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优质茶叶基地建设亟须扶持

2021-03-04 12:06:23热度:136°C

我是一个在农村投资种植茶叶的城市人,现也算是一个农。从2005年10月起,我们公司共新建了1800多亩茶园,其中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有许多体会,不吐不快。

贵州茶产业落后,根本原因是种植基础薄弱,少有优质的茶园。至今还在吃20世纪50年代茶人的老本,许多地区面积茶园都是老一辈建设的,已经老化,有待更新。虽然近两年有的茶区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缺乏大力度的政策支持,缺乏科学的指导,巨大的社会资金不愿意投入种植领域,所以前途不容乐观。贵州的茶叶好,是因为有许多地区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种茶,比起其他省份有明显的环境优势。许多茶品种在贵州的表现要比在原产地好,茶叶内质要优于原产地。然而,若干年来,贵州没有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其他地区培育的新品种我们又没有及时研究、跟踪、引进,导致我们的茶叶多数是在低端品种上做文章。人们总说贵州茶叶落后的原因在于加工和包装,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没有优良的茶品种,没有优质的茶叶种植基地,就没有优质的茶青,哪能生产出高档次的茶叶?五六十年代建设的老茶园已经老化,每亩产值不到2000元,有的新建茶园还在种植产值低的老品种,有的地区还在大面积撒茶种,每年要撒几百吨茶种,这种种植方式原始而落后,投产周期长,产茶纯度低,年亩产值仅1000多元。有的地区引进的品种又主要是加工普通茶叶的所谓大众茶品种。再加上大多数地区缺乏规划,土地零星分散、缺乏科学的种植指导,种茶的收入低、制茶的利润高等,资金不愿意进入茶叶种植领域,贵州的茶产业很难有所作为。可见,要想使茶叶产业有所突破,还必须立足于建设优质茶园,这是当务之急。有了优质茶园,产出大量的、高档次的、适合市场需求的茶青,就不愁引进资金、技术,建立加工基地,就不愁加工不出高端的茶叶。

建立优质的茶叶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且需要经历五年的周期才能完成。每亩年产值在3000元以上的优质茶园,投入通常在2000元左右,还不包括土地租金及修路、修水池、通电等。如果要引进优良品种,用有机肥料发展有机茶园,使亩产值进一步提高,投资会突破2500元甚至3000元。遇到天灾,投资还要增大。种植业周期长,租用土地要长期协调同老百姓的关系,茶园管护难度大,采茶时劳动力难组织,茶业种植风险当然就很大,种种原因造成社会上大量的资金不愿进入茶业种植业。所以茶叶种植基地的建设应该得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补贴上的大力支持茶商网,以便调动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任何国家、政府对农业都要烏龍茶实行补贴,茶叶种植业也是一样。更为重要的是,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区,大多是财政收入较差的农业地区。这些地区环境好,无污染,土地多,就是没钱,所以省及地区应给予资金支持。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湖南某地区发展茶叶种植业,政府三年每亩共补贴1000元,使当地的种茶业得到发展,品种多而优,茶叶品质好,农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在茶叶种植业上,补贴资金应该做到也比较容易做到透明、跟踪、控制。因为茶叶基地是长期的、看得见的,茶叶产业的政府补贴原则应该是先投入、后补贴,多投入、多补贴。不管是外商还是农民,投资了,达到一定效果了,就补贴,补贴在后,论功行赏。鼓励有钱的、有地的都去实实在在地投资,反之就是空手套白狼。凤冈县以文件明确,新种植茶园给予每亩150元的茶苗补贴,就是先投入,再补贴。县茶叶办在种植时期统计新建茶园面积,次年验收,茶园成活率达80%以上的,就给予补贴,这个做法很好,透明度高、公平合理。凤冈是个小县,去年却新建茶园13700多亩,引来贵州几个有名的茶商建茶厂。实际上,为了建设高端甚至是有机茶基地,在施肥、管护、灾情补贴、农民的土地租金补贴等环节,政府都应该给予资金补贴。如果新建茶园前两年能给农民一点补贴,就可减轻投资者(公司或农民)的负担,提高种植的积极性。

政府的补贴资金如果用好了,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按每亩茶园3年补贴500元计算,政府投入1000万元,就可鼓励建设亩年产值达3000元以上优质茶园2万亩,启动的资金是4000万元或更多。如果是建设茶叶加工厂,可采用政府贴息的形式(让银行来控制风险,避免暗箱操作),按年利率7%、贴息两年计算,政府补贴1000万,就可启动建厂资金7000万。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个系统工程,应该透明、公正。贵州应该成为产茶大省,应该制定发展新茶叶基地的目标,制定相应的鼓励办法,只有目标没有办法就是说空话。只要我们能科学地、大规模地发展茶叶种植业,农民增收就多了一条路。

出口茶叶盒广东茶叶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