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醇普洱让老广寻味上瘾

2021-03-03 14:50:03热度:149°C

  “君住珠江头,我住珠江尾,同饮一江水。”云南人与广东人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因为珠江源而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彩云之南,神秘浪漫。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云南人习惯于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云南人都是家乡宝”这句俗称就是印证。在西南三省中,与贵州人和四川人相比,云南人似乎更喜欢守着自己的“老窝”,不善到外面闯荡世界。不过,凡是有勇气走出家门的,大都小有建树。

  人少,无明显职业特征,成了云南人在外难觅踪迹的原因。云南有“十八怪”,说的是云南的地域文化特点,但入穗的云南人也有两大怪,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云南人独特的个性。

  一怪:普洱鲜花自己不卖外人卖

  在广州,“河南人搬家”、“湖南人开的士”、“四川人修路”、“新疆人卖羊肉串”……或许会有人说,云南人总该有卖、卖花的吧。错了!在普洱大行其道的今天,云南人在芳村茶叶市场仍不是卖普洱茶的主角,最大的卖家却是福建人和湖南人。

  不说不知道,“花城广州”有一半的鲜花来自云南,但在芳村岭南花市,云南人已经从最初的300户锐减至目前的不足100户!什么原因?据说,不少云南花商在广州呆上五六年、赚到“第一桶金”后,就选择回到云南,说是家乡的花圃比异乡淘金更具吸引力。

  二怪:自信自卑双重性格融一块

云南高海拔的地理位置,赋予云南人独特的灵性。有灵性的云南人是自信的,但却大多只是“本地龙”。一旦走出云南,走出大山,云南人就发现,在外面的世界里,自卑似乎压过了自信。有勇气的,调整心态选择留下,经过打拼大都成为业界精英;胆小的,返回老家重拾自信。令人慨叹的是,两者大相径庭,却同样生活得有滋有味。来自云南的高成明,曾当过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团长。他说,但凡走出来的云南艺术界人士,在业界都颇有成就,“孔雀”杨丽萍就是典型。

  [印章注释]真醇
  要品味云南人的“醇”,要像品味醇厚质朴的普洱茶,细斟慢品,它会让你慢慢上瘾,继而对它不离不弃。难怪有人说,云南人的“醇”与“憨”是上天赋予他们的最高生存智慧。

  “云南人在广州”习性地图[人数]据云南驻穗办事处的负责人介绍,根据历年来云南省政府的劳务输出统计,在广东打工的云南人约有20万左右。[职业]外出谋生的云南人数量较少,大部分是通过劳务输出,以从事家政、各类工厂加工业为主;经商主要从事茶叶、花卉、玉器等;其余大都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政府部门或物流、IT界、房地产等行业工作。[居住地]芳村、番禺比较集中,其余大都散居在广州城区的中高档住宅小区。[婚恋]不限地域,择偶随缘。

  ■标青云南人

  熊韶辉:瓶装煤气七成他统

  采访熊韶辉之前,他一直强调要低调。可上周六在“味道·云南食府”举办的云南老乡聚会上,他却“高调”出场:聚会一半时,他吊完吊瓶从医院赶来参加老乡聚会;虽然身为广州市振戎燃气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可他却挎了个题有“为人民服务”的帆布包出现在老乡们的视野里。他自我介绍完后,自罚一大碗酒,十分爽快。

  1984年,熊韶辉从云南大理考到广州外贸学院。2002年,广州市振戎燃气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熊韶辉开始了艰苦创业。从零开始,到占有广州民用液化瓶装气70%以上的市场份额,熊韶辉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在广州生活的熊韶辉其实很“云南”,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花了大把银子从云南买来野生名贵药材和粮食酒,无论公私场合,他都乐于把自己泡制的药酒拿出来招待客人。“云南有句俗语,山潮、海潮不如人来潮。云南人的热情好客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不娇柔,不虚情。”

  高成明:我和广州一见钟情

  今年50岁的高成明生于云南,1992年调入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曾任团长,现任职于广东省艺术研究所。“1975年,19岁的我随云南省歌舞团第一次来广州参加广交会演出,当时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广州。那时广州绿树成荫,流花湖公园水清见底,人们和乐融融。我想,能来广州生活也不错嘛。”

  1992年,一个机缘,高成明毅然来到广州,将心血投入到刚组建的广东实验舞团。高成明坦言,年轻时他并不喜欢民族民间舞。但后来,正是云南的民族民间舞为他的创作带来灵感。他说,云南有山有水,文化自然朴实,大多云南人都小有才情,特别是在艺术领域颇有天赋。

  在日本名古屋国际现代舞大赛上,他的作品《守望》获得“最佳编舞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该赛事上以“编舞”获奖。


茶叶口土楼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