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山红茶:另辟蹊径有醇香

2021-03-03 14:13:37热度:162°C

中国茶网资讯:苍郁的树密匝匝地覆盖了整座峰峦,茶的翠色就从农家小院的窗前一直延绵到天际。疏朗的小楼,清透简淡的玻璃茶具,乌黑纤秀的茶叶。小炉上的泉水滚了,腾腾白气犹然泛着山野泥土的清新。提壶注水,茶叶迅速上下翻腾,刹那间,壶中已成金红透亮的茶汤,满室尽是浓郁甘美的红茶醇香……

出自我市平阳西部“早香茶之乡”朝阳山的早香茶还在市面上清芬正浓,日前,同产该地的功夫红茶又上市了。朝阳山的种茶人拈茶杯而笑:以后不论是什么季节来这里,总不会缺一盏像样的茶。

农家红茶别样香

温州红茶称为“温红”,以平阳、泰顺两地最佳。解放初期,平阳所产的“温红”一度出口苏联,后来因外交等原因,出口中止,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温红”遂停产。国有一国之计,家有一家之计。官方和上规模的茶叶生产作坊不做红茶,爱喝茶的老百姓要打起自家的小算盘。该炒红茶时,还是要炒红茶。在平阳的民间,红茶其实一直未曾断过,尤其是在茶香遍野的朝阳山上。

唐代卢仝的《七碗茶歌》里,声称喝了七碗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乃至“乘此清风欲归去”,虽然仙风道骨呼之欲出,想必还是会被《红楼梦》里的佳人们讥为“牛饮”。陆游有家归不得,要借“晴窗细乳戏分茶”来破愁,同样处在家国支离时期的周作人却无奈地说,喝茶是为了片刻悠游,只求在“瓦屋纸窗”之下,“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这些都是文人喝的茶。盛夏的烈日下,田畴中禾苗的叶片碧光闪闪,漫漫远远地直到山边。头戴斗笠、手扛锄头的农民,疏疏落落地散落在其间,垂着头弯着腰,沿着田地一寸一寸地去劳作。被晒得又红又黑的农妇头上披一条湿毛巾当作消暑遮阳,挑着担子甩着手从村头的树阴下走出来,身后多半还跟着个蹦蹦跳跳的孩子,沿着田间的阡陌走向田头。汗流浃背的农人停下手,帮着妇人歇下担子,从担子一头的水桶里舀一勺茶,拄着锄头,仰头就是“咕噜咕噜”地一阵猛喝。——他们倘若下笔能书,喝茶又是什么感觉呢?

“还能什么感觉?六月天当着日头在田里,不喝茶,会渴死的!”家住朝阳山的钟家老太太年近古稀了,用手刮了刮额头上的皱纹,像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一样笑起来。钟老太太在娘家是小女儿,打会走路开始,就跟在妈妈和姐姐身后,去给田里的父兄送茶。

钟老太太父辈那年代,朝阳山几乎完全处于农耕时代。农人们循着数千年来前人走过的路子,太阳上山下地,除了中午回家吃饭小憩,直到太阳下山才回家。家里照例要给亲人送茶水点心。冬天农人出门时自己带一搪瓷杯的茶就好,夏天一天要送两趟茶。夏天天热,茶水凉了好下肚。冬天茶水装在搪瓷杯里,不过片刻就成冰水。钟老太太说:“我父亲胃不好,别说冬天,连夏天都喝不得凉的绿茶。我们家里就经常做红茶。更何况,红茶不娇贵,选料方便,存着也不变味,泡成茶后也比绿茶搁得久长。”

在朝阳山这样的茶叶盛产区,当年还有上缴茶叶到供销社的任务。采了嫩芽制成绿茶上缴后,采茶树上只剩下已经舒展的叶片。农人们就采来制红茶。农家制红茶,既要简便实惠,又要技艺高超:新鲜叶片先晾干;再捻揉,粗的茶叶子用脚,细的茶叶子用手;然后放到布袋子里发酵;最后再晾在庭院里至干透,各家各收了回家。

农人喝茶怕麻烦又不知避忌,有时泡一壶浓茶喝上两天。春茶和秋冬茶隔夜之后依然香醇,夏茶隔夜就会变酸,农人不爱;制作得好的茶叶,也会相对不容易变酸。捻揉和发酵的程度,是制作红茶的关键。好手艺的人家,就能喝着比别人香甜的茶。农人们聚一起聊天时,端着各自的茶杯,总不免比一比谁家的茶好,相互取笑一番也相互交流一番,来年大家的茶都更香了。

钟老太太家里有个老葫芦,红茶就装在葫芦里。除了在田头喝茶,冬日农闲时,钟老太太的父亲偶尔犯胃病了,就从葫芦里倒出来一些茶叶,泡一壶酽酽的热茶。茶水下肚,她看到父亲的眉头舒开了。

更拓茶市新天地

朝阳山地处平阳西部山区。偏酸性的土壤、充沛的水源、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度……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中,这一切让茶树自然而然地布满了朝阳山的角角落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村民钟维标、兰爱辉夫妇和黄明政等人,假地利之便,协同村民开创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天韵茶业有限公司,曲曲折折的创业路,勤勤恳恳地走,十多年下来,早香茶在茶市上总算闯出了一些名堂。

当地熟悉掌故的老人说,朝阳山上最早种茶的并不多,村民自己喝茶,就采了野茶炒制;后来有了专门的茶园,也有了茶贩子上山收茶青和茶叶;自家有了茶叶公司,茶叶卖得比以前好多了,山上的老人妇女采茶的工钱也一年高似一年,去年摘一斤茶青平均工钱大概是70元,今年都涨到120元……

势头喜人,可茶市的竞争同样日趋激烈。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强化内陆地区开发力度,不少资深茶叶生产企业到了江西、安徽、贵州等地,开辟出新的茶叶种植生产基地。相对便宜的劳力,优惠的土地政策……农家出生的钟维标做人做事习惯于稳扎稳打,总要早早地就为长远将来顾虑:“内陆出产的茶叶,质量好,价格低,万一我们茶叶销售不好,乡里这么多吃茶叶饭的人怎么办?那些一年到头就靠采茶的老人妇女日子马上就会变味的。我们这些山里人不知道怎么做生意,总要提前想一步。”他们手头没有雄厚的资金到外省去造茶园,也不能压低茶叶生产成本——茶叶质量不能下降,制茶的工钱不能少,工人都是熟识乡亲。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跑,不停地看,试着把闯出来的路子拓宽。

2009年,钟维标得空又往福建茶市的朋友家里跑。朋友正与一位台湾的客人在品茶,连忙招呼钟维标一起坐下。金亮的汤色,浓郁的醇香,朋友说,这是上好的金骏眉,要十多万元一斤。

这些年闯荡茶市,钟维标不是没接触过红茶,也深知绿茶再好都赶不上红茶的价,但那时一心只在绿茶上,如今带着求变的心,听到这信息,他心里“咯噔”了一下:红茶,老一代人不也做过的吗?凭着茶市广阔的人脉关系,钟维标很快就了解到红茶的行情和当前红茶流行的口味,他又回乡向善于制作红茶的老人请教,又四处打听红茶炒制的名师……

2010年底,当朝阳山上的绿茶行市歇气的空当,山风里又飘起了红茶的醇香。钟维标自己品尝了新产的红茶后,马不停蹄地送给各地茶市朋友,听取他们的意见。令人意外的是,评价之高远远超出钟维标的想像。一位来自台湾的老茶人在新昌茶市喝了钟维标的红茶后,特地跑到平阳,竖着大拇指说:“茶里有桂圆和蜜的味道。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选的材料、怎么制的茶叶,就知道很喜欢这茶。”

张一元茶叶价格茶叶机械厂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