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劲来自三结合

2021-03-04 12:24:04热度:145°C

1990年,在杭州参加“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大会”期间,印象最深的是钱梁先生关于“界不要炒冷饭”的观点。他和庄任等前辈平易近人,思维敏捷,启发我们冷静思考:5000年的茶业事业如何焕发青春?

今年2月12日举办的“首都茶人元宵团聚会”正表达了茶界老中青和诚相处,把茶文化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共同愿望,也表达了中青年爱茶人集体向前辈们表示敬意的心愿。

随着思考与实践的逐步开展,我感受到:茶界也有“代沟”。而且更重要的是茶产业链之间、茶文化与茶经济之间、茶人之间缺少沟通。因此,留下了不少遗憾,流失了不少合作与发展的机会。

1998年,高麟溢、施云清、刘崇礼等8位老茶人带着我在龙潭湖开了两天会,研究如何加强茶产业行业协调与管理的问题。后来,上交了一份报告,并得到两位副总理的批示。可惜没能落实。

王泽农、陈椽、庄晚芳等前辈仙逝后,我与王广智老师有过一次探讨:茶界前辈中需不需要、可不可能形成一个核心集体?用一种声音带领中青年茶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茶界有很多强势企业、机构与能人,分别行动时都是好样的,就是合不起来;或者形式上合起来了,却收不到1+1>2的效果。

怎么办呢?从我做起。1998年以来,我创意并与段云松、安明霞、李晓明、邵曙光等中青年爱茶人一起,策划了“茶嫂培训班”、“茶话新说季度论坛”、“记者茶座”、“茶馆女杰三八雅聚”、“北京特色茶馆示意图”等项目。这次,又和李轶、汪根发、熊志惠、邵曙光、张永立、施丽君等中青年茶人一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华茶人联谊会、华侨茶业基金会等“娘家”和于观亭等老同志支持下,成功策划、组织了“首都茶人元宵团聚会”。

多年来,我切实感受到:茶界前辈的品格、经验和支持是十分宝贵的。在众多老同志中,钱梁、庄任、王镇恒、高麟溢、施云清、于观亭、刘崇礼、吴甲选、王广智、刘启贵、徐永成、阮浩耕、刘勤晋等曾给过我不少指导和支持,成了我为茶界干实事的重要动力。

尊老爱幼是中华chinatea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铁观音”是茶文化的精髓之一。实践说明:老中青三结合是可以做到的,更是茶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人的团结。

茶叶资格证茶叶业务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