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名家中国远近好手名单汇总

2021-03-17 14:58:09热度:175°C

紫砂壶因为铁观音的兴起而热门,不同产地和不同人生产出来的紫砂壶有很大区别,中国紫砂壶名家非常多,最早从正德嘉靖年就有第一位紫砂壶名家为供龚春也叫供春,这个是文字记载已无从考究了,但以此可见紫砂壶名家在中国历代好壶出好手历史悠久性和普及性。

姑娘茶网在网络上收集了很多紫砂壶历代名家的资料,大家先看下以前的制壶先人,然后我们再了解中国紫砂壶名家现代好手,从古到今给大家详细罗列一下紫砂壶名家也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了解。

紫砂壶名家前辈:明清时期(金沙寺僧+供春、李义心、时大彬、邵亨裕、惠孟臣、陈子畦、陈鸣远、惠逸公、陈鸿寿花盆加茶叶杯茶叶发霉了怎么清洗、邵友兰、葛子厚、潘仕成、邵大亨、黄玉麟)清末民初(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朱可心、裴石民、汪宝根、冯桂林、吴云根、王寅春);

新中国时期(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何道洪、鲍志强、徐汉棠、李昌鸿、沈遽华、顾道荣、凌锡苟、邵新和、葛明仙、谭泉海、周桂珍、王石耕、顾绍培、曹婉芬、鲍仲梅、谢曼伦、潘持平、程辉、崔国琴、樊剑平、高振宇)。

在这些前辈中可谓人才济济,虽然不一定名单完整,但依然能看出庞大的阵容,他们之所有成为紫砂壶名家,因为评价一件紫砂壶的内涵,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色地和图案的脱俗和谐,这个是评价的标准,而在使用紫砂壶一段时间后,要保证紫砂壶卫生,对如何去除茶垢一文有详细讲解。

紫砂壶名家当代大师:顾景舟:青年曾用艺名"景""景记""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七十后爱用“壶叟、老萍”。受艺友提议谓“艺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樵,瘦萍”,晚年爱用“壶叟、老萍”。

蒋 蓉(女)1919.10,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澳门工艺美术家联谊会名誉顾问,11岁跟父学艺,1940年又父携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任上海中国标准陶瓷公司技术指导。

鲍仲梅1959年进厂随任淦庭学习刻画技艺,70年代探索紫砂装饰新工艺,创造以金银丝镶嵌装饰的新工艺,技法精到,广受欢迎。顾绍培1957年入紫砂中学,1958年进紫砂厂师从陈福渊学习盆艺技术。作品类型多,茶具、瓶、盆做来得心应手。

潘持平1957年入紫砂中学,1958年进紫砂厂师从陈福渊学制花盆,1964年开始独立设计紫砂花盆,1981年后在顾景舟指导下制作茶壶,作品以方壶见长,规矩挺括。

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铁观音里用到的紫砂壶就很普及,而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当然也很难成为紫砂壶名家了。

了解了以上信阳茶www.guniangcha.com叶网介绍的紫砂壶名家,如果条件允许,再学习紫砂壶鉴别的文章后大家可以选以上人制作的紫砂壶来购买,但记得新买的紫砂壶一定要开壶,至于紫砂壶如何开壶我们也有单独文章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