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哥说:欲练,必先干了这碗黯然销魂汤!当然,就如同你吃一吨老婆饼!
2022-03-17 08:51:47热度:108°C
2022-03-17 08:51:47热度:108°C
心哥说:
欲练此功,必先干了这碗黯然销魂汤!当然,干了也未必销魂……。就如同你吃一吨老婆饼也未必会抱得美人归。
切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❶ 中国 · 六大茶类
中国的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
整体而言,中国还是绿茶的天下,种类最繁多,毕竟江南自古善于自我营销,众才子佳人纷纷代言,抢鲜喝上一杯春茶在古代是皇帝也要附庸的风雅。如:龙井茶、碧螺春、六安瓜片等;红茶是位富有魅力的小姐姐,可高贵可亲民,如今红遍了全世界。如:滇红、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黄茶像不出世的高人,据说爱她的人也很神秘。如:霍山黄芽、君山银针;乌龙茶最考验工夫,完美诠释了中国人对食物的耐心和讲究。如:凤凰单丛、东方美人、武夷岩茶;白茶单纯干净,如福鼎白茶、月光白等;黑茶越陈越香,如安化黑茶、普洱熟茶等。
Tips:
①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英文中Black tea对应的是红茶,而不是黑茶;
② 安吉白茶不是白茶,而是绿茶;
③ 普洱茶应该独立门户还是归入黑茶?考试的时候写黑茶,平时不用管它是什么茶,好喝就行了
❷ 茶的发酵度
茶叶的发酵度。简单来说,发酵度反映了在制作过程中新物质产生的多少,发酵率越高,内含物质转化得越多越彻底,发酵率越低,茶越接近自然状态。比如说,绿茶是直接高温杀青的,茶叶中的物质被直接固定在那个状态不变化了,所以发酵度为零。
类似煲汤的过程,发酵度低的茶,滋味鲜甜清爽,汤水清冽,性偏寒,适合上午饮用,有清火明目的功效(苦茶清火);发酵度越高的茶,汤越熬越浓,变得醇厚润滑,性质越温和。所以一般建议下午喝红茶,晚上可以喝一些熟茶。
❸ 六大茶类的制作过程
归根结底,茶叶是一种食材。就好像一条鱼,可以清蒸、红烧、炖汤还能做刺身(流口水)…一片茶叶通过不同的制作程序形成了不同风味的绿茶、红茶、乌龙茶…又因为不同品种、不同种类的(鲑鱼、金枪鱼、三文鱼)茶树上的叶子本身存在差异,所以形成了各地特色茶
❹ 茶味的形成
我们想要知道一杯茶里什么是甜的,什么是苦的,就要先知道一片茶叶里到底有什么,如下图:
▲ 一片茶叶的成分组成
一片树叶,通过杀青、萎凋、揉捻、发酵(爆炒、清蒸、红烧 )等工艺,各种物质形成了不同风味,那么究竟是哪些物质在刺激你的味觉呢?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懂( 懵 +_+)了
❺ 茶叶的功效
很多人,喝了两杯普洱就巴不得能瘦十斤,好像茶是灵丹妙药,包治百病。我想说的是,一杯茶首先是饮料属性,最重要的是你觉得好喝;其次,真的要说功效,真正医学研究上用作药用的浓度是非常高的,日常的饮茶只能是一个日积月累缓慢的过程,每天给自己一杯茶,首先会给你一个相对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科学了解不同茶的属性和功效,根据需求为自己搭配长期的饮茶计划
参照上面几张图,我们就可以大致归纳出六大茶类的主要特点和功效
绿茶
· 零发酵,氨基酸含量高,茶汤清透,鲜爽
· 性寒,茶汤微苦,清火明目,清热去燥
· 多酚提神醒脑,适合早晨,提高工作效率
· 忌空腹饮用,肠胃敏感不宜大量饮用
白茶
· 微发酵,茶汤呈象牙白,清鲜爽口
· 性寒,陈化后逐渐温和,退热祛暑
· 含有丰富的多糖,降血脂、降血糖
· 忌大量饮用新茶,建议喝3年以上的白茶
黄茶
· 低发酵,闷黄工艺形成黄汤黄叶;
· 性凉,可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 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多,对防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
青茶
· 半发酵,工艺极其繁复,人工依赖高,将茶叶滋味变幻演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也赋予了茶叶更多的人文色彩;
· 性凉,消食解腻,减肥消脂第一名
· 忌空腹饮用,忌酒后饮茶
红茶
· 全发酵,汤红艳透亮,花果香,口感润滑
· 全世界接受度最高的茶
· 性温和,不刺激,养胃护胃好帮手
黑茶
· 后发酵,随时间会成长,越陈越香
· 汤色红褐,汤质醇厚爽滑,陈香
· 消食减脂,保护心血管,润滑肠道
❻ 基本冲泡
会做饭的人一定会泡茶,了解食材是你泡好一杯茶的一半
嫩度高的茶,用较低水温,越粗老的茶,用较高水温。出水速度、出水力度、浸泡时间都会影响物质渗出的方式和茶汤的浓度…(这个说来话长,以后单独讲)搞清楚影响茶汤的变量,便能随自己心意去控制一泡茶的滋味了。
泡好一杯茶的秘诀是:多泡多思考。
❼ 茶叶的有效期和存放
茶叶存放的三大原则:避光、防潮、防异味
绿茶 | 今宵有酒今宵醉,趁着春色赶紧喝完,喝不完一定要密封(非常重要!),存放于冰箱冷藏室;
白茶 |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
黄茶 | 同绿茶,密封冰箱冷藏;
青茶 | 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防高温;
红茶 | 常温密封保存,避光,防潮;
黑茶 | 常温保存,避光,防潮,防高温/寒冻,存储间定期通风
·参考:《茶叶生物化学》宛晓春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3版|《茶叶化学》顾谦 (编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第1版|《中国茶经》陈宗懋 (编者), 杨亚军,上海文化出版社; 第1版
·部分图片来源于:站酷网(aran0613)、网络
— 完 —
真的是吐血整理,请用转发和点赞给我补血。
上一篇 : 浙江丽水莲都春茶开采莲都区农业农村局供(组图)
下一篇 : 乡愁是一杯淡淡的,我漂泊在外头,故乡浓缩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