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茶叶科技前沿——听贵州茶业科技年会上专家学者说

2022-03-30 19:58:26热度:88°C

 

原标题:探讨茶叶科技前沿——听贵州茶业科技年会上专家学者说

近日,2021贵州茶业科技年会在贵阳召开。会上,8位茶叶专家学者围绕目前行业关心的热点、聚焦产业发展的难点,作了相关报告,为贵州茶叶科技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思路。

张小琴(吴长春 摄)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副研究员张小琴:

《贵州早春茶鲜叶香味物质特点及生态调控因子初探》

贵州早春茶好,好在哪里?张小琴团队对不同等级茶鲜叶香味物质差异、不同时期早春茶香味物质特色、生态调控因子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张小琴介绍,早春一芽二叶茶青原料“浓爽味”物质基础优于单芽茶青原料;早春单芽茶青原料加工更应注意青叶醇的不利影响,同时突出香叶醇、苯甲醇等芳香物质的香型特点。明前茶青原料“浓爽味”物质基础优于雨前原料,雨前原料优于头采原料;头采茶青原料加工应突显出芳樟醇、壬醛等芳香物质的香型特点,注意已醛、戊醛等的不利影响。

谢文钢(吴长春 摄)

贵阳学院茶学教研室,博士谢文钢:

《茶园机采试验与地膜覆盖下幼龄茶园的施肥试验报告》

近年来,面对采茶工短缺延误生产,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传统手工采茶人工成本高,产量低,效率低下等问题,筛选适宜机采的品种,是实现茶园节本增效和促进贵州茶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贵阳学院茶学教研室,博士谢文钢团队从选择适合机采的品种和研究机采茶园配套栽培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经过2年机采试验得出,马边绿1号、川茶2号、中茶108和福鼎大白的机采芽叶底叶着生角度和最下节间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并以此4个品种发芽整齐度好,完整芽叶率高、持嫩性强、生长势旺盛,适宜于机械采摘。”谢文钢说,机采时间可在每年清明后进行。一芽二、三叶占蓬面70%~80%时机采效果较好。

戴宇樵(吴长春 摄)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戴宇樵:

《微生物作用调控下黑茶品质变化研究进展》

微生物作用是发酵类茶叶的品质形成核心,在微生物茶产品的加工中,茶叶内含物质发生复杂的变化,塑造了微生物产品特征性的品质风味。

戴宇樵说:“现在我们部分夏秋茶、机采茶产品有品质不佳,经济效益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我们利用微生物生长消耗多糖等特性,将夏秋茶、机采茶进行发酵处理,筛选、驯化目标微生物作为发酵剂,研制出品质风味有别于‘普洱熟茶’‘茯砖茶’等传统黑茶的微生物茶产品。不局限于茶青,在售茶产品皆可进行后发酵处理,促进夏秋茶资源、机采茶等中低档茶资源利用,不断促进贵州茶产业深加工发展。”

刘忠英(吴长春 摄)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刘忠英:

《贵州绿茶“浓爽味”滋味特征物质筛选及呈味特性研究》

刘忠英介绍,“浓爽味”是贵州绿茶的滋味特征,多项研究表明贵州绿茶具有浓、鲜、嫩、丰富等滋味特征。但针对贵州绿茶“浓爽味”如何评价?仍缺乏数据支撑。常用酚氨比作为绿茶茶汤浓度和鲜爽度是否和谐统一的重要指标。但其太过笼统,局限性大。传统以人为主茶叶感官审评,仍不可避免主观性强和重复性较差等问题。

“我们通过省内外斗茶赛贵州绿茶代表样品进行主要滋味物质筛选,对滋味物质单体呈味阈值和浓度-强度进行了验证,主要创新点在于电子舌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不同浓度滋味物质单体相互作用效应研究及贵州绿茶滋味属性评价模型建立。目的是将其技术应用于茶叶数字化拼配中。”

方仕茂(吴长春 摄)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创新团队、助理研究员方仕茂:

《沿河古茶树红茶品质形成研究》

方仕茂团队的研究报告揭示沿河古茶树红茶加工过程特征代谢物的含量变化,探究茶汤甜醇滋味形成的物质基础。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古茶树鲜叶品质存在差异。特别有价值的一点就是,特征代谢物可以实现对工序判别,这为我们设计智能化设备来反馈生产过程,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提供了支撑,数字化的品控和智能化的加工将助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牛素贞(吴长春 摄)

贵州大学、贵州省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牛素贞:

《贵州两江流域对栽培型古茶树种质资源传播与进化关系的影响》

贵州大学茶学院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解析了贵州境内的栽培型古茶树资源基于水系传播的遗传关系,揭示了贵州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贵州河流水系交汇的古驿站对贵州栽培型茶树资源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促进作用。

“贵州栽培型古茶树传播与进化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的迁徙和事件都会在古茶树上留下信息。接下来我们会对此进一步解析。”牛素贞说,同时,我们还将解析贵州立体地理文化对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传播与进化的影响,以及贵州两江流域对野生型古茶树种质资源传播与进化的影响。

胡伊然(吴长春 摄)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经济与茶文化研究室负责人胡伊然:

《当代中国茶文化审美嬗变与思考》

报告从西方美学理论的视角,将中国古代茶文化与当代茶文化的审美形态、构成原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了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审美转向与审美构成,最终对其美学价值进行反思。

胡伊然说:“如今,仍能从各类茶事活动中窥见传统茶文化的审美表现。中国茶美学‘廉、美、和、敬’的审美特性仍有迹可循,传统的饮茶方式、茶事艺文、茶礼茶俗,也并不能受制于机械化生产而完全消亡。如何在传承中发扬和创新,是新时代中国茶文化的美学价值反思的根本。”

董醇波(吴长春 摄)

贵州大学博士董醇波:

《赵司贡茶根际真菌多样性调查与“菌促茶”应用技术展望》

赵司贡茶是贵州花溪的历史名茶,与众多的历史名人及青岩古镇文化息息相关,其加工技艺属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对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纯化、菌株鉴定,通过形态学、分子系统学进行多样性分析,得出研究结论。”董醇波介绍,进一步扩大研究视野,其中,核心微生物群的鉴定及功能研究很重要。核心微生物组成员与其他微生物相比,更具有生态学意义。“菌促茶”应用技术将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编辑/梁圣

编审/赵勇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