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和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
2021-03-04 12:32:55热度:257°C
2021-03-04 12:32:55热度:257°C
(中国茶叶在线sayyes提供)
□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摘要: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出口及内销中的最大卫生质量问题。从1984年起我国农药管理步入法制轨道,并制定了安全使用标准。但八十年代后期,茶叶生产以茶农个体生产方式为主,农药残留水平也有回升趋势。直接喷施、土壤吸收、由水携带和空气漂移是农药残留的几种来源。应从源头上解决农药残留问题。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进行生态调控,开展农业防治,加强生物防治,并建立健全降低茶叶农药残留的保证体系。
关键词:茶叶农药残留卫生质量保证体系
2000年5月美国众议院已通过了对中国的pnir(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我国加入wto已指日可待。长达十三年的复关谈判即将获得解决。在进入wto后,我国面临着一个更为开放的市场,入世后应有利于农产品出口,但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出口农产品,但也是一种供略大于求的产品。因此对产品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以茶叶出口而言,当前最大的障碍是茶叶的卫生质量问题,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就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现状、成因和对策进行讨论。
1现状
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出口和内销中遇到的最大的卫生质量问题,特别是欧盟1995年以来针对我国即将入关,颁布的农产品中农药的新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表现在:(1)检验范围大幅度扩大,如对茶叶的检验由80年代的6种扩大为62种;(2)mrl标准明显降低,下降了10~100倍,这个新标准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还将进一步修改,这对我国茶叶出口带来严重威胁。1999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为19.96万吨,比1998年的21.74万吨下降了8.2%,其主要原因是农药残留偏高,这种下降趋势估计还会在2000年的出口额中表现。
从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情况来看,在八十年代以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是六六六和滴滴涕,自从1972年农业部下发“禁止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的通知”的文件后,我国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直线下降,但由于稻田中仍继续使用该两种农药,因此残留水平仍维持在0.3-0.5mg/kg范围,1984年中国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该两种农药的决定后,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国出口茶叶中98%以上都低于国际上规定的0.2mg/kgmrl标准。
从1984年起,我国农药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农药采用登记制度,迄今为止已有18种农药经登记可以在茶树上使用,并制定了安全使用标准,使我国茶叶中农药使用步入有序管理。因此在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已获基本解决。但由于八十年代起茶叶生产体制以茶农个体生产方式为主,因而在农药合理使用技术的推广和农药残留控制上出现了一定难度,导致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也有回升趋势。
从当前茶叶中农药残留情况来看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1六六六和滴滴涕问题不大。据1999年7月以来我所对2000只出口茶叶的分析结果,平均超标率为0%和3.2%。
1.2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优乐得是当前我国出口茶叶超标排列前三位的农药。据我所对2000只茶叶的分析结果,如按欧盟2000年7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标准0.1mg/kg统计,氰戊菊酯超标率为39.9%~84.2%。甲氰菊酯和优乐得分别为22.4%~66.6%和14.9%~28.8%。据欧盟1999年对我国1295只茶叶的分析结果,上述三种农药的超标率依次为0%(按0.1mg/kg计算,超标率为70%左右),14.2%~21.8%1和8%~21.8%。
1.3不同茶叶中以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最为突出。红、绿茶相对较低,据我所对2000份出口茶的分析结果,氰戊菊酯在乌龙茶和花茶中的超标率为67.5%~84.2%、,甲氰菊酯为32.5%~63.2%。
欧盟的分析结果和国内分析结果类似,以乌龙茶居首位。以甲氰菊酯为例,乌龙茶100%超标,花茶44.2%超标,红茶21.8%超标,绿茶14.2%超标。
1.4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不容忽视。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问题在1998年以前,居我国残留超标的首位。欧盟的新标准中原订为0.1mg/kg,如果以此标准计算,在我国农药中应居超标的第2位,1997年超标率(按0.1mg/kg)为12%,最近据印度和欧盟的谈判结果,2000年7月1日起标准暂不执行0.1mg/kg,而执行20mg/kg,这样超标率为0%,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三氯杀螨醇产品含有3%~10%的滴滴涕,因此滴滴涕的超标率明显较六六六为高。因此,三氯杀螨醇的残留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1.5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是世界上茶叶出口国中超标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欧盟1999年对世界上32个茶叶出口国和地区的分析结果,根据茶叶中农药残留水平的高低,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药残留水平低的国家(包括非洲产茶国、南非产茶国和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第二类是残留水平高的国家(包括中国、中国台湾省、日本和越南);第三为居第一、二类之间(包括印度),这就使得我国茶叶出口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2成因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来源于两个方面:
2.1直接喷施。茶叶中农药残留的直接来源是农药喷施在茶树叶片上,其中部分农药留在叶片表面,部分农药渐渐渗入茶树组织内部,在日光、雨露、湿度,茶树体内酶类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分解和转变成其他无毒物质,如果在这些农药还没有完全降解时便采收下来,这种鲜叶经加工后制成的成叶中便会含有农药残留。
2.2间接来源——茶叶中农药残留的间接来源包括如下三个可能,它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成因。
2.2.1从土壤中吸收——在喷药过程中,约有80%~90%的农药会流失到土壤中,这些农药一部分在土壤中蓄积,一些内吸性的农药(如乐果),还可通过根系在吸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同时,将农药输送到树芽梢部,六六六虽不是内吸性农药,但也有一定内吸特性,因此在土壤中蓄积有六六六的茶园,芽梢中也会有微量的六六六残留,滴滴涕和拟除虫菊酯类因无内吸性,因此,通过土壤吸收进入茶树和茶叶中的可能性很小。
2.2.2由水携带——茶树喷药和灌溉需要大量的水喷施在茶树上,因此水中的农药会随着用水转移到茶树上,尤其是一些水中溶解度较高的农药(如乐果、马拉硫磷、甲胺磷等)便有可能随着茶园用水而转移到茶树芽梢上,例如茶艺甲胺磷虽然在茶叶生产中禁止使用,但由于稻田中大量使用这种农药,因此,随着稻田的水流入江河,便有可能随着茶园用水而转移到茶树芽梢上,这也是目前茶叶中常发现有甲胺磷微量残留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选择有机茶的原料基地时就要考虑这种可能性。
2.2.3空气漂移。空气漂移是茶树芽梢中农药残留除了直接喷药以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农药喷施在叶片表面或土壤表面后可以通过挥发进入大气中,或吸附在大气茶叶水喝药大秦茶叶
上一篇 : 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茶叶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 : 茶饮料包装开发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