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三十而已》,为什么我不看好顾佳的茶叶生意

2022-03-29 22:52:25热度:89°C

 

爱茶以后

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话题,在剧中,渣男渣出了新境界,绿茶绿出了新高度,屡屡刷新观众的三观。

这部剧的另一大吸睛之处,则是顾佳没有经过任何调研,就从李太太那接手的茶厂。

围绕这个亏损不止的茶厂展开的故事,已经成了本剧的重点支线之一。

顾佳当然全心希望能把茶厂做起来,又是拉投资又是讲鸡汤,整天为了这么个破落茶厂东奔西跑,没少花精力。

但一集集地看下来,爱茶君却越看越懵了,也越发不看好顾佳的茶叶生意。为什么这么讲?

茶厂不正规,没有严格的制茶工序

顾佳接手茶厂的目的,一是为了挣钱,二是为了让村民致富。

但从剧情来看,这个坐落在湘西地区的“茶厂”,其实非常不正规,怎么看都是个家庭作坊。

而且剧里一会茶厂厂长讲要上山采芽尖,一会又出现了多见于乌龙茶制作工序的摇青画面,没有严格的制茶工序。

也实在让人搞不明白,这家所谓的茶厂到底是在做哪种茶类。

手下人短视,存在严重的认知错误

剧中茶农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逻辑。比如在解释茶园产量低时,茶农表示自己一直坚持做良心茶,所以产量才低。

并且还做了一番对比:市面上的茉莉花茶加香精,红茶加糖,所以产量高;他们不做,所以产量低。

产量高低不是应该和茶园经营有关吗?和做茶良不良心有什么关系?

在茶山上顾佳问茶农茶叶能否达到有机标准,茶农自信地表示不仅能达到有机,还能满足出口标准,反而那些大茶园和大茶企做不到。

顾佳问及原因,茶农表示大茶企机械化程度高,离城市近,人多车多污染多,有机只能在深山里。

这捧自己踩别人的方式是得了哪家的精髓?而且茶农将机械化形容成一种“迷信”,明显根本不懂什么是机械化。

传统手工产能低、效率慢

传统手工不管在剧里还是在现实里,似乎都具备天然被认可的属性,很多人一听到手工,就认为是好的,说到机械化就是不正宗不安全。

手工的确有温度有情怀,但机械化却能精准、量化控制茶叶品质,这是传统手工难以实现的。

手工制茶产能低、效率慢,产量都跟不上就想扭亏为盈,放在现实里恐怕有点悬。

对“有机”的盲目追求

茶农认为他们茶园里的是正宗的有机茶叶,让爱茶君有必要说说有机这个事。

有机的成本是很高的,并不是不管理茶园、让茶园天然生长就叫有机,符合出口的茶叶,也不是说没打农药没施肥。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在可控范围内合理施用肥料,为土壤提供营养补给,进而提升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这才是最科学的管理。

有了科学的茶园管理,配合上机械化生产,才能实现标准化,为茶叶品质提供保障,从而提高销量这些。

如果不进行科学化管理,茶园面临虫害、霜冻这些情况又该如何应对呢?

以上就是爱茶君在看《三十以后》后的一些思考。

当然大家也别为顾佳的茶园担心太多,就算她的茶园经营模式再不合理,最后肯定也是能赚大钱的,毕竟是在戏里。

图源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