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之变酝酿普洱之危

2021-03-04 12:11:59热度:146°C

商网消息普洱茶突然间大红大紫,使得大多数原料、生产能力茶文化和资金投入其中,给云南茶业格局带来急剧变化。

在云南,政府一直以提供补贴的方式指定下关茶厂生产砖茶供应民族地区,称为边销茶。但从今春以来,当地砖茶价格从去年每包17元涨到80元,且几近脱销。据云南媒体报道,从去年开始一批商人大量收购囤积下关砖茶,使原本进入消费领域的茶至少80%以上转入到了流通环节。而原料价格的高涨,也使得厂方转而生产利润更高的普洱茶,从今年4月以来,下关茶厂便再未向迪庆等藏区供茶。

据了解,60多年来,云南红茶以“滇红”之名驰誉世界。近年国际市场红茶价格一直稳定在每公斤2美元~3美元,普洱茶热使得云南毛茶价格飞涨,如果以当下价格生产红茶,每公斤价格将达10美元左右,完全丧失国际竞争力。过去云南茶叶总产量10万吨中有6万吨是滇红茶,可去年仅产了1万吨。今年以来,“滇红”的出口已基本停止。而几十年打下的国际市场一旦丢失,就很难夺回来。

而在普洱茶的另一主销区香港,据称,由于云南出产的普洱茶价高,一些商人开始向越南等国采购来替代。

与此同时,云南普洱之热也吸引了全国的茶叶蜂拥而至。据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俊介绍,按云南地方标准,普洱茶仅限于以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大叶种在中国还有广东、广西局部地方有种植,但严格地讲就不能称为普洱茶。

但实际上,从官方到民间的信息都表明,不仅两广,贵州、福建、湖南、四川甚至缅甸、越南、老挝的茶叶原料,不论大叶种还是中小叶种,都开始进入云南,然后以普洱茶的名义行销全国。张俊还表示,在福建和广西,已有就地自产“普洱茶”的情况出现。

而在市场上,一些烘青毛茶取代晒青毛茶茶健康制作成普洱茶,也有以其他品种茶叶与云南大叶种“拼配”的普洱茶。

对于这种局面,有专家回顾说,当年日本曾是绿茶一统天下,云南普洱茶通过宣讲其特殊工艺和品质艰难地打开了日本市场。但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外省商人造假,用炒青、烘青做普洱茶销往日本,使饮用这些假冒普洱茶的日本客户喝出了普洱茶的苦味,导致普洱茶在日本的销量下滑。他还讲到当年的德国,普洱茶刚进入就进行造神式的宣传,虽然最初销路很好,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神话破灭,普洱茶在德国垮得干干净净,现在连1公斤进货都没有。

这样的掌故颇多,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茶叶很碎茶叶有杂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