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建百万亩茶园惠民生

2021-03-04 10:46:32热度:112°C

中国茶网资讯:近年来,遵义市大力发展产业,茶园面积从2006年的37万亩增加到今年的93万亩,预计年底达到105万亩,初步估计,今年茶叶总产量达到2.1万吨,总产值超过10亿元。茶产业已经成为这个市“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优势产业。

2008年起,遵义市每年拿出100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支持茶产业发展。同时,整合涉农资金扶持茶产业,搭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该市茶产业的发展。今年1月至9月,该市达成茶叶合作项目共51个,协议引资113.8亿元。

为提高茶农种茶的积极性,遵义市在7个茶叶主产县成立了40个专业合作社(协会),为茶农提供名优茶基地建设、茶叶产销、科技信息和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随着茶产量的不断增加,遵义市的茶叶加工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516家,年加工能力2.5万吨,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农业扶贫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61家企业获得QS认证,16家获得ISO认证。

在做好茶叶加工的同时,该市茶叶企业还积极引进国内先进技术,以废弃的茶籽为原材料提炼茶籽油,从粗茶干中提取茶多酚,每亩茶园据此能收入1000元左右,提高了茶树的利用率,延长了茶产业链。

为扩大绿茶的知名度,近年来,遵义市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种茶叶评选、展览活动,连续举办了两届茶博会,极大地开拓了国际国内市场,促进了对外交流与合作。

同时,遵义市把提升茶叶品牌形象作为发展茶产业的重要抓手,打造了“湄潭翠芽”、“凤冈硒锌茶”、“正安白茶”等一批知名区域品牌,余庆小叶苦丁、凤冈硒锌茶、湄潭翠芽和正安白茶等品牌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5家茶叶企业进入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行列,该市也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高品质茶叶产区”。

茶文化和旅游开发方兴未艾。湄潭、凤冈等茶叶主产区均成立了地方特色浓郁的茶乡艺术团、茶艺表演队,常年举办各种茶事活动,宣传推介茶文化,茶馆、茶楼日渐增多。

同时,将茶产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茶园观光旅游,已形成多条茶园观光旅游线路,以“茶”为主题的“天壶公园”也于近日在该市的湄潭县开园。

茶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提高了茶农收入。近几年,遵义市茶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在部分村庄,老年公寓、文化广场、乡村旅游示范点、垂钓竞技场、村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建成。

去年,该市茶农仅茶叶一项人均实现收入2600多元,占到全年收入50.7%以上。在茶叶重点乡及示范点,茶农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素有“西部茶叶第一村”的湄潭县核桃坝村,茶农的人均茶收入突破了万元。

遵义市市长王晓光给记者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提高茶产业发展水平,把遵义建成国内名优绿茶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原材料供给基地和绿茶出口中心,建成全国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和茶饮料的重要生产基地,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茶叶综合产值50亿元。”

茶叶生产管理能降血压的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