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大红袍,六棵母树的财富传奇!

2022-04-01 04:12:13热度:94°C

大红袍的传说

关于武夷山大红袍茶名称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明代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

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的。

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人们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

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

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武夷山大红袍茶的由来有另一说法,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茶。

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大红袍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

大红袍的渊源

大红袍属于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闽北“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属于半发酵茶,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大红袍的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清上明制茶法》载: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栽制茶叶,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

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叫作武夷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武夷岩茶驰名中外,与优异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

武夷山位于北纬27°35′-27°43′,东经117°55′-118°01′。方圆120华里,平均海拔650余米。四周皆溪壑,与外山不相连接,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及九曲溪所组成,自成一体。岩峰耸立,秀拔奇伟,群峰连绵,翘首向东,势如万马奔腾,堪为奇观。澄碧清澈的九曲溪,萦绕其间,折为九曲十八湾。山回溪折,真有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之貌。而沿溪两岸,群峰倒影,尽收碧波之中,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实为碧水丹山人间仙境。前人题“武夷山水天下奇,三十六峰连逶迤,溪流九曲泻云液,山光倒浸清涟漪”,概括了武夷山的轮廓。名山胜境,陶冶出岩茶的天然灵气。

大红袍的价值

武夷山大红袍茶树生长于武夷山九龙巢高峰岩壁之上,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岩壁上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做的“大红袍”石印。2002年3月,成功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武夷岩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志》。以奇丹为大红袍母本茶树,现存6株,其产的茶通过精心制作的大红袍茶品,均由政府保管,作为政府馈赠礼品及招待贵宾之用,是款待国外元首用茶。

1998年在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有中国“豪宅教父”之称的澳洲许荣茂先生,以15.68万元的高价在拍卖中竞得20克母树大红袍。2002年在广州20克拍出18万元,足见其是稀世珍品。2005年4月13日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拍出的19.8万元,2005年在第7届武夷山红袍节上20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又拍卖出20.8万元的天价。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四大名茶之首,它们的排序是: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在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就素有“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岩骨花香之胜。”它具有独具一格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不少人为之神往。

早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79年)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自唐宋以来已经成为历代贡品,元大德年间(1302年)就在武夷山九曲溪的第四曲设置“御茶园”盛极一时。武夷山大红袍为武夷岩茶之王,被奉为国宝。

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研究。为了满足国人对武夷山大红袍的需求,经过长期的科研,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凭借历史上留下的大红袍母树,在武夷山特定的生态环境下,1982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得了无性繁殖成功。经过近千年的历史,如今武夷山大红袍终于获得了又一个“春天”。

大红袍的种类

大红袍母树:大红袍母树生长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九龙窠陡峭绝壁上,由于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以确保其良好生长,2006年起,武夷山市政府规定禁止采摘,并且实行特別保护和管理,所以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大红袍母茶共有六株,每年产量不到1公斤,其中四株为奇丹,两株为北斗。

普通商品大红袍:由于大红袍母树现在已经禁止采摘,目前茶市上见到的“大红袍”,基本上都是由母茶无性繁殖的大红袍或者拼配而成的大红袍居多。

无性繁殖大红袍:指从采摘于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经过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种植于武夷山景区内,大面积栽培而成。因其产地、制作工艺、及其品质特征都与母树大红袍相似,故定义为大红袍。

拼配大红袍:以各种品质较优的名枞(如水仙、肉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北斗、奇丹)依照“岩骨花香”的原则拼配而成的。

大红袍的区别

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都不一样。

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商品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

大红袍的特征与功效

武夷山大红袍树种,为灌木型茶树,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在早春茶发芽,幼叶呈紫红色,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如火把,仿佛披着一树红色的袍子。

武夷山大红袍茶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武夷山大红袍茶成品茶香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桂花香真味。因此,武夷山大红袍茶被誉为“武夷茶王”。

武夷山大红袍茶的初制工艺:采摘、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武夷山大红袍茶的精制工艺:毛拣、分筛、复拣、风选、拼堆、焙火。

武夷山大红袍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酒、利尿解毒、消炎灭菌、清心明目、防癌、美容等功效。

武夷大红袍岩茶的界定

依据地理保护标志管理相关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行政区域内种植的适于的茶树品种(品系)。以特定工艺加工生产的茶叶称为武夷岩茶。

种植范围:一定要在武夷山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能是周边或其他地区。

采摘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采摘武夷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之前,夏茶采于夏季前,秋茶采于立秋以后。武夷岩茶的香气别具一格,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厚清活,生津回甘,浓饮且不见苦涩。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

采摘标准:中偏大开面时采摘。一般指三叶一蕊。

生产工艺:以传统的乌龙茶工艺进行加工。不包揉。成品呈条索形,不得有其他任何添加成分。

大红袍的分类

依据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18745—2006)武夷岩茶的分类如下:

大红袍系列

肉桂系例

水仙系列

名枞:四大名枞:半山妖、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

奇种:武夷山野生茶叶树种

大红袍的品质划分

武夷岩茶注重:活、甘、清、香的特点。

主要以茶水的厚醇度决定品质高低。武夷岩茶的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粘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即岩韵初学者不易把握)

其次,以茶香为品种特征鉴定的因素。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

茶叶的叶底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

有异杂味的茶为下品。茶水无质感,淡薄的茶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对岩茶品质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

大红袍的品鉴

香气:以幽香持久为上,以香气变弱且快为下,异杂味为劣(此方极易判定茶叶中的异杂味)

茶汤:以浓度变化小为上,以浓度变化大为劣。

口感:以苦涩度的强弱区分茶叶品质。

回甘:三水回韵的变化程度感受茶叶的品质。

附注:工艺

培火程度对茶叶口感的影响——培火程度的高低对茶叶香气及茶水醇度及岩韵表现

轻火岩茶:香气高以花香为上,以茶水中类盖香为上,岩韵表现较弱,初品岩茶者宜选。

中火岩茶:香气幽以花香为显,茶水较醇久厚,岩韵表现适中。初品及茶客较喜之

高火(足火)岩茶:开泡火香冲。茶质香气含蓄以果香为上,茶水醇厚,岩韵表现强。对岩茶有一定喜好者最爱。

仅对单号茶叶纵向对比。一种茶叶在轻、中、足火的对比。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岩茶课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