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毛尖”成为国字号品牌

2021-03-03 13:05:27热度:142°C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

中国茶网资讯:1997年,古丈开始探索“古丈毛尖”商标的注册工作,1999年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2010年3月,古丈县委、县政府提出“古丈毛尖”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思路,并出台《关于“古丈毛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驰名商标的工作方案》,成立工作班子,并赴外省市考察茶叶驰名商标先进经验。2010年10月初,申报资料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正式上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评审。2011年5月27日,“古丈毛尖”正式获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驰名商标”认定……

今年5月,古丈的叶产业赢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天,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了2011年新获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录289件,“古丈毛尖”因其独特的品质和悠久的历史名列其中第76位。

古丈有着2000年的种茶历史和1600多年的贡茶历史。战国时期,巴人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因楚巴战争传入古丈。东汉《桐君录》明确记载,永顺之南(今古丈县境),列入全国产茶地之一。南北朝时期《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唐代杜佑《通典》记载:“溪州(今古丈县罗依溪镇会溪坪)等地均有茶芽入贡”。1906年,《古丈坪厅志》载:“茶之利大矣哉。古丈坪之茶,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夫界亭之品”。民国元年(1912),古丈置县治,古丈毛尖生产继续得到发展。1910年-1920年间,开始出现了一些品牌,具有代表性的有杨圭廷的精制外销号“绿香园”,杨琢臣的精制外销号“青云银峰”,又称“白毛尖茶”。1921-1923年,古丈县内竞相植茶,在栽培技术及制作工艺上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1930年前后,古丈毛尖价格为每4块银圆1市斤或160斤大米换1斤毛尖,在长沙、上海、南京等地十分抢手。“饮者以美味相传,推为茶类之冠”,将古丈毛尖作为时髦珍品馈赠。新中国成立后,古丈茶叶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古丈毛尖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湖南十大名茶,曾多次荣获包括“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在内的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还先后获得“湖南省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湖南省消费者购买首选品牌”,2007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12月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同年,国家农业部在古丈设立国家现代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湘西综合实验站,使其成为全国22个综合茶叶实验站之一,2009年古丈县被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0年获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在湖南十大茶品牌评选活动中,“古丈毛尖”居地方公共品牌之首。

古丈地处世界绿茶“黄金产业带”,无论地理位置还是人文资源,都具有极大的发展优势。一是具备优越的自然宜茶环境。古丈地貌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73.32%,充沛的雨水,云雾缭绕的山地森林小气候,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境内适宜茶叶种植开发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二是具备传统品牌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得古丈毛尖不仅外形优美,内含物丰富,而且冲泡后香高味浓,回味甘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受到广大品饮者的青睐。目前古丈已形成古丈毛尖、绿(眉)茶、七叶参(绞股蓝)茶、茉莉花茶、茶多酚、速溶茶等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群,可适宜不同区域、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理念、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群体。三是具备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作为“茶叶之乡”,古丈有着千年的贡茶历史,茶文化沉积厚实。盛行于古丈境内的土家族四道茶、土司擂茶、土家油汤茶、苗族八宝油茶汤、苗族米虫茶等饮茶习俗,经过收集整理,已形成凸显民族特色的茶艺文化。2001年8月古丈茶艺表演队以“土司擂茶”节目参加全国首届“刘三姐杯”茶道茶艺大奖赛,荣获大奖。众多名人名家对古丈茶的赞誉更成为古丈茶产业发展的加速器。1955年,古阳镇茶叶社把古丈毛尖寄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喝后连声称赞:“好茶!好茶!不愧为名茶,很可口,希望他们大力发展。”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在喝了古丈毛尖后挥毫题词“古丈毛尖,极品绿茶”。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宋祖英的《古丈茶歌》唱响了大江南北。美术大师黄永玉特为古丈茶产品设计竹篓包装,并挥毫题写“古丈毛尖”。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写了“中国名茶,古丈毛尖”。

近年来,古丈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兴县、绿色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茶叶基地迅速拓展,目前,全县共有茶园面积8.5万亩,农民人均茶园面积0.7亩,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可采面积达4.2万亩,已建立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基地2万亩,有机茶基地2000亩,繁育苗圃220亩。2010年全县茶叶生产加工总量达1803吨,茶叶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通过全面推广名优茶机械化、标准化加工技术,古丈的茶叶生产已朝广、深、精方向发展。2005年引进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茶业公司入驻,成立了古丈县有机茶业公司;2010年成功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湖南“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全县已建成全自动化年产400吨名优茶、1800吨绿茶、100吨七叶参保健茶、1000吨眉茶、120吨茶多酚和100吨速溶茶等六条生产线,500m3冷藏保鲜库3个,库容200m3的茶叶保鲜中心库一个,新建成日产半吨茶叶加工厂20余个,农户家庭式加工厂245家。为提高夏秋茶高效利用,研究完善红茶、黑毛茶加工工艺,近年来,古丈通过自主研发和院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行茶类产品高精深加工,已相继成功开发出七叶参茶饮料、七叶参皂甙、高纯度茶多酚、古丈参茶、青龙茶等新产品,其中“深度开发七叶参新产品新技术”和“青龙茶加工技术研究”先后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2008年,随着国家现代茶叶技术体系湘西综合试验站的落户,标志着古丈已成为全国22个综合茶叶试验站之一。目前古丈近6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茶叶生产和经营,已形成红星小区茶叶专业市场,建成有机茶业公司、小背篓公司两个旅游接待网点,县内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茶叶企业有5家,过100万元的茶叶企业有20家。为积极拓展营销市场,北京、上海、长沙、山东等地相继建立“古丈毛尖”营销网点100余个,部分茶产品已出口到欧盟、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古丈县委、县政府高起点定位茶叶产业,全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先后承办了“2008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2009湘西·古丈毛尖新茶上市暨商务签约新闻发布会”、“2010中华茶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2011中国(古丈)首届茶文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等大型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古丈已逐渐把茶文化与生态文化旅游相融合,形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茶礼、茶俗、茶歌、茶话、茶史,逐步建成茶文化浓郁、民族文化浑厚的旅游休闲山城。

高望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1年4月,高望界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古丈县东北隅,位于东经109°58′23″-110°14′38″,北纬28°36′32″-28°45′39″之间。保护区东西长23.1Km,南北宽13.7Km。东与高峰相连,南与岩头寨接壤,西邻罗依溪镇,北与永顺县交界,总面积17169.8h㎡。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中段的古丈—凤凰新华夏亚带,江南地轴中段西侧(武陵山隆起),是古丈复背斜的重要构成部分。经晋宁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特别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褶皱断裂均较发育,且以北北东—北东向构造为主。高望界自然保护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和上元古界板溪群,东部、西部、西北隅边缘和外围主要出露上元古界震旦系和下古生界寒武系。自然保护区外东南部由零星分布到成片分布中生界白垩系。自然保护区及其外围均未出露和分布岩浆岩体,仅见冷家溪群板岩中有石英脉侵入,但规模较小。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属中低山地貌,由高望界、鲤鱼池、小高望界、王贵山、观音山等山体为主体组成,海拔800m以上的山峰有25座。保护区中部和东部以北东—南西走向的山系为主,北东近酉水处地势渐低,向南西渐高;保护区西部以北西—南东走势山系为主,向北西—西侧的古阳河畔逐降至300m左右,往南东或东侧渐升至千米左右。以上两类山系汇集于保护区内最高峰高望界(1146.2m),山岭相接,连绵不断,蜿蜒数十公里。区内最低点在镇溪(凤滩水库水位)190.0m,相对高差956.2m。保护区内依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主要分为三种地貌类型: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地貌、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和河谷平原地貌。它们彼此过渡,构成了一个由高到低和谐有序的整体,十分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和保护。溪谷发育多呈“V”字形,开阔度小,海拔700m以下的山坡陡峭,坡度多在35°以上,是天然常绿阔叶次生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具有山原地貌特点,坡度较平缓,是当地农民农耕、居住的主要场所。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3-4月为晴、雨多变天气;5-6月闷热,雨日增多,雨量集中;7-8月雨季结束,进入盛夏季节,天气炎热少雨;9-10月受高气压控制,天高云淡,空气干燥,温度宜人;11月至次年2月干燥少雨,降霜结冰,时有大雪纷飞。总体上呈现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小气候显著的特征。

年均太阳辐射量94.0kj/cm2,年均日照时数1289.0h。年均气温15.9℃,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4.6℃;最热月7月,月均气温26.7℃。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9.1℃。≥10℃有效活动积温4313.1℃,无霜期260d。年均降水量1443.1mm,年均蒸发量1013.0mm,每年6月雨量最多、最集中,平均为235.3mm,12月雨量最少,平均为37.4mm。历年平均降水水数14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0.5%。年均相对湿度82%。区内多山,风速较小,年均风速1.07m/s。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雨淞、雪压和阶段性干旱。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明显,海拔460m以下为黄红壤,海拔460m-1146m为山地黄棕壤。山坡下部土壤较薄,山坡中上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呈酸性,pH多在5-6之间,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是沅水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地区,保护区北面为酉水,西面为古阳河,区内山高谷深,溪流纵横,主要溪流有沱溪、椿木溪、干溪、石门溪、葫芦溪、大溪、小溪、江洋溪、铁匠溪等,呈掌状分布,贯穿全区,总长度100km,水系由南向北流入酉水,汇入沅江,具有径流量大,冬不结冰,水质优良等特点,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主要水源。季节性降水是本区河水的主要来源。由于降水分配不均,导致河流年内水位差异大,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4-7月,在此期间暴雨频繁,7月以后降水较少,河流流量最小,水位最低,为枯水季节。

根据考察整理统计,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04科846种1883种,分别占湖南省维管束植物科、属、种的79.52%、58.24%%、34.62%。其中蕨类植物37科、83属、201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6种;被子植物160科、751属、1666种(双子叶植物138科、602属、1405种;单子叶植物22科、149属、261种),超过40种以上的大科有6科,其中菊科96种、禾本科89种、蔷薇科85种、蝶形花科64种、唇形科52种、樟科46种。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黄杉等34种(详见高望界保护植物名录),另外有兰科植物36种,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有罗汉松等25种。可见本区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是武陵山地植物区系的缩影,在湖南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多样,共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33个群系;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海拔500m以下为利川润楠、猴欢喜、细叶青冈、樟叶械等树种构成的常绿阔叶林带,海拔500m-750m为多脉青冈、包石栎、麻栎、板栗、雷公鹅耳枥、榉木、青檀、红椿等树种构成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带,海拔750m-900m为水青冈、雷公鹅耳枥、响叶杨、檫木、湖南槭、钟萼木等树种构成的落叶阔叶林带,海拔900m以上为厚朴、鹅掌楸、杉木等树种构成的人工林。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有较为丰富的动物资源,目前已发现的野生脊椎动物有279种,隶属29目,87科。鱼类有4目10科32种,两栖动物有22种,隶属2目,7科,爬行动物有45种,隶属2目,10科,鸟类有137种,隶属14目,41科,哺乳动物有43种,隶属7目,19科。

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鹇、红腹锦鸡、勺鸡、穿山甲等28种(详见高望界保护动物保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有164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动物37种,《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涉及的物种21种,湖南地方重点保护物种162种。另外,还有中日保护的候鸟38种、中澳保护的候鸟8种。高望界的珍稀濒危物种所占比例较高,是一片不可多得的种质资源聚集地。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外部交通方便,距古丈县城27km。自然保护区南部有古丈—高望界—高峰公路41km,北面为酉水河,可常年通航。区内有林区公路30km,大部分村都已通简易公路或通航。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建有中国移动基站,大部分的地方都有移动无线通讯信号。保护区管理处和保护区内17个村已开通程控电话。

茶叶店风格茶叶枕头的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