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雅茶”

2021-03-04 11:49:14热度:105°C

一文化界名人首次来洪雅,在城里和乡村巡游一圈下来,座谈会时一语惊人:“一进洪雅,我的眼睛都绿了”,惹得众人开心大笑。其实他说的绿体现在洪雅的树林、竹林、林上,这三种景色也许全国各地都有,但若论将绿色浩淼的森林、四季滴翠的竹林,终年含碧的茶林,让城市和乡村均批绿装,绿山绿海绿意盎然绿趣成辉的,恐怕还数洪雅这颗镶嵌在西南大地的绿海明珠之地了。且不说那层层叠叠的青山绿林,总是画家触发创作灵感的写生之地,连香港画家也多次前来,赞叹不已。也不说那成千上万亩的野生水竹、家养的四季竹、茨竹林总是摇曳多姿,绿染芳菲。单说那一山一山的雅茶,宛如一道道绿色的彩云飘临大地,触地成玉,让你有遐想不断的诗请画意。

雅茶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200多年产茶历史,明初已开始种植,清初,洪雅的炒青细茶产量为蜀中之冠。后来名气渐旺,直逼一江之上的邻居蒙顶山之茶,因形状独特、颜色青绿、口味奇佳,后被人特称之为“雅茶”。

雅茶的产区有三类。一类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浅丘区,其中止戈镇青杠坪村、中山乡前峰村算是有代表性的地方。这些地方出芽早,产量高,是外地茶商云集之地。特别是中山乡的茶叶夜市热闹非凡,颇有名气。青杠坪村有一处茶山好景致,四个小山包排列整齐,每座山峰,修剪有序的茶树绕山而上,如玉带缠腰,远看就象四个巨大的碧螺矗立,非常壮观。第二类在海拔1000米至1500米之间,如东岳镇的白果园、汉王乡的汉王湖、槽渔滩镇的文山村、玉岚村比较有代表性,这些地方种茶历史悠久,气候、土壤、泉水有其独特之处,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口味独特。白果园的茶叶在明朝已经是朝廷贡茶,至今有石刻为记。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个洪雅人去深圳探亲,顺便带去了一包白果园手工制作的春茶竹叶青,引起了一个茶楼商人的注意。第二年,这个商人专程飞到洪雅,步行三个小时爬上白果园,一看一尝一闻之后,喜不自胜,把当时的春季名茶价格翻了一倍全部订购。两年后,许多江、浙商人闻讯而至,因此引发洪雅人种茶热情高涨,良种茶山遍地崛起。十年之后,茶叶成为洪雅一项支柱产业,被当地农民称为绿色银行。第三类茶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深山之茶,茶树茶叶生长周期长,摘茶期晚,产量不及山下,但因深山云缭雾绕,茶叶自有其灵秀之处,所以仍然很受青睐。这类茶主要分布在高庙、桃源、张村和瓦屋山。

雅茶面积广。目前洪雅有绿色茶园12万亩,全县15个乡镇几乎个个产茶。一到采茶季节,茶山上是最热闹的,穿红戴绿的摘茶姑娘婶子们一边摘茶一边唱起悠长的山歌,瓦屋山镇的复兴村还把瓦屋山山歌申报了省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有很多是采茶歌。四面八方的亲友也来帮忙,茶山上人来人往,青杠坪村的茶园还成了华西都市报小记者的定点采风地,每年新加坡的小朋友也来茶山体验摘茶生活。

春茶抢季节,白天摘了,一夜春雨,第二天又冒出鹅黄的绿芽,摘了做成独芽的竹叶青特别漂亮,最好的竹叶青泡在玻璃杯里,一个个尖尖竖立成排,色香味俱美到极点。如果没有及时摘,一旦散开,就只能做成素茶,茶味倒是浓了,颜色和形状差却很大,自然价格就完全不同。茶叶一年可以收三季,春、夏、秋茶品质和味道都有不同之处。只有冬季,是修枝、施肥、管理茶园的季节。

近年来,雅茶的干茶品质通过欧盟及日本的检测,成为我省主要茶叶出口基地县。“道泉”有机茶,泡之“汤色清碧,茶叶匀整,香气清纯持久、滋味鲜醇清爽”,产品走俏京、津、沪、深等大城市,以前的茶叶张光北茶叶是不是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