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河南古代“茶叶之路”

2021-03-02 18:47:55热度:135°C

中国茶网河南站讯:昨日上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2012年度大型媒体行动《茶叶之路》,结束了为期10天的我省拍摄工作。

作为叶之路水路转陆路中转站、北渡黄河后陆路转山路起点、与丝绸之路唯一交会点,《茶叶之路》节目共在我省的南阳社旗、郑州登封以及洛阳三地拍摄行进版剧集5集,每集时长10分钟,这些节目将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河南的“茶叶之路”

从中国南部产茶区武夷山到俄罗斯西部圣彼得堡,有条绵延一万七千余公里的商路——茶叶之路。

从17世纪开始,以晋商为主的中国商人,沿着这条商路,从中国南部的产茶区采买茶叶,通过水路、陆路以及马帮、驼帮把茶叶运到当时的边境贸易城市恰克图,然后由东向西,抵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进行贸易。

《茶叶之路》栏目主要围绕这条百年前的“茶路”展开,探索这条商路上曾经辉煌的文明。拍摄中,将播出90集行进版;拍摄完成后,还将播出15集时长35分钟的纪录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茶叶之路》拍摄随行专家沈冬梅说,这条商路上所经历过的水路、陆路、马帮运送茶叶的方式,在河南都能找到。其中,茶商从福建起运茶叶后,一直到南阳社旗县,走的都是水路。

“河水一响,黄金万两”

沈冬梅说,南阳社旗县的潘河、赵河汇合后,向南流入唐河,是唐河的上游,而唐河作为长江的一个重要支流,继续南流,入湖北襄阳,最终汇入汉水,直通汉口。“河水一响,黄金万两”,而社旗这样一个“南船北马”的水旱码头,自然而然就成为茶叶物流中转站。

茶叶之路从社旗“登陆”后,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陆上之行,经方城、登封等地后来到洛阳,从孟津渡和白鹤渡渡口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

8月5日上午,再次来到当年茶商渡黄河的孟津渡口和白鹤渡口,当年的遗存,早已埋进了历史的尘沙之中,难以寻觅,而那些老船工的后人也早已改行,做起了黄河湿地保护的工作。

《茶叶之路》总编导李德刚说,河南见证了茶叶由水路到陆路,再由陆路到山路的运转方式变换。

“茶路”“丝绸之路”交会洛阳

对于茶叶之路来说,我省还有特殊的意义。我省的洛阳,不仅是茶叶之路北渡黄河的地点,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两条商路唯一的交会点。

沈冬梅说,茶叶与丝绸是中国最传统的两种外销品,它们一个含蓄内敛,一个张扬绚烂,两条分别贯穿南北和纵横东西的贸易路线,在洛阳交会,留下了诸多文化遗产。

洛阳民俗博物馆是过去晋商的潞泽会馆,它的修建与经营茶叶贸易的晋商捐建不无关系,而这一会馆与丝绸之路的代表龙门石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晋商崇拜的关羽,其葬首之地关林,与丝绸之路上的白马寺,代表着不同的文化风格。

沈冬梅说,这些风格不同的文化遗产,又相得益彰地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融合。

茶叶的书茶叶与胃

相关文章