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究竟是不是百无禁忌从水、茶、器三点出发,一次性讲清楚

2022-04-02 01:19:30热度:79°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从古至今,泡茶的讲究,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粗犷的茶友最听不得泡茶时的细节。

一听见,他们便觉得麻烦。

但,讲究的人从古至今,大有人在。

明代的《煮泉小品》,从源泉、石流、异泉等,讲述了水之于茶的影响。

对水的讲究,《煮泉小品》不算极致。

李时珍也凑过泡茶用水的热闹,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天水为一,地水为二。”

那时候,从天而降的雨或雪,都是极好的泡茶之选。

而陆羽,在《茶经》中将用水的排行彻底做了个总结: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再看文学作品,《红楼梦》里的寥寥描写,更是彻底坐实了泡茶讲究的必要性。

“蟠香寺梅花上的雪”,妙玉招待贾母一行用的“旧年蠲的雨水”……

水质,对茶的品质发挥,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泡茶,绝非百无禁忌,那些看似麻烦的讲究,都是为了好茶更好的面貌。

一杯好茶,离不开好水,也离不开能让茶叶和水尽情发挥的器皿。

而泡茶的禁忌,今日便从水、茶、器,探索一二。

《2》

水:沸水、纯净水

古时候泡茶的用水,固然风雅而难得。

然而,放眼现在,雨水、雪水……早已成了不切实际的事物。

如今的雨水,接好后稍作沉淀,底部全都是黑色的沉淀物。

没有谁敢以身试毒,用这样的水泡茶。

故而这雨水,在现代难以有古时候的待遇,一般只能清洗地板,洗洗厕所。

这是科技急速发展带来的双刃剑,生活中的污染,确实存在。

雨水、雪水中复杂成分可想而知,更别提路边打满农药的植物上的露水了!

没有“天水”可用,泡茶用水,只能放在身边可以谋求的水上。

科技固然剥夺了“天水”的存在,却把矿泉水、纯净水等送到茶友身边。

其中,最容易获得的,便是在水管从潺潺流出的自来水。

然而,决不能用自来水泡茶!

自来水厂从水库中抽取清水,经过化学的处理,才能输送至千家万户。

白茶对于水中的化学成分,极为敏感。

白茶的工艺简单,内含的物质保留了大部分。

品质优秀的白茶的内物质极其丰富,这些内物质物质遇水——

溶出一杯甘清香活,还是一杯滋味平平的茶汤,要看水和茶叶的奇妙反应。

自来水中的化学物质,在碰见茶叶的时候,便与内物质瞬间发生反应。

此时,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成味物质剥夺,合成新的化合物。

茶汤的滋味顿时被剥夺一部分,汤感欠缺,香气寡淡。

与自来水的道理一致,矿泉水泡茶,有着同样的缺陷。

白茶的冲泡,同样排斥矿物质成分过高的矿泉水。

过多的矿物成分,如同自来水中的化学物质,同样会与白茶发生反应。

例如矿泉水中的钙离子,便会与茶叶的细胞壁内成分结合。

当白茶内物质被阻碍于融入茶汤,茶汤的甘润滋味无从寻起。

除却水中的所含物质,水质本身的酸碱度,同样影响茶的发挥。

过酸的水,会降低茶中的茶氨酸析出,欠缺白茶鲜爽的风味。

水质碱度过高,茶多酚的析出受阻,茶水欠缺醇厚的汤感。

如今饮茶,纯净水,才是最为恰好而不出错的选择。

它的酸碱度不偏不倚,内含物质十分纯净,唯独构成水的两种离子罢了。

泡白茶,虽不能用纯净水将其锦上添花,却能发挥茶叶的完美。

同时,选好水质,泡茶,还需要选好合适的水温。

对于需要快出水的白茶而言,沸水的温度最是合适。

它的温度,足以激发白茶高、中、低沸点的全部茶香。

它的温度,足以让茶叶的内质错落有序地释放。

一切巧妙得宜,好茶的鲜香醇爽,近在眼前!

《3》

茶:好茶、比例得当

备好水,泡茶的主角——茶,讲究的也不少。

就以白茶举例,泡好一杯好茶,品质优秀的茶叶是基础。

以产区划分,高山白茶是最为得天独厚的白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俚语传播多年,自然有它的道理。

茶树,喜阴喜湿。

高山白茶的生长,离不开云雾的润泽。

茶树喜湿,除却泥土中的水源,高山馈赠的云雾,能成为茶叶的生长的额外补充。

茶树吸收的水分更多,采摘的茶叶,青葱喜人,内质丰厚。

而高山的云雾,不仅仅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它能帮助茶树在接受阳光照耀的同时,不被过于灼热的阳光晒伤。

阳光会被云雾中的小水珠折射成漫射光,变得更为柔和而和煦。

温光水气土,高山产区没有一处不是为白茶的成长而量身制作。

白茶茶树,便在这保护下成长,积累丰厚内质,采摘成为茶青。

高山产出的白茶,白毫绒密,闻之香气空灵,沁爽。

它的茶汤润甜稠滑,饮之忘俗,数年陈化后的口感和香气,迷人得惊心动魄。

挑选白茶,还应该挑选工艺到位的白茶。

白茶的制作工艺虽然简单,却是形成白茶品质的重要途径。

白茶的香气,滋味,都与加工工艺息息相关。

若是白茶含水量不达标,超过了国标要求的8.5%。

此时的白茶,在存茶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变质,香气和滋味自然无处可寻。

感受白茶的干茶手感,若是叶片发软,茶梗变韧,毫毛黏腻,它的含水量定然超标,绝非好茶的标准。

闻香、感知茶叶手感,从产区和工艺决定白茶,慧眼识珍,才能挑选好茶。

泡茶时,选好优质的白茶当主角。

投茶,则是决定茶汤是否滋味完美的“上帝之手”。

投茶比例正确,一杯茶中的水浸出物才能比例协调。

若是投茶过多,不变的水量中水浸出物骤然增多。

届时,茶汤苦涩浓酽,并非好茶应有的滋味。

而若是投茶过少,水浸出物的比例不够,茶汤寡淡,如同清水。

泡好白茶,谨记以下的投茶比例。

盖碗冲泡,110ml容量的盖碗搭配5g干茶。

煮茶,400ml的清水搭配2-2.5g干茶。

玻璃杯冲泡,300ml的容量搭配1.5-2g干茶。

切莫忽视小小的投茶量,最容易被忽视的,才是一术定乾坤的存在。

选好茶,定好量,茶汤的滋味已打好最好的基础。

《4》

器:煮水壶到茶具,贴合茶性

勤勤恳恳挑好水质、好茶,却有这样的事物,轻易扭曲水质和茶叶的表现。

这,便是煮茶时的煮水壶,泡茶时的茶具。

煮水的壶材质不同,同样会悄然影响水质。

若是选择出错,精心挑选水质的辛苦便付诸东流水。

煮水壶,简单划分,有金属制的煮水壶,还有玻璃制的煮水壶。

金属制的煮水壶,胜在加热快速。

但金属制的煮水壶,选择甚广!

随意一搜,就有银壶、铜壶、铁壶、不锈钢等选择。

如何在这诸多的金属制煮水壶中挑到最合适的?

答案很简单,看好金属的性质便是!

用金属制的水壶煮水,需要选择稳定金属。

这是为了避免金属中的金属离子融入水中,害了好茶的风味。

因此,银壶和不锈钢的水壶金属都较为稳定,茶友可以根据价格随意挑选。

其他的铜壶、铁壶,便稍逊一筹。

它们,会在煮水的过程中释放出些许铜离子或铁离子。

为了避开这些细小的金属离子,避开铜壶铁壶的选择,避免水质受到影响。

否则,一杯好茶便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而非金属制的煮水壶,如玻璃壶或者陶壶。

这两种材质用以煮水,不会吸附水质亦不会影响释放出物质。

玻璃壶和陶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但这两种材质都较为脆弱,需要使用者细心精心。

随后,便到了茶具的挑选上。

泡好白茶的茶具,同样需要不偏不倚的材质——不释放物质,不吸取物质。

白茶,是一种香气层次多变馥郁,滋味清雅多变的茶类。

泡好白茶,感受茶香,不能让茶具吸收白茶的一丝滋味和香气。

故而,拥有双层气孔结构的紫砂壶并非白茶的良配。

白茶闻香、品茗,用光滑不吸附材质的茶器冲泡最为合适。

白瓷盖碗便是如此。

它表面一层光滑的釉质,阻隔了汤水和茶器。

同时,白瓷盖碗可调节的开口可控,不会因为出水速度,耽搁了一杯好茶。

它的碗盖留香功能极好,闻香寻茶,最是美妙。

茶的香气滋味,往往受控于茶器的材质。

而釉质光滑的材质,不吸附茶香滋味,才是展示白茶全貌的最佳之选。

从煮水壶到茶具,都必须挑好材质,令白茶保持纯粹的内在。

纯粹,是构筑一杯优质白茶的简单要求,为好茶,选好茶器!

《5》

一杯白茶,诞生简单,却也不简单。

简单的是它简洁的工艺,保留了它纯粹完整的内在。

不简单的是泡好一杯茶时的禁忌讲究,同样是为了它丰厚的内质。

优秀产区到位工艺,决定了白茶品质。

水质纯粹,投茶得当,水温合适,茶具完美,决定了茶汤的表现。

有好水,在合适的水壶中沸至滚烫,注入适宜的茶器。

茶香馥郁不负期待,汤水甘润不负讲究。

若是没有水和器的相助,好茶也是枉然。

让茶叶和水,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温度相逢,融汇甘醇。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