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产业现状与展望

2021-03-05 16:18:26热度:156°C

摘要近几年,径山产业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促进径山茶产业发展,实现2015年径山荼涉茶产业总经济规模迭10亿元的目标,还需继续加强对标准园区的建设、质量安全的保障、径山茶品牌的树立、文化旅游的发展等保障措施的开展落实,从而实现“十二五”期间径山茶产业发展目标,做精、做强径山茶。

关键词径山茶现状十二五发展目标保障措施

径山茶与山齐名,始栽于唐,盛于宋,元、明、清时的径山茶仍享誉不衰,形成了源于自然、崇尚自然,讲究真色、真香、真味的独特品质和风味。1径山茶产业发展现状

径山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茶,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1978年开始,有关部门着手径山茶的恢复性开发,通过更新老茶园,开发新茶园,改进植茶技术,探索制茶技艺,使径山茶获得新生,成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

创业茶叶永川茶叶市场

1.1生产规模已经形成

至2010年,径山茶总的生产面积已达5.29万亩,主要产地集中分布在径山、黄湖、鸬鸟、良渚、余杭、闲林、中泰、百丈、瓶窑等镇乡,辐射临安市的高虹和横畈。余杭区境内所有茶叶基地均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并且有7800亩基地被认定为有机茶基地,500亩基地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双认证。同时,径山县已全面完成区内所有初制茶厂的优化改造工作,优化改造率达到100%,已有59家茶厂通过QS认证。2010年径山茶产量达9400吨,产值达4.1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综合排名列浙江省前五位。

1.2成立行业组织、建设茶叶市场

1998年,径山茶行业协会成立,成为径山茶行业专门的管理机构。至2010年,余杭区建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3家,覆盖了余杭区所有产茶乡镇:茶叶龙头企业10家,其中有杭州市级龙头企业4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在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立了茶叶分区,并在市场内建有径山茶销售专场;建立了杭州江南茶叶批发市场,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径山茶专卖店有12家,其中最大专卖店年销售量在10吨以上,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江苏设立径山茶销售专柜10余个,在沃尔玛、世纪联华、中都等超市均有销售。

1.3形成管理体系,建立知名品牌

2003年径山茶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后,依据《径山茶》标准、《径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径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具体操作办法》,实施有效的品牌与质量管理,逐步形成了统一的径山茶行业监管、品牌宣传、基地认证、生产标准、包装标识、市场营销等“六统一”管理体系。随着径山茶生产规模的扩大,行业管理的标准化和品牌宣传力度的加强,近几年来,径山茶知名度不断提高,获得省级以上荣誉近二十项,其中主要有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浙江省着名商标、浙江省

名牌产品、浙江省名牌农产品、浙江省十大名茶、浙江省十大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等。2010年10月,径山茶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杭州首个茶叶类中国驰名商标。

1.4相关产业有所发展

目前已有企业涉及茶叶的精深加工,开发茶多酚、茶粉、速溶茶等茶制品,研究南宋径山茶以及团茶、抹茶的制作工艺,但总体精深加工品种较少,规模尚小。径山茶种植区域内的休闲观光农业初具规模,形成了包括径山、双溪、四岭、小古城村等较为集中的休闲观光区域,初步开发径山禅茶园、径山绿神茶苑等。

2“十二五”径山茶产业发展目标

根据2009年余杭区制定的“关于发展和提升径山茶产业的实施意见”、2010年出台的《余杭区现代都市农业径山茶产业板块规划》及配套的《进一步发展径山茶产业若干政策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向,走具有余杭特色的“高、精、新”径山茶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之路,做精、做强径山茶产业,从整体上打造出“径山名茶”新产业形象,以呼应余杭都市农业产业的“五名”积聚区。

至2015年,实现径山茶涉茶产业总经济规模达10亿元,其中径山茶面积稳定在5.5万亩,径山茶总产量达9500吨以上,产值4亿。径山茶精深加工业取得较大发展,传统加工工艺得到深化发展,产值争取达到2亿元。以径山茶原产地保护区域为范围,形成径山茶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全面实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全程质量控制,无公害基地面积保持100%,有机茶生产面积达2万亩,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

3径山茶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园区

积极响应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意见,对接国家级和省级茶业示范园区标准,以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精品农业示范园建设着手,对整个径山茶种植园统一规划,加强径山茶种植区域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径山茶产业的生产设施条件和生产方式,改良品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推动生产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生产环境由粗放式环境向精致园林化方向转变,切实打造园林化、生态化、科技化、规模化的“四化”径山茶生产基地。到2015年建成省(市)级示范园区2个,径山茶功能区9个,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8个。现代示范园区区财政按实际投入额的35%给予以奖代补,每个园区最高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径山茶功能区区财政按实际投入额的30%给予以奖代补,每个功能区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区财政给予每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最高不超过10万元补助。

3.2完善监管体系,保障质量安全

完善径山茶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径山茶质量保证体系正常、高速运转。建立生产基地树牌确认制度,实施径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立生产档案制度;加强投入品管理,推广有机肥,提高农机具使用率,确保茶园用药安全和施肥符合要求;建立茶叶质量定期抽样制度,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从加工到销售环节的全程监管。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实行“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喷药防治、统一执行安全间隔期”的“四统一”病虫害防治模式,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对径山茶实行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100010.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企业,每家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奖励。对于引进新型茶机的,按照农机政策给予补助。

3.3扩展营销网络,强化品牌建设

加快径山茶区域性公共品牌的培育,逐步实现品牌运作以政府向以市场主体为主的转变,增强品牌的发展活力与市场竞争力。整合各种要素资源,构建径山茶推广平台和机制:实施国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品牌推广战略,加快营销网络建设,扎实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参与浙江绿茶推介活动,形成径山茶品牌宣传的多元化机制。到2015年,申请核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培育省着名商标5个、市着名商标8个,提升系列子商标知名度。以“陆羽着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的“名山、名寺、名茶”为切入口,深入挖掘禅茶文化,彰显径山茶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品牌的,按照余杭区品牌奖励办法进行奖励。在扩大径山茶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中,要增强龙头企业在产品销售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在本地及国内大中城市以电子商务、品牌专营店、超市专柜及定点配送等多种形式建立销售渠道,积极开发国外市场,扩大产晶销售范围,提升市场经营能力:还要积极鼓励以径山茶为主导产品,联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余杭名鱼、名竹等产品,发挥规模优势。对获得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省级龙头企业的单位,除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外,一次性给予每家10万元奖励;对获得浙江省示范茶厂的企业,给予每家一次性3万元的奖励。

3.4茶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径山茶精深加工的强化,一要继续深化标准茶厂优化改造,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二要积极引入新技术、开发新型茶产品,推进产学研结合,围绕茶叶食品饮料以及茶叶药用、保健功能等科目,利用现代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推进茶叶生化成分产品的开发利用。从而促进茶叶深加工产品向品牌化、规模化和精细化发展,实现茶叶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3.5挖掘禅茶文化,发展径山旅游

深度发掘“名茶”“名人”“名地”“名景”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双溪、四岭、小古城等旅游板块。整体完善周边相关旅游配套服务,积极做好径山茶与径山茶文化休闲旅游营销策划工作,扩大径山茶文化休闲旅游业市场;大力借助径山寺恢复创新,挖掘径山茶禅文化的平安、恬淡、出世等品位元素,加快径山禅茶园的建设;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及产品展示活动。利用媒体宣传和广告,举办茶圣节等大型茶文化庆典活动,同时提升径山茶知名度及径山茶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