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飘香福州茶(下)

2022-03-30 19:10:17热度:99°C

福州人喜好那一口茶,无论笑谈琴棋书画的文人雅士,抑或是迫于养家糊口的挑夫苦力,茶是不能少的。只是饮茶的地点不同,饮法也各不相同。文人贵胄落座的是三坊七巷、上下杭,或是雅致的各方茶亭。饮的是小杯,或以青瓷小盏品茗,以示文雅、矜持。而出大力、流大汗的做活务工之人,则在码头上、闽江边、渠边地头,围着木桶里的茶水,端起大碗舀上一碗,仰起脖子一饮而尽。甚至以水瓢打上茶,咕咕噜地猛喝,既消渴又解乏,大呼快哉。福州人喝大碗茶时用什么配茶呢?要么是橄榄光饼,要么什么都不要,一碗花茶入喉,便也谈笑风生了。福州市博物馆展出的古代茶具,大多为碗,那一个个弥漫着古时风云的茶碗,或许就盛过一碗又一碗的香茶水,畅怀过一位又一位的福州先人?

福州茶亭公园

福州人看重那一壶壶茶。历史上福州人喝茶和在温泉里泡汤是并重的。去泡汤时捎带上一小撮茉莉花茶,在汤头泡得脸红耳赤、浑身热气腾腾之时,歇息在躺椅上,一口口抿着清香之茶,虽然不是神仙却快活得赛过神仙。在旧时,有福气的福州人喜在茶摊、泡汤、讲书场、十番音乐会上饮茶。一手茶、一手扇,眼瞧台上,双耳倾听,摇头晃脑地得意。还有念念于怀的茶摊。据史料记载,昔日的福州城,于东街口、三坊七巷一带都设有茶摊。在茶摊内,无贵贱之分,官人与平民共福,打工者和文化人同坐,曲艺表演或吟诗赋词并举。与茶结缘的福州人,认为茶也能治病,比方说解酒化浊之类,就把去药铺买药,说成去买茶。当时的药店也就附和人们的喜好,在店里摆设个茶壶,且还正儿八经地卖茶,把自己的药店雅称为茶店。福州人茶之情结,就如此这般千百年地交织在一起。我是闽西客家人,小时候得个风寒感冒什么的,大人们便说去“点茶”,话语中把“点茶”二字说得格外柔和,得病的人听了,似乎要喝的是香茶,并不是苦涩涩的药,所以没有半点的恐惧感。客家人面对病患者说点茶,化痛苦为吉祥,与福州人生了病去“买茶”,含义是一样的。

福州城区的茶风茶韵飘逸于茶楼酒肆、千家万户,绵延千载。而似乎呼唤一声听得清,伸出手也仿佛摸得着的周边各县各地,也都各有茶香,且还精品层出。

福清西部的东张镇,有座海拔 1200 多米的岚湖山,因山高多云雾,缭绕出翠绿绿的茶山。高山出好茶,让经济发达、城乡大美的福清锦上添花。后来,许是为了与祈梦名山石竹山结缘,妙在其中地衍生出“石竹梦茶”,同样脍炙人口于世。福清镜洋镇仙井岩一带,还有一片千百亩的有机茶基地,茶山与春夏秋冬各自随同季节绽放的樱花、银杏、紫薇、桂花、紫玉兰等同山共岭,让仙井岩产出的茶别有妙韵。长乐近在市区西侧的泮野村,尖峰山麓与首石山遥相呼应,又因上洞江、下洞江在村前交汇,故有“泮野水两头涨”之称。村前双江碧水、玉带环腰,村后峰峦高耸、群山起伏,在这么一个风景这边独好之地,天赐一片野生茶树林。制茶方家以此制作出香气浓郁、滋味甜爽的红茶,在中国茶业学会举办的“中华杯”全国名优茶比赛中收获一等奖,一举成名了。再有玉田、罗联两乡镇于半个多世纪前开垦种植的数万亩茶园,所采摘的茶叶也都各有其香。

连江县历史上拥有十几处颇具规模的茶山,分布于长龙、丹阳等各乡镇。特别是素有“云上茶乡”美誉的长龙镇,因座座茶山山高雾重,也就云雾山中频出名茶了。长龙镇 400 多年的种茶史,研制出一种“鹿池茶”,此茶因外形浑圆光滑、银灰色泽、香气持久而知名于海内外。早在一个多世纪前,鹿池绿茶就喜获国际巴拿马银奖,在后来的 100 多年中,又先后在国内外多次得奖。罗源知名度甚高的“七境茶”,有不少的典故。就一个茶名,也有其解。据传,古时罗源以“境”划分村庄,七境也就是程洋、长弯、施灞、西竹、延洋、寿桥、洪洋等 7 个村的合称。五六百米的海拔,有恰到好处的温度、不可多得的原生植被,茂林修竹围裹着茶园,让原本香高、口爽、色翠,俗称为罗源绿、罗源尖子的好茶,就以“七境茶”享盛名于世。出自于罗源中房镇沙坂村的“榕春早”,因为是春天里最早抽芽的,阳春三月初就可面市,市场先机非它莫属。

森林覆盖率 76.8% 的永泰县,早已成为省城福州的后花园,后花园里茶叶丰盛,令人欢欣鼓舞。该县县域地势高峻,乡村深处特别是山岭之上,缭绕着如梦如幻的云雾。放眼山间,缓坡绵延,崖隙土壤深厚且肥沃,茶树在此蓬勃,似乎理所当然。不无夸张地说,永泰无乡不种茶。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涵盖全县 20 多个乡镇。正因为茶产业长盛不衰,永泰矢志为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茶产业撩开面纱,把距今有 800多年历史的“姬岩茶”和有 300 多年历史的“藤山茶”产业,呈于大千世界。还在同安镇占柄村卢峰茶园举办春茶开采节,把古老的祭茶仪式与传统的采茶舞、喊山歌也都亮了出去。

闽清西南部边远的上莲乡街中村,名为街中却根本无街,高高在上,千米海拔,群山耸立,洁净的空气沁人心脾。如此地利,茶园里的茶树自当流芳吐翠,以此茶叶制作出的水仙、肉桂、梅占、百瑞香等,也就叫人击掌。

大福州地区,四面八方都可闻茶香,就连仅有 200 多平方公里的马尾区,同样在寸土寸金的地上种茶。作为福州的水上门户、军商要港,曾有一批又一批的各国商人或海员登岸,大多喜好一口中国茶。于是,早年的马尾茶农就以此“天时地利人和”种茶,不种则已,种就种好。茶农们选择与石鼓名山屴崱峰对峙的双溪里一片山上精耕植茶,伫立此山,眼前有茶之青翠油绿,眺远则见海之浩瀚,胜地矣。产出的茶,大多供给国外茶商或来自天南地北的海员,但凡获得者,通常都会说自己得到了福州茶。据传因此山上种的茶,多为外国人所取,沾了洋气,茶农们就把那片茶山称作“茶洋山”。

……

福州与周边的各种茶,犹似茶叶之万花筒,转过来花影缤纷,转过去色彩斑斓,是一方琳琅满目的茶世界。当时的福州花茶,如同一圆明月居中,周边各地的茶,又仿佛月亮之旁的星星,闪闪烁烁,众星拱月,景象大美。大福州地区的茶,千百年种下的茶树,根深而叶茂,千百年后的今天,在老茶树上摘新叶,叶叶都饱含着千百年的晨雾暮露,养人呵!沏一壶茶,在缥缈的茶雾上,回望千百年,意象中的那情那景,迷蒙迷离,亦真亦幻。

品着手中的福州茶,回首展望福州的茶,千思万绪。在秋日悠然的阳光中,又回味年少时家父从橱柜内取茶时说的那一句:香呀,福州来的呢…

——《闽都文化》2019年第一期

闽都文化研究会

www.mdwhyjh.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