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的茶 企业的宝
2021-03-04 11:54:00热度:167°C
2021-03-04 11:54:00热度:167°C
[摘要说明]茶农的茶 企业的宝
“春夏卖翠芽,秋天卖老茶,冬天卖茶籽,四季卖风景”。对于已经种植的22万亩茶园,湄潭人做出了这样的答案,这也是外界对湄潭茶产业发展状况的描绘。湄潭茶业的快速发展,激发了企业的技改、投资热情。目前,一些新建的茶业加工企业正在湄潭陆续建成并投入生产。由此,企业信心十足,本地企业不断整合、融资发展壮大,外地企业不断涌入,茶叶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部分企业已把销售网络建立到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深圳、贵阳、安徽等地。“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示范县”、“中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带”、“中国名茶之乡”……依托茶叶,湄潭获得了一系列殊荣,在贵州率先走出了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子,也成了局外人了解湄潭“茶谜”的冲动所在。
从一口锅到一条线
“户户农工商,致富奔小康。”发端于湄潭核桃坝村的这句民间俗语,多年来一直在湄潭诸多村寨广为流传,说的是上世纪80年代,湄潭每户茶农都集茶园种植、茶叶加工、茶叶销售于一体的发展模式。“1985年,龙凤村在发展茶叶之初,组织村民到核桃坝参观发展茶叶,他们用种植、加工、销售于一身的发展方式,解决了吃饭穿衣难题,让我们增加了发展茶产业的信心。”龙凤村村支书伍远华回忆说,龙凤村村民在粮食自给后,曾苦苦寻找致富的道路,温州蜜桔、药材、花生等经济作物,都先后在龙凤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但最终都没有实现龙凤人心中的致富梦想。
“从核桃坝回来后,村民们坚定了发展茶叶致富的决心。”伍远华和村民一合计,提出了依靠种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通过基地建设和大型现代化加工厂的带动,每亩茶园的产值在3000元以上,部分村民的茶园突破了亩产过万的产值。”伍远华介绍说,目前,龙凤村已有4800亩茶园,人均拥有茶园面积1.8亩。
核桃坝村、龙凤村、金花村敢于先吃螃蟹的举动,鼓励了众多湄潭人走上种茶路。
茶叶,改变了这些村寨传统的种植结构。一口口炒茶锅,成全湄潭茶产业完成原始积累,也把茶叶植入了湄潭20万茶农的心中。
如今,那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发展模式,正在由一个个的规模企业所替代,湄潭茶叶加工企业通过技改、引进新设备等,实现了强身健体。
“第1斤兰馨雀舌(湄潭翠芽)与第100万斤完全一致!”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把这种品质承诺,作为产品的最高指标。该公司坚持走科技引领、自主创新的道路,在模拟传统“湄江翠片”手工工艺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微波杀青、微波干燥、远红外提香等3项专利技术,与大专院所联合研发的日产1000公斤湄潭翠芽现代化生产线建成投产,探索出了一条“非传统绿茶”之路。公司总经理金循认为:“用科技架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这是做强湄潭茶产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捷径!”
“由于分散农户加工的茶叶质量不稳定,很多茶农加工出来的茶叶只能卖到40元一斤,还不及现在卖茶青的收益。”湄潭县湄江镇金花村村支书潘本启回忆说,2004年,修建在金花村的湄江茶叶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后,吸引了附近村寨茶农到此卖茶青。
随着金花村茶青交易规模的壮大,引进大型加工企业,成了消化这些茶青的当务之急。2004年,贵州湄潭盛兴茶叶公司进入金花村,该公司入驻后,以研发红茶为突破口,一年的生产周期可达220天,增加了茶青的吞吐量,提高了茶青下树率。2008年,该公司生产的一款名为“遵义红”的红茶,获得了广州国际茶博会名优茶评比金奖。
“由于有大型加工企业的入驻,广大茶农不再像过去一样,又搞种植和加工,还要卖茶,茶园种植和管理、茶青采摘由茶农分担,企业则专注生产和销售。”金花村茶产业的结构,让潘本启和村民在产业分工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茶农从一口口炒茶锅边,走到茶园里,企业从加工车间延伸到品牌打造,依托这种精细化的分工,湄潭茶产业造就了核桃坝、龙凤、金花等村寨的致富传奇。而这一过程,也让一个个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湄潭茶业,通过强身健体的发展路径,实现一次漂亮的转身。
2008年,湄潭相继有投资1360万元的兰馨茶业异地技改工程、投资5200万元的茶多酚和速溶茶加工厂,投资1100万元的栗香茶业随阳山加工厂,投资1050万元的茗茶公司异地技改工程,投资1380万元的茶籽油加工厂,投资720万元的砖茶厂加工厂,投资580万元的四品君名优茶加工厂竣工投产。全县去年茶产业共实现产值18800万元,是2007年的2.9倍。
从一杯茶到一棵树
6月18日,湄潭天泰茶叶有限公司新投产的生产线试生产成功。这家以生产出口茶为主的企业,把目光聚焦湄潭,并在已培育出多家茶叶龙头企业的遵义市绿色食品工业园区落户。“湄潭茶产业的产业规模,从名优绿茶到茶叶深加工都得以实现,凸显了聚集效应,一期大宗茶生产线建成后,我们还将在湄潭建设名优茶加工生产线和速溶茶粉生产线。”天泰公司张洪昌副总经理介绍,湄潭大面积的投产茶园和优质的茶青品质,为出口茶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单是外来投资商看好湄潭茶产业,本土企业的老总们,也没有放弃探索之路。从名优茶加工、茶叶籽油再到茶多酚产品的出现,湄潭涌现了许多的茶叶本土明星。每一个明星的背后,都有一个响亮的茶叶品牌。
“茶树全身都是宝,关键是利用好不好。”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德国对此深有体会。由于生活在产茶区,金德国对如何利用好茶叶籽,开始了新的探索。在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粮食科技研究所专家建议下,金德国开始探索用茶叶籽提炼茶籽油公关路。而这种探索之路,也开启了湄潭茶产业从一杯茶到一棵树的转变之路。通过多项攻关试验,“南方嘉木”牌茶叶籽油成功研制出来。
“茶树全身是宝,尤其是内含的茶多酚是宝中之宝。我们提取茶多酚所用的茶叶,全部来自贵州无污染的原生态茶园,并分离了其中的咖啡因,对这样一款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产品,我没有理由相信市场不会接受它。”遵义陆圣康源公司董事长唐弟康对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充满信心。作为贵州唯一一家茶多酚生产企业,陆圣康源公司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纯度茶多酚生产线。该公司与江南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充分利用贵州生态有机茶叶资源,采用江南大学“膜分离、反渗透、超临界、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高速度心喷雾干燥”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和装备,共同研发富含多种有益人体健康元素的高茶叶浓度茶叶夏天
上一篇 : 安溪茶企准备“抱团”上市
下一篇 : 天士力帝泊洱茶珍掀起世界健康茶饮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