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浓浓茶香制作低碳生态新名片

2021-03-03 13:50:57热度:128°C

中国茶网广元站讯:从商周时期就有活动的广元,是古巴蜀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汉和唐代,这块土地上所产的高阳坡茶、七佛贡茶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而如今,广元市开发研制的米仓山茶、新七佛贡茶等已多次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

30万亩的茶园,4000吨的名优茶年产量,每年10亿元以上的产值。低碳、有机、精品、高端,沿着这样的产业发展思路,广元茶产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品质为先

打造有机生态茶

一茶一世界,一茶一产业。广元茶叶如今已是低碳广元的一张崭新名片。

“到广元旅游必带回来的特产一定是"米仓山"茶叶,”成都资深驴友王刚说,“味醇、耐泡,品质好。”好山好水好地方,广元茶区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南坡。南北兼具的气候资源,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富硒富锌的土壤条件,铸就了广元茶区不可复制的特殊优势。

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元得以成为全国、全省重要的名优有机富锌富硒绿茶产区。“广元茶叶在市场上的平均售价达到每公斤600元,这说明了我们茶叶的档次和品质都是比较高的”,广元市农业局局长赵洪培语气中透露出自豪。

米仓山茶已经被评为四川十大名茶和四川著名商标,七佛贡茶获中国文化名茶,米仓山茶、七佛贡茶分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一个个“荣誉”的获得,恰恰说明了广元茶叶的品质“追求”。而市场的欢迎也是最好的证明,七佛贡茶其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兰州、西宁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规模发展

催生蓬勃茶产业

“今年茶叶鲜叶价最高80元一斤,行情好,收入高,种茶有盼头”,旺苍县化龙乡亭子茶场的老茶农王令杰喜上眉头。这个县整合原料资源,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的经营模式,把全县4个万亩茶叶示范区和部分农户小茶园整合为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

抱团发展,走出一条规模生产、规模加工、规模销售的路子。茶产业,已经成为广元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基地规模面积大。在广元,通过“基地+农户”模式进行联合的已经有8万多亩的茶叶种植基地,而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的种植基地也有6万多亩的面积。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青川全县已有茶叶企业和生产大户124家,其中年产茶产量达百吨以上的有12家,年产值近亿元。旺苍则对规模较大的米仓山茶业、桃园茶业等5家茶业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了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公司,2010年,这个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市场开拓与品牌打造风生水起。随着“广元七绝”的叫响,“米仓山茶叶”的品牌也越来越为消费者所认知。在广元、成都、兰州等地开展了茶叶开园节、研讨会、品鉴会等一系列活动推进“米仓山茶”品牌打造,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会、博览会,宣传、介绍“米仓山茶”品牌,拓展南北市场。

科技助力

建设现代茶业强市

“广元茶产业的发展势头是过去不可想象的。”赵洪培还记得在新世纪之前,广元3万亩茶园仅做低档的边销茶,产值只有600万元。是“低海拔、背风口、有水源、近公路”激活了广元茶产业,科技兴茶、科技帮扶,广元茶叶借科技之力,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

生态环境优良,但同样需要加强标准化管理。“今后将在茶区实行茶叶生产标准化严格管理”,赵洪培介绍,除了生产环境外,在加工环境也将引进最先进的设备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在包装和销售上,广元茶叶将会进行“大换脸”,采用简约清洁的包装,符合有机茶的标准。

这几年,广元有4万多亩老茶园得到了改造,焕发出新的活力。广元也将继续和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进行合作,在茶叶种植上继续增加“科技元素”。

而广元也将会出台更多政策来支持茶产业发展。如在茶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将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打捆建设好水、路、电设施,减轻茶农和种植业主的负担;而对新发展的茶园也将给予适度种苗补贴,调动农民种茶的积极性。

到2015年,广元的茶叶面积将达到4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25亿元以上,建成国家标准化茶叶示范区、四川现代茶业强市和全国重要的高香、有机、保健茶基地。届时,四川茶业 “三山”(峨眉山、蒙顶山、米仓山)鼎立的新格局将会呈现。

女人喝茶叶好吗茶叶树的品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