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营养价值的误区

2022-03-26 01:38:14热度:107°C

韩春姬: 博士、注册营养师

鸡蛋是地球上营养最丰富的食物之一。试想一下,一个鸡蛋包含了将一个细胞变成一只完整的小鸡所需的全部营养素。然而,鸡蛋因胆固醇含量高而受到不好的评价,也有人对鸡蛋的营养价值做不切实际的宣传,还有一些人吃鸡蛋的方法不对而对健康带来危害。

鸡蛋中除了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之外,其他各种营养素种类和含量极其丰富,特别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吸收率堪称优质蛋白的冠军,也是最廉价、最容易烹调的高蛋白食物。但只有走出认识鸡蛋的误区,正确烹调和食用鸡蛋,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营养补充效果。

误区 1:鸡蛋是补铁的良好来源

网络上的一些文章宣传“鸡蛋铁含量最丰富,超过牛奶等动物性食物,利用率可达到100%,是补铁的好来源”。事实上,鸡蛋并不是铁含量最丰富的食物。铁含量最丰富的动物性食物是动物肝脏,如猪肝不仅铁含量(22.6mg/100g)高,红肉中的铁含量也很丰富,且吸收率达到25%~30%,而鸡蛋铁含量为2.0mg/100g。牛奶属于贫铁食物,铁含量很少,某种食物铁含量是否丰富不能与牛奶相比较而言。

鸡蛋黄中含有卵黄磷蛋白,具有很强的铁结合能力,这种蛋白一旦与铁结合,就可导致鸡蛋中的铁生物利用率降低,鸡蛋中的铁吸收率只有3%左右,因此鸡蛋不能作为补铁的良好来源。

误区 2:鸡蛋黄胆固醇高, 最好少吃或不吃

现在很多人一提到胆固醇就害怕提高血液中的胆固醇并导致心脏病。所以,考虑鸡蛋中固醇含量太高,不吃鸡蛋或只吃蛋清弃掉蛋黄。事实上,虽然鸡蛋中胆固醇含量高(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00mg),但鸡蛋中同时含有丰富的蛋黄卵磷脂和胆碱,可以乳化胆固醇,防止胆固醇附着在血管壁上。有研究显示健康人每天吃1~2个鸡蛋,对血脂影响不大。

关于膳食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其在肠道中的吸收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混合食物中膳食纤维比较充足时,延缓和抑制部分胆固醇的吸收。中国和美国已取消了膳食胆固醇的限量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开随便吃鸡蛋。因为鸡蛋中蛋白质含量高,如果吃的过多,再加上其他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则蛋白质摄入量就会过高,这些蛋白质都要在肝脏代谢,产生大量的含氮废弃物,从肾脏排泄,从而对肝脏和肾脏产生很大的负担。

正常成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每天可以吃2个鸡蛋,用脑过度的人每天也可吃2个鸡蛋,对健康十分有益。切记吃鸡蛋不要扔掉蛋黄。

误区 3:鸡蛋不能与豆浆同食

在网上流传鸡蛋不能和豆浆同食,理由是“豆浆中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影响鸡蛋蛋白质吸收利用”。所以有不少人喝豆浆时不敢吃鸡蛋。生豆浆中确实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但生豆浆煮熟之后这种物质就会失去活性,凡是喝豆浆的人都知道豆浆必须煮熟后才能吃,没有人喝生豆浆。所以熟豆浆和熟鸡蛋同食没有问题,而且两种食物同食可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即鸡蛋中富含的蛋氨酸与豆浆中缺乏的蛋氨酸互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误区 4:生鸡蛋更营养

现在仍然有一些人为了“清嗓子”喝生蛋清,也有很多人喜欢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单面煎蛋),觉得嫩嫩的,口感好,营养高。如果每天都这么吃,对健康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生蛋清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进入消化道之后妨碍蛋白质消化吸收,其次,生蛋清中有抗生物素蛋白,对生物素(维生素B7)的亲和力极高,因此影响食物中的生物素吸收,长此下去,会出现生物素缺乏症状(如皮屑增多,易掉发,肤色暗沉,容易疲倦等)。

鸡蛋中的这些不利因子在加热熟透后都能被破坏掉,因而吃熟鸡蛋不存在这些问题。个别的生鸡蛋可能还有沙门氏菌感染。此外,有研究结果显示,熟鸡蛋蛋白质吸收率可达到90%,而生鸡蛋蛋白质吸收率只有50%左右。因此,强烈建议食用熟鸡蛋。

鸡蛋可用煎、煮、蒸、炒等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损失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不同的烹调方法消化吸收率又一定的差异。推荐采用煮鸡蛋的方法。但煮鸡蛋要掌握好时间。

煮鸡蛋的最佳时间

如果鸡蛋存放在冰箱,煮鸡蛋之前,将鸡蛋置于室温下至少12至15分钟,使鸡蛋里外温度与室温一致,放入锅内,加水(水量没过鸡蛋即可),加热,水沸腾时开始计时,煮5分钟时鸡蛋会有流淌的蛋黄,煮6分钟时蛋黄会变得粘稠并刚刚开始凝固(口感好),煮8分钟时鸡蛋黄完全凝固,但蛋黄仍然是金黄色和粘稠状的(鸡蛋全熟,细菌被杀灭),煮10分钟时蛋黄会变得更坚硬和苍白(影响消化)。但根据鸡蛋大小不同,刚好煮熟鸡蛋的时间有所差异。结束后立即将鸡蛋放入凉水中冷却,防止蛋黄表面变暗绿色,且易剥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