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个“紫砂壶”?

2021-03-04 11:20:14热度:149°C

这场紫砂行业的风波中,那些被遮蔽的丑陋渐次显露,其实,许多环节只要稍加监管,“化工壶”风波本可避免,但机会终究是错过了,空前的危机接踵而至。不过,就连宜兴人,也没人会相信,这场危机是偶然的。

传统产业危机频现

“化工壶”风波过后,紫砂商品热的温度全国急降。宜兴宣布紫砂矿“开禁”,却刺激了紫砂工艺壶的收藏火爆。在宜兴,一些业内人士在担忧,这个依靠祖辈技艺积累和地域资源发家的产业,还能热多久?

千万元天价的紫砂壶,让不少收藏爱好者想到了曾经的普洱茶。事实上,2005年,那场关于普洱的炒作,让众多赔了血本的收藏者心有余悸。

当时,普洱茶被疯炒,价格在几年之内翻了几十倍。但随后而来的,是假冒伪劣茶品的搅局,普洱茶跌入了“价格低谷”,元气大伤。

相似的是,这场宜兴的紫砂壶质量风波,也是出现在宜兴紫砂频创天价,鲜花着锦之盛时。宜兴紫砂行业,最终也没能扛得过这一场高处寒。

正在紫砂质量风波蔓延之时。6月初,又一地区传统知名“受伤”--山东阿胶也因出现了低劣产品,声誉遭受重创。

垃圾产品害了产业

尽管,茶叶的生长、阿胶的原料及紫砂矿的存量性质完全不同。但其市场化的轨迹,却惊人相似。

想当初,在普洱茶旋风中,懂茶的、不懂茶的,外地的、本地的,大企业、小企业,有实力的、无实力的纷纷投资茶产业,都想从普洱茶的狂热中分一杯羹。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普洱的茶园面积数字被不断刷新,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大量涌现,茶叶产量节节攀升,各类茶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

“紫砂的扩张之路,与普洱有些像!”壶商<?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先生说,即便在上世纪90年代,在宜兴,还多是从手工作坊主手中买到紫砂壶。传统手工的制造方式,靠业内人脉的销售模式,使整个紫砂壶界走向神秘化。

在那时,普通群众想得到一把紫砂壶有些困难。而工业化的紫砂壶生产却乘虚而入,甚至一些厂家靠廉价的化工原料和简单的制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普通群众对紫砂壶的追捧和需求。

在追捧的热度下,在宜兴的中国陶都陶瓷城几千个门面内,标着“xx艺术家陶艺”之类的店名,比比皆是,近乎泛滥。

之前的手工业者们,不少摇身一变成了商户,而产品需求的激增,又使得他们仅靠手工加工难以满足,于是代工和批量进货都出现了。

现今,在宜兴中国陶都陶瓷城,来自浙江的顾客秦先生,也像怀疑紫砂壶一样,对这些自称的艺术家有些怀疑:如紫砂壶一样,有多少是真的?

“个别垃圾产品,彻底误导了爱好紫砂壶的人,垃圾产品甚至险些覆盖住整个产业的光芒。”壶商蒋芳鸿说,紫砂壶制作本就是个艺术活,展现的是艺术大师的修为。

谁是倒下的“下一个”?

按壶商蒋芳鸿的话说,紫砂壶早已从以往的日常用品,开始向实用性奢侈品收藏转变,在泡茶的同时收藏把玩。装茶的容器有很多,可奢侈品被批量了,不管是谁都握把紫砂壶,其本身的价值也就淹没在垃圾产品中了。

“艺人中没多少人愿浪费紫砂去做杯,风波之后,很多城市都在摔杯,‘杯’声一片不奇怪。”蒋芳鸿十分认真地表示,可以肯定地说,宜兴紫砂业中,工艺大师的产品还属货真价实。

宜兴紫砂遭遇的这场空前危机,连宜兴当地也没人会相信这是偶然的。

“在宜兴光本土就有10多万人从事这一产业,靠砂吃砂。”崔听槐说,这个数字还没算及外商。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结合历史文化遗留等,宣扬城市的特色产业,可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祖产,在市场的急火猛炒下,它们能坚挺多久?接二连三的危机事件,很让人对此怀疑。

现今,不少业内人士都在猜测,继紫砂和阿胶之后,谁会是下一把“紫砂壶”?

不过,无论是普洱还是紫砂,一个公认的观点是,想依靠“祖产”来发扬特色产业和提高知名度的城市,应时刻为这一产业套上龙套,加强监管和整治。这样的产业,如何良性发展,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绿茶叶品牌海湾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