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阿拉伯的职场饭局有哪些不同中国饭局中的讲究颇多!

2022-04-03 21:43:02热度:122°C

 

文章来源:如椽巨笔1

纵观中国人的社交活动,无论是商务洽谈,晋职乔迁,年节团聚,婚丧嫁娶,迎朋酬友,洗尘饯行,拜师收徒,甚至求人办事,或缓和纠纷……都离不开饭局。在中国人看来,饭局是礼仪和人情的代名词。因而有人认为,中国的社交文化基本是饭局文化。饭局之势长岁久远归绺于中国国度的历史人文背景,还有人际间崇尚饮德食和以及习俗、交往理念等诸多传承因素的缠结并顺衍所致。

中国饭局中的讲究颇多。一般来说,是无鱼不成席,并看重头菜。头菜是礼仪和人情的主要标志。既便不上燕翅鲍参,也得虾菜居首。而且,上菜时要沿循先冷后热、先主后次、先荤后素、先浓后淡、先咸后甜、先干后稀、先菜后点的宴程;并习惯盘大碗硕、席面丰盛。菜上席后,由侍者经转台先转至主宾眼前,俟主宾尝后,再由左向右转而轮尝;若是鱼馔,鱼头则要朝向主宾,以示敬诚。吃到残席时,往往还要加上两道佳馐,表示主人的大方,也是怕客人吃不好,以曲尽酬胙之谊。

饭局中的排座次也有学问。席中靠里面正中间的位置是为主宾安排的。主宾两侧的人,要安排能饮酒或能劝洒的,或是主宾较为熟知并能言来语往,或与主宾身份相等的人。东道主往往坐到隔席面与主宾相对的位置上。其他人则按身份、年龄辈份,或男左女右,或酒量大小、交谈方面等俗成的规矩,适当安位。这样,宾主搭配和谐,有利于礼仪和人情在饭局间的交际方便。

中国历来又是无酒不成席。敬酒、劝酒和罚酒,是饭局中的“饮酒三步曲”。饭局开始时,东道主要贯例表述一番酬胙之情,道尽礼仪。然后举杯朝向主宾先饮而尽,谓之敬酒。主宾和其他客人及坐陪者也都要喝完杯中酒。不仅东道主要向主宾敬酒,主宾也需回敬,其他客人和坐陪者之间也要如此。敬酒是礼仪之为。敬酒过后便是劝酒了。为使客人多饮酒,主人和坐陪者便要使出人情,让客人觉得盛情难却,无由不饮。俟饮到酒酣耳热时,宾主之间已经“人沾桐酒群情洽”了,这时就该罚酒了。罚酒是中国人饮酒的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随情而定,见机行事,用机智和敏捷,迫使客人无法找出反驳之辞,只得饮酒。如对饮时杯中剩酒,或偷茶替酒,或赴席迟来,都在被罚之例。

在中国饭局中,习尚“酒足菜饱”;点心之类虽谓主食,却用量不显,多数人不吃的,吃也仅是垫巴两口,点缀一下。所以,主食的称谓是否应该更改了?但饮酒有经验者却要先吃一些主食,如蛋炒饭或炖肉之类,等闹起酒来,至少比平常的酒量提高三四成。这个方法既简单,又不易失态,而且没副作用。

不吃尽不够朋友的阿拉伯饭局。阿拉伯国家多信奉伊斯兰教,受宗教的制约,自古亦受土耳其食俗的影响,近代又受西餐所染;但从主体上看,饭局仍不失浓郁的阿拉伯风格。

饭局中,人们严格遵守着《古兰经》中对动物性食物的详细规定。比如猪肉、死兽的肉和血,被勒死、打死、摔死或角触死的动物以及供奉给安拉以外的其他神的肉,都在禁用之例。只有口中颂诵着真主的名字,并遵照伊斯兰法律所规定的方式宰杀的动物才可食用。所以,吃阿拉伯饭局,可说是“放心食品”。不仅如此,一些“奇形怪状”的海鲜如大虾、螃蟹、海参之类,还有异味的芹菜、韭菜等,在饭局中也不常见。他们见中国人自种的韭菜,竟奇怪地惊呼:怎么能和羊吃的草一样呢?

尽管如此,饭局仍是丰盛多彩。我曾吃过北也门政府在萨那的哈姆迪宫(皇宫)举办的饭局(国宴),首菜是烤乳羊,类似中国的烤乳猪,形整而暗红,羊嘴里还衔着一枝青草,以示新鲜。接下来的菜是炸红海鲑鱼、咖喱鸡腿、清炖羊肉、烧牛排、素沙拉,主食是阿拉伯糕和烩饭,然后是甜食、水果和冰淇淋。餐台上摆着素馨花和西餐餐具。再看侍者,身穿燕尾服,手托长形银盘,穿梭在餐台间。这是阿拉伯食境和西餐情调相融一体的饭局风格。

阿拉伯民间的饭局则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客人在赴饭局时,要脱下鞋子,席地盘腿坐到波斯地毯上,先吃着主人备供的香榧子、桃仁、榛仁等,一番攀谈后,各种菜式便款款而来。头菜多为咖喱羊肉或铁锅羊肉,还有用羊角豆炖的鸡腿、答黑尼(乳料拌橄榄)、烤鸡、炸鲑鱼、茄汁牛肉、酿馅青椒;主食常有豌豆炒饭,盘中美(羊肉蛋糕)和阿拉伯饼(稀面烙的大饼);水果一般有仙人果、无花果、柠檬和葡萄等。饭局中的肴馔都是大铜盘或炖锅盛装,而且都是手抓的吃法。如果客人表示客气或吃得少,主人会不高兴,认为你不是知己的弟兄。

阿拉伯饭局还严格遵守右侧为上、杜绝饮酒和隔离女人的原则。带面纱的阿拉伯女人是不能出席饭局的。在“拉马赞”(即斋月,伊斯兰教历9月)的一个月间,人们每天从日出至日落不吃食物,阿拉伯世界都在“绝食”。所以这期间不宜去这些地方旅游,外地的朋友去了会没有任何饭局可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