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仙茗——要圆“点叶成金”梦
2021-03-03 14:28:37热度:231°C
2021-03-03 14:28:37热度:231°C
“杭有西湖龙井,甬有瀑布仙茗。”
在四明山的崇山峻岭中,溪流环绕,云遮雾障,瀑布众多,加上气候湿润,为茶叶生长创造了独特的环境条件,余姚瀑布仙茗就诞生于此,如今已成了余姚人的骄傲。
穷则思变
和浙江市场导报记者谈到余姚茶叶的创牌路,余姚瀑布仙茗协会会长赵建国感触颇深。“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那时的茶叶是不管好坏都好销。80年代中后期,余姚农村里的茶叶还是大众之茶,经济效益开始出现下滑。后来沦落到了‘一斤茶叶一斤米’,‘卖掉茶叶流眼泪,不卖茶叶饿肚皮’的境地。”
正是迫于这样的现状,余姚茶叶开始想到创品牌。1991年,在浙大茶叶专家等人的帮助指导下,余姚市沁绿名茶有限公司历经8年研制的“瀑布仙茗”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宁波、余姚二级政府因势利导确定“瀑布仙茗”作为品牌茶叶全面推广。
建章立制
“在没有品牌之前,5元一斤的茶叶没人要,有了品牌以后,20元到100元都很畅销。”赵建国说,这样的前景,让他们这批农业干部在做引导工作时信心十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1999年,成立了“瀑布仙茗”茶叶协会,把有一定承包面积的茶农吸收进来当会员,并组织专家与技术人员在认真总结8年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标准,写出了《余姚瀑布仙茗系列标准》,并作了广泛的宣传和成员单位制作技术人员培训。真正实现了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标准制作。
同时协会苦思冥想了一个办法:整合资源后,让“瀑布仙茗”商标给会员共享,同时允许会员各自再创品牌,保持“瀑布仙茗”的活力。比如“沁绿”如今已是浙江省著名商标了。
当然,一个品牌的成长之路是很艰辛的。由于加入协会很受益,2000年到2002年,协会会员从13家变成了35家,但监管上也出现了漏洞,砸牌事件屡屡发生。
“按照这样下去,这个牌子就要毁掉了。”面对众人的担心,后来协会通过整合,忍痛去掉了12家,然后通过3年的过渡培育期,再扩大到28家,并对新加入的5家搞了一个“准入制”。
制度一定出后,就严格执行,会员都自觉地交了押金,一发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包装提供他人使用、农残超标……立即取消会员资格。“瀑布仙茗”重新站起来了!
富而思危
鉴于这一古老名茶获得新生后诱人的发展潜力,1999年10月余姚瀑布仙茗协会提出了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6月14日,“余姚瀑布仙茗”获得了国家商标局证明商标的准核,成为宁波市第一个拿到地理证明商标的品牌。
与此同时,“余姚瀑布仙茗”还将无公害农产品、历届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收入囊中。为此有人总结出了“杭有西湖龙井,甬有瀑布仙茗”的词句。
为了早日摘下中国驰名商标这一桂冠,近年来,余姚瀑布仙茗协会狠抓生产质量管理和市场开拓、宣传,以协会为主体,证明商标为抓手,组织培育成员中重点示范生产单位继续提升档次。
目前“余姚瀑布仙茗”已发展重点示范单位28家,其中准入单位5家,年生产名优茶达405吨,销售市场从当地已经成功拓展到了上海、东北市场,并有一部分已经销往国外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
近年来,为了确保“余姚瀑布仙茗”品牌不断升值,协会在工商等部门的指导、配合下,先后出台了几项制度。
质量保证金制度、商标茶评审制度、不达标劝退犯规开除制度为实现点叶成金搭建了好的平台,给那些有头脑、懂经营的茶农共享“余姚瀑布仙茗”证明商标的成果搭建了好的平台。巡回检查制度、包装预定制度,为更好地服务于各成员单位、保证茶叶的品质搭建了平台。
“从无牌到有牌,从有牌到名牌,再到大品牌,产值争取过亿元。瀑布仙茗茶对广大茶农来说,已初步实现了点叶成金。”赵建国说,接下来就要看制度、标准执行是否到位;龙头企业能否更好地拉动产业提升;各成员单位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如何提高;瀑布仙茗能走多远……做好这些,就是在提高“茶叶变金子后”的纯色。
上一篇 : “监狱式”茶吧退出苏州 属无照经营被责令停业
下一篇 : 广东今年春茶价格普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