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委书记上海卖茶,周立波到场助阵

2021-03-03 14:18:35热度:147°C

中国茶网上海站讯:“‘信阳红’香味美、健胃养生,欢迎上海市民朋友前来品尝!”5月22日上午,信阳市委书记王铁身穿信阳红茶的红色广告T恤,在上海东方明珠塔前当起了“卖茶人”。不仅如此,为了加大宣传力度,信阳市还专门请来了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到场助阵,与王铁书记一起泡茶、品茶、侃茶、秀茶。

心系百姓 省委书记指点“妙招” 市委书记高调“卖茶”

提起信阳市,最有名的当属其盛产的中国名茶——信阳毛尖。但此次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当街叫卖”的茶却不是传统的绿茶毛尖,而是新品种红茶——“信阳红”。王铁书记表示,希望通过大力推广和宣传,让“信阳红”这一新品牌“红遍中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据悉,王铁书记在来上海前已前往郑州、北京、武汉、福州等地亲自推销信阳红,俨然信阳红茶的一名高级推销员并乐此不疲。

是什么让一个市委书记放下身段、百忙之中干起了茶叶销售员的活计?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告诉记者,这是希望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提升信阳红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信阳茶叶产业升级,为信阳茶农增收谋利益。“市委书记卖茶,听上去有些不务正业的感觉”,王铁说,“但我觉得只要这么做对老百姓有利,就值得去做。”据了解,在河南信阳长达数千年的产茶史上,一直只产绿茶不产红茶。该市的茶园总面积达180万亩,春茶全部生产信阳毛尖和地方名优茶,夏秋季生产普通绿茶和少量中低档信阳毛尖,每年茶叶的利用率不到60%,夏秋季茶叶的利用率更是不到30%。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到信阳视察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建议:信阳可以尝试创新茶叶产品,开发信阳红茶加工,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增加群众收入。

卢展工的一席话点醒了信阳人。信阳市委市政府于是迅速行动起来,调研可行性后,派人到福建请来红茶专家进行技术攻关。2010年10月,经过精心研发、生产的红茶新品诞生了。在推向市场前,卢展工书记还亲自为这一新品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信阳红”。

创新实践 调整结构实现茶叶产业多赢局面

“信阳红”问世后,以其出色的品质和独特的北方红茶的口感,迅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这也为信阳茶叶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介绍,在开发红茶之前,由于信阳茶叶产业长期品种单一,茶农收入少、茶叶企业的弱势,直接导致了信阳毛尖绿茶整体“话语权”的缺失。信阳红茶开发出来后,首先以传统名茶带动新茶,通过信阳毛尖的销售渠道实现市场的广泛覆盖,使得“信阳红”迅速在国内红茶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次,信阳红茶的原料主要采用的是夏秋季的茶叶,与信阳毛尖的原料以春季为主形成了有益互补,直接扩大了信阳茶叶企业的生产规模,也直接为信阳茶农创造了更大的收益。企业创收方面,据信阳红茶的三大生产商之一——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强介绍,该公司生产红茶至今1年来,“信阳红”的销售额已突破1亿元,为企业带来了强劲的收益增长点。而据信阳有关部门测算,信阳红茶今年产量将达到1万吨,产值将达到25亿元。茶农增收方面,据王铁介绍,通过信阳红茶的带动,不少茶农已可实现每年收入5000元,增收2000元。而随着信阳红茶的市场规模扩大,将有更多茶农从中受益,也将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

最后,从长期发展来看,随着“信阳红”的走红,让更多消费者认可和喜欢信阳茶,也将“反哺”信阳毛尖的销售,实现信阳毛尖的名茶复兴,从而实现信阳毛尖和信阳红“一红一绿”的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信阳茶产业的更大发展。

浦江茶叶茶叶品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