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2022-04-02 21:39:34热度:70°C

安徽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多山地丘陵,是有名的产茶大省,安徽出名茶,名茶远名扬。得道茶叶今天为大家纤细介绍下安徽省的著名茶叶种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中国茶知识。

  

祁门的祁红

  

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工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也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此外还有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

  

休宁、歙县的屯绿

  

屯绿,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年间,徽州一带就有四家茶号制作屯绿外销。1851-1864年创制眉茶出口欧洲。1950年后,生产由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此茶有炒青和烘青两种制作方法。炒青茶芳香馥郁、茶味浓厚、汤色碧绿清晰;烘青茶颜色鹅黄、茶叶醇和、汤色明净。屯绿在清咸丰年间,还由歙县茶区制成茉莉、珠兰、玉兰等花茶。目前屯溪屯绿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绿色的金子”。

  

黄山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银钩

  

黄山银钩因弯曲似钩,毫白如银而得名。黄山银钩1972年首创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谷运乡,是以毛峰之嫩度,炒青之制法,精采巧制而成的。在茶叶专家们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茶农的数年试制,千锤百炼,才于1979年定型弯钩状,并定名为黄山银钩。黄山为地名,银钩指品质。此茶系近年创制,是全国名茶新秀。一九八六年首次参加中国名优茶评比,以九十七点七五的高分,名列全国名茶的前茅。许多茶叶专家连声称赞:“这茶很好。色泽难得。”他们都认为黄山银钩品质出众,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高分。(得道信阳毛尖茶叶)

  

六安的瓜片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太平的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产于安徽黄山区的一种绿茶,名列中国十大绿茶之列。属绿茶类的尖茶,被誉为中国的“尖茶之冠”。猴魁尖茶的外形奇特,特点是叶芽挺直肥实,两头尖而不翘,不弯曲、不松散。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不涩。太平猴魁始创于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一带的猴村、猴岗、颜家三合村。传说“猴魁”原本是野生茶,产于黄山东北山麓六百里的山高耸云天,后来飞鸟衔来茶籽撒播在石缝之中,于是逐渐繁衍生长成林。可是四壁陡峭无人能上,山民就驯养猴子上峰顶采回茶叶,并经手工精制成猴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荣获一等金奖

  

休宁的休宁松萝

  

松萝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是中国著名的药用茶。“徽州松萝,专于化食”,久饮能治顽疮、高血压等症。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中说松萝茶:消积滞、油腻、清火、下气、降痰。据有关资料介绍,过去徽州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痢疾时,初染此病的患者,用沸水冲泡松萝茶频饮,三五日即可痊愈;病重者,用炒至焦黄色的糯米,加生姜片、食盐与松萝茶共煮后喝下,也有很好的疗效。

  

泾县的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

  

泾县特尖

 

泾县是安徽省的一个老茶区,尖茶是传统产品。远在唐宋年代,就曾出过白云兰片、梅花片、涂尖等类的名贵茶叶。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南途经宁国府时,知府大人献下泾县汀溪产的贡尖款待,乾隆饮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吩咐随从多多带上,途中饮用。清朝末年,泾县汀溪、爱民等地的尖茶已畅销沿江各大城市,还曾成批出口东南亚一带,故而当时尖茶又被称之为“洋尖”。清朝学者胡耸孙称誉其为“瑞草葳蕤,南国无双。”

  

黄石的黄石溪毛峰

  

黄石溪毛峰.又名九华毛峰、九华佛茶属绿茶类。产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相传在唐代末年昭宗天复年间(901~904),有一僧一道在九华山之巅的天台山后一石洞中修行,以采集树根和其他野果为食,由于长时期营养不良,头昏脑胀,面部浮肿。后来采回了野生新鲜茶叶煮饮。结果治好了病。为了方便饮用,继而将茶晒干收藏。

  

歙县的老竹大方

  

大方创制于明代,清代已入贡茶之列。据《歙县志》记载:“明隆庆(公元1567—1572年)年间,僧大方住休宁松萝山,制茶精妙,群邑师其法。然其时仅西北诸山及城大涵山产茶。降至清季,销输国外,逐广种植,有毛峰、大方、烘青等目。”大方茶相传为比丘大方始创于歙县老竹岭,故称为“老竹大方”。距今已400余年。

  

宣城的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产于宣城敬亭山麓,该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已颇负盛名。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身披白毫,冲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净,犹如绿雾结顶,雪片纷飞,故名之日“敬亭绿雪”。

  

明末清初,因遭战火破坏,敬亭绿雪采制失传,中断了生产。1972年始着手挖掘传统工艺,1978年恢复生产。1979年被列为全省名茶,1983年获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为出口名茶之一,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名茶。

  

金寨的齐山翠眉

  

新创名茶。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甚壮,而味独特”(《六安州志》第52卷)。“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茶季开采后,展开叶扳下制作齐山名片等高档瓜片,其顶端嫩芽则用于制作翠眉。该茶纤细修长,微弯似眉,色泽翠绿,带有青花香气,故名之“翠眉”。1986年试制以来,先后获得皖西名茶和省优名茶称号;1989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部优名茶。1987年在广交会上展销,为德国、新加坡等外商指订商品。

  

舒城的兰花茶

  

舒城兰花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末清初。外形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内质香气成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呈黄绿色,属绿茶类。(得道信阳毛尖茶叶)

  

桐城的天鹅香茗

  

天鹅香茗产于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坞一带,于1982年开始研制,并形成独特的品质,是安徽名茶之一。

  

天鹅香茗产于安徽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坞一带,位于苏皖交界的濮塘山区。这里丘峦起伏,四季分明,云雾常弥漫于丘壑之间,雨水充沛,小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茶树生长良好。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马鞍山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8℃;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1080毫米,光照充足,≥10℃的活动积温4800~5200℃。全年无霜期为234天左右。

  

桐城小花

  

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独具“兰韵”,如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因茶叶尖头细小,故为小花茶。桐城小花茶具有名闻天下的茶文化典故,蕴含着丰富的“礼让”内涵,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有诗为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九华山的闵园毛峰

  

九华山产茶历史悠久。《青阳县志》记载:“九华为仙山佛地,竹卉鱼禽间为他方所未有。……所产金地源茶,为金地藏自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茗(闵)地源茶,根株颇硕,生于阴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茎条虽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天圣初,邵守李虚己,太史梅询试之,以为建溪顾渚不及也。”南宋周必大遍游九华,后撰写《九华山录》,说他游“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茶产于建州(福建省建阳县),是当时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以此来盛赞九华山茶。

  

潜山的天柱剑毫

  

天柱剑毫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天柱剑毫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峻峭的外表已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因其外形扁平如宝剑而得名。

  

天柱山制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典《膳夫经手录》就有记载:“舒州天柱茶,峻拔遒劲,甘香醇美”。天柱剑毫多产自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之中,茶叶因常年受云霭浸漫,为淑气所钟,不用熏焙自然清香。每年谷雨前后茶农开始采摘新茶,由于均选用“一芽一叶”,因而产量有限。取少许置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只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碧绿,香气袭人,入口甘醇。

  

岳西的翠兰

  

岳西翠兰名茶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的主薄、头陀、来榜区。该地原属陆羽《茶经》所载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周围树木葱笼,百花溢香, 云雾弥漫。“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岳西翠兰茶产于安徽省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岳西翠兰创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并在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银质奖,1996年获农博会金奖。  宁国的黄花云尖,霍山的翠芽

  

庐江的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由当代著名茶圣陈椽教授亲自研制的名茶“白云春毫”即产于此,白云春毫色泽绿润,汤色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醇,长年饮用,延年益寿,曾获农业部部优名茶。

来源:得道信阳毛尖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