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红茶产业数百年兴衰的启示论中国红茶的发展思路

2021-03-05 16:18:41热度:254°C

世界茶叶发源于中国。红茶的生产技术和饮用文化也由中国传播于世界。早在明代初期中国就有“兰膏红”、”酥签红茶”的记载: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武夷山小种红茶(Bohea)海路运往荷兰;1618、1650年又相继运往英国、西欧和北美等国家。从此,激发了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红茶生产、贸易与消费的蓬勃发展,也使红茶成为欧、美、俄最时尚的饮料。1880年我国红茶出口达10.01万吨,创下了旧社会的历史记录。之后走向衰落,到1949年跌至几乎零。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恢复茶叶生产并发展大叶种红碎茶出口,1988年红茶生产增加到10.34万吨,超越了1880年10.01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嘲。但是从1990年起,红茶产销又逐年回落,2003年跌入4.0万吨的新的谷底。因此不少人悲观地说:中国红茶”完了”!

近年来,由金骏眉、英红九号、坦洋工夫等引发的内销名优红茶的消费量与日俱增,价格与同等嫩度名优绿茶展开了有趣的竞跑,初步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红茶总产量达到6.85万吨(占全国茶叶总产6%),比2005年增长了43.01%。人们质问:这是“炒作”?还是机会?如何认识和为有效地促进新一轮的红茶产业科学发展做出贡献,是每一位茶叶工作者都必需面对的神圣使命。下面,笔者试图从我国红茶数百年发展与兴衰的历史启示,粗浅谈谈个人的见解。

1中国红茶数百年兴衰演变的简要回顾

纵观中国红茶600多年来的兴衰发展,大体可划分为5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一是1840年以前的“始创与发展阶段”,大约历时500年;二是1840~1880年的“鼎盛辉煌阶段”,历时40年:三是1880~1949年的“走向衰落阶段”,历时69年:四是新中国成立后,即1950~1988年的“振兴发展阶段”,历时38年;五是改革开放后,即1989年至今的”转型升级阶段”,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统购统销、出口补亏”到市场经济“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深刻变革,已经历时22年,并取得了初步成绩M。

1.1第一阶段:创发展阶段(约1340,1840以前)。

这是我们祖先利用茶鲜叶创制了红茶产品至发展为重要商品的缓慢发展时期。这阶段的特点:一是红茶生产零星分散,生产规模很小,发展速度慢,技术水平不高,主要由中小叶种茶树的鲜叶加工而成,茶叶外形为条索状,色泽乌黑润泽,故输入欧洲后被称为“Black Tea”。产自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裥木关的正山小种,是这一时期中国红茶的典型代表,也是最早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小种红茶产品。二是中国红茶生产技术随着红茶贸易的发展而传播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红茶出口市场扩大到西欧、北美和俄国等,中国红茶饮用文化也随之传播到这些国家。这是中国红茶国际化的重要发展时期。三是中国红茶在世界红茶贸易中,几乎独占垄断地位。1678年(康熙十七年)中国红茶输入英国达4370万磅,占英国茶叶输入量的97%以上;1786,1810年间,中国输入美国红茶均在500~540万磅以上,占总输入量的82%~95%。四是茶叶出口口岸主要集中在广州。由于这一阶段的后期,朝廷实行海禁政策,所有出口货物主要由广州“一口通商”,以致广州成为中国茶叶最重要精加工基地和集散地,红茶的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广州运销到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说,以红茶为主导的世界茶业,是由中国导发的。没有中国红茶的传播,就没有欧美及其殖民地的红茶世界。

1.2第二阶段:鼎盛辉熄阶段(1840-1880)。

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受五口通商后红茶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的拉动,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与年俱增,不少广东茶商纷纷携巨资到绿茶产区推广“绿茶改制红茶”技术,促进了红茶生产的快速发展。这是中国红茶生产与贸易最鼎盛的历史时期。虽然英殖民地的红茶开始少量投放欧洲市场,但中国红茶的产量和出口量仍占世界主导地位,年平均出口量仍占世界总额约80%以上。据海关资料显示,1840^ 1895年间,中国工夫红茶年出口约5万吨,其中1880年出口10.01万吨,比1840年出口量增加6.0倍。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一是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被打破,国外洋行及其代理机构纷纷到其他口岸设点买卖,红茶出口因此逐步向其他口岸分流:二是出口增长速率和出口总量最大。受红茶出口剧增的拉动,很多绿茶产区纷纷实行“绿改红”,促使红茶产地快速向纵深发展。三是出现了切碎红茶。据史料记载,为迎合欧美市场的需求,这一时期广东鹤山县开始产生大叶工夫红茶并利用工夫红茶再加工成切碎红茶出口。

1.3第三阶段:走向衰落阶段(1880-1949)。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中国红茶出口被英殖民地新兴红碎茶所替代,红茶产业逐年走向衰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量跌至历史最低谷。红茶产量由过去10万吨以上跌至1949年不足1万吨,出口减少到不足3000吨。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环境恶化,茶叶赋税不堪负重,技术上固步自封,加上世界大战致使海路中断,红茶生产与出口贸易逐步被新兴的印、斯、印尼等产茶国所取代,1949年,全国产茶仅5.12万吨,出口2.17万吨,分别比1886年下降79.52%和83.81%。

1.4第四阶段:振兴发展阶段(1950-1988)。

这一时期由于新中国前所未有的解放生产力,促进了茶叶产业和红茶产销事业的蓬勃发展。1950至1988年,全国茶园面积由16.93万公顷发展到105.59万公顷,茶叶总产由6.25万吨发展到54.54万吨,分别增长524.0%和773.0%:其中:1988年红茶产量达到11.43万吨、出口10.34万吨、创汇1.58亿美元,比1950年分别增长12倍、38倍和53倍,超越了1880年祖宗创下的历史记录;红茶出口总占全国六大茶类出口量和世界红茶出口量的比例提升到了52.1890和15%左右。红茶产销的国内和国际地位大大增强。然而,我国出口的红茶绝大多数属于为“立顿”等欧美品牌茶商或工业化厂商提供拼配原料或提取物工业原料,很少有计划、有组织的把我国原味或原产地名优红茶作为终端拼配产品来出口和营销。不仅出口卖价低,而且永远摆脱不了做“殖民地”的身份。这是我国红茶虽然生产和出口历史悠久,但在国际上没有一个著名品牌的原因:”一个中国不如一个立顿”的社会舆论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红茶产销实行国家企业“统购统销”、“出口补亏”,所有指令和补贴政策几乎都是鼓励“一刀切”生产大叶种出口红碎茶,而历史上著名的中小叶种小种红茶、工夫红茶”不许生产”:二是红碎茶的迅速恢复发展及出口创汇,为我国解决化肥和“的确凉”进口生产设备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红碎茶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重,由1950年的13.34%上升到1988年20.96%,之后又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下降趋势;三是茶叶产销企业机制呆板,人浮于事,生产成本和中间成本均高于国际上其它主产茶国,而红茶出口卖价却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导致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长期处于盈亏平衡点边缘,而出口企业则长期依靠国家补亏度日。

1.5第五阶段一转型升级阶段。

1989年至今,是我国红茶产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由于受1984年政府放开国内市场和1991年起取消茶叶出口补亏政策以及内外销茶价“倒挂”的影响,内销名优绿茶、乌龙茶类发展迅速,不少主产出口红碎茶的产区纷纷转产内销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花茶和其它特种茶,导致红茶生产与贸易规模大幅度下降。但就红茶而言,则表现为出口红碎茶生产量急剧减少,而各具特色的传统名优工夫红茶和创新红茶,比如小种红茶、祁门红茶、坦洋工夫、广东英德金毫茶、英红九号和云南工夫红茶等明显增加;出口红碎茶品质与卖价下降而内销工夫红茶品质与卖价明显提高。到2007年,全国红茶总产已经由1988年的11.43万吨调减为4.53万吨,出口由10.34万吨、创汇1.58亿美元降低到3.03万吨、创汇4318万美元,分别比1988年减少62.5%、70.70%和72.67%:2007年以后,在金骏眉、英红九号、英德“我和你”、滇红工夫、深圳红岁、福建坦洋、祁门“天品国香”等品牌名优红茶的带动下,全国不仅各历史上著名的工夫红茶纷纷恢复生产,而且涌现出了一批新的内销工夫红茶产地和花色品种,出现了“百花齐发”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红茶产销量大幅度增长,产量达到6.85万吨(占总产60A,),比2005年4.79万吨(占总产5.12%)增长了43.0%;红茶的产品结构、总体品质水平和市场卖价不断优化提升,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小型红茶企业脱颖而出,著名企业品牌不断涌现,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较好的转型升级。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红茶生产规模变小、产品质量标准不一、价格不一:市场秩序和品牌企业在混乱与转型中逐步规范、成长;红茶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也是顺应历史潮流所做出的战略性调整。主要变化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1.5.1红茶产量及内外销比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一阶段我国红茶总产显著减少,其产量由过去90%出口为主变为内销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红茶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的比重从1988年的20.96%降低到2007年的4.91%和2010年的6.0%,而出口与内销红茶的比例由1988年的5:1下调到了2007年的3:1和2010年的1:1。据了解,过去几乎100%从事茶叶进出口业务的“中茶公司”,近年来茶叶收益也已经转变为主要依靠内销茶叶。

1.5.2红茶品类和茶树品种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1989年,尤其是2005年起,我国红茶的茶类结构,除了由过去以出口红碎茶为主转变为以内销工夫红茶为主之外,内销工夫红茶本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为:

一是解放前的近20个历史地方工夫红茶全面恢复了批量生产。如:历史上著名的祁门工夫(含浮梁工夫、霍山工夫)、滇红工夫、粤红工夫(石牌工夫、鹤山工夫)、宁红工夫、宜红工夫(含湖南石门工夫)、川红工夫(含黔红工夫)、湖红工夫、闽红工夫(坦洋、白琳、政和工夫)、越红工夫、苏红工夫和台湾工夫等传统红茶全面恢复生产,产量逐年增长嘲。

二是由于技术创新和品种而研发的创新工夫红茶“百花齐放”。初步统计,创新红茶花色品种增加了30多个,比如:福建的金骏眉、银骏眉、赤甘、天山红、武夷红、新坦洋工夫、新白琳工夫:广东的金毫、英红九号、“我和你”红旗系列、茗皇红、金单丛、丹霞天雄、大唐红韵、客家红、红岁:广西的桂林红叶、将军红、浪茯红茶:云南的中国红、沧源红:安徽的祁红金钩、天品国香:还有其它省份的信阳红、川红、九曲红梅等等。

三是红茶适制品种的范围不断扩大,一批中小叶种绿茶、乌龙茶品种被用于加工创新工夫红茶和传统工夫红茶。比如:凤凰水仙、连南大叶、清桂大叶、凌云白毫、槠叶齐、福云6号、福鼎大白、福鼎大毫、黄楼、梅占、金观音、毛蟹、茗花、凤凰单丛、丹霞l、2号、英红系列、雪芽100、宜昌大叶、宜早红、黄金茶、碧香早、桃源大叶1号等等,也为拓展内销名优工夫红茶的品质风格奠定了品种基础。

1.5.3内销红茶的品质特征发生了新的变化。

总体品质水平由大宗中下档红碎茶为主转变为高级(名优)工夫红茶为主:创新工夫红茶产品呈现出色、香、味、形多样化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外形从传统精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的外形规格,转变为可与名优绿茶比美的紧细、完整、鲜润、秀美、匀齐的外形:香气由甜香纯正转变为明显的甜香或花(果、蜜、糖、薯)甜香、花香、毫香,其中高级工夫红茶可以达到香气浓郁高锐(或细长)持久;滋昧由甜香甜韵和浓、强、鲜(适度偏轻)转变为“甜韵花香”高(细)长(锐)馥郁、滋味醇厚(和)鲜爽,其中:大叶工夫鲜爽浓厚,“甜韵毫香”;中叶工夫鲜爽醇厚,“甜韵花香”:小种工夫鲜爽甜醇,细腻清雅。汤色由大宗红茶的红艳明亮转变为金(铜)红明亮或橙红明亮或红亮。叶底变为完整、红匀柔亮,不含青条、黑条。

1.5.4红茶的生产贸易企业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表现为以过去的国营和社队企业生产、国营企业独家经营,转变为民营企业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格局。1950-1985年间,全国红茶贸易均由国营公司独家经营,实行统一标准样和统一收购价,经营亏损由国家补贴。红茶出口由“中茶”进出口公司垄断,而内销由商业部门(城市)和供销社(农村)垄断。如今,过去的国有茶叶公司基本上实行了股份制或民营化改造,原有“茶叶生产企业贸易化、贸易企业实业化”是这一时期红茶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特征。民营企业规模由小变大,一批拥有自主产品和品牌的“实业型”中大型红茶企业正在崛起。

2中国红茶数百年兴衰史给我们的启示

从上述600多年中国红茶简史可以看出,红茶产业经历了3次较大的起落,在兴衰中曲折螺旋式发展,曾经取得辉煌的成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笔者认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技术、体制和机制,而不可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以下几点启示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和借鉴:

2.1要不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

在五口通商带来红茶出口和生产鼎盛发展的同时,西方世界正在进行工业化革命,英国殖民地的红茶企业正在应用先进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成果,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我国还在“作坊式”的生产水平上沾沾自喜。我国红茶产业在1890年之后逐步被印、斯、肯超越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及时吸收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及时开展技术创新。

2.2耍用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和经营茶叶企业。

旧中国的红茶生产方式,主要是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由各式商贩收购后运往口岸专售给洋行及其代理人,是典型的“收货卖货”:单个生产者的茶叶产量规模小,产品质量不稳定,加之缺乏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谋划以及一直对外的强制性,质量标准和生产成本无法控制,且市场看好时相互抬价,而市场看跌时又相互降价。因此市场主动性完全掌握在洋人买办手里。当用工业化手段和规模化管理理念武装起来的西方殖民地茶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我国的红茶产业显得格外乏力。

2.3既要“以市场为导向”,更要创立企业的或地域性的特色品牌,让市场“以我为导向”。

众所周知,“市场”就是买家(顾客),但“买家”却有多种类型,一般认为有三类:一是“来什么茶就买什么茶”的中间批发商或代理商,即“买货卖货”;二是“买别人茶叶、做自己品牌”,品牌营销商(如立顿公司),即“买原料卖品牌”:三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用户。几百年来,我国红茶在欧美红茶市场上没有自己的名份(品牌),茶价“只跌不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盲目追求“以买家(市场)为导向”,却没有选好买家,即产品主要卖给”第二类”买家。其结果,是把茶叶卖给营销品牌商做拼配原料,而并没有将自己独立商号的包装产品真正推广到终端用户,因此无法培育出“立顿”式的茶叶企业。因此认为,立足本地优势茶树、自然资源优势,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建立国际化的市场“品牌渠道”,用工业化、企业化的理念去设计、生产、营销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特色产品,才能使具有竞争优势的红茶产品及其企业成为国际品牌,才能永远保持“红茶祖国”的地位。这是几百年红茶兴衰史的重要启示。

2.4回顾与审视中国红茶

几百年的发展兴衰史,笔者认为,1989年以来我国的红茶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是面对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做出的历史选择,也是智囊与无奈的选择。

我们应抓住机遇,狠抓红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有组织、有计划地把我国的清饮名优工夫红茶品牌产品及其饮用文化逐步推广到欧美、俄罗斯和亚非各国,彻底改变中国红茶一贯以“卖低档原料”为主的国际形象,力求以崭新的面貌,展示中国原昧红茶及其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3中国红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如前所述,从20世纪90年代国家取消外贸国企的出口补亏政策起,我国红茶产业既迎来了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同时又在新的体制下面临着新的严重挑战。主要表现:一是红茶生产总量、出口总量及其占国内茶叶总产量和总出口量的比重大幅下降。与1990年对比,2011年中国红茶产量减少了45.12%,红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由20.31%下降到6.0%:红茶出口量减少了44.4%。长此下去,将会失去祖宗开拓的国际红茶市场。二是近年来传统内销工夫红茶和创新红茶虽呈现出良好势头,但假冒伪劣泛滥,小型“卖货”实体仍占主导地位,而“实业型”红茶品牌大企业不多:个别名优红茶价格“炒作”成分偏大。三是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大叶种出口红碎茶质量评价标准及生产技术体系,已经不适应目前“百花齐放”的内销工夫红茶产业发展需求,红茶科技严重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出口红碎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口成本长期高于出口价格。

表现为红碎茶的生产和流通环节成本长期高于国外主产国平均水平,而出口茶价则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实际上,若扣除掉国家出口补贴和退税,中国红茶出口创汇除1977年和1984年外,其它年份从来没有真正盈利过。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红碎茶的生产成本已经达到每公斤1.5美元以上,分别比孟加拉、肯尼亚、斯里兰卡和印度高6.3倍、2.6倍、27.0%和41.0%[刀,进入21世纪,国内红碎茶平均生产成本不断提升,达到了每公斤2.8美元以上;而出口卖价则长期在每公斤1.5-3.O美元之间徘徊,以致生产出口红碎茶无利可图Ⅲ。

3.2红碎茶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二,是出口茶价与内销茶价长期“倒挂”,导致“红转普”,“红转绿”。

自1984年中国放开内销市场,打破了“统购统销、亏损补贴”的政策,出口红茶收购价一直低于内销红茶和其它内销茶类的价格。纯粹的生产红碎茶的厂商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纷纷转产价高畅销的内销名优红茶和内销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使出口红碎茶货源奇缺,即使是提供出口的红碎茶也是粗制泛造的低级拼配茶和工业原料茶,出口卖价很低。

3.3传统工夫红茶产销受到了严重压制。

长达50年的出口红碎茶”计划指令”和“统购统销”政策,几乎摧毁了传统工夫红茶的生产和内销。而传统工夫红茶名品既缺乏自主品牌包装直销,又缺乏国家行为的对国外市场的宣传开拓,使工夫红茶出口也未能开拓新局面。

3.4我国目前的内外市场机制和体制不利于培育国际品牌企业与名牌产品。

由于我国目前还未有一家真正意义的”开放有序、公平竞争、诚信快捷”的国际化一级批发(拍卖)市场,加上尚未建立起“可追索的茶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及与其相配套的技术体系,市场管制与服务乏力,既不利于较好地实现“优质优价”,也不利于培育自主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大中型茶叶企业,导致“重商轻产”、“眼前利益”观念抬头,加上部分厂家的“小种红茶”有害物质超标,致使一些名优内销红茶价格“炒作”气氛过浓:而货真价实的名优红茶,则消费者认知不足。

3.5茶叶科技创新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滞后。

政府职能部门和茶叶学术组织,对茶叶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对茶叶科技人员积极性调动不足,对企业人员新知识教育、培训滞后,存在“重商轻学”倾向。

4再次振兴中国红茶产业的策略思考

当前,我国红茶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确实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有人问:中国红茶能否继续振兴与发展?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一是世界红茶市场仍有10-20年不断增长的黄金时期。联合国预测到2017年世界红茶消费增加到280万吨、出口139万吨,每年增1.7%。只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出口高香红茶,同时实施中国红茶品饮文化“走出去”战略,国外特色高香红茶市场潜力也将是巨大的。二是国内工夫红茶市场潜力巨大。80后、90后对西方“红色文化”和红茶消费有时尚感。近年来工夫红茶价格高开,青少年红茶饮料消费倍增。三是近年来印、斯、肯近年政局不稳,金融危机对其影响更大,出口增长预期放缓。加之近年红茶主产国自然灾害频繁,总产减产,供求关系看好。四是利用夏暑茶生产中低端出口红碎茶和深加工原料红茶等,仍具出口成本竞争力。五是我国红茶尤其是英红、滇红、闽红、祁红品质风格多样、特色鲜明,既与印斯不构成同类竞争,具有后发的比较优势,又具有显著的”清饮”优势。六是工夫红茶、奶红茶具有“和胃、保健”的特点,其特定的消费人群是其他茶类不能替代的。

总体思路,突出特色优势、区域布局分工、内外销并举,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拓展茶叶综合功能,全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国际化营销”[刚。高档工夫红茶实行手工化、精品化、多样化发展战略:中档工夫和出口红碎茶实行机械化、连续化发展战略;而低档红茶、拼配原料茶、工业原料茶实施机械化、连续化、低成本化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其深加工和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制备产业。主要措施:

4.1突出特色,统筹规划,新定位,合理布局。

笔者认为,中国红茶总产量在未来10年可以定位为20-30万吨,其中:内销工夫红茶12-15万吨,突出特色、优质、精品:外销和工业原料红茶8-10万吨,实行高、中、低档红茶并举、低档为主。在红茶区域布局上,要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实行“一乡一品”布局。产品的品质定位上,大叶种红茶区主攻华南、西南,实行无性系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突出”甜韵花香”、”甜韵毫香”、浓醇鲜爽和汤色红艳明亮的高香型精品红茶,实行内外销并举,高级内销红茶与奶茶、出口茶、工业原料茶并举;中小叶种传统红茶区主攻华东、华中、西南茶区,重点打造传统和创新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精品,如:金骏眉、祁红、宜红、宁红、川红、豫红、桂红、粤红、湖红工夫等,实行高、中、低档红茶并举,内外销并举。

选准中国特色茶树品种,生产特色香味的红茶产品。笔者对我国“英红”系列和云南大叶种系列茶树品种鲜叶制作的大叶红茶的香气组分,与国外最高品质红茶代表产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见图1)。图1的结果表明,斯兰乌瓦红茶中水杨酸甲酯占香气的绝大部分;我国英红和滇红系列红茶的芳樟醇占芳香族化合物总量达80%以上,显著高于斯里兰卡(乌瓦)、肯尼亚、印度大吉岭和阿萨姆、越南及坦桑尼亚红茶,具有显著的”花毫香”和“甜韵花香”。因此认为,中国大叶种红茶要超越印、斯、肯高香红茶,必需选择发展“英红1号”、“英红9号”和云南大叶群体中选育出的高芳樟醇茶树新品种。

第一茶叶网茶叶动画

图2的结果表明,13-17号的广东凤凰单丛红茶富含醛类,醇类高于阿萨姆,酯类相对少而烯类相对多,具有显著的”肉桂韵”和“玫瑰香”;而10-12号的广东“丹霞1、2号”品种红茶,醛类最多,醛、醇、酯、酮类比例协调,优于阿萨姆种,具有国外红茶所没有的显著”玫瑰韵”和”兰花香”、“花毫香”。因此笔者认为,要发展“玫瑰”、“肉桂”韵昧并带“兰花毫香”型特色红茶产业,可以选择广东”丹霞1、2号”和“凤凰水仙”系列新品种。

笔者对国内著名的名优大叶、中叶、小叶工夫红茶的主要香气组分进行了对比研究(图3)。结果表明:(1)大叶种工夫红茶的英红、滇红的芳樟醇占80%左右,水杨酸甲酯较少,为花毫香:(2)中叶种水仙、丹霞系列品种工夫红茶则壬醛、橙花醇比例较高,还有少量的环柠檬醛和顺一橙花叔醇(而云南大叶种红茶无),这是广东红茶具有兰香和玫瑰花香气的原因之一;(3)小叶种工夫红茶鄂红、祁红、闽红、浙红香气组分差别较大,其中浙红、桂红芳樟醇高于其他小叶50%左右:而具玫瑰甜昧的橙花醇含量差异显著,以浙、桂、闽红含量比较高,是水杨酸甲酯的2倍多。因此认为,发展“甜醇鲜活”型中小体形工夫红茶,可以选择福云六号、福鼎大白(毫)、鸠坑等富含橙花醇茶树品种;而发展”糖韵玫瑰香”型工夫红茶,则可以选择富含壬醛的祁门种。

4.2依靠科技,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发展绿色,优质红茶糟品。

如前所述,制约我国大宗红茶发展的最大难题是成本高、品质差、卖价低。要提高传统大宗出口红茶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大力降低单位成本和不断提高茶叶品质。一是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机械化耕作和机械化加工技术,大力削减手工操作和劳动力成本。这是降低茶叶生产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二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嫁接换种或老茶园更新改造,以无性系优质高产新品种替代传统有性品种,推广普及茶园“肥水一体化”控制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高产优质综合新技术。三是推广“一园多茶类”采制和“内外销茶并举”生产技术,实行春季主产内销名优茶,而夏秋季生产大宗外销茶和工业原料茶,以提高茶叶的综合品质与效益;四是大力改革红茶加工工艺技术,推广节能、环保、提质和”种一养一加”循环生态产业模式和综合新技术,重点提高生物质能源和非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及大宗红茶的品质和综合效益。五是是茶园规划设计要符合有机生态和适应机械耕作的要求。茶园规划要宜林则林,宜茶则茶,提倡开垦宽面水平梯田,实行山头“戴帽”,不搞”光头山”,同时配套蓄水池,实行喷灌、肥水一体化管理:同时推广应用生物、物理、农艺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

4.3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突出打造中国特色“高番型”红茶和深精加工产品。

一是加快推广特色、高香专用型红茶良种,加快玫瑰香型、兰花香型、奶香型创新红茶新产品和无咖啡碱、高L-EGCG红茶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全力打造高品质的“中国特色”传统名优红茶和创新红茶产品,占领国际高端市场;二是大力开发速溶红茶、调配红茶,开发L-EGCG、茶黄素、茶多酚和茶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单体成分制品、茶叶功能饮料和茶叶菜肴、食品、药品、日用品等,不断拓展传统红茶的新用途,以延长传统红茶的产业链,达到大幅度提高茶叶产业附加值,促进茶农收入和财政收入双丰收。

4.4加强内销红茶产业发展

急需的新技术成果及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与推广实施,加快建立中国规范的国际茶叶拍卖中心和内销红茶市场,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一要加快品种、加工、机械化作业、红茶等级标准及评价方法研究,重新制定中国红茶品类、花色的质量标准,为红茶生产、贸易、消费、仲裁服务。二要加快建立广州现代茶叶服务业(一级市场),实现与国际接轨、供需对接、减少环节、公平竞争、高效流转。20世纪60-90年代,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实行独家垄断,贸易机构臃肿,贸易渠道长、中间环节多,造成贸易环节的成本高达20%以上。20世纪上半叶,除中国外,世界茶叶主产国都先后建立了产地国际茶叶拍卖市场,开展“海路贸易”和网上国际贸易。实践证明,这种贸易方式具有能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等优点,正好弥补了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机制和产业组织的弊端,应当大力借鉴并尽快实施。笔者主张在广州或上海建立中国茶叶国际拍卖中心,同时大力发展网上茶叶商务市场。在此基础上,大力引导小规模茶农自愿组建茶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红茶产业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三要加强市场监管,加强行业自卫,打击假冒伪劣,正确引导消费,以促进红茶产业健康发展。

4.5大力弘扬中国茶科技.茶文化,打造茶叶著名品牌,促进中国红茶“优质优价”。

中国是茶叶的祖国,创造了几千年的茶叶文明,创造了各具特色而丰富多彩的茶叶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我国茶文化是先进文化、和谐文化。要大力弘扬中国茶文化和茶的道德精神,推广普及怎样泡好一杯茶和怎样品好一壶茶的技能与艺术。要以保证红茶的特色与质量为基础,以名种、名茶、名山和名师创造茶叶文化,以茶艺和茶文化打造著名茶叶品牌。以此同时,有条件的红茶产区可拓展茶叶的观光、休闲与鉴赏功能,广泛宣传饮茶与健康、“艺茶”与“修身”等知识。这对于正确引导我国特色传统名优红茶和创新红茶的消费,提高产品和企业的世界知名度,拉动高档红茶的消费和价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6建立国家支持红茶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一要建立稳定的支持红茶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确保红茶产业的公共建设、基础建设和公益性宣传有政府的扶持;二要建立稳定支持茶叶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保证红茶产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技术研究面对产业发展需求,并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三要建立支持开展茶叶实用人才培训和国际市场拓展的国家行为经费支出体系,促进我国红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