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龙窑,你去过没陶器陶瓷坯体釉药网易订阅
2022-03-30 20:54:51热度:88°C
2022-03-30 20:54:51热度:88°C
本篇文章约1520字,阅读需要4分钟
10多口窑仓
每口里面上千个半成品陶器
在上千度的熊熊烈火中煅烧
一堆泥巴
在一双40多年专业制陶的熟手下
3分钟一个
盆、碗、杯转瞬成型
院子里多肉炫目又各有风情
在3月阳光下饱满鲜艳
一张桌子摆满了生活乐趣
却不想放进一点心事
壁炉里的火焰为春意而燃
游客和学员做成的陶器
各有千秋、琳琅满目
这里是四川天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煎茶龙窑,更是龙窑主理人、90后女孩朱夏从大千世界回到家乡后,新的理想启航的地方。
日前,小天来到位于天府新区煎茶街道青松村的煎茶龙窑时,68岁的工人汤云华正在装窑,上千个手工制好的陶器半成品被悉数摆进窑内,3月生火、煅烧。七八天不离人,保持1200度以上的高温,所有的陶器都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
创烧于清末民初的煎茶龙窑,是天府新区一处重要的陶器窑场。烧制器物除瓶、壶、盘、碗、洗等日常生活用器外,还大量烧小件雕塑,造型生动有趣,制品远销省内外。从清末传承至今,延续着红陶手工传承,小小的作坊也在一代一代传承人手中散发着新的活力,一代代传人掌握了土陶烧制技术,技艺精湛。
传统的厂房和工艺旁,是小清新的布局。多肉已成规模、茶室初具雏形、秋千荡漾如飞、菜地郁郁葱葱,3月的煎茶龙窑,花蕾正在怒放,莺飞草长。
在龙窑最新一代传承人朱夏眼中,40多亩地的世界里,有祖辈传下的精髓,也有自己正在奔赴的梦想。
工艺原始而经典。
·配泥
把产地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
·揉泥
泥团放在车面的圆心部位,辘轳转动,手腕和手指用相反作用力把泥团把握在圆心之中,然后双手把泥团反复几次上下托拉,使其进一步排除里面的气泡,使泥更“熟”。
·施釉
先浸釉,把整件坯体浸于稀稠合适的釉药之中,让其自然吸附至一定的厚度。再涂釉,用毛笔蘸了釉药涂于坯体上。后喷釉,用喷雾器把釉药喷于坯体。
·煅烧
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将成型的泥坯送入窑火中煅烧,把握好温度、湿度,最终呈现出精美成品。
你用的各类茶壶、盖置、壶承、品茗杯、闻香杯、盖碗、公道杯、茶叶罐,甚至泡菜坛子、水缸,都是这样煅烧出来。
现任继承人朱夏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守祖业。
大学毕业后的她,曾经是一名导游,带过九寨黄龙溪的团,也率队走过了东南亚的每一个地方。
世界很大,梦想很远。最终让她回到煎茶,是建设家乡的愿望。“家乡很美,并不逊色于外面的世界。”
接手煎茶龙窑的朱夏开始让传统龙窑绽放新的光芒。投资、改造、拓展思路,这一代的龙窑,已由传统的手工陶器烧制发展成为如今集工作室、茶室、秋千花园为一体的艺术综合体,成为陶艺家、陶瓷研究者和艺术院校学生的创作基地。
现在呈现出的制品种类繁多、造型丰富,结合现代市场下流行的手工制陶体验,做到了推陈出新,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2020年,朱夏筹建了煎茶窑工作室,经过改造、完善,使之变成集保护文物、演示制作、展示陶瓷作品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正在努力打造成为非遗传承体验及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
以煎茶窑的传统陶器烧制技艺为核心,形成了包括工作室、茶室、秋千公园等在内的陶瓷行业文化。最盛时每年达五十多个团体参观,促进了成都地区的陶瓷商贸活动,产生了独特丰富的市场及传承体系,成为全国关注度最高的龙窑保护和研学场所。
朱夏说,她的理想,是建设家乡,挖掘家乡特色文化,让煎茶龙窑成为天府新区核心旅游区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成都市最具地方特色和历史价值的地标文化场所之一。
记者:宿姮
摄影:周勇良、宿姮
制图:李川
编辑:陈然
上一篇 : 这届喝茶青年卷起来了!茶具茶壶公道杯茶宠瓷器网易订阅
下一篇 : 陶瓷文化,淄博艺术环境——江北瓷都·当代国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