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遗中的传统美术工艺,寻觅醉美的孝感艺术匠心
2022-03-29 10:29:19热度:122°C
2022-03-29 10:29:19热度:122°C
最不缺的就是对于美的追求
从画笔到刻刀
从泥土到纸张
传统美术之美浸润在璨若星河的历史长河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孝感那些
隐藏民间的非遗传统美术工艺
发现醉美的孝感艺术匠心
传统美术
孝感雕花剪纸
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荆楚大地民间艺术瑰宝。早在西晋时期,人们把正月初七定为“人日”,《荆楚岁时记》说:“人日剪纸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由此可见当时的剪纸习俗。明代,剪纸艺术渐趋成熟,并不断丰富发展,到了清代,又出现了雕花,即从剪刀,发展为小刀刻镂。新中国成立后,孝感雕花剪纸更像一簇绚丽的山花,争相绽放。1952年,成立了“孝感县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所”。从那时至今,创作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达两千余种,选送到欧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展销并荣获多项大奖,让孝感雕花剪纸艺术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孝感雕花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记录着剪纸技艺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历代艺术文化精华,荟萃了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犹如雕花剪纸艺术的历史长廊;它融合了我国南北艺术之精髓而自成一体,以其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而特立于民间艺术之林;它植根于社会,取材于民间,题材广泛,内容朴实,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各种流派,风格迥异的作品争奇斗艳,堪称珍贵的民间艺术宝库;当今更是赋予了雕花剪纸的美感造型和丰富的感情色彩,不断增强其艺术表现力,使作品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表达出朗朗向上、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气息。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孝感雕花剪纸世代相传,逐渐登上艺术殿堂,孝感也因此被誉为“剪纸艺术之乡”。
孝感雕花剪纸品位高雅,艺术魅人,是美化环境的佳品,收藏爱好者的珍品,馈赠友人的礼品,旅游者的纪念品。
孝感雕花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美术
孝昌雕花剪纸
孝昌雕花剪纸
孝昌县历史悠久,山清水秀,是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地,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錾花刻纸艺术,发展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依然兴盛不衰。
錾花刻纸,又称“錾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刻纸技艺,这种艺刻纸技艺源于中国南方古老的木雕工艺。先在白纸(又称底子)上绘制构思好的题材图案,再将白纸覆盖在准备錾花的红纸(或其他颜色的纸)上,錾花一次可以刻3—5张,多达10张以上。图案包括花鸟山水、人物故事等,题材丰富、品种繁多。“孝昌錾花”是中国“北剪南雕”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即为剪纸艺术。早在西晋时期,孝昌就有民间剪纸习俗,《荆楚岁时记》便有:“人日剪纸为人”的记载。明清时期,孝昌民间剪纸艺术日趋发展成熟,其工艺由剪刀剪纸发展到剪、刻并举,到清朝中期形成较为成熟的錾花艺术,即只用刻刀,不用剪刀。南方的錾花与北方的剪纸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纸质美术作品的一朵奇葩。
新中国成立后,孝昌錾花刻纸艺术繁花似锦,题材和内容更加广泛。孝昌县錾花艺人众多,錾出的优秀作品远销海外,荣获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孝昌錾花刻纸”艺术构图精美,生龙活虎,内容丰富,是一种品质高雅的文化产品,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孝昌雕花剪纸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应城膏雕制作技艺
应城膏雕是湖北应城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明朝嘉靖年间,在应城县西北团山庙山脚下,因崖崩而发现石膏,距今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应城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石膏产地之一,享有“膏都”的美誉。应城石膏以纤维石膏为特色,其色洁白,质地细腻,储量达一亿吨以上,质量优局世界之冠。纤维石膏与民间精湛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应城膏雕”技艺。
追溯膏雕技艺的历史与传承,可以找到一条以民国初年郝木匠为源头的主脉络。郝木匠将精湛的木雕手艺用于石膏雕刻,并将它世代相传。石膏雕刻从原材料选料到雕制、打磨、抛光直至上蜡,所有工序全由手工完成。长期以来,膏雕的手工技艺全由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没有文字相传,凭传承的实物或现场制作来传授。徒弟则凭借自己的记忆、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和感悟去掌握。
应城膏雕作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活实用类,比如:笔架、笔筒、烟灰缸、茶叶罐等。二是工艺装饰类,比如:屏风、壁画、形态各异的家居摆设等。大型膏雕壁画多见于酒店、宾馆、学校,远销十堰、黄石、武汉、青岛等城市,有着冬暖夏凉的独特性,并具有净化空气、绿色环保的功能。第三类是医疗保健类,以膏枕和座垫为代表。石膏枕对降低血压有良好医疗作用,被誉为健康枕、长寿枕。1993年“应城膏雕”作品“硕果累累”、“蟠桃献寿”、“八骏图”,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三届花卉盆景博览会”,获得“展出特别奖”。
应城膏雕作品外观晶莹闪亮,手感滑腻冰凉,质地纯正细密。石膏的材质特点,决定了膏雕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工序的细腻程度和技艺的严格要求,是其他材质雕刻难以比拟的。
应城膏雕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锡器(锡器制作)
锡器(锡器制作)
锡器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与锡器有关的记载:在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80年至1350年)金字塔中发现的锡手镯和锡制"朝圣瓶"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锡制品,在日本宫廷中,精心酿制的御酒都是用锡制器皿盛放,英国与德国的皇室也喜爱用锡制器皿来盛放啤酒,罗马帝国是最早将锡制器皿大规模用于家用器皿的文明。而在中国古代,人们早已懂得在井底放上锡板来净化水质,皇宫里也常用锡制器皿来盛装御酒。
锡的质地比较柔软,所以必须要与其它的金属元素制成合金,才能用来制作成锡器。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长新的光泽,历来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而马来西亚锡器十分强调独特设计和实用,传统的酒杯、高贵大方的茶具,以至精美的相框、桌面装饰,品种繁多。每一件锡制品都要按严格的标准仔细地用料,再经过制膜、雕花、打磨、抛光等许多工序,且每一项工序都由师傅们手工制作,工艺成本很高。一件制作精美的锡器不仅仅是图纹色彩完美,它还体现了马来西亚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如今锡器已被公认为高档的馈赠佳品及非常有价值的收藏品。同时其他国家锡器,如泰国锡器,也开始逐渐的走进人们的视野,泰国南部蕴藏着优质的锡矿资源,沿用传统手工制作的锡器,其造型和图纹生动展现了泰国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锡器(锡器制作)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应城面塑
应城面塑
应城面塑起源于应城长江埠古镇,经面塑艺人两百多年的传承及不懈探索,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早在清代时期,长江埠有名的商业街“白布街”有一家商铺“达记纸马铺”,以经营纸扎、印染及面塑手工为主。掌柜姓达,满族人,到清中期,生意越做越大,尤其是达记面塑,受南方风土人情、人文文化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具有南方人文气息,精巧细致,传神入化的手工艺品。民国后,达姓满人离开长江埠回吉林老家,纸马铺由徒弟易风海经营。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公私合营,达记纸马铺不复存在,易风海的面塑技艺传给其子易长清。上世纪八十年代,郑春生拜易老为师,学习面塑技艺。近几年,郑春生在北京及黄山景区开设了专业的应城面塑艺术馆,尤其是黄山西递面塑艺术馆,每天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人次,极大的弘扬应城当地传统文化,对宣传地域文化、传承应城面塑技艺起到了积极作用。
应城面塑有一套完整成熟的技法形态和配料工艺。技法讲求配色六法,手捏八法和工具八法。其中配色六法是指:调色、镶色、复色、并列色、对比色、调和色。手捏八法是指:揉、捏、搓、捻、挤、拧、掐、拉。工具八法是指:挑、拨、粘、嵌、刮、戳、滚、掀。技法上概括起来就是“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应城面塑题材涉及面非常广泛,大致分为实用型和观赏型两大类,早期以实用型为主,现在主功观赏型,以历史曲故、戏曲人物为素材,如水浒、三国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继承传统面人的基础上创新出适合现代人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的面塑作品,如卡通面塑、变形面塑、肖像面塑。
应城面塑是中国面塑艺术的一部分,从传统面塑发展到现代面塑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注入了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积淀与创新,以独特的多重艺术形象立于民间艺术之林,并随着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具有更丰富的实用价值。
应城面塑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蒲阳泥塑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蒲阳泥塑最早溯源至宋代,发展至今,形成独具应城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工艺。
蒲阳泥塑早期系河南淮阳泥塑艺人游艺于古蒲骚之地。到宋代时一批人定居下来,他们以“团山”和“二合”的上等粘土为原料,制作一大批泥塑菩萨头像出售。明朝,蒲阳城北的张近山喜爱泥塑,并逐渐自成一派。当年蒲阳佛教寺庙庵堂近百座,张近山为寺庙庵堂做佛像百尊。之后传承到葛姓人家,葛良绪之父因做佛像出名,民间有“葛佛手”的美名。葛良绪从小学艺,并首创“泥人玩”,儿童玩泥小人物、小动物等。并开设了“泥人玩”号。之后其徒弟先后开铺于安陆、云梦、黄陂、汉川等。传承至今,形成了一批以张林平为代表的传承人队伍。张林平曾经北漂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家曹长旭先生学习民俗雕塑,对中国传统雕塑有独到的见解和领悟。多年以来,以泥塑为第一职业,先后受聘于“文星雕塑公司”、“湖美雕塑基地”等从事民俗雕塑。
2010年创办“泥人张”蒲阳民俗艺人工作室,艺术作品丰厚传神。创作的“南方之夏、荷塘月色、孝文化系列、楚风系列”等大型泥塑作品,先后被多家企事业单位以及旅游景点展用、收藏。
蒲阳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主要靠手捏制而成。一般用上好的粘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一定的棉絮砸揉而成“ 熟泥”,再经艺术家之手捏制成型,自然风干。有的施以彩绘。泥塑作品分为小型摆件和大型泥塑两种。小型摆件主要是十二生肖、吉祥物、动物人物形象等,有逼真写实的,也有艺术夸张的,适宜儿童玩耍或摆放家中作观赏之物。大型泥塑有墙面浮雕和立体雕塑,因某些需要打造成醒目的人文景观,供人欣赏。具代表性的有,张林平为应城中心福利院制作的中华二十四孝大型泥塑,为海山集团制作的“周总理视察红旗人民公社”主题浮雕和立体雕塑。
泥塑取材简单廉价,但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将它们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工艺品,朴实、直观、真实,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这种纯手工民间艺术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一种体现。因此,传承和保护蒲阳泥塑,对于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蒲阳泥塑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水墨漫画艺术
此中有真意 王顺华
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勇敢和智慧而著称,他们以丰富的想象和机智的幽默,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书画艺术和幽默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一种新的绘画艺术——水墨漫画,在我国古人的笔墨下悄然诞生。与线条漫画不同,水墨漫画是用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法与人文情趣,来表现漫画的思想与造型的一种绘画艺术。它富于幽默、哲理、诗意、个性和笔墨情趣,以及时、形象、人文、思辨的笔墨和视角,来表现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寓教于乐,寓美于乐,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水墨漫画,是近百年来才出现的一个画种称谓,但其艺术渊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我国五代时期。
水墨漫画是一门源于我国水墨画、书法和文学的综合艺术,沿袭至今,有诸多传统而雅致、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如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和意境,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和书卷气质,丰富而厚重的思想性,幽默非凡的造型技巧,清新隽永的生活气息等。
水墨漫画艺术,是中国水墨精神的继承和回归,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一幅好的水墨漫画,既是一幅有水墨神韵的漫画,又是一幅有漫画趣味的水墨画,拓展了表现的空间、题材和技法,又极大地提升了观赏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文化古城湖北安陆,水墨漫画艺术得到了较好的研习和传承。安陆,位于鄂中腹地,碧山涢水,钟灵毓秀,是历史上的郧子国、安陆郡、安州和德安府所在地,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以来既是一方政治、经济中心,又是一方文化沃土。得益于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加上几十年来不断探索研究,水墨漫画传人王顺华、张文斌、徐庆雄、廖小辉、刘晓红等一大批作者异军突起,成立了安陆市漫画学会、安陆市水墨漫画院,不仅群众性的漫画创作与研习蔚然成风,而且各自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王顺华《有福何须万贯财》、张文斌《失》、徐庆雄《马相伯乐》等水墨漫画风格古雅而独特,诙谐而旨远。
安陆四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水墨漫画)艺术之乡”,三次承办全国水墨漫画理论研讨会,也是我国唯一的“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水墨漫画创作基地”和“中国少儿水墨漫画活动基地”,建立了400平米的安陆水墨漫画博物馆。
通过开展展览、大赛、研究、“藏画于民”等各种活动,水墨漫画艺术在我国安陆、桐乡、邱县等地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但影响地域、范围、人群还十分有限,而且受到大量国外卡通动漫产品的严重冲击,这项古老艺术的传承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将致力于水墨漫画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一是从学校开始开展人才培养教育,二是用这项艺术提炼、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三是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和研究水平,四是与国内外机构开展合作研发,让水墨漫画艺术遍及中国,走向海外。
水墨漫画艺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水墨漫画艺术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麦秆画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因其作为皇家贡品十分稀有。麦秆画始于隋唐时期,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
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麦秆画具备的环保、手工、永久保存等独有的产品特性和艺术性非常合乎人们的需求理念,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极高的美术价值。
从麦子出现在古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开始以麦秆为原材料进行艺术画的创作了,但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传说中的麦秆画长期以来难觅其踪,直至秦怀王墓发掘时才出土面世。发掘出的麦秆画原作虽经两千多年腐蚀,仍然色泽鲜明,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
麦秆画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云梦剪纸
云梦剪纸即是一种在纸上剪、刻出来的画,主要是以雕刻为主,剪为辅的民间手工艺术。是把自然界万物的变化用线条、块面来表现的一种独特的、装饰性强的镂空造型平面艺术,主要分布在县城东李店(现沙河乡)、三集、伍洛、城关等地。这些剪纸作品反映了云梦文化的历史变迁,包含了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价值。
云梦剪纸几百年前就在云梦农村流传了。李店的剪纸艺人十多位其中李祖林的花样新、多、雕刻细致,很受民间欢迎。剪纸名人胡少年的剪纸作品《百菊图》1987年参加全国首届艺术节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选送出国到意大利、苏丹、捷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并被收录于《中国现代美术大系》、《世界民间文艺家大辞典》等丛书。2014年,文化馆美术干部胡莉将自己及奶奶杨芳清和父亲胡少年的共百幅剪纸作品编辑成剪纸集《仨人剪纸》由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1975年12月,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上即现银铂镂刻的花纹图案,可见剪纸雏形。清至民国期间,云梦县有挑花、刺绣、剪纸、扎花和泥塑、木雕玩具以及银金饰品等传统的手工艺品生产。早在解放初期,在农村就有艺人挑着花箱、手摇小鼓叫卖帽花、鞋花、枕头花等刺绣花样子,特别是农闲时,靠卖花样子走村串户,以此为生计。当时地县有句话:“黄陂有泥塑,云梦有剪纸。”即为明证。
云梦剪纸是云梦民俗活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剪纸内容包括山水风景、人物花草、飞禽走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嚢括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时代性。作品往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环境,具有民俗学的历史考证和研究价值。
云梦剪纸品种无论是喜花、礼花、衣饰花、兜肚花、枕头花等,都寄寓着人们的某种意愿,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美好的情感。这些意愿往往体现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具有伦理教化功能。
云梦剪纸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统美术,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门类,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孝感,就有雕花剪纸、膏雕、
锡器、面塑等众多传统美术类非遗。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
这些传统美术在创新中与时俱进,
不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END-
景区预约
来源:综合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孝游妹
审核:行天下
出品: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