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泛滥,茶企塑造品牌入歧途

2021-03-04 11:01:17热度:169°C

中国茶网资讯:“金奖”本应是个神圣的字眼,但在如今的茶叶行业“金奖”却没有多少含金量,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叫卖“金奖”的牌匾,也不知道还有几家企没买到“金奖”的牌匾,反正走进茶叶店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金奖”的牌匾和证书,“金奖”随处可见自然就沦为普通甚至是一文不值。尽管“金奖”牌匾市场供需两旺,一些中小企业认为有块“金奖”牌匾总比没有强,何况这种牌匾现在也卖得越来越便宜,有人卖就去买一块或多买几块也无妨;而作为“金奖”牌匾的叫卖方行业协会和媒体,看到国家法律的空白地带,卖牌匾不犯法又能收点小钱何乐不为呢?这样就形成“金奖”牌匾多得像垃圾一样。

消费者对“金奖”牌匾会怎样看待的呢?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啤酒行业开始流行一种牌匾叫做“国际金奖”,早买这种牌匾的啤酒厂家的确捞到一些好处,消费者纷纷上了“国际金奖”的当,认为“国际金奖”的啤酒一定好喝,可后来“国际金奖”进入产业化生产了,几乎所有啤酒厂都买到“国际金奖”的牌匾,消费者发现有的啤酒有了这块牌匾后其口感依旧难喝,消费者就不再把“国际金奖”作为选购啤酒的依据,“国际金奖”经历数年的疯狂热销后隐退江湖。又如“三鹿”奶粉事发之前,许多企业热衷于买个“国家免检”的牌子,后来“国家免检”在市场泛滥成灾,“三鹿”事件让消费者彻底警醒。如今还在市场风行“驰名商标”,早年也是魅力四射,直到近年来消费者发现许多标榜“驰名商标”产品,其实消费者从没见过也没听过,一点名气都没有的“驰名商标”大量出现,人们才对“驰名商标”不屑一顾。如今的茶叶行业“金奖”也和前述牌匾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消费者把“金奖”与“非金奖”茶叶一对比就发现“金奖”和茶叶品质没有关系。

我们国家是个法制有待健全的国家,市场规范制度极为欠缺,如同卖“金奖”牌匾一样的行为是不受法律约束的,一些人就利用这样的机会大肆叫卖牌匾敛财。而许多中小企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认识,认为有这样的牌匾就代表着企业的实力,也就助长了“金奖”随便买卖的歪风邪气。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花钱购买“金奖”牌匾后,对企业的形象提升和产品销售没有任何帮助,如果把购买“金奖”牌匾当做为企业塑造品牌的话,这种品牌也是毫无价值的,因为这种牌匾售价不贵,张三买的起李四也买的起,大家都是“金奖”后企业间的差异化就无从体现了。

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一样,品牌形象也需要有差异化,如武夷山的“金针梅”红茶就做得很有特色,从“农业部专家指定实验茶”到《年轻的金针梅》歌曲被于洋演唱,再到《创新金针梅》图书的编辑出版,所有的品牌塑造都借助了外界的传播力量使品牌得以广为传播,上海人想感受“金针梅”、南京人想见识“金针梅”,北京市民要订购“金针梅”等等,由当地茶叶界人士举办的一场场“金针梅”沙龙,都使“金针梅”公司的品牌差异化展示出不凡的魅力。

许多人认为品牌就是广告或者品牌就是牌匾,事实上品牌是企业展示给消费者形象与产品,消费者在作出购买行为后对产品的评价才是品牌成败的结论,品牌形象首先要起到的作用是让消费者感兴趣,而要让消费者感兴趣就一定是一个市场上不常见到的形象。我们看看洋品牌的可乐,有谁见到“金奖”可乐了吗?有谁见到可乐是美国的“驰名商标”吗?可乐并不因为没有“金奖”而滞销。尽管任何行业的消费者对产品都是“无知”的,但消费者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就会失去兴趣,你越强调“金奖”消费者就越加怀疑。许孙鑫认为,企业的品牌形象塑造要遵循“差异第一”的原则,和商业模式的制定一样,看到别人没做的就得认真去做,而别人在做的方法就不要去仿冒,大家轻而易举就能想到的做法一定是没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

茶叶的等级怎么分石桥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