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茶旅融合发展百里果林飘香迎客

2022-04-02 12:09:50热度:103°C

 

茶乡风光。文少庆 摄

企业加工青梅制品。受访单位供图

“虽然还没熟,但可以摘一颗尝下。”新春刚过,饶平县汤溪镇大门坑村的成片青梅林里,笔者跟随大门坑村党支部书记江三元的步伐,穿行在连片的“梅海”中。头顶的梅树梢上,一粒粒初生的青梅果实正在吸收日月精华,等候刺激味蕾的成熟时机,散发出独有的香甜。

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区域发展格局。对于“绿色生态发展带”的定位,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凤凰山茶旅走廊和饶平百里果林为纽带,用好自然禀赋,串联人文景观,注重文化赋能,培育绿色经济,形成生态屏障,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典范。

在潮安区凤凰镇棋盘村,游客赏花品茗,探寻凤凰山的美丽春色;大门坑村的千亩青梅基地内,粒粒青梅挂满枝头;浮滨镇岭头村朱湖顶山上,优美的风景吸引游客拍照打卡……近日,笔者走访潮州凤凰山茶旅走廊和饶平百里果林,美丽乡村景象跃然而现。

●纪金娜 李雨蔚 董志豪

凤凰山茶旅走廊:

探索以茶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雨润青山绿,风催嫩发芽。春天里的千米凤凰高山上,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万物复苏。蛰伏了一个寒冬的春茶,迫不及待地吐露着新绿,凤凰山也将迎来一年最繁忙的春茶采摘季。

凤凰山拥有奇香卓绝的单丛茶、峭拔雄伟的峰峦山色和绚丽多彩的畲寨风情。潮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潮州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都对凤凰山茶旅走廊寄予厚望,要求高标准打造凤凰山茶旅走廊,推动凤凰单丛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结合北部山区的资源禀赋,潮安区加快推进凤凰山茶旅走廊建设,探索出一条以茶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推动潮安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百岁以上古茶树1.5万多株

大庵古茶树园中的1000多亩成片古茶树在浓雾里越发显得苍翠。在茶农黄宝国的带领下,笔者见到了一株有约600年树龄的古茶树。这是凤凰山上冠幅最大、单株采摘产量最高的大庵宋种母树——“大庵宋种”,树高约有7米,蓬面直径超过6米。黄宝国是它现在的主人。

“每年春茶采摘一次,只能制成约13斤毛茶叶,价格每斤4万元左右。”黄宝国称,待到谷雨节气前后,大庵宋种就可开采。“采茶时,约20人踩着梯子,3个小时可采完。”看着茶园内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茶树慢慢苏醒,开始从树梢冒出一枚枚淡绿色的嫩芽,黄宝国很是期待今年的“黄金3小时”。

在大庵古茶树园里,现在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老茶树4000多株,200年以上的古老茶树1000多株。园中不少古茶树身上悬挂着牌子——“编号03536;品种:水仙;树龄约350年;树高2.5米;树冠5.2×4.5米;管理人黄远思……”树牌上还附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关于此树的详细信息就能在“云端”一览无余。

这是凤凰古茶树丛谱编志组在2021年为大庵古茶树做的“身份证”,也是凤凰镇对古茶树资源保护的具体行动。目前,凤凰镇已完成200年以上古茶树调查4000株,编排成画册已有2067株。

在漫山遍野的茶树间,还藏有不少“灭虫武器”——一个个设备像卫士一样“站”在古茶树旁,一张张粘虫板星罗棋布分布其间。凤西村党支部书记林伟书指着一种青蛙造型的“大家伙”称,这是“太阳能风力式捕虫器”,利用害虫的趋光习性和风扇吸力,诱集害虫进而灭之。他又指着茶树丛中一块块粘满虫子的黄色粘板说:“你看,上面都是吃茶叶的害虫,它们自投罗网。”林伟书称,当具有黄色偏爱性的茶树害虫看到诱虫板后,就会飞上去,被虫胶牢牢粘住。

在凤凰镇,包括凤西、凤溪和乌岽村在内的连片古茶树茶园,占地约1万亩,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茶树1.5万多株、200年以上的古茶树4600多株。2019年,潮州凤凰古茶树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茶园”。

宝贵的古茶树资源,需要传承和保护。在凤凰古茶树茶园,《凤凰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潮州单丛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等宣传板挂在路旁,十分显眼。多年来,凤凰镇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茶叶研究所等专家们到古茶树茶园调研,深入研究古茶树病虫害防控形势,制定防控措施。“科学用药,对环境保护、茶叶保质提量、茶农增收有明显的成效。”林伟书说。

茶旅小镇有“面子”更有“里子”

春日里的棋盘樱花茶园,生机勃勃。1公里长的木栈道旁,约550棵樱花树相继绽放,与刚发出嫩芽的茶树相呼应,展现出一幅多彩美丽的茶园风光图。许多游客特意前来赏花品茗,探寻凤凰山里最美的春色。

“茶树套种樱花,一方面是为了改善茶园土壤,让茶叶长势更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景致。”中山驻凤凰镇工作队队员、棋盘村第一书记林卓君称,棋盘樱花茶园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目前正实施单丛茶数字农业示范项目,为凤凰单丛茶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约200亩的“5G+智慧茶园”里,14个“智慧天眼”24小时站岗,不间断地观察和记录茶园情况;智能化喷灌设施遍布,可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生产效率。“在家可看到茶园情况,是否有虫害也一目了然。”只见林卓君打开手机APP,手指滑动,就能实现720°视角实时查看茶园相关数据,包括气象温湿度、光照、风速、水质、土壤等。

“智慧天眼”是棋盘村单丛茶数字农业示范项目中的智能全景监测基站。目前,棋盘村单丛茶数字农业示范项目正在试运行阶段。“茶园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无论是茶叶产量、质量,还是茶园工作效率都将有显著提升。”林卓君称,棋盘数字茶园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应用,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茶叶产销各环节,总结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将项目成果在凤凰单丛茶产区全面推广。

“以茶带旅、以旅旺茶”促进茶旅融合发展,是打造凤凰山茶旅走廊的一个重要方向。走进坐落于凤凰镇东兴村的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树龄超过600年的“茶王”——“宋种1号”标本在此展示。潮州凤凰单丛茶博物馆依托古村落特有的潮派建筑特色,修缮活化利用闲置空间,并通过标本、壁画、图示等多种方式展示凤凰单丛茶的发展历史,成为网红打卡地。

随着凤凰谷项目完成凤凰茶博物馆建设、恺德苑民宿投入运营,凤溪谷项目完成下埔党建广场建设和启动碧道项目建设,棋盘茶樱谷智慧茶园项目建成试运营,新引进的知名品牌花间堂酒店将落户,凤凰镇获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民宿示范镇,潮安区入选了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红色热土·凤凰美食”之旅、“生态凤溪·碧道休闲”之旅也入选了第三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70岁村民唱畲歌迎四方来客

潮州凤凰山是中华畲族同胞公认的发源地。千百年来,畲族同胞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一探究竟,笔者沿着省道S231线,一路蜿蜒至凤凰山脉南麓的李工坑畲族村,进村看到,寓意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公园即将竣工。这是一个有着神秘色彩的村落,至今仍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畲族传统习俗。

在李工坑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克财的带领下,笔者来到畲族文化广场,可见畲族文化展览馆坐落正中,广场被白墙黑瓦的古民居包围,代表畲族姓氏“钟、雷、蓝、盘”的四根柱子笔直矗立广场。

走进畲族文化展览馆,一楼图文并茂呈现了畲族源流、畲乡文化、招兵节等多方面内容,并藏有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物件,多样化展示了畲族的风俗民情。二楼则用道具和模特还原了“招兵节大会”场景。“招兵节是畲族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每隔三至五年举办一次,其目的是祈祷族人、村寨风调雨顺。”雷克财说,整个活动举办需连续三天,村民会穿上民族服饰,唱畲歌、跳畲舞,甚为热闹。

“凤凰山上日头红,绿绿青山好持风,好山好水出好茶,茗茶就在此山中,畲家先祖发源地,养育儿孙走四方……”在村道上,70岁的村民雷书财动情地唱起畲歌,向客人们展示畲族的文化魅力。雷书财不单唱得一口好畲歌,而且出口成诗,是大山里的“文艺家”。“节假日时我会到广场唱给游客听,希望畲歌这朵艺术奇葩开得更美丽,传播更远。”雷书财说。

省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驻文祠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兼李工坑村第一书记张建明称,近年来,李工坑畲族村大力改善村居环境,提升村容风貌,不断挖掘和保护畲族语言、歌曲、舞蹈、习俗和非遗文化,打造畲族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潮汕地区和省内外游客探访。

行走于山间小路,看四周葱翠群山,轻风拂过的竹林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每逢周末、假日,这里便有一批批游客徒步环游村内飞天燕山上的千亩竹林,心境被幽雅的竹海荡涤一清。“白天可远眺对面10多公里外的凤凰山顶峰凤鸟髻,有空时聚聚餐、品品茶。”张建明称,李工坑村拥有丰富的畲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以后的发展将高起点规划,全力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建设具有中华畲族发源地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地,进一步擦亮中华畲族发源地金字招牌。

饶平百里果林:

培育绿色经济

擦亮“潮字号”农业品牌

1月上旬,暖冬时节,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呈现一片游人如织的胜景。每年一二月份是梅花盛放的好时节,香雪成海,暗香浮动,蔚为壮观,梅树下的小径上,游人拍照、赏梅的身影比比皆是。时间推移,如雪的梅花尽数落下,漫山遍野的梅树换上挂满枝丫的果实……

一直以来,饶平县发展水果种植,布局旅游观光农业,并积极引导果农推广标准化生产新技术,实行无公害生产管理,通过培育绿色经济擦亮“潮字号”农业品牌,既让农村美得有看头,也让农民生活有盼头。

何为百里果林?南起联饶镇,北至上饶镇,途经新圩、浮山、汤溪、浮滨、樟溪等镇,水果种植连点成带,统称百里果林,如今,百里果林主要种植着茶叶与荔枝、龙眼、青梅、橄榄等水果,总面积达28万亩,年产量达18万吨。

小青梅促进大发展

智能灭虫灯、温度湿度检测器、土壤监控仪……来到这处占地1700亩的大门坑村青梅种植基地,笔者发现园中不乏一些现代化智能设备加持。

2020年,大门坑村与潮州市广式凉果现代产业园达成青梅基地的建设项目,逐渐完善的设施为青梅种植插上了现代化的翅膀,让青梅的种植条件更上一层楼。基地内还建有休闲栈道和配套旅游设施,每年梅花盛放时,这里就成了赏梅旅游景点。

“大门坑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青梅,这边的土壤、气候都很适合青梅生长。”江三元介绍,青梅种植管理较为容易,农闲时节,农户们可外出务工,成熟期进行收获即可。此外,青梅产量高,一亩地青梅的产量为2000—5000斤。“每年4月底青梅丰收的时候,一个村民一天就能采摘几百斤。”提到再过两月的丰收季,江三元的语气里充满了期待。

离开基地数百米,向远处眺望,翠绿的梅林与一旁山间的茶树,形成了一道鲜明的作物颜色带。原来,依靠丰富的生态资源,大门坑村正在走一条“田里种青梅,山上种茶叶”的生态农业新路子。“村里是非常鼓励农户多样化种植,充分把土地利用起来。田里是比较适合青梅生长,而山上的海拔比较高,就更适合茶叶种植。清明节前采茶叶,清明节后刚好摘青梅,农户收入成倍地增加。”江三元兴致勃勃地说。

收获的青梅将销往何处?数据显示,2021年饶平海关监管出口青梅制品2398.76万元,同比增长79.67%。大门坑村便是出口青梅的其中一员,主要将青梅加工腌制成梅干出口日本。目前大门坑村也正在尝试向内地打开更多销路。“以前基本都是出口,但后来大家发现青梅对身体很好,国内的销量也逐年上升。”江三元说。

近年来,梅花节旅游的发展为汤溪镇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下一步,汤溪镇将充分发挥绿水青山良好条件,依托梅花节带动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擦亮“青梅”品牌,让小青梅促进乡村振兴大发展。

把龙眼“脉搏”开种植“良方”

从汤溪镇沿着S222南行至饶平县联饶镇赤岭村,沿途成片的龙眼树与荔枝园宛若绿衣,将道路层层包裹。“龙眼一年结果一次,次年需生长新梢挂新果,所以种植龙眼格外需要进行精心管理。”赤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余伟华举例,如果一棵树今年挂果太多,第二年新梢将因营养不足而导致果实品质大打折扣。

来到赤岭村的百亩龙眼林,一棵棵错落有致的龙眼树舒展着深绿色的枝条,抽出嫩绿的新芽,林中有不少种植户正忙着为龙眼开花做足准备工作。“马上3月就要为果树疏花,6月再来疏果。”余伟华说,赤岭村种植龙眼近700亩,主要是草埔和储良两类品种。“储良龙眼核小,果肉脆甜,而草埔龙眼成熟期晚且耐储存,水果品质也极佳,两个品种在村内已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

2021年,赤岭村共销售龙眼10万斤,而原先该村曾种植龙眼超1000亩,近年因种植户逐渐减少,龙眼的种植面积也随之缩减。“以前龙眼树能种满整个山,这几年由于龙眼的价格降低了,所以有些村民都减少了龙眼的种植。”余伟华用手指了指远处被其他树种披裹的山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骄傲。

余伟华认为,“打工潮”的冲击与村中缺乏种植大户引领等,是影响村民不再种植龙眼的重要因素。对此,联饶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水清则表示,当前,赤岭村甚至联饶镇还多以新鲜的龙眼果实售卖为主,龙眼产业加工不成规模,产业链配套企业设施存在小而散的实际问题。

把好脉,开良方。为吸引村民重拾龙眼种植产业,赤岭村已与华南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开展合作,并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团队实地调研,为龙眼种植提供技术指导与专业培训。“我们要通过人工疏花疏果,让果树合理挂果,从而提升品质,提高价格。”余伟华告诉笔者,人工干预下的龙眼不仅个头大,含糖量也非常充分,并且不再受制于大小年问题。

为进一步扩大赤岭村草埔龙眼品牌,打开销售市场,今年,赤岭村将联合联饶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举行龙眼大赛,同时,该村还瞄准“做一个标准农产品溯源,注册一个商标”目标,谋划建设龙眼示范园,目前该村已获批扶持资金。

“茶+旅游”撬动生态茶园新支点

驱车前往距离联饶镇30多公里外的浮滨镇,站上观茶亭,万亩茶园尽收眼底,翠绿逼人。从观茶亭下来继续朝着双髻娘山方向行驶,便来到了岭头村。

“岭头单丛茶叶具有‘花香蜜韵’的独特魅力,属乌龙茶类中的上品。”岭头村党支部书记许素桂告诉笔者,饶平茶叶已有3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和饶平茶叶的主栽品种,岭头单丛(白叶单丛)的故乡正是这里。

许素桂称,为能够在最大程度保留岭头单丛茶自然风味,同时促进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在岭头单丛茶的种植过程中,始终要求茶农坚持实行生态管理。“坚持不打农药,采用以草治草、人工除草、少施或不施化肥。同时,还栽种着一些景观树,保持自然生态。”

同样,饶平县永成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生态茶园(下称“永成茶园”)总经理杨永成也是生态茶园的坚定贯彻者之一。站在海拔700米处的永成茶园观景台上,一抬头便可远眺到汕头、揭阳、福建诏安等地,看海天一色,看云卷云舒;一低头,1600亩茶树密林在脚下顺着山体层层铺开,看峰峦叠嶂,看千山一碧。

“远看像草原,近看是茶园。”杨永成告诉笔者,自己在茶园管理中,连续13年没有喷洒过任何农药。整片茶园“杂草”密布,这正是生态茶园“以草养茶”“割草作肥”的成果。不仅如此,依托自然资源,突出“茶文化旅游”主题,永成茶园也正是一个尝试,“游客不仅可以来观赏特色美景,还可以通过检查茶园熟悉单丛茶的品质,喜欢了还会买一些带回去,我们的茶回购率一直很高。”杨永成自豪地说。

下一步,浮滨镇将在继续全域推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基础上,打造“茶+旅游”茶旅走廊,将景区与单丛茶文化旅游紧密相连,持续提升茶旅品牌的知名度,实现茶业与文化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