推崇唐代茶器的局面,发展了属于的日式风格的茶器,自此日本的在地作家开始受到瞩目,日式风格茶器也开始发展出简约质朴富于精神层次的茶器,与中国茶器的釉药色泽和造形有着明显不同的辨识度。
日本茶道受禅宗影响很大,村田珠光在 15 世纪后期提出“侘茶”的观点,创造了草庵堂,为茶道订下形式和内涵的概念,称为日本茶道始祖。自此茶、禅合一的茶道才真正出现。建立“侘数寄”茶道,是热爱不完整,残缺不全平凡的茶具的意思。主张通过修行领悟茶道的内在精神,是日本最早的茶道思维概念,即崇尚幽静简寂的喝茶风气。茶圣千利休指导乐长次郎烧制“乐烧茶碗”时,结合禅宗思想将茶碗提升至“侘寂”的精神层次,乐烧茶碗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影响着近代许多烧制茶碗的陶艺家。茶具延续唐代器物作风,有了备前烧及信乐烧等和物,欣赏角度亦由崇尚华丽,转为幽静寂简的残缺美学概念,珠光之前人们以唐物为贵,茶具上讲究华美精致,追求奢侈华丽,而珠光提倡清贫简朴,认为黑色陶器色彩幽暗,具有朴素、清寂之美,以此质朴茶具真心诚意待客既有审美涵养,也具道德情操,这种观念思想来自于禅宗。
室町时代形式极为奢华的“茶书院”为炫耀并展示中国制造茶具,兴建银阁寺,之后千利休革命奢华茶文化与推行美学新思维概念,倡导简朴虚怀、崇尚自然,将四张榻榻米的标准茶室,缩为三张或两张半,将茶室装饰极简化,深化草庵茶的茶禅精神,提倡“侘寂”美学新思维,将“侘茶”的境界推向顶峰,更确立了统一日本茶道精神理念。
日本著名国宝“待庵”,是茶圣千利休创立的茶室,空间仅两个半塌塌米,“待庵”因空间有限,主客需坦诚相见,主客之间任一微小动作都无法闪躲,无法掩饰,彼此相互观照而无所遁形。因此主客之间的举止都需完美得宜,专注于前不得轻松,喝茶可说是一种修行。“待庵”座席前面,位于躏口处上方置有木架,名为“刀挂”,顾名思义是请茶客入屋前将刀具挂上,即要客人一但进入茶室要放下一切,专注于前享受当下。进入茶室,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须屈躬卑膝,低头进入茶室,意谓众生平等,无形中透露出利休所期待的理想世界。茶室的简朴素净,超脱尘俗,因此被世人认为是真正的隔绝红尘喧嚣的神圣殿堂。
日本的禅艺术毕竟深具日本的民族性格,多数时候有着“以形式完成内在”的特质,因此常以极简风格规范,来达成当下本自具足的生命关照。其中花道、茶道都有这种特性。日本茶道着重思想,很多仪轨操作和器物的完成,并非只是注重外在形式,而是希望借由外在形式去完成内在,在实践过程中,由形入心。即所谓转心成象,转象成心。外在形式的熟练影响事茶者的自信心,茶人熟练掌握茶事仪轨,使茶人操作过程融入茶席中,通过虚实相映,结合“有形”的事实和“无形”的概念,创造茶席意境。所谓“器”,形于手而发于心。武田老师说:“茶道最讲究的是形,先做出形之后,再在其中放入心。”先将外在形式完成后再放入心,融入其中,先行后心的目的在于培养集中精神的习惯与能力,进而以“形心合一”为理想目标,通过茶道精神仪式达到平静沉淀心灵的目的。对繁忙焦虑的现代人来说,饮茶可以不只是单纯品茗,以固定的形式演练操作事茶仪轨,因日本茶道事茶仪轨过于复杂,容易出错,避免出错只有专注于前,心无杂念,抽离现状,处于当下,即便身处闹事,仍然可以让自身处于安定自在的情境。日本茶道的每个事茶细节都是要求高度集中精神,以及活在当下的状态下进行,茶会前的事前准备,也有一定的礼节,个人曾经历这段学习,颇为不解,慢慢从中体会,发觉茶道不能执著于茶的滋味,应是没有刻意的追求,只是通过茶汤的体验沉淀身心灵,甚至是安身立命于此终极信仰。
日本哲学家久松真一《茶道的哲学》写到:
吾等今幸入露地草庵,得参茶道之玄旨,修和敬清寂之法,愿攀前贤古圣芳躅,苟且物流游戏逸乐、趋好事骄奢,偏固流仪技艺堕邪路,坚把持住“侘数奇”缔,专旨心语,观一期一会,道业无倦,事理变修…以茶十德饶益世间。”
最后,简要介绍下当代茶艺。
当代茶席文化主要是在台湾形成气候,或许源于台湾特殊的文化背景。两岸开放,茶人交流,紫砂壶和茶业在台蓬勃发展,加上曾经是日本殖民的身分,文化的交互碰撞,促成这段历史。追溯本源,台湾的茶席文化源自于福建小壶泡法的功夫茶,功夫茶也称老人茶,泡茶用具及程序极其讲究,流行于潮汕地区,潮汕人将茶叶称“茶米”,所谓“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喝茶已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亦称为潮汕泡。功夫茶融入江南文人的雅致茶艺,加上受到日本茶道美学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台湾茶艺活动。
受到明代品茗很深的影响。明代许次纾《茶疏》《烹点》中记载:
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丛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
茶道呈现的境界乃是简朴、俭约的,它涵概了精神和艺术的层面。茶席如同行动绘画,更是一首无言的诗歌。追寻生命的底蕴,艺术是作为敲门砖而存在的。“茶席”则是茶道的具体呈现,方式包括整个茶席空间和演绎过程的设计,如茶器具的配置、演绎步骤、冲泡技巧等多元具足。通过看不见的精神美,看得见的器物配置美感、事茶者的语言、仪轨操作的肢体形式,呈现出茶道之美,在泡茶过程中证悟茶道精神。
陕西作家丁文认为;“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茶艺指的是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变成一门艺术。” 因此所谓的茶席展演不只是科学的将茶汤完美表现,更要以艺术的方式泡一壶好茶,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水温、冲泡时间、动作仪轨等技术,在冲泡操作过程中以艺术美感方式呈现。茶席展演过程呈现的冲泡技艺,让人有安定专注于前的美好享受,不但茶器摆置具有美感、茶汤呈现美味,也蕴涵意境的美感。
古籍上并未见“茶席”一词,明代茶艺行家冯可滨的《岕茶笺》中罗列了“饮茶食十三宜”。曰:品茶也,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徜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僮。其中所说的“清供”、“精舍”,指的就是茶席的摆置。
茶席,是以“茶事”为基调,以茶为核心,茶器具为载体,通过事茶人以事茶礼仪,在特定空间结合花艺、画轴或雅乐等艺术,建构特殊氛围的品茶空间,既蕴含茶道的抽象哲思,也呈现具体的仪式美学,既是事茶者的一方天地,也是品饮者身心的释放,这空间的内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却都是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追求为诉求。
写作《茶席》一书的池宗宪说:“将茶席看成是一种装置,是想传达摆设茶席茶人的一种想法,一种漫游于自我思绪中,曾经思索想表达的语汇,将茶席成为一种自我询问与对话的作业模式。”
茶为客观事物,“茶艺”则是人所创造出来的美好事物。茶可以只是生理上解渴的需求,亦可将之提升至精神层次的享受,进入艺术境界的美学领域,通过审美的美感营造空间情境,融入茶文化意涵的品茗体验,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践,增进生活逸趣。
关于茶文化,我能想到的差不多就是这些了。
最后,写作过程中记忆不清的部分参阅了如下书籍,供参考:
丁文,《中国茶道》
吴觉农,《茶经论述》
洪启嵩,《问茶解禅》
章柏年书,《唐陆羽茶经》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从 6 世纪到 9 世纪》
郑培凯、朱自振,《中国历代茶书汇编》
西周时代朝廷祭祀时已经用到茶。
《周礼•掌荼》中记载: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两汉魏晋时期的清谈和玄学之风也促进了文人与茶的结合。最初的清谈家多如酒徒,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后来清谈之风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酒使人兴奋,喝多了却有失雅观;而茶则可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于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
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茶文化思想与茶相关,此时茶已经超出了它的自然功能,其精神内涵日益呈现,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代时期,茶始成书,茶始销世,茶始征税。饮茶风俗、品饮技艺都初法成具,中唐时期陆羽《茶经》的问世,把茶文化推向了空前的高度。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极为深刻。
唐朝大批遣唐使来华,到中国各佛教圣地修行求学。当时的中国各个佛教寺院已形成“禅茶一味”的一套“茶礼”规范,这些遣唐使归国时,不仅学习了佛家经典,也将中国的茶籽、茶的种植知识、煮茶技艺带到了日本,使茶文化在日本发扬光大,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并赋予新的精神内涵。
直到现在,日本还保持中国蒸青“碾茶”的生产特点,而日本著名的“天目茶碗”则是由入宋的日本僧人到天目山径山寺、禅源寺学习归国后带回日本的,被奉为日本国宝。
“一种中国人久已忘去的茶道,他们正弄得津津有味。那是佛教上来的玩意,表现一种欣赏小东西的沉思哲学。这种茶道的仪节是非常繁重;日本人生活里充满了这种类似的无聊。”这是无疑义的,日本的茶道,是从中国茗饮方法或者说茗饮艺术演化出来的。我们仅仅是把茶作为一种艺术享受,而日本却妄图从茶里得“道”。
台湾茶道就不细说了,都是从鬼子那里学来的。
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
“茶文化”广义的说法:也即是通过茶事而与人类生活经验相关并化成的人文历史累积。狭义的解释则专指与品茗相关的文人生活体验、仪礼及其审美情趣,如茶艺、茶道、茶礼等。
从玄学的角度上来说,茶的奥妙是它融合了古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茶—是茶树的嫩芽制作而成,生长于土木之中,沉寂于金火,终而复活于水中。
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籍乎器,谒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到了现代,我很认同林语堂说的话:
“我认为文化本来就是空闲的产物,所以文化的艺术就是悠闲的艺术。”“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中国的茶文化,向左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向右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对于茶时代烙印是一种无痕的印记文化是一种血脉特立独行文化和底线冲突下的选择独立思考是在各种观点中独善其身1
时代烙印-无论拥有多么独立意志的人和物,你都逃脱不了时代的痕迹
大唐的开放和自信,有了这样充满张力、没有侵略性的骨感线条美
宋代的雅,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文人可以忧国忧民,却也不忘风雅之事。相对于大唐少了豪放和自信,多了细致的美。
明朝的通俗,因为接地气,所以通俗文化的发展让戏曲和小说的发展,但也看到遥望唐宋文学成就的落差,但也可以接地气通俗文化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这个时代完成的。所以朱元璋也让茶叶褪去繁复,出现了“废团兴散”,也正因此,茶叶开始进入了大发展时代。
每一个年代,都有其独有的时代烙印,茶叶也不例外。
所以,海纳百川的唐代饮茶之风可以盛行全国,所以这个时代的茶文化进入空前的发展,茶馆林立,有了《茶经》,如果说茶在魏晋时期还是文人圈层的文化的话,那么唐代的开放却让茶进入了一个与民同乐大发展的时代。
所以,宋代出现了精细繁复的龙凤团茶,也让审美有了更多的外延,也有了点茶斗艺,茶中百戏。这一切,在历史上都看作宋代是茶文化的巅峰,我觉得这一点,当之无愧。
所以,明代的务实和接地气,也出现了摒弃团饼,大兴散茶,去除繁复的细节。虽然看似这一过程是缺乏想象力的,但简单,直接,高效,接地气。这一时期,我们茶叶的著作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诞生了《茶谱》、《煮泉小品》等等,而且黄茶、黑茶、红茶等等其他茶类,都是明朝后开始出现的。所以看似缺乏想象力的明代,却是富有创造力的。
为什么要谈时代烙印,我更是想对今天很多片面理解茶叶的一个深层次解读:无论你觉得当下或者以往的茶是否符合你个人的预期,但这最终都是时代选择的产物。
这一点,最常见的就是很多人在宣传茶叶的时候会一味的宣传什么传统、古法的工艺或者习惯,其实这是荒唐的。
拿远了说,如今的散茶通过揉捻等工艺,尽可能的有利于茶汤冲泡下浸出汤汁。而古代制茶工艺到不了这个水准,所以才有了“炙、碾、罗"等工序后煮茶饮茶的过程,而今天还有不少人拿今天的散茶如此操作,其实在茶本身的体验是不太合理的。
拿近了说,很多人在销售茶叶的时候张口就来什么古法传统,其实都没有深究过这个古法是古到啥时候,出现的背景和历史到底是什么情况。比如很多人认知的误区什么所谓古法红茶好喝,但实际上以前的揉捻是用脚的,干燥也是很落后的晒干方式,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红茶都是选用较为粗老的原料,喝起来浓苦味重,没有做过研究,真的少去套用一些古法去彰显自己的传承。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可笑的。
所以,希望大家在听到各种大师拿出很多传统工艺、古法传承之类的词语时候,你应该多留个心眼,至少问两句这个古法是什么方法和以前一样?这个以前又指的哪个时代。所以很多时候以前的好在今天看来可能不值一提,都是特定时代烙印下的产物,今天的好坏也不过如此。
所以,你要知道在历史上甚至在今天部分地区
土家族会用茶叶加生姜、大米捣碎煮饮;
瑶族认为先油炸糯米,再加花生黄豆炒制,加水煮茶是一种美味;
魏晋时期饮茶会加入葱、橘子等调味饮用;
如果抛开时代印记去看这些,好和坏则是没有答案的。
每个时代都有因为文化、价值导向等因素微妙的决定一个时代的审美,他是一种没有痕迹的烙印。甚至会决定一个时代的大众喜好,茶叶也逃脱不了这种印记。当我们跳开时空的差异去看待好和坏,永远都是片面的。
2
如果说时代审美是变化的,那么文化是延续的
其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不太主张过多谈茶叶的保健功效、谈茶叶带来的不同个人精神层面体验,甚至我认可存在的茶气、茶韵等我觉得过多在消费者面前谈都是会带来大量信息差和误导的。
但前阵子我去外地在飞机上,在看《中国茶文化》的时候就在想,到底是什么让茶叶能够在中国持续几千年?真正能让茶延续下来的是什么?是茶的功效?是茶的口感?我觉得任何单一方面去考虑都太简单了,只有文化一词,才能从方方面面去理解。而且我甚至认为,茶叶的本意的香、味这样的内含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还是文化。
文化一词其实是涉及生活方方面面,一旦铺开去谈,那么我觉得以我目前的学识,很难讲清楚。只能从简单角度来看茶文化无外乎以下几个方向:
柴米油盐酱醋茶
其实这里的茶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部分,这里不是简简单单的习惯,因为随处可得,因为冲泡的便捷性,因为饮食、生产等等的延续性。所以让茶叶成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有更香甜的饮料,如果还在简单的看待饮茶的体验或者便捷,其实茶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一旦回归到文化的本质,你就会理解,这一切是有文化延续的,比如是因为中国是茶叶产量大国,我们有产地便捷性。
原产国的优势,让我们有着获取低成本原料的机会。
中国唐代开始茶馆开始普及,民间盛行饮茶习俗。并且很多文献也都记载了饮茶与日常饮食一样重要,比如《论往播增榷茶疏》提到”而又茶为食物,无异米盐“
世界三大饮料中,可可和咖啡我们都不是原产国,而茶叶我们是原产国,理所应当的存在。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社会,所以观念中总会认为自然的,健康的才是最好的,所以目前世界上有这么多工业发展下产生的饮料的存在,在中国却无法完全取代茶叶。
所有这一切看成是文化,才让茶作为日常饮品得以延续。
琴棋书画诗酒茶
这个层面,更多是茶叶的精神承载。
茶叶自古以来从上而下的影响,在魏晋时期门阀制度下的奢靡风气被一些有识之士唾弃,所以出现了陆纳以茶待客,提倡节俭养廉。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佛家的思想发展,也让茶叶与其发生了联系,僧人饮茶融入”清静“的思想。到今天回看历史”禅茶一味“也是有历史延续性的,而且也有了:”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其实今天看来很多茶叶的诞生故事都跟寺庙或者僧人有着联系。
在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也经常赠送好茶以表情谊,并且收到后还会写作品,比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刘禹锡的《尝茶》等等。
其实,在今天看来,我们有时会觉得有很多人经营茶文化有些脱离了茶叶本体,给人制造玄学之感。但实际上这样的文化才赋予了茶叶能够长久存在的基石。
枸杞茯苓保健茶
这个层面,更多可以追溯到茶的缘起
茶叶最早之所以被人利用,就是因为食物短缺,烹煮食用后发现了其一定的功效。可以这么说茶叶被人重视,跟其一定的功效逃不开联系。
所以也有了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解之的说法;
也在四川地区有着《茶叶得传说》一位老人独自涨得难受吃茶叶而消食得传说;
甚至在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各种科学研究证实的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功能,杀菌功效。
其实在中国中医的各种理论例如药食同源、以食养生的理念,也都深入人心。
所以,无论我个人对茶叶保健养生实际功效如何不谈,但我们每一个以茶产业谋生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这种文化的恩泽。
茶叶外延企图获得健康、附庸风雅、禅茶一味,我甚至发现才是茶叶真正得以延续的传承,而对茶本身的体验什么茶好喝,什么香气,浓淡的选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层,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这个问题是争不赢的。而一旦回落到喝茶是自然健康的、是有门槛有文化的、是有意境的,不管你对这些感不感兴趣,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认可其存在的。所以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日常文化中会出现下面这样的观念:
有些人非常在意茶叶是否够天然,是否无污染;
而有些人会大肆倡导无味之味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有些人甚至企图追求喝茶获得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呼应,感悟人生,追求悟禅的一种境界;
所以其实从文化着眼来看,我身边的人和朋友无论喜好和追求哪一条路我都不会觉得诧异。而且我还特别认可一句话:”喝茶,所求即所得“
但正因为千万种文化形态的存在,也让各路大师和茶人可以营造出很多概念,这些概念都是非常好的韭菜收割机。所以接下来我要谈到的独立思考,才是在各种文化理念下还可以独善其身的一种境界。
3
如果说文化的复杂会让人困惑,那么独立思考却可以让你独善其身
我认为的独立思考,举个例子就是:是你知道减肥只能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但也不妨碍你通过喝茶良好习惯来增加成功减肥的概率。
所以,有独立思考的人知道茶抗癌、茶叶减肥等功效,但也清楚很多都是建立在细胞学层面实验的结果。
有独立思考的人习惯通过喝茶带来的悟禅去思考人生,但也清楚只有腰包鼓起来才能过好人生的前提而不是借此逃避,
有些人可以去感受不同的茶带来所谓的韵味各有不同,但也清楚你真的研究喝你隔壁大妈的白菜汤也一样有够味。
文化的复杂和多元性是没有错的,我现在也能想明白,这个对于茶叶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件好事,但是利用文化的行为可能有好有坏,这时候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4
特立独行,文化冲突中有人成为勇士、有人成为忽悠
特立独行在我这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有一些人,可以跳出世俗的眼光,世俗的理解,义正言辞的去指出这个行业里面的乱像。而大部分人做这些的时候是问了营销自己的人设或者专业性,我也不例外。而真正特立独行的,会不计成本的坚持,哪怕赔的体无完肤也在坚持。但这样的人只是我的想象,迄今为止还没见到过。但我希望这不是你们和我的想象。
还有一些人,可以无视良心和是非,甚至连自己都骗,只要能捕捉到一丝的盲区,便想方设法去营造无数个智商收割器的概念,有了这些就多了很多溢价空间,也称为模糊知识的武器。这一点能够坐下来的不多,很多人是没这个能力忽悠,还有一些人是不愿意触及底线。幸亏这一点我是属于后者,这种底线,在没危及到我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不愿触碰。
而还有一些人,因为无知和偏执,要不坚持一些无味的观点,要不在错误的路上深信不疑,这些人我不认为是特立独行,而是真正的无知。
还有一部分人,是能够拥有独立思考,但没有特立独行的勇气和能力——包括我。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烙印下的产物。
所以文化让茶得以延续和发展,时代却会打上很多没有痕迹的烙印
聪明的人,知道时代和文化视角决定得东西,往往大过事物本身。
我没有把茶当作纯粹赚钱的工具,所以才愿意花时间记录下对茶的思考。这篇对于茶的思考,其实就是让大家看看,也顺便通过文字能看看我是怎么想的。
其实我不割韭菜,但薅羊毛。我会用不同的黄山茶不停的薅羊毛,但我也能忍住暂时不会涉及其他茶类去薅羊毛。
一次性喝齐16款黄山茶淘宝¥198.00去购买我不宣传保健养生、禅茶一味,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没有一个不受此文化的恩泽。
想真正的学茶,你得往复杂了去看。
想真正的懂茶,你得往简单了去理解。
谢谢每一位看到最后的人!
目录茶文化是什么?像
@孙志超 的回答,有比较详细的讲解。而且,大家的回答都有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去诠释茶文化,这是值得肯定的。而我,则从学术的角度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茶文化。【茶文化】一词可以拆开分成【茶】和【文化】,或者是指关于茶的文化。所以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文化。
其实,“文化”一词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此义。
在此基础上,“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 序》所载伏曦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 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这便是《礼记·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尚书·大禹谟》所谓“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说,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
具体人类文化内容指群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套用以上关于文化的诠释,茶文化即是:具体指某个群体中以茶为载体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图腾等等。茶艺、茶道、茶礼都属于茶文化的范畴。
【禅茶一味】就是茶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唐朝的煎茶法,宋朝的点茶法以及明清时候的瀹茶法是茶文化中的生活方式;有些民族对“茶祖”的祭拜属于精神图腾;从泡茶、喝茶过程中带来陶冶情操的效果是个人的审美情趣;陆羽在《茶经》中宣扬的“精行俭德”属于价值观念等等。总之,与茶相关的一切文化活动并与之相应的精神内涵均属于茶文化。
其实,茶道一词并不是日本发明的,最早可见于唐朝皎然和尚的诗句《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而且,日本所谓的茶道只是在禅宗文化上与茶结合的一种仪式化的品饮现象和与之相应的精神价值。但是,中国的茶道自古就有之。就如《道德经》所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国文化里的道,是需要自己去参透的,能用具体的言语描述出来的“道”,并不能称为道。而我也非常认同这样的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只有参透自己的道才是明白了什么是道。有人会觉得我这样说是故弄玄虚,我再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日本茶道,是仪式化的产物,是在禅宗文化下解读出来的茶文化精神。例如,在喝茶的时候规定只能从一个很小的入口进入,武士不准带刀进入,即使是皇亲国戚来了也要低头钻进来,体现了所谓的【阶级平等】,这其实也是与日本当时的历史有关。日本茶道已经具化为某一种固定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取向,这不是中国的道,更不是中国的茶道。试想一下,这种固定程式难道不是一种束缚?
相反,中国茶道则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我们允许每个人通过自己的感悟对茶进行不同的诠释,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茶道精神”:陆羽的“精行俭德”、吴振铎的“清敬怡真”、张天福的“俭清和静”、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等等。并且,中国茶道没有仪式化的程式,我们可以通过一切形式来表现茶道精神。因此,我才真正觉得中国人才真正领会到禅宗的内核精神:烦恼即菩提。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认为日本的茶道只是停留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阶段;而中国茶道已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超然领悟,日本人学去了喝茶,却学不会中国人的精神内涵。如果把中国茶道比作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日本茶道只是做到了“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茶艺在中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茶艺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说白了,无论是煎茶法,还是点茶法,抑或是瀹茶法,都是属于茶艺。茶艺是形式与精神的高度统一,即是用某种形式表现其精神内核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茶艺来表达某一种精神、心境、心情等精神活动。例如通过一场茶艺表演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国家情怀甚至个人情感都是可以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茶艺因此而来。茶艺必须要有道的精神内核来支撑,要言之有物,不是一个空壳。
以上,就是我对茶文化的理解。
欢迎关注、点赞与分享。
茶,集合山川之灵气与土地秀粹之气、天地始和之气于一身,是山川大地的恩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宝贵馈赠。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且与生活密不可分。
从古至今,茶文化似乎被认为是虚无缥缈的存在,抽象的文化需要借助具体的茶叶来表现;实际上,作为茶的文化属性,它承载了人与茶不可分割的关系,有茶,便是生活。
读茶书,泡茶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体悟茶文化的真谛。所谓“知行合一”,正是要将茶文化的“知”和“行”统一起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才能称得上文化。
茶文化究竟是什么?
8月8日,由茶业复兴、小罐茶共同主办的中国首个茶书专题展——看见茶文化·茶书展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幕,来自全国文化、传媒、教育、茶业等各界嘉宾出席了开幕仪式。也许,从这些业界大咖的话语行间里,你可以找到答案。
茶叶复兴出品人——周重林
我们有漫长的饮茶史,也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举办茶书展的初衷,就是让大家看见茶文化的样子。不要说普通人,即便是研究茶文化几十年的专家,也没有一次性见过数量如此众多的茶书。
茶文化经常会遭到无知者的责难与攻击,例如:茶有什么文化,不就是解渴的饮料罢了;茶文化太玄乎,动不动就是什么“禅茶一味”,听了一头雾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其实,茶文化在汉语中成型,在日语中得到发展,后来随着英语遍布全球,带来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多语种的繁荣,是华夏文化对外输出中非常罕见与难得的全区域、全民族都覆盖的例子。
茶书展策展人之一、茶业复兴出品人周重林为了让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周重林在展览上对四大主题茶书进行了讲解,并对茶文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从“世界三大茶书”到“茶马古道与普洱茶的复兴”,茶书让茶文化的传播成为可能,茶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和各民族碰撞,改变了世界格局也产生了灿烂的茶文化,经历了科学家对茶树品种的探索与研究,兜兜转转,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云南。
一片小小的茶叶,背后有这么多故事,茶文化,就是茶千变万化的样子。
云南省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
茶起源于中国,栽培于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植物仅靠一片叶子就如此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
文化是一种力量,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时空前景都非常广阔;茶文化应该为茶产业的发展,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对人类的健康,为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喝茶不需要任何理由,想喝就喝,简简单单地喝,明明白白地喝,安安全全地喝,男女老少都可以喝,任何时段都可以喝。喝茶无需懂太多的道理,简单就是道理,人生也是如此。
原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范建华
茶叶是由中国发现、中国培育、影响世界最大的饮料,在西藏阿里地区已经发现了更早的将近2000年前的茶标本,那里平均海拔4800米。
中国过去喝茶没有这么复杂,也从来没有标准。在最底层、最简单的乡村里面我们的罐罐茶要烘烤,要沏茶,所以我们有各种各样茶的仪式感,各个民族喝茶的习俗,本身就是茶文化的内涵。
仪式感就是茶文化,有了这种仪式感你就去触摸茶的灵魂,没有这种仪式感,那么它就是饮料。
云南省社科联原主席范建华云南省政府参事、云南省农业厅原厅长——王敏正
今天到场的有“茶人”,有“茶文化人”,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说不出这个概念。“文”这个字在中国字典里是佼佼者,本意是一个物质坐拥于另外一个物质上所留下的痕迹,“化”就是改造社会的整个过程当中经历的变化。
其实距今1万多年前,就是新世纪来临的时候,农民是最有文化的。学英文的时候,我发现一个词很有意思:农业的英文,后缀是culture,文化;前缀是什么?Agri,是土地的意思。agriculture就是土地上的文化。所以茶树从野生茶到栽培茶的过程,其实凝结了非常深厚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深厚挖掘,对于茶产业的发展是很有推动作用的。
云南省政府参事、云南省农业厅原厅长王敏正红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凤庆小罐茶业总经理——张成仁
要传承好中国茶,就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遵循科学的制茶原理,好产品是第一位,其次再适应时代的变化去创新各个环节。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很艰难的。现在人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生活节奏加快了,大家在办公室喝、聊天喝,各个场所都喝茶,所以我们要满足这种年轻人的需求。小罐茶就是用工业化、消费品的思维,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解决了便捷、干净、卫生的问题。
现在小罐茶在云南落户了,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小罐茶在研究智能化制茶设备,把大师的技艺和现代化的设备融合,既满足了大师的工艺要求,同时也满足了高品质茶叶的需求,起到了引领和培养年轻人喝滇红茶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本地传统价值的增长,给茶农在原料价格上带来了实惠,对带动我们整个产区的产业发展已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凤庆小罐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成仁云南茶产业践行者、资深茶人徐亚和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创新不是恶搞,一定要先承,承下的是精华,摒弃的是糟粕,要与时俱进。在他看来,“茶文化是建立在精神世界的,是人们以意象美学为指导的心与茶的瞬间悸动,如果没有心的动,不用美去感知茶,茶的美食不存在的。只要有心,茶文化的繁荣就会一直存在。”
除此之外,人文茶道创始人、作家王迎新女士表示对于文化的传承,不能一味地停留在过去,要在历史中汲取养分,化为我用,留下属于当下的痕迹。
然而,茶山黑话创始人、吉普号CEO张宇认为茶文化传承还是要对年轻人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文化性传承靠觅母,不管外面的表达形式怎么变,肯定都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和云南。”
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于茶文化的现状持乐观态度,而有人却表示悲观。
一直以来,中国茶常常作为文化品的形象出现,其虚无缥缈、不接地气的气质,促使年轻一代逐渐远离茶这一传统文化。
本次茶书展策展人、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对此忧心不已:“茶文化也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应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新时代的茶文化一定不是简单的复古文化,一定是与时俱进的,一定会变,变得更适合今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紧紧拥抱每一个时代,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虽然担心,却还是对未来抱有期待,毕竟茶文化是国粹精华,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究竟什么是茶文化?中国茶要如何传承?相信每一位爱茶人士都有自己的想法。
一千个茶友心中有一千种解读,茶文化具有深层的实践意义,作为中国人,守护传统文化,就是守护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是守护民族和时代最珍贵的初心。
上一篇 : 全表格记录中国茶学知识
下一篇 : 中国六大茶系:分类及特色,看完就懂了(喝茶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