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王克明茶与道

2022-04-03 23:46:22热度:81°C

 

文/王克明

道家是春秋时期百家之一,用“道”探究和表达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道教讲究修真养性,目标是通过清修归本还原,与道合一。司马承桢在《坐忘论·收心》中主张:“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而茶性俭淡、平和、空灵,自然是道家修炼首选饮品。

道家与茶关系紧密,陆羽在《茶经·七之事》列出几则仙道与茶的故事:陶弘景《杂录》记载说,苦茶能使人轻身换骨,汉代神仙“丹邱子、黄山君服之”;《搜神记》说,夏侯恺去世后,其鬼魂回到家中还向人要茶喝;《神异记》说,余姚人虞洪进山采茶,在仙人指引下,果然寻到大茶树;陶渊明《续搜神记》说,宣城人秦精,进武昌山采茶,在“毛人”指引下找到一丛茶树;《广陵耆老传》说,晋元帝时,一位神仙老太婆,每天提一器皿的茶市上去卖,赚得的钱施舍给路旁的孤儿、穷人和乞丐,官吏把她关进监狱,她从窗户飞了出去;唐释道该《续名僧传》说;南朝和尚法瑶,在武康小山寺遇见沈台真清真君,年纪很老了,用饮茶当饭。

这几则茶事说明,在道家的认知中,不仅生者要饮茶,死者也需饮茶,常饮茶可羽化成仙。道家对茶的追求在唐诗中也能体会到,陆羽时期有茶仙之称的卢仝在《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青城山产茶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时王褒《僮约》中设有茶市的“武阳”,就在今岷江中游彭山段,那里的茶叶就产自青城山所在的龙门山一带。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王纯五对东汉天师道二十四治逐个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治地中心多在山区,并多依凭较大江河,且有出盐和产茶之区,如青城治产贡茶,鹤鸣治产仙茶,后城治也出好茶。

唐代陆羽《茶经》中有“蜀州青城县生丈人山,青城县有散茶、木茶”的记载。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蜀中雅州蒙山有五峰,峰顶上清峰有茶园,产甘露茶。昔日有僧人“病令且久”,在一老者指导下至峰顶,待春来采获“雷鸣茶”一两,饮后病逾。80岁气力不衰,到都市里,观其面貌就如30多岁人一般,“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青城山是道教圣地,是出好茶的地方,乃归隐修炼绝佳之境。

清代江锡龄《青城山行纪》记录的是青城名胜,在“芙蓉坪”一节载道:“茶以上清宫及此地产者为最佳,龙团雀舌甲于诸品。上方所需,皆取给于此,每岁例贡八十斤。沿山上下郁郁葱葱,弥望苍翠者皆茶树也,故山中人又呼其为贡茶树云。”青城贡茶早在北宋时期就有史料记载,清代贡茶的采制,明确了是由青城一带的35家僧道共同采制,由道士苗一伦和李太浩办理。

江锡龄沿着蜿蜒的山道来到园明宫外,将其所见的道家制茶过程记录下来:“闻必剥声不绝,询其故。道人曰:时届春贡期近矣,山中人躬自作苦,不图为贵客所闻。就视之,巨鍑(一种大口锅)六七具,负墙而列,墙外壁曲突,数人燃薪其中,鍑炽,则以巨畚盛嫩茗纳入,合两手左右挠之,不以杖,不以箸,不以杷铲也。少顷,烟焰眯人目,隐隐作爆豆声。取置竹箔上,一人揉且播,若团面然。汁涔涔如,弗顾也。既而盛于缣囊,踏之以足,往复蹂躏,数数乃已。如是者再。启视,则叶片拳缩如豆,白毫茸茸然。斤,得不过四五两。即山中所称之鸦雀口也。余曰:噫,是其焙与治同也。冶炼形,焙炼味。炼至多为至少,故能以至少敌至多。”

青城道茶的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青城茶道深蕴其中。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关注:ihxdsb,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