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市场推广,可以跟茶叶学习吗

2022-04-03 01:59:28热度:90°C

 

茶叶和葡萄酒在中国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茶叶在国内十分盛行,而葡萄酒的市场渗透率远低于茶叶。是茶叶的推广方式优于葡萄酒吗?

清明将近,各地的新茶也都陆续上市。而北方的葡萄藤正陆续展藤出土。茶叶和葡萄酒同是饮品,也都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中国每个家庭几乎都常备茶叶,来了客人,沏一杯茶是必备的礼仪。但葡萄酒仍然离大部分的中国家庭很远。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因为茶叶市场推广很成功,而葡萄酒的推广则需要做更多的改变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和长期从事茶叶行业工作的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硕士、福建咏甘华茶业有限公司科普作者刘菲(笔名紫笋)进行了探讨,试图解开这个疑问。

历史上文人骚客诗中的茶和酒

中国被认为是茶叶的发源地。神农时期,茶叶被用作能够治疗疾病的药物;延续到汉代,茶是煮粥的调味料;直到唐代,在第一部茶书《茶经》作者陆羽的倡导下,茶才逐渐成为一种单纯的饮料。茶在中国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三个时期。

葡萄既可食用又可酿酒。关于葡萄酒在中国的起源说法很多,不过,中国正史中第一次记录葡萄酒,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公元前138年,汉使张骞出西域,便将大宛国酿造葡萄酒的葡萄以及酿造技术带回了长安,汉武帝亲自将葡萄种植在了上林苑。

在中国古代,掌握和运用文字只存在于少部分士人阶层。在信息和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年代,能够被文字记录就获得了被传播和延续的机会。茶和酒同样得到了士人阶层的青睐。无论是“葡萄美酒夜光杯”还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关于茶和酒的诗词数不胜数。甚至早在唐代,就有将茶和酒同台竞技的记载,这便是敦煌遗稿《茶酒论》。

中国的酒,除了葡萄酒以外,还有以粮食为原料酿造的米酒、黄酒。一方面酿酒需要耗费粮食;另一方面酒醉容易误事。因此中外史上均多次颁布禁酒令。而茶却因有破睡之功得到僧家的重视。

佛门茶事在唐代得到确立,在僧俗交流间不断被弘扬,甚至因此东传成为日本的代表文化之一。茶亦作为贡品得到皇室的喜爱,以不务正业出名的宋徽宗甚至为茶写下专著《大观茶论》。除了作为嗜好品外,茶还是游牧民族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作为茶马互市的重要商品成为制约蛮夷的政治策略。

当时间的车轮,来到现代。

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成立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开启了中国葡萄酒现代化的序幕。从20世纪初开始,我们就能看到关于葡萄酒的广告。比如,在1918年《小说月报》中就经常能看到张裕的身影;1930年代,张裕还邀请上海电影演员吴茵、韩兰根、谈瑛、关宏达一同拍摄广告……

中国改革开放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对外交流需求的增加,开始出现现代意义上的茶艺。专门总结和推广茶文化的工作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历史久远。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的改变,以及从业人士对市场推广重要性的认识,才有了广泛的茶叶文化、知识方面的推广工作。

图片由刘菲提供

茶与酒,多样化的推广方式盛行

根据刘菲介绍,目前茶文化的推广途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传统媒体的文化推广;茶企、茶馆及个人工作室进行的茶文化推广;大城市的一些幼儿园、小学开设茶艺队;社区教育、老年大学等开设茶课;图书馆、博物馆开办茶叶公益讲座;书店、咖啡馆、茶馆开办的茶事活动;茶科所、高校开办的茶事活动等。

图片由刘菲提供

同时,也兴起了很多茶文化的培训机构。和葡萄酒一样,这些培训机构的课程低则几千元,高则上万元。茶艺的培训机构同样需要有资格认证,而参与培训的则可以参加等级考试,成为评茶员和茶艺师。

以前评茶员和茶艺师都是由人社部颁发资格证书,从今年开始,将由培训机构自己颁发,然而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培训机构的选择十分重要。这一点与葡萄酒培训相似。不过很多葡萄酒培训证书是国际机构颁发,但培训老师的水平也决定着学员最终能够学到的知识究竟有多少,掌握得是否牢固。

图片由刘菲提供

随着自媒体的崛起,、短视频等各平台也成为茶叶重要的宣传途径。疫情之后,茶叶的线上课程很多。湖南农业大学的产地直播课就非常受欢迎。通过直播,向大家介绍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如何冲泡、如何品鉴。直播课程面向一般爱好者,受众面很广。而中茶所线上的课程则比较专业,比如西湖龙井如何鉴别等,对于有一定基础但又不是非常了解龙井的从业人员,通过课程可以学习如何分辨茶树的品种,不同品种有什么样的特点等。

茶会,则是比较常见的线下活动。根据茶会的目的不同,举办方会进行不同的设计,比如雅集和品鉴会。被大众熟知的《兰亭集序》就记载了雅集的常见形式,而这种形式直到今天还很受欢迎。茶叶品鉴会则和葡萄酒品鉴会很类似。

提到茶会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于中国台湾的无我茶会。在无我茶会中,每个人都会进行茶叶的冲泡,并且将茶奉给自己右手边的人。这样,参与者都能够从茶会中得到练习和品鉴。起初,无我茶会是为了教学,但是慢慢地,现在更多成为了一种雅集的形式。

在无我茶会的进行过程中,不可以说话,因此,这并不适合初学茶叶文化的爱好者。真正有推广作用的茶会是由茶艺师进行冲泡和简要介绍,参与的人可以品茶并提出问题,过程中有一定的沟通,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现实中,茶叶的推广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无我茶会在中国大陆很流行,但有些人对茶会的认识并不彻底,一些培训机构采用无我茶会的形式,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效果。

葡萄酒有各式各样的展会,比如春糖、秋糖、Vinexpo、Prowine等。而茶叶也有很多茶博会,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和酒展类似,观展人员可以试喝、采购。茶叶局、农业局等还会组织茶叶评比等活动。一方面提高茶农的技艺,另一方面进行茶叶的推广。

茶与酒推广的相互可借鉴之处

从线下的展会、品鉴会、培训课程,到线上的直播课、自媒体的宣传,茶叶和葡萄酒在推广上有着很多不谋而合的相同之处。自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方式。

在茶叶的推广方式中,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叫做斗茶。斗茶起源于唐宋,是茶品及茶叶冲泡技艺的比试。福建武夷山每年的斗茶赛会对公众开放,天心村斗茶赛采用专家评比+大众评选的形式,让爱好者与专家同时对相同的茶进行品鉴;武夷山市农业局则采用“互联网+茶”的形式让更多不同地方的人参与到相同的茶叶品鉴中。这都成为茶文化很好的推广形式。

图片由刘菲提供

近几年,共享茶室的概念很火。共享茶室一般藏匿在写字楼、景区等人流量比较大并且繁华的地方。在这些公众空间里,共享茶室为大家提供喝茶的空间,除了打扫卫生的阿姨,基本没有其他工作人员。买茶、泡茶全是自助。这种新型的模式,类似于茶馆,但是与传统茶馆相比,顾客更有参与感及自在感。目前来说,整个流量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过,茶叶的推广在很多方面其实也是在借鉴葡萄酒,比如品鉴会会参照葡萄酒品鉴会的方式和操作。刘菲提到,在葡萄酒培训中常见的酒鼻子、香气轮等,在茶叶的培训中都是缺乏的。

现在还并没有一个合适的工具来帮助大家进行茶叶感官上的区分和训练。而茶叶感官评价,过去只是茶叶生产、采购人员的专业工作,爱好者近几年才涉及这一块。最近10年,中茶所、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开始进行茶叶感官的相关研究。

在和刘菲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茶叶走进寻常百姓家,和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与中国人长期饮茶的习惯息息相关,而并不是因为茶叶在推广方面远胜于葡萄酒。相反,茶叶的推广,在某些程度上,反而是在向葡萄酒学习。这一点,正如法国人喝葡萄酒并不需要大力推广一样。

文 、编 | Kath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