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成分“迷人眼” 茶饮安全知多少?

2021-03-03 10:23:15热度:181°C

中国茶网资讯:近年来,主打健康牌的饮料逐渐成为消费者宠爱的饮品。随着近日气温不断升高,茶饮料销售也随之升温。调查显示,在台湾2300万人口中,就有60%的人经常饮茶。台湾岛内每年茶叶生产量1.6万吨,其中外销仅1000吨左右,而台湾岛内每年的内需市场需要量约4.5万吨,需要进口茶叶约3万吨,且内销市场的需求量仍在继续增加中。

茶叶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世界茶叶贸易市场仍以红茶为最大宗且产量逐年递增,但其在国际茶叶市场所占份额逐年下降,由2001年72.39%降至2010年60.35%。绿茶和以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因保健功效、特有香气及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质渐受青睐,逐渐抢占红茶消费市场,绿茶市场份额由22.93%升至30.85%,特种茶由4.67%升至8.79%。

随着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和多茶类宣传力度不断增强,绿茶、特种茶消费将会越来越普及,为我国茶叶增加出口创造机遇。

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高品质的茶产品,目前已在世界上逐渐形成消费时尚,国际市场供不应求,正由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扩展到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我国大力发展有机茶的助推器。

茶饮问题亟待解决

双重标准遭质疑

4月中旬,一份名为《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掀起了茶界的轩然大波。该报告的制作方、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称,今年3月,其对立顿、天福茗茶、吴裕泰、张一元、日春、峨眉山竹叶青、御茶园、海南农垦白沙绿茶等9家品牌的18种茶叶进行了检测。送检结果显示,茶叶样本全部含有农药残留,检出的农药多达29种,其中超半数样本被检测出含有国家禁用的违法农药。报告中提到,中国政府颁布的标准中规定:高毒农药“灭多威”最大残留限量是3mg/kg,而欧盟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仅为0.1mg/kg。针对中外标准的巨大差别,

茶饮料成分标注不明

在茶饮料的标签上的配料中有纯净水、白砂糖、柠檬酸、红茶粉、柠檬酸钠、精制盐、维生素C、焦糖色、食用香精等。但对具体成分的含量却只字未提。记者对比其他茶饮料发现情况基本一样,其配料表中多以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字样笼统标注,对茶的成分含量则没有具体说明。有的茶饮料还在很不起眼的位置标注“调味茶饮料”,个中含义令人费解。

有关专家表示,茶饮料最重要的是茶多酚的含量。据介绍,茶多酚可以保护机体细胞免受侵害,此外还有延缓衰老、抑制心血管疾病、抑制和抵抗病毒等功效。专家表示,真正的茶饮料应该是以茶叶提取液、浓缩液或者速溶茶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应该含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等茶叶的有效成分。

2008年我国出台了茶饮料国家标准(GB/T21733-2008),其中涉及到原料、品名和成分含量的相关规定。在这个标准中,将茶饮料分为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等三类。标准中对于一些茶饮料的理化指标进行了规定,根据茶饮料类型不同,对于其中茶多酚、咖啡因应该达到一定的含量。

对于茶饮料,要求茶多酚的含量须≥300mg/kg,其中绿茶茶多酚含量须≥500mg/kg。茶多酚含量若不达标,则只能被归为茶味饮料。

茶饮品安全知多少

查看QS

根据《茶叶QS认证的程序及相关标准》规定,有定量包装、重量标示的产品,生产厂家必须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QS标志(可以在茶叶包装袋上加印QS,也可以在茶叶礼盒外面加印QS),没有加贴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所以,QS也成为了消费者辨别茶叶产品是否安全的一个依据。

据了解,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QS标志的相关规定,纳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共有28大类,编号由英文字母QS加1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编号前4位为受理机关编号,中间4位为产品类别编号,后4位为获证企业序号。其中,茶叶类的产品类别编号为1401。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应认真看清茶叶外包装上的QS号,并可以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信息系统查询该QS号是否存在,以及登记的企业信息是否和外包装标注的信息一致。

从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叶底辨好坏

在国家标准中,茶叶品质检验主要有感官审评和理化检验两种。感官审评是通过专业审评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规范的评茶术语,或参照实物样对茶叶产品的感官特性(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和叶底等)进行评定。

如果茶叶(除了严格意义上的陈茶)出现明显的发霉,或出现陈味;在茶汤颜色上,绿茶茶汤变成了红色,或者汤色变褐色、变暗;在滋味上,茶汤的浓度、收敛性和鲜爽度都明显改变太多。那么,这样的茶叶最好不要买。

茶饮料不能代替饮茶

据营养学专家介绍,茶饮料是茶叶经水浸泡后通过多种工艺制成的茶汤或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酸叶剂、食用香精、果汁或植(谷)物抽提液等调制加工而成的制品。茶饮料成分不等同于茶,所以不能完全体现茶的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和免疫力等功能。

另外,茶饮料经过工业化生产,其主要营养成分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B等的含量会降低,而饮品中所加入的精制白糖、香精、山梨酸等添加剂又不是有营养的成分。所以,茶饮料不能完全代替茶,更不宜过量饮用,仅可作为调节口味时食用。

茶包和茶叶三级茶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