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产业26图
2022-03-29 08:38:41热度:133°C
2022-03-29 08:38:41热度:133°C
日本绿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大约公元九世纪,绿茶的饮用习俗从中国传播到日本。
起初,在贵族和僧侣阶层,茶被用作宗教祭祀的祭品,然后它逐渐在武士和平民阶层得到普及。然而,自从19世纪70年代日本结束了与外界隔离以来,日本的茶产业步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日本绿茶产业的发展划分为4个时期。第一阶段是茶叶出口时期,赚取外汇(1870—1940);第二阶段是战争期间的衰落期(1941—1945);第三阶段是国内消费增长的发展时期(1946—1975);现在,由于产品开发多元化,产品的种类也变得多样化(1976年至今)。
在出口期间,制作生产了红茶和乌龙茶等适应出口的各种茶叶,并且国内生产的茶叶大部分出口创汇。随着手动采摘机和茶叶烘干机等小型机械的使用,茶叶的出口量也增加了。之后,由于战争而造成茶叶的产量大幅度下降,但从1950年代起,由于经济的强劲增长,国内茶叶消费量上升,因此产量又回升了。随着国内消费的增加,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并且在采摘和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种植品种也从实生苗变为无性系优良品种,如“薮北种”已经成为主流的煎茶品种。煎茶的国内生产量急剧增加,并且日本人都喜欢喝这种茶。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茶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生产成本的增加,劳动力的短缺,茶叶市场价格的下降,尤其是生产者收入的减少等。此外,消费者对壶泡茶的需求也逐渐减少。这可能是由于日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各种饮料的竞争。因此,过去十年间绿茶的生产量减少了20%(Shinmura,2016)。另一方面,茶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优质饮料,这种理念渗透了大量的消费者人群,也刺激了茶叶成分的生理功能研究。
在过去十年中,日本GDP约为500万亿日元。近几年来,第三产业份额下降至72%左右,第二产业份额上升至26.2%。第一产业份额为1.1%,约为5.5万亿日元(TrendsinGDPinJapan,2017)。
在第一产业中,农业总产出约为8.7万亿日元,并且正在逐渐下降。在农业总产出中,畜牧业占35.4%,蔬菜占27.2%,茶叶仅占1%左右,约970亿日元。顺便说一下,茶树种植在日本南半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或高原,并且30%的茶区种植倾角在50以上。即使在山区或高原地区,也可以进行茶叶生产。此外,茶叶是满足日本国内需求的不可或缺的作物,也是构成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另外,它也属于加工型农产品,最近它已被用于其它用途,如食品原料。它很容易转化为一种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它是一种无糖的健康饮料,含有很多有益的成分,因此茶叶备受关注。
2014年,世界茶叶生产量为166万吨。绿茶生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是中国,占世界的85%,其次是越南。日本绿茶的生产量是8万吨。世界绿茶的出口量为34.5万吨,其中大部分为中国(72%)。在日本,绿茶主要在国内消费,只有少部分出口,2015年出口量为3.5万吨(Shinmura,2016)。然而,日本绿茶具有味道鲜美,彰显日本文化以及对身体有益等特色,引起海外国家浓厚的兴趣,而且销售价格也很高。茶对日本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饮料。虽然茶叶对日本GDP的贡献不大,但它在栽培、机械化栽培系统、分析化学、功效研究等方面在世界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迄今为止,日本的绿茶产业已经发展壮大,并采用精耕细作和先进的机械化技术。特别是在机械化栽培体系中,新梢的同步延伸和生长是重要的问题。为了立即开展这些,芽和枝的修剪措施已经制定出来,因此取得了高产、优质的效果。
而且,通过引进大型采茶机械,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高品质茶叶生产和工厂自动化的控制管理方法的实施,茶叶生产加工厂不断发展壮大。对以近红外光谱法为基础,以感官评价为主的品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大力研究,并将其作为现场使用的客观品质评价方法进行实际客观评价。
消费偏好和意识变得更加多样化,茶叶的综合利用发展,多种新产品开发出来。其中,对无糖、无热、户外形式为主的灌装和瓶装饮料产品的需求呈现爆炸性增长,促进了以廉价茶叶作为原材料的即饮产品(RTD)的需求增加。
此外,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绿茶对身体有益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儿茶素,由此开发出的各种功能产品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高功能茶叶作为饮料和食品原料备受人们关注,产量不断增加。现在日本大约30%的煎茶和粗茶作为饮料的原材料。最近,由于抹茶和茶粉可能将所有的功能组分溶于水中,比如像B一胡萝b素和d.生育酚等难溶于水的成分也可以溶解水中,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日本消费最多的茶是在国内茶场生产的蒸青绿茶。煎茶占国内茶叶总产量的近75%。尽管用于茶道的抹茶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2%,但它代表了日本传统茶文化的一个里程碑。抹茶在日本禅宗哲学的海外传播历程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抹茶不仅应用于像拿铁咖啡和冰沙等这些饮料中,而且在食品和糖果中也应用广泛(Shinmura,2016)。
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高是日本绿茶的独特特征。氨基酸是绿茶鲜味和甜味的至关重要成分。日本绿茶约含20种氨基酸,茶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近60%,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茶氨酸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日本绿茶的主要风味化合物。由于茶氨酸对阳光照射很敏感,转变为儿茶素。在阴凉处栽培可以限制这种化学反应导致叶片富含茶氨酸。玉露茶和抹茶也被称为遮阴茶,是日本绿茶中典型的茶叶品种,因为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因此是很珍贵的。
绿茶属于非发酵茶,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而红茶属于发酵茶,由于儿茶素类转变成茶黄素或茶红素,因此儿茶素类含量低。儿茶素类以其抗氧化,抗诱变,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而闻名。儿茶素类是导致日本绿茶产生涩味,引起收敛感的重要成分。儿茶素类大约占日本绿茶干重的13%一15%。日本绿茶也是β-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它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机体调节功能对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相比于红茶,绿茶主要含有维生素B复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P和维生素u。尤其是维生素C(抗坏血酸)已被证明可以防止坏血病和感冒,在发酵过程中含量会降低,而且在制造过程和储存期间维生素c会逐渐降解。以煎茶为例,维生素C含量为250mg/100g。当日本人精疲力竭的时候,植物的纯绿色会使他们精神得到缓解。茶汤具有优雅细腻的外观,色泽清晰,特别是用热水冲泡时。为了制成日本绿茶,刚收获的新鲜叶子在蒸青机中蒸青以抑制酶活性,从而防止氧化过程。因此,绿茶的淡绿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殊的制作过程。
近年来,日本壶泡茶叶的消费量呈下降趋势,茶饮料的消费量逐年增加。在2007年,茶饮料的消费额大于壶泡茶叶的消费额,并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会持续下去。易于饮用的抹茶和袋泡茶越来越多。由于即饮产品消费量的稳定增长,需要适合制作即饮产品的茶叶品类。低成本的茶叶生产技术也是需要的,比如CTC方法制作的粗茶包。
由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茶叶的消费量预计将会增加。因此,壶泡茶、绿茶饮料、袋泡茶和抹茶等的消费量会继续增加。开发能够满足健康或其它用途的茶叶新产品也是值得期待的。在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仅要降低成本,还要提高品质和增加功能成分等。
目前,为了吸收茶叶里的所有的功能性成分,抹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这两个方面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茶叶产品的多样化正在迅速扩大,比如饮料领域(罐装饮料,瓶装饮料等),膳食领域(果冻,面条,糖果,巧克力、蛋糕等)和日化领域(肥皂,抗菌纤维,除臭剂等)也在开发。
茶粉易作为食品原料,也是很重要的。此外,许多使用儿茶素等开发的功能性产品也逐步发展起来。因此,可望提高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效率和纯化方法。
为了提高茶叶和茶叶产品的安全性,开发高效的施肥技术,以茶园土壤环境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技术,以减少肥料用量为目的的生长诊断信息,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加强可追溯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
(安根团队摘自和茗:日本茶产业)
安根团队,20余位各领域农业专家,提供成熟的土壤恢复集成方案、生态修复集成方案、农残解决集成方案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