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梅”茶叶不屑传统模式的再思考
2021-03-04 10:21:44热度:146°C
2021-03-04 10:21:44热度:146°C
中国茶网资讯:春节前接到武夷山“金针梅”茶叶公司的喜报--“2010年销售业绩实现比上年度翻番”,作为关注了中国茶叶行业半年多的策划人,也曾以“金针梅”为案例给茶叶行业一些进言,“金针梅”的快速走红虽在笔者许孙鑫意料之中,但成倍增长的速度还是有所始料未及的。正好早先有集团客户要求笔者引荐实地考察“金针梅”,利用春节的闲暇大年初二就带上客人再度拜访“金针梅”。
春节前福建一家上规模的茶企也咨询笔者茶叶企业经营的问题,谈到品牌知名度的塑造时,笔者把“金针梅茶叶”与该企业的品牌作为不同关键词在搜索引擎进行对比,这家以传统模式经营有着多家直营门店,还有大型户外广告的茶企在互联网上的数据远远落后于“金针梅”。“金针梅”作为中国高端好茶品牌,却在原产地武夷山没有一间销售门店,在福建省市场也没有门店,福建茶叶行业人士几乎不了解“金针梅”这个品牌,而事实上“金针梅”作为高端茶叶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却是消费者所熟知。在传统模式日趋显示其发展乏力的今天,“茶叶店赚钱难”已成为行业共识,探寻企业的突围之路是眼下茶企的迫切希望,再谈“金针梅”不屑传统模式的另类营销,对茶企无疑是良好的启迪。
品牌定位应有利益的舍弃。许多茶叶企业都在叫喊“做中高端市场”,茶叶店里的产品涵盖高中低不同档次,甚至有的企业把这种做法叫做“一网打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这类企业的定位是不能称之为定位的。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企业的消费者,势必造成企业产品线的无限延长,而要推广好一个品牌产品本身是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要推广好无数个品牌产品?因此茶企把产品包装后上架就没有了营销的推广,企业对产品“一视同仁”造成全是形象产品而没有畅销产品。“金针梅”的定位是高端市场,因而在生产环节也就围绕着品牌定位进行,没有高中低的系列产品,尽管在品牌知名度的影响下,有着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想购买“金针梅”茶叶,但“金针梅”公司就是严守高端而放弃中低端市场,把精力集中在高端市场的推广。
品牌塑造等同于产品生产的重要性。许多传统型茶企把经营中心放在生产环节,重金聘请制茶师傅,重金打造产品包装和门店形象,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生产环节。“金针梅”茶叶则把品牌塑造和产品生产等同起来,产品包装力求环保不求奢华,把生产环节系统化和程序化并形成品牌资料,在后来由厦门作<?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
无店营销规避同质化竞争。在行业性传统化的茶叶行业,开店是茶企不假思索的选择,从“开店”到“开大店”向“开会所”不断升级,茶企投入成本不断攀升,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到目前已有不少茶企感觉到难以维续。一些茶企开始放缓开店速度,一些茶企干脆关闭门店,把目光转向商超和互联网是今年许多茶企的新选择,开店可谓是传统茶企交了多年学费后发现此路不通,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已使一些茶企元气大伤。“金针梅”是个无店营销的楷模,据“金针梅”掌门人祖云红介绍,“金针梅”短期内不开店是企业尚处初级阶段,但“金针梅”未来还是不会把开店作为首选,作为食品行业的茶叶企业,利用渠道比自建渠道要省事的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是“金针梅”经营的基本要求。商超与网络将是茶企大举进入的新领域,茶叶的农副产品身份正向快消品身份转变,产品的创新和渠道的有效利用时茶企必须面对的难题,规避同质化竞争是任何企业的制胜法宝。
互联网的利用还是强调差异化。如今已有不少80后、90后借助互联网而加入到茶叶销售阵营,他们没有基地、没有工厂、门店门店,一年销售额达到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已不在少数。传统茶企虽然也有一些介入互联网领域,但目前通过网络经营取得良好业绩的却不多,日前笔者接触一家福鼎籍茶企,该企业在省会福州经营门店数年后于去年关闭了门店,重新组建网络营销团队,但目前的业绩仍不理想。“金针梅”公司相关人士指出,互联网用于推广品牌或是销售产品,与传统模式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互联网上的经营业强调差异化。如“金针梅”产品在网络上很少销售信息,甚至于消费者想找到“金针梅”公司的联系电话都很困难,但这种神秘感十足的品牌推广并不影响消费者想方设法找上门来。这个观点和笔者接触的从事网络卖茶的年轻人所说相吻合,互联网卖茶对传统茶企来说是新课题,而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它已经从“传统”的公共平台向独立网站转变,公共平台能快速聚集人气,但公共平台的价格竞争使企业的利润大幅降低,差异化经营也就成为互联网营销的新课题。
从“金针梅”无店营销创下年销售业绩翻番奇迹来看,茶叶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舍弃传统模式,在创新与差异化经营中获得竞争的胜利。又是新的一年到来,传统茶企将如何面对瞬息变化的市场?“金针梅”的不屑传统模式值得大家的思考。
紫罗兰茶叶茗和茶叶上一篇 : 高端清香茶竟成茶原料
下一篇 : 茶叶新陈有比较,哪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