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蛋台湾人的自卑心理和大陆人的恩主心态

2022-04-01 17:01:18热度:110°C

一枚茶叶蛋,搅动了上一周整个华语舆论的话题。

作为2011年的一则旧闻,即使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有过范围不小的传播,但是此次的集中爆发仍然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热情,这几天有关“茶叶蛋”的神段子在网上喷涌而出。@超级梁哥哥说:“总会有一天。我会拉着我的女神,然后用颤抖的双手剥一颗极致奢华的茶叶蛋给她吃。然后向她求婚。嗯。这样的诱惑没有人可以抵挡了。”

这种说法在普通人看来无非是在搞笑和搏出位,然而当最近大陆记者找到说这话的台湾一所大学的讲师,他居然还在认真辩解,并不是为了搞噱头,而且这种说法在台湾岛内也并非完全没有市场。

台湾过去作为“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就有目共睹,但是伴随着大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表现越来越好,包括在媒体的宣传、报道之下,大陆民众和台湾民众的心理角色已悄然换位。而小小的一颗“茶叶蛋”也正真实地反映出心理换位之后的两岸民众对于彼此的认知和宽容度——台湾民众的“不了解”换来了大陆同胞高高在上的一句“井底之蛙”,不管是否出于恶意,双方的心态已跃然而出。

其实从今年年初的“陆港之争”开始,就一直有一个热门话题叫做“内地人的恩主心态”。其大意是说,部分内地人对香港、澳门、台湾甚至美国、欧洲、全世界都有一种“恩主心态”,典型思维方式就是:“如果不是我们大陆人来消费,香港能从金融危机中回神吗?希腊经济能复苏吗?全球经济不早就完蛋了吗?你、你、还有你,你们的繁荣都是我们恩赐的!”

具体到“茶叶蛋”事件中,这种“恩主心态”更是展现无遗。《服贸协定》在大陆人看来是让利于台湾,结果非但不领情反而还说过我“吃不起茶叶蛋”,这不是不识抬举嘛。

台湾民众的心理变化也不容忽视。台湾社会历来以开放为傲,但是伴随着两岸心理角色的变化,在传媒的“唱衰”轰炸下,不少台湾民众对比于大陆出现明显的“自卑情绪”,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此消彼长的现实,还沉寂在20多年前的“台湾奇迹”之中。这种不接受现实的直接表现就是“排斥”,不愿意去了解来自大陆的信息,出现“茶叶蛋”式的笑话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刚刚好,大陆民众的“恩主心态”与台湾民众的“自卑心理”几乎就是相反的呈现,是一种极度的自信。《南方都市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说:曾经极度贫困、饱受强国欺凌,富了之后一部分人以“救世主”自居,和你做生意,买你家东西,那是我看得起你,你只要把三百六十式狗腿技巧背熟乖乖逗得我龙颜大悦就好!没看见全世界的购物街各种肤色的售货员都在学中文了吗?其实这种心态有点像同学聚会,说聚餐结束抢着买单的一定都是当年家里最穷、成绩最渣、最受欺负的,他要用买单证明:哥如今也混出来了啊啊啊!大陆人嘛过去穷怕了,如今咱总算成土豪了,为什么不能用钱买风光?据说家里有钱的内地孩子,哪怕刚到欧美读书就被体育课上成群的肌肉吓坏了,也不会自卑:“我比他们见得更多,他们见到我才要自卑呢!”看吧,这就是有钱的内地人的底气。说得好听点,“恩主心态”也是源于这种有钱人的底气。

大陆民众这种心态的基础是出于对经济绩效合法性的高度认同,简单翻译下就是“发展就是硬道理”,只要有钱了就是大爷,给你“送钱”居然敢不感天动地的接着,还用茶叶蛋来羞辱我。而几十年来的政治经济环境,台湾岛内的危机意识和自卑意识其实根深蒂固。当曾经的穷亲戚,来到台湾岛内大把撒钱的时候,心理落差难免会出现,于是就出现了“反服贸”的一项理由:你穷得只剩钱了,可我还要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如何消解这种“吃不起茶叶蛋的误解”?最好的办法无疑还是多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交流。曾几何时,大陆民众还认为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后,吃不饱、穿不暖。这伴随着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消解,但是这种不同国家、地区的误读是普遍存在的,就像有多少大陆人还在意淫韩国人吃不起牛肉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