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品质之路

2021-03-03 10:25:07热度:141°C

中国茶网资讯: 茶叶品质优劣影响到口感的好坏,和人体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叶品质的好坏受到采制技术和保管贮存条件的影响,如果采制不好或者没有贮存好,具有优质茶叶品质的茶也会变成劣质的茶,甚至没有饮用价值。

今年春茶上市后,中国茶市场先后遭遇到两次风波,先是中国多个品牌的茶叶被绿色和平组织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后是“立顿”品牌茶叶也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茶行业一下子被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这个问题,有不少行业人士说:这个话题被人们说了十几年了。言外之意是,清者自清,不必为此过于紧张。

作为服务茶行业的专业媒体,我们对此非常重视。原因在于这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在茶产业的具体体现,还综合了许多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我们的“镇静”而自然消失;其次,这里还纠结着国际间经济和文化差异、贸易利益博弈的深刻背景,它更不会因为我们的“清高”而就此罢手。我们可以预见,只要这些矛盾存在,今后它还会出现,还会对我们茶产业发展造成冲击。

认清我们的缺憾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有目共睹。资源环境恶化、社会道德滑坡、社会治理复杂,这些问题综合发酵,在食品领域就表现为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空前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前几天,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就茶叶农药残留问题与媒体进行沟通交流可以看出,国家对茶叶“农残”事件是非常重视的,希望通过对社会公众做出的非常详细的通报能够避免它发酵,这是避免社会公信力雪上加霜所必需的。

这样的“马后炮”是有效的,更需要我们认清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做出积极的主动的安排。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的改革开放是在补经济发展的欠账,初级阶段与原始积累有相当的对应性。也就是说,西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出现的诸多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东方哲学、儒家文化、社会制度而让我们具有天然的“免疫力”。对这样的缺憾,我们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但我们发明的火药没有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冷兵器到热兵器的时代飞跃,所以我们被野蛮人的坚船利炮打败了;我们比西方化学诞生早上千年就出现的炼丹术没有导致现代意义上的化学的诞生,所以我们被西方的“奇技淫巧”超越了。现在整个世界仍然分享着西方化学的成果,也笼罩在由西方主导的标准和规则中。对这样的历史现实,我们要持唯物主义的态度。

这样的认识态度不是为了让我们消极地接受,而是相反。我们由此出发,要认识到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经济转型的压力变成动力,最终从向世界卖产品变成向世界输出标准、规则、潮流;同样,面对国内变化成长的市场、安全高质的要求,面对欧盟不断提高的出口茶叶标准,中国茶产业必须进一步努力,以民生为重,与世界接轨,做强自身,才能在国际贸易博弈中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最终实现脱胎换骨的飞跃。

相信发展的力量

粗略梳理这些历史,不是为了妄自菲薄,恰恰是为了给我们信心。因为西方的先进不是一天实现的,更不是先天就拥有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发展的力量。

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西方今天先进的食品卫生标准、先进的危机处理机制是从哪里来的?简单说,是从他们几百年前满大街的污水、随时从临街窗口泼出来的屎尿中发展出来的。

欧洲医学、卫生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今天他们严苛的食品卫生标准,既有贸易博弈的因素,也有历史的教训在里面;当然历史进程不是一次完成的。上世纪末欧洲出现的疯牛病就是欧洲用动物饲料喂养的结果,现在看这是一种落后的饲养习惯。欧洲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同样,中国茶产业的卫生标准和卫生检验结果也是一个发展、提高的过程。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并愿意朝着和谐、富裕、先进的生活目标发展,中国茶叶的质量就会越来越高;终有一天,今天让我们纠结的茶叶农残问题会成为历史的陈迹。

福建茶叶卖茶叶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